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November 27, 2016穷凶极恶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
November 27, 2016言必信,行必果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2minPlay
November 27, 2016穷则思变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若演播涉及版权问题,请有关老师联系我,谢谢。...more3minPlay
November 25, 2016言过其实言过其实【释义】言语夸张,不符合实际。【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马谡是蜀汉侍中马良的弟弟,好说大话。所以刘备临终前嘱咐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重用。”但诸葛亮对刘备的告诫没能充分重视,他任命马谡为参军,经常和他在一起通宵高谈阔论。 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出祁山,打算一举消灭曹魏。马谡被任命为先锋,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今甘肃省庄浪东南)。因为马谡自以为是,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事,因此被张郃打得大败,战略要地街亭丢失,破坏了诸葛亮进军的计划,迫使诸葛亮退兵汉中。马谡被诸葛亮处死。...more2minPlay
November 25, 2016言听计从言听计从【释义】计:计谋。说出的话和设想的计谋都被采用。【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汉相争时,齐王韩信一举击败项羽的20万大军,项羽派一个名叫武涉的谋士,潜入韩信军帐,游说韩信:“想当初,天下百姓遭受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大家一起合力攻秦,并相互约定,秦王朝一旦被推翻,各路英雄立即停止战争,休养生息。如今,秦王朝已经灭亡,不料汉王背信弃义,又不断兴兵向东扩张,侵占他人的名分,掠夺他人的土地,并聚集诸侯的兵力东进攻打楚国,大有不并吞完天下不罢休的狼子野心,他实在是太贪得无厌了。” 武涉声色倶厉,韩信不动声色。武涉又提高喉咙道:“齐王您虽然与汉王十分要好,为他用兵打仗,但是我敢肯定,您最终将被他所害。当今项王、汉王的荣辱成败,全取决于您。如果你向右靠拢,那么是汉王胜;如果您向左靠拢,那么就是项王胜。如果今日项王灭亡,紧接着就轮到您了。您与项王有老交情,为什么不与楚联合,反对刘邦,与项王一起平分天下而称王呢?这委实是聪明人该做的事呀!” 韩信躬身感谢武涉的好意,然后说:“汉王授我上将军的职位,调拨几十万人的军队让我指挥,言听计从。汉王十分亲近我、信任我,我要是背叛汉王是不道义的,即使死也不改变! ”一番言辞恳切的话语,使武涉再也开不了口,只得悻悻而归。...more4minPlay
November 25, 2016言不由衷言不由衷【释义】由:从。衷:内心。说出的话不是出自真心实意。形容虚伪敷衍,心口不一。【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 春秋初年,郑庄公虽然只是周朝的卿士,但执掌着朝中的大权,根本不把周平王放在眼里。周平王想让忌父代替郑庄公管理朝政。郑庄公知道后,对周平王很不满,在背后议论说:“哼,要是他真的让忌父代替我,我就要叫他的位子坐不稳!” 周平王听了十分害怕,于是,赶紧向郑庄公解释说:“我并没有让忌父取代你的想法。”为了使郑庄公放心,想信他言不由衷的话,他还主动提出与郑庄公交换人质,让周太子狐到郑国去做人质,郑公子忽到周做人质。 周平王死后,平王的孙子姬林继承了王位,称为周桓王。周桓王也想让虢国忌父代替郑庄公。郑庄公知道后勃然大怒,就在这年春天,派大夫祭足带领兵马,到周朝的温邑把麦子全部抢割完了,运回郑国。可是郑庄公还觉得不解气,又在秋天派祭足带兵到周朝的成周,把那里的谷子也一扫而光。从此,周朝与郑国之间的关系日渐恶化。 史书《左传》中记下了这件事,并议论道:“言不由衷,即使交换人质也是没有用处的。如果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相互谅解而后行事,并用礼仪加以约束,即使没有人质,又有谁能够离间他们呢?”...more4minPlay
November 25, 2016言归于好言归于好【释义】归:回到之意,好:和好之意。指重新和好。【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即魏文帝。第二年,刘备在四川称帝。 东吴孙权也想成就帝业,就投靠曹丕。曹丕封孙权为吴王,还想立孙权的儿子孙登为王太子。孙权以孙登年幼为理由辞谢。 这一年,魏文帝向吴王孙权索要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等古玩珍奇,遭到东吴群臣的一致反对。孙权却说:“其实大家都知道,魏文帝立我儿子孙登为王太子只是一个幌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孙登接到许昌,然后囚禁起来,以便挟持我听命于他。魏文帝要的雀头香、大贝之类,对于他来说是宝贝;对于我来说,比起我儿子的性命来,只不过是瓦片、石头而已。把这些东西给他,以轻代重,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孙权派西曹掾沈珩携带珍珠宝贝前往许昌见魏文帝。 魏文帝十分高兴,问沈珩:“吴王是否不满寡人,说寡人贪得无厌?” “没有。”沈珩回答,“陛下信守诺言,与东吴言归于好,所以吴王决不会存有不满之心。倘若陛下背弃前盟,与东吴为敌,那么东吴说不定或许会存有异心。” 魏文帝点了点头,又问:“你是否听说寡人要册立吴王的儿子孙登为王太子这件事情?王太子应该来朝谢封,不知他生活起居安宁吗?” 沈珩答道:“臣在东吴,早上不入朝议事,有宴会也不参加,臣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 魏文帝见沈珩机智过人,能言善辩,便与他谈论了整整一天,还办了册立孙登为王太子的手续,应允孙登不必前来许昌朝拜。 沈珩对待魏文帝不卑不亢,不辱使命,回东吴后被封为安乡侯,官居少府之职。...more4minPlay
November 25, 2016言笑自若言笑自若【释义】自若:指同平时一样。形容神志自然,和平时一样。【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三国时,关羽领兵攻打曹操的樊城,右臂被流矢所伤,归寨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 一日,关羽坐大帐之中,臂痛异常,无法排遣,便与马良下棋。忽闻名医华佗前来,即请进帐内,脱下衣袍,伸臂让华佗看视。华佗说:“此乃毒箭所伤,毒气已侵蚀到骨头,需在安静的地方竖一根大柱,上面钉一只大铁环。请君侯将右臂伸入环中,用布带系牢,再用棉被裹住君侯的头。我用尖刀割开皮肉,刮去骨上的箭毒,再敷上药,用线缝起来,方可无事。” 关羽淡淡一笑,说:“哪里用得着环柱呢?”说着坦然伸出了右臂。华佗下刀,割开关羽右臂的皮肉,直到露出骨头。骨头已经呈青紫色。华佗用力刮骨,发出“悉悉悉”的声音。帐上帐下凡是看到这种情形的人都惊恐得面无人色,关羽却饮酒下棋,言笑自若,全无痛苦的样子。没多久,血流满盆。华佗刮尽骨头上的毒,敷上药,用线缝合伤口。 关羽大笑着站起来,转动右臂,对众将说:“此臂伸展自如,像没有受过伤一样,先生真神医啊!” 华佗一翘大拇指说:“我行医一生,从未见过这样吃硬的人!君侯真是天神呀!”...more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