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不知不觉间,《清荷漫谈》已然度过了一年又三个月的时光。回眸(MOU)一看,我真的十分惊叹:若无各位真诚陪伴,清荷漫谈坚持不到今天!
坦诚地讲,我曾有很多次萌生退却之意,拟(NI 三)将《清荷漫谈》搁置一边,因为我实在太忙太累呀!
这段时间,经过一番艰难的内心争斗,我最终还是战胜了想当逃兵的我,于是,决定让《清荷漫谈》继续伴随我的人生旅途,也诚望大家忠实喝彩陪伴。
经过思考,我决定从这一期开始,将我学习汉语成语和寓言的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我想这对我们大家都是大有裨(BI 4)益的好事,因为汉语成语和寓言(其实寓言故事亦可归入汉语成语范畴),言简意赅,言近旨远,易学易记易懂,而且表意精准入木三分,非常好用,对提高我们的文史知识与文化素养可谓事半功倍,如虎添翼,好处多多。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璀璨,在其漫长的岁月里,产生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和华美的诗章,其中许许多多精彩的成语和寓言故事对后世的政治与文学艺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伴随着沉重的历史脚步,迈进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生活中。
今天,我们更有必要认真学习汉语成语,以继续人生的学业,帮助我们精准地活用成语精髓提升语言的表述能力和用词效果,为我们美好的人生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各位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温习“刻舟求剑”这一成语故事,它也是一则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U)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故事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船到江心时,他一不小心,将自己的一把宝剑掉入江中。他急忙伸手去抓,但却为时已晚。
船上的其他乘客对此感到惋惜,但那位楚人似乎成竹在胸,立刻取出一柄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同时说道:“这儿就是我的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要刻上一个记号。“
众人相顾无言,摇头暗笑。
等到船一靠岸,那位楚人马上从刻上记号的船舷处下到水里,去捞取掉落的宝剑。可是捞了半天,却找不到宝剑。
他觉着非常奇怪,自言自语道:”我的宝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呀,我还刻了记号呢,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
这时,船上众人不禁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在水中一直前行,而你的宝剑却掉落水底不动,你又怎么能找到你的宝剑呢?“
其实呀,宝剑落入水中后行船依然前行,而宝剑却躺在水底不再移动。这位楚人这样去捞取宝剑,真是愚蠢可笑至极!
朋友们,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那些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只是一味墨守成规,不懂变通道理的人,终将是什么也做不成。
朋友们,当今之世,变化万千,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层出不穷,一个人,一家企业,倘若因循坐误,拘泥(NI)固执,不知变通,不懂得变则活的道理,而只是一任己意,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那么他们必定坐不上时代的列车,自然也见不到远方的美景,因为他们已经被历史的车轮所淘汰。
朋友们,请记住:
求剑刻舟太愚蠢,多思多变才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