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對苦、樂、愁、喜的感受是因人的心境不同而有所不同。這是人心感受的深淺而有輕重的分別。
美國加州大學一位心理學家艾克曼曾做過實驗,要受試者裝出驚訝、厭惡、憂傷、憤怒、恐懼和快樂等表情。卻發現他們的身心跟著起了變化。當受試者裝出害怕時心跳加速,皮膚溫度降低等……其他情緒出現也是一樣,身心都會出現變化。由此可知心情如何,就會有什麼表情(情緒)出現。這就是佛家所謂的「一切唯心所現」!
是故,心念一旦受外境所影響,情緒隨之而起變化,身體方面也就跟著起變化。
人心猶如一個萬花筒,萬花筒裡面五花十色的紙片就如我們心中所染的污垢。當我們將萬花筒轉來轉去,所看到變化萬端的圖案,就像我們的心受到影響而動搖,也會生出許多無明。
筒裡若無那些紙片,如何變出花樣?同樣的道理,心念若無污垢,哪來憂煩、悲苦等妄想、雜念。所以要心念清明無礙,就要清除這些污染。
《大學》所云之「格物」,一般所解只是說格除物慾而解,但此「物」有深邃的涵意,不得疏忽而不深究(格是窮究之意)。
老子曰:「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此物是妙明真「物」。請參看《大學廣義淺釋》(靝巨書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