在本期节目中,主持人金桔皮和雷大宝带来了一场关于“首马挑战”的轻松对谈。大宝首次全程参与马拉松赛事,挑战自己的身体与意志,节目中两位主持人围绕赛前准备、赛中经历以及赛后感受展开了细致讨论。大宝分享了长跑过程中遇到的生理挑战和情绪起伏,而金桔皮则从旁调侃,并提供了许多与跑步相关的小贴士和趣事。
分享了自己对成都马拉松赛事的感受,以及自己与朋友参与不同马拉松比赛的经历。他描述了马拉松赛事的报名系统,根据个人以往的跑步成绩和配速将选手分配到不同等级的分区。自评为E区,反映出自己是初学者。他还提到,尽管参赛名额竞争激烈,但通过多次尝试,有机会获得参赛资格。同时,表达了对半程马拉松的偏好,认为自己目前的水平更适合半程,对于全马则持观望态度,认为挑战虽然有趣,但对于多数选手而言可能更为吃力。
对于马拉松运动,表达了既定的目标和挑战自我的期待,同时在经历了一次全马比赛后,对比赛的强度和日常训练的负荷感到超负荷,从而产生了不再报名参加全马的意愿。在日常训练中,发现半马的训练强度更适合自己,因为只需要跑10公里,而完成半马不需要走停,这让本人感到自豪。在比赛中,得到了伴侣的极大支持和鼓励,尤其是在比赛过程中的多个站点等待,并给予加油,使得比赛体验更为丰富和满意。
讨论了在马拉松比赛中实时追踪和补给的情况,包括使用定位技术来预测跑者位置以及如何根据实时配速调整补给策略。提到了一些追跑者在比赛中为他们提供补给的实际经历,例如在30公里处提供咖啡,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补给提升跑者的状态。还提到了赛道上可能遇到的封路情况和比赛中部的动态调整。
跑者在21公里后开始抽筋,尽管补充了足够的电解质和能量,温度和身体状态的急剧变化令其无法继续奔跑,只能跑走结合完成比赛。他注意到,在达到一定公里数后,体力出现断崖式下降,即使有体力和意志却无法转化为前进的步伐,肌肉抽筋让他几乎无法继续奔跑,只能依靠走路来缓解。尽管初衷是安全完赛,但最终体验未能达到预期,充满了无力感和遗憾。
讨论雷大宝在马拉松比赛中接近30公里处时,遇到多名选手因抽筋被拉伸,引发对抽筋原因的猜测。有人认为高温和身体突然降温可能是导致抽筋的因素,但后半程未观察到此类情况,暗示可能与前半程表现优异有关。
跑马者分享了参加全马赛事的不同感受,特别提及了成都城市的特色与个人心态的变化。跑马者发现,二环内的成都充满了热情的市民和浓厚的氛围,而二环外则显得冷清,反映了成都人的热情好客与城市性格的微妙变化。此外,跑马者从这次经历中体会到,将目标视为动态变化的事项比视为固定的任务更加有益,这种心态调整帮助他更轻松地应对比赛,并在过程中享受跑步的乐趣。
在跑马拉松过程中,跑者起初将个人速度设定为追求速度的目标,但在实际跑动中发现速度下降,产生挫败感,怀疑自己无法完成任务。意识到问题后,跑者调整心态,重新将目标定位为安全完赛,不再过度关注速度。通过这个经历,跑者意识到,安全完赛才是最终目标,而个人速度和目标之间的平衡是关键。此外,途中意外的激励,如路人拍摄,也成为了跑者继续前进的动力。
分享讨论了在跑马拉松过程中的一些趣事,包括拍照时的搞笑表情变化,以及被陌生人喊名字的惊喜体验,展示了跑步过程中的欢乐与幽默。还提到了利用身边的鼓励增强动力,即便这些加油声可能是无意的。
我对于参加全马比赛感到恐惧,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报名参加。即便如此,我还是对能够报名参加的其他赛事感到无力,因为总觉得自己无法完成。我意识到,为了能够完成比赛,我需要进行准备和训练,但训练本身对我而言非常痛苦,导致我无法完成所有的训练量。尽管如此,我还是鼓起勇气参加了比赛,尽管我没有跑完全程,但我觉得自己已经用意志力完成了比赛。
讨论者在跑马拉松前感到极度紧张和害怕,但实际过程中发现情况远比想象中简单,甚至在后半程轻松应对。同时,分享了家人在自己跑马拉松过程中的支持和参与,以及在完成马拉松后的轻松与喜悦。讨论还涉及了马拉松后的身体反应和对后续安排的计划。
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遇到了一系列有趣且意外的情况。首先,一个跑团的教练用哨子吹响节奏,引起了一位跑者的惊吓和不满,导致了短暂的口角。接着,两名跑者因为成绩的竞争而在路边争吵,显示出赛道上的竞争与压力。最后,那位教练持续使用哨子,不仅为了保持节奏,还意外地与另一位跑者发生了争执,展现了马拉松比赛中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
- 39:15 马拉松参赛经历及Apple Watch电量问题
在马拉松比赛中,一位参赛者分享了关于Apple Watch电量不足的问题,导致比赛成绩无法记录在手表上,感到遗憾。同时,她还描述了在比赛中频繁如厕的经历,包括排队等待和移动厕所的卫生状况,反映了大型赛事期间的挑战。
讨论者对于参加马拉松比赛的看法,强调了比赛地点和城市氛围的重要性,以及老年人参加马拉松的独特意义。他们认为,马拉松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老年人的参与展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极限的挑战。同时,讨论也触及了比赛物资的实用性和对年龄限制的疑问,指出比赛不仅仅是速度的较量,更是对毅力和精神的考验。
- 45:37 成都马拉松赛事组织水平高,赛后清理迅速
对话者表达了对成都马拉松赛事组织的高度评价,特别指出赛道上补给站多,观众积极参与,但赛后地面几乎无垃圾,体现了高效的清理工作。同时,提及了赛事利用AI技术为参与者生成个性化视频,展现了技术应用在提升赛事体验方面的作用。
分享者表达了自己对跑步比赛的热爱和对完成比赛的成就感。尽管在比赛中没有获得强烈的成就感,但跑完半程马拉松且没有停下来的经历让他感到非常自豪。他强调生活中的某些瞬间比持续的过程更加重要。分享者还提到报名参加多个比赛,特别提到广东地区的比赛氛围浓厚,报名竞争激烈。他建议参加比赛应保持轻松心态,将跑步视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过度看重成绩。此外,分享者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比赛的期待,并希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比赛体验在本期节目中,主持人金桔皮和雷大宝带来了一场关于“首马挑战”的轻松对谈。大宝首次全程参与马拉松赛事,挑战自己的身体与意志,节目中两位主持人围绕赛前准备、赛中经历以及赛后感受展开了细致讨论。大宝分享了长跑过程中遇到的生理挑战和情绪起伏,而金桔皮则从旁调侃,并提供了许多与跑步相关的小贴士和趣事。
1. 挑战自我:跑步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意志的考验,每一场马拉松都是对自我的挑战。
2. 陪伴的力量:赛事中亲密关系的支持为大宝带来了强大动力,证明了陪伴的力量。
3. 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全马,找到适合的距离和节奏,才能享受运动的乐趣。
4. 情绪与心态的管理:在体力消耗殆尽时,情绪的平衡尤为关键,冷静自持才能战胜极限。
5. 享受跑步的过程:无论是初跑者还是老手,跑步中的成长和反思都是一种难得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