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大」即廣、博探尋知識,是為「學」問盛載、容納、累積、融匯一「堂」精選由專上院校、教育及文化組織舉辦的講座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商業、工程、音樂 ......隨時隨地,邊聽邊學穿梭大學殿堂捕捉智慧光芒 #香港電台文教組#藝文一格 culture.rthk.hk... more
August 26, 2018破讀我城(一):吾道不孤誰的盛世?誰的亂世?今年初,三位電影有緣人合作出版《亂世破讀》。他們分別是近來研究六十年代香港電影及文學的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淑嫻;劇場、電影編劇兼導演及演員,同時活躍於電影及劇場教育工作的賴恩慈;還有拍過多部紀錄片、亦擔任長片副導演工作的阮智謙。今集《大學堂》,他們會跟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編劇高級講師陳慧一起,分享這些年摸索出,回應此時此處的創作方式。主辦:香港演藝學院...more24minPlay
June 17, 2018中法因緣:童話再創作,從小紅帽說起寫給小孩子的故事,一般都以通俗、簡單的文字寫成,叫「童話」,西方稱為 fairy tale。童話最初屬於傳統口述民間故事,一直口耳相傳,說書人亦不一定識字,因此,最早以文字形式流傳的童話故事要到公元前1,300年古埃及才出現。《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童話集出版,至今已經二千多年。這些故事之所以能夠歷久常新,其實經過許多再創造;既有文字上的,現在更有跨媒體的,不止面向小朋友,也對成人說話。今集我們請來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曹穎寶博士,她會從經典童話《小紅帽》說起,了解童話人物的可塑性和......more23minPlay
June 10, 2018中法因緣:二十至四十年代中國雜誌封面設計提起中國的印刷品,許多人會想起月份牌。它集月曆、商業廣告、平面設計於一身,二十世紀初時非常流行,通常畫各式各樣美女,推銷本地摩登產品,或者入口洋貨。同一時期,中國經歷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帝制,建立中華民國;報紙雜誌,成為傳播思想的重要工具。今集講者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高級講師劉文英,會跟大家回顧中國印刷史重要一頁,看看二十至四十年代中國雜誌封面設計,如何受法國美術風潮影響。當時風雲色變,思潮湧現,中西碰撞,從這些出版物中可見一二。...more24minPlay
June 03, 2018中法因緣:三十年代中國現代小說三十年代的上海,紙醉金迷,英美法租界聚集了各路經商者、文化人,上海儼然是個大都會。中國夾在一戰、二戰之間,外憂內患從未停止,唯獨上海,成為一朵奇葩。同時間,上海亦孕育了中國文學一個新流派──新感覺派。它吸收了西方以及日本現代小說的技巧,描繪都市百態,捕捉大都市中白領、舞女各色人等的惶惑、瘋狂、疲倦和虛無的心理。今集,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梁慕靈博士會從代表作家劉吶鷗入手,淺談三十年代中國現代文學對法國文學的引入和轉化。...more24minPlay
May 13, 2018印度藝人 Aamir Khan 的演藝人生(二)進入娛樂圈,有人為了追求藝術理想;有人希望成名。如果你有朝一日成為名人,會怎樣運用你的名氣呢?上一集,《作死不離3兄弟》、《來自星星的PK》、《打死不離3父女》等電影主角──印度知名演員阿米爾汗(Aamir Khan),就跟歌手謝安琪分享他們希望透過作品做到的事。2012年,阿米爾汗主持揭露印度社會問題的電視節目《真相無敵(Satyamev Jayate)》,引起極大迴響,更被《時代雜誌》譬為「印度良心」。至於謝安琪,出道初期以創作非情歌為主,希望用歌曲記下香港文化、生活點滴,亦廣獲好評。眾所周......more2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