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期看点
今天的不完全社交指南为大家带来布布和哪吒在社交上的一些小故事,并从中分析出一些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大人之间社交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你的孩子出现了社交上的问题吗?快来听听吧~
- 本期发生的特殊事件
花絮一开始大家听到的是,我们在录节目过程中,酥糖的手机突然报警,提示地震了!好巧不巧啊,就在录节目当时,日本东京都发生了近十年震感最强的地震。
- 本期精彩瞬间
01:58 在家憋了俩月的布布,出门后见到人的反应是什么呢?
05:12 哪吒在幼儿园被打了!?发生了什么?
05:50 布布也与其他小孩发生了争抢事件,(07:42)妈妈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布布是怎么选择的呢?揭晓布布的选择我卖了个关子,在14:20
08:35 本期大段干货来了哦,分为三岁前和三岁后,处理社交问题是不一样的。
15:22 酥糖与财神在处理孩子争抢事件的时候,发生了意见分歧,大家觉得怎样做更好呢?
21:10 如果孩子过于强硬,开始欺负别人了,我们又怎么办呢?
24:10 最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来了,如果在幼儿园学了坏毛病怎么办?
29:00 最后的一类,如果遇到熊孩子和熊家长!我们怎么办?
- 本期干货
· 三岁之前的孩子属于没有判断力和分辨事物好坏年龄的阶段。如果经常被大孩子欺负,家长有没有及时制止的话,她的底层安全区可能会受到影响,会导致她以后看到谁都觉得会不会欺负她,跟谁都不敢主动交流。所以这段时间的孩子,如果发生经常被大哥哥大姐姐欺负的话,可以让他们先分开,尽量避免在一起玩。
· 四五岁之后的孩子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家长就不要过多干涉了。如果孩子再跟你说,谁谁谁今天欺负她了,你需要先给出情绪的认同。比如哎呀,他欺负你啦,打你啦,还是怎么了,疼不疼啊,是不是伤心啊,妈妈抱一下之类的。然后等孩子情绪稳定一些了,也就是经常说的恢复理智了,再开始和孩子讨论,聊事情发生的细节,让她自己建立成长型思维。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来想发生这件事情之后,你想怎么样,因为这个阶段就不需要过度保护了,也不需要给他太多的建议,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你在控制她的思维,这样以后他再发生什么事情,会不想和你分享的。
· 三岁之前的孩子社交培养,其实都是靠与父母得互动的。一定要多玩什么捉迷藏,跑跳啊,或者扔沙包等一些可能会有身体接触,甚至是冲撞游戏。这样就不至于当孩子四五岁了,还稍微被打一下,就哭着找妈妈“xxx打我”然后就开始小心翼翼的躲着所有人。
·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模仿别人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他们还分不出好坏,他们都是通过大人的反应来判断的对错的。但是幼儿园又不可能一直有老师给出及时的反馈。那他们就肯定是觉得好玩或者自己不会,就学。这时我们要做的是,如果学的是好的东西 ,就先表扬,肯定好的行为。之后对于坏的行为,先忽略,如果反复做,比如说一句不好的话,一直说一直说,你就可以告诉他,这样说不太礼貌,别人听了会不高兴。或者一个很丑的鬼脸,你可以说如果你觉得这个鬼脸好玩,咱们就在家做,在外面就不要做了好不好。做到既不批评职责,也不完全禁止,尊重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发的约束自己。因为如果你直接严厉批评,或者禁止的话,逆反性会让孩子在家长视线范围内,不说不做,但一旦离开家长,就会说的都是骂人的话,或者专门做错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