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冲数百年的翡翠史上
绮罗玉的历史最悠久,居腾冲六大名玉之首
此玉的经营者为绮罗人尹文达
故名绮罗玉
尹文达、腾冲绮罗乡下绮罗村尹家湾人
生于清嘉庆年间是明代洪武年间到腾始祖尹兰的第十六代孙
绮罗是腾冲著名的侨乡,许多人都有赴缅经商的经历,其中尤以经营翡翠者居多
绮罗玉来历的故事
清嘉庆年间,腾冲县绮罗乡玉商尹文达
其祖上从玉石场驮回一块毛料
通体深黑,其貌不扬
许多行家看后都认为是块最差的玉料
祖上便将它当块石头镶在马厩里,天长日久
这“石头”被马蹄蹬踏掉部分外皮
一天,尹文达出行来牵马时
恰好从瓦缝中射进的阳光照在石料上
反射出几点美丽的绿光
于是,他便将石块抱去解磨
才发现这是一块上等的翡翠料
这就是具有贵族气质、驰名遐迩的绮罗玉
在云南地区也称为“虎皮”
绮罗玉耳片
对于绮罗玉传说,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据沧月《忘川》记载:“绮罗玉,是腾冲绮罗镇人尹文达十年前从雾露河上带回一块玉
当时他花了大价钱买了这块石头,结果切开一看,里头却乌漆墨黑的根本不见一丝绿,只好扔在马厩里当压稻草的石头
结果扔了好几年,某一天却被马踩崩下一小片,他拾起来对光看,竟然发出浓正的艳绿,于是,尹文达请了腾冲最好的玉雕大师原重楼来雕刻
老耳片,云南地区亦称"虎皮"
与绮罗玉相近,但并不是绮罗玉
原大师冥思苦想了三天,决定把那块石头挖空,用它来做成一盏玲珑透亮的宫灯
于是花了一年的时间雕出了那盏灯笼。在正月十五的夜里,他在灯里点上蜡烛,挂到绮罗镇的水映寺
顿时,满月为之失色
整个庙内都被映绿了
真是绝了
尹文达本来还想将宫灯进贡给皇上讨个封赏,结果才拿到大理
镇南王一看这盏宫灯就起了私心,
说:‘好是好,不过不成双
进宫恐怕不合适
不如云南货就留在云南吧
不过
镇南王从此就把腾冲的翡翠专营权
特许给了尹家
原大师是绝顶的高手
自然不会浪费一点好料子
做了那盏灯笼后,这块玉的碎料也被他做成了八十一对耳坠
这些耳坠大都被滇中的贵族老爷们收藏,听说带着能将耳根都映绿呢
接近绮罗玉的品种
与绮罗玉相似的新翠
在大理的巍山传闻曾有人见过一副绮罗玉耳环,其艳丽内敛,在遇到较强光线时则璀璨夺目,与传说中相符
“绮罗玉”现在已经是腾冲人心灵中的一块神玉,一种崇拜,一种向往,一种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