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大」即廣、博探尋知識,是為「學」問盛載、容納、累積、融匯一「堂」精選由專上院校、教育及文化組織舉辦的講座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商業、工程、音樂 ......隨時隨地,邊聽邊學穿梭大學殿堂捕捉智慧光芒 #香港電台文教組#藝文一格 culture.rthk.hk... more
May 06, 2018印度藝人 Aamir Khan 的演藝人生(一)不知你看過印度電影沒有?近年引起熱潮的,當數2009年的歌舞喜劇《作死不離3兄弟》,由於大受歡迎,於是發行商接連引入《來自星星的PK》、《打死不離3父女》等作品。它們無一例外,都是印度知名演員Aamir Khan 阿米爾汗主演。欣賞他的人,不少都認為,他的電影不但娛樂性豐富,而且言之有物,帶有社會訊息,令人看完戲之後,都可以繼續思考。2012年,他更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揭露印度社會問題的電視節目主持,迴響極大,被《時代雜誌》選為2013年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形容他是「印度良心」。他既是演員,又是監製......more23minPlay
April 29, 2018抗爭之路:女性 ‧ 運動 ‧ 時代(三)「政治,是眾人之事。」眾人之中,女性當然佔一席位。她們未必喊得聲嘶力竭,未必在傳媒鏡頭中心,未必雄辯滔滔,但有不少女性已經憑著實踐,默默耕耘。過去兩集,來自廣州的中國時政以及民間運動撰稿人、專欄作家趙思樂,先後分享了五位關懷弱勢、為公義奔走的內地女性故事。她們在荒蕪之中開闢了一條條道路,也許慢熱,但同時帶著濃厚的人性,成為時代強韌的見證者。這邊廂的香港,又有什麼回應呢?今集,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何式凝會加入討論。關於性慾,關於性別,她寫過不少;數年前出版自傳《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more24minPlay
April 22, 2018抗爭之路:女性 ‧ 運動 ‧ 時代(二)有些社會觀念,似乎一早列入「常理」一類,不過細心一想,其實並不那麼理所當然。舉個例子:「女仔人家,要斯文些!」又或者:「男仔要硬淨點!」傳統更強調女孩子要三從四德: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簡而言之,女性要順從男人、克守婦道。因此,我們的性別,並不單純有生物學意義,而是帶著社會期望。上一集,來自廣州的中國時政以及民間運動撰稿人、專欄作家趙思樂,就分享了內地五位積極為弱勢社群發聲的女性的故事,以及她們所代表五條社會運動道路的起跌。她們跟一般男性革命英雄有什麼分別?揚眉女子,在大社會又幹出一番怎......more23minPlay
April 08, 2018觸不到的水足跡人生在世,多少會留下印記。不過,即使我們不是建築師、藝術家,沒有作品留傳後世,我們日常生活,對環境總有影響。你有沒有聽過「水足跡」這個概念呢?今集我們走訪「觸不到的水足跡」公開講座,「賽馬會惜水 ‧ 識河計劃」總監李煜紹博士跟大家一起反思有效保護和利用水資源的方法。主辦: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賽馬會惜水 ‧ 識河計劃」...more23minPlay
April 01, 2018光影我城:黃修平與歐文傑(四)看電影,是非常普遍的平民娛樂,對勞工密集的中國大城市而言更甚。中國票房節節上升,不少香港出身的電影人,都先後投身中港合拍片戰團,例如徐克、周星馳、陳可辛、葉偉信、鄭保瑞,甚至王家衛和杜琪峯亦然。事實上,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資料,2012至2016年間,每年中國票房最高的十套香港電影皆是合拍片。2016年,香港影音製作及有關服務出口總值大約6.58億港元。面向內地市場的作品,當然要考慮當地觀眾口味;但另一邊廂,合拍片的香港票房並不理想。荷李活大片、中港合拍片環伺,港產電影還有沒有生機?今集,兩位本地......more24minPlay
March 25, 2018光影我城:黃修平與歐文傑(三)還記得上一次看港產片是什麼時候呢?近年,有叫座力的台前幕後人員,主力北上發展;許多人慨嘆,無論是票房或是文化影響力,香港電影都有青黃不接之虞,甚至預告港產片步向衰亡。兩位土生土長的本地中青代導演黃修平、歐文傑身在其中,又怎看本地電影工業的未來發展?今集,他們亦會反思台灣及泰國的電影小陽春,是否有香港可以借鏡之處。主辦:香港演藝學院...more24minPlay
March 18, 2018光影我城:黃修平與歐文傑(二)無論小說作家還是歷史學者,都一致同意:未來人工智能有機會大規模取代人類工作,我們更要捉緊人之為人獨特、無可替代之處。創意工業,譬如電影電視製作,就是其中一種。要在香港成為電影導演,有什麼方法呢?《狂舞派》得獎導演黃修平,和《十年》、《樹大招風》最佳導演歐文傑,在香港經濟低迷的時候踏入社會。一位邊做邊學、一位學院出身,入行經歷各異。講座主持、資深影評人馮家明,跟兩位香港影壇中青代細說從影秘辛。主辦:香港演藝學院...more24minPlay
March 11, 2018光影我城:黃修平與歐文傑(一)剛過去的奧斯卡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不單是美國一年一度的大事,亦是國際熱話。荷李活影圈,出名競爭大;香港影壇呢?一來港產片大幅減產,二來電影公司沒有定期吸納新血既制度,想加入,也不容易。今集,兩位土生土長的中青代金像導演黃修平(《狂舞派》)和歐文傑(《十年》、《樹大招風》),分享他們跟電影的緣分兜轉。主辦:香港演藝學院...more24minPlay
March 04, 2018中學生應該學些什麼歷史?(四)人愈大,對歷史愈有興趣。不過,歷史當然不止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問題只是,我們怎樣可以令學習歷史活潑一些、親切一些,令青少年不會一提起歷史,就想起三尺塵埃呢?過去數集,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前系主任馮以浤先生、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譚家齊博士對於「中學生應該讀些什麼歷史」這個命題,分別提到兼學中西、文理合流兩大主張。談到中學生讀歷史的現況,今集我們請來漢華中學梁偉傑老師,他明言:中學生要讀真歷史、有趣的歷史!主辦: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more2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