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December 27, 2016非驴非马非驴非马【释义】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什么都不像,比喻不伦不类。【出处】汉·班固《汉书·西域传》 汉时,把现在的新疆一带,称为西域。西域有几十个小国。其中有个龟兹国(在今新疆库车县和沙雅县一带),国王绛宾,曾在汉宣帝时来过汉朝,并曾受到汉朝的款待,留住了一年,回去时,汉宣帝还赠送了他许多礼物。以后他又继续来过几次,对于汉朝有深厚的友谊。 这位龟兹国王,很喜欢汉朝的宫廷生活。因此,在他国内也仿效着修造起汉式宫殿来,宫中的器物陈设、嫔妃侍从的衣服装饰,以及一切日常制度,也都竭力摹仿汉式;每天也举行朝会,撞钟击鼓,传呼朝拜,同汉朝的仪式相仿。西域各国,见龟兹国行这一套规矩,却都觉得好笑,说是“驴非驴,马非马,倒象一头骡!” 骡,是驴和马交配而生的,象驴而非驴,象马而非马,所以叫做“非驴非马”。...more2minPlay
December 27, 2016易子而食易子而食【释义】百姓交换子女当做食品。形容极其饥饿时的艰苦和残酷。【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 春秋时鲁宣公十四年九月,楚庄王因宋国杀了楚国过境的使者申舟,便亲自率兵攻打宋国。 宋国人民英勇守城,绝不向强大的敌人屈服。楚王的兵围困宋国首都半年,还是不能将宋国攻下。楚王准备收兵回国时,这时正替楚王驾车的申叔时献计说:“我们在这时筑起房屋来, 并且把应该种田的人打发回国去,宋国知道我们预备久围,自然会听命了。”楚王按照申叔时的话办,宋国人果然害怕起来。 宋王派元帅华元单身偷进楚国军营,直入楚国元帅子反的卧室,将子反劫持说:“我国人民已困苦于交换着吃孩子的肉,拿骸骨来当柴烧了(易子而食之,折骸而炊之)。但我们决不作城下之盟,若是退兵三十里,那就无不依从(当时的诸侯对于“城下之盟”,都认为是奇耻大辱,故华元才这样说)。”后来在楚国退兵后,宋国终于向楚国求和。...more3minPlay
December 27, 2016虎踞龙盘虎踞龙盘【释义】形容南京的地势险要,西面的石头城像猛虎似地蹲着,东面的钟山像龙盘曲似地伏着。【出处】宋·张敦《六朝事迹编类》 南京,古称金陵,又称建业和建康,是六朝的国都。所谓“六朝”,就是三国时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前后六个朝代。 钟阜,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石城,又名石头,或石头城,金陵和石城,事实上已合为一个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业等古称以外,还有一个别名,叫石头城。 金陵东边是冈峦绵延的钟山,象一条世巨龙似地盘伏着,西边是巍然屹立的石城,象一只猛虎似地踞坐着。这就是所谓“龙蟠虎踞”或“虎踞龙蟠”。虽然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把南京的雄伟地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为什么要用龙和虎来作比喻呢?除了形象的原因而外,还有所谓“左青龙”、“右白虎”这个形容好地势的传统说法,所以把东边的钟山比作龙,把西边的石城比作虎。...more3minPlay
December 27, 2016虎狼之国虎狼之国【释义】像饿虎贪狼一样的国家。比喻贪暴的侵略者。【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楚国是南方的大国,时任左徒的屈原主张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怀王听信谗言,不相信他。 屈原被贬退之后,秦国想发兵攻打齐国,可是齐国与楚国有合纵的盟约,秦惠王对此很是担忧,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到楚国表示臣服,说:“秦国非常痛恨齐国,但齐国和楚国有合纵的盟约,若是楚国能和齐国断交,那么秦国愿意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楚怀王企图得到土地而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并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欺骗了楚国,对使者说:“我和楚王约定的是六里,没听说过有什么六百里。”楚国使者非常生气地离去,回到楚国把这事告诉了怀王。怀王勃然大怒,大规模起兵攻打秦国。秦国也派兵迎击,在丹水、淅水一带大破楚军,并斩杀八万人,俘虏了楚将屈丐,接着又攻取了楚国汉中一带的地域。于是楚怀王动员了全国的军队,深入进军,攻打秦军,在蓝田大战。魏国得知此事,派兵偷袭楚国,到达邓地。楚军非常害怕,不得不从秦国撤军回国。而齐国很痛恨怀王背弃盟约,不肯派兵救助楚国,楚国的处境非常艰难。 第二年,秦国提出割让汉中一带土地和楚国讲和,但楚怀王说:“我不希望得到土地,只想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到这话,就说:“用我一个张仪来抵汉中之地,请大王答应我去楚国。”张仪到楚国之后,又给楚国掌权的大臣靳尚送上厚礼,并用花言巧语欺骗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的话,把张仪又给放跑了。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再担任重要官职,刚被派到齐国出使,回来之后,向怀王进谏说:“大王您为什么不杀了张仪呢?”怀王感到很后悔,派人去追赶,但已经来不及了。 在此之后,各诸侯国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楚国大将唐眜。当时,秦昭王和楚国结为姻亲,想和楚怀王见见面。楚怀王想要前往,屈原劝谏说:“秦国是虎狼一般贪暴的国家,是不能信任的,还是不去为好。”可是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前去,他说:“为什么要断绝了秦王的好意呢?”怀王最终还是去了。但他刚一进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斩断了他的归路,把怀王扣留,为的是让他答应割让土地。怀王大怒,不肯应允。逃到赵国,但赵国拒绝接纳。然后又来到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more6minPlay
December 27, 2016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释义】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形容观察精确,任何隐情细节,都能看得清楚。【出处】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战国时的齐宣王也想称霸,因此他向孟子请教。齐宣王问道:“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能!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条牛无罪而被杀,感到不忍,是不是有这回事?” 齐宣王说:“有的,是有这么回事。” 孟子说:“凭您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您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我的力气能举重3000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光能看清秋天鸟兽的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而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他的这种话吗?” 齐宣王说:“那当然不相信!” 孟子说:“是呀!可如今您的好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百姓,这也同样难于叫人相信。看来,一根羽毛之所以举不起,是不肯举的缘故;一车木柴之所以看不见,是没有看的缘故;百姓之所以得不到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显然这都是干不干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您能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问题也是如此:是不为也,非不能也!”...more3minPlay
December 27, 2016非驴非马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2minPlay
December 27, 2016虎踞龙盘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
December 27, 2016易子而食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