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從台北開往宜蘭、花蓮,有一首老歌,叫「丟丟銅仔」,描述火車過山洞的情景。
從台北出去,出了山洞,你會看到一片藍色汪洋大海,海中有一個小島,那就是龜山島。
從這裡看出去,就是太平洋了。從太平洋一直航行下去,你就會到達美洲。
五百年前的1521年,麥哲倫來到菲律賓,證明了地球是圓的。所以今年是麥哲倫航行地球一圈的紀念日。當然對台灣來講,也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那就是顏思齊開台四百年。高拱乾的《台灣府誌》記載,顏思齊於天啟元年(1621),來到台灣。
五百年前,麥哲倫就是航行過太平洋,到達菲律賓的一個小島。他剛剛離開南美洲的時候,繞過智利的那些彎彎曲曲的海岸岬角,航行得很困難。後來終於穿出海灣,看到一大片海洋,那時,海上波平如鏡,他本來命名叫南海,因為在美洲的最南端。後來覺得這海洋太平坦舒服了,就叫它太平洋。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
那時候,麥哲倫沒有發現這一大片的海洋,是他苦難的開始。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4.5
1111 ratings
從台北開往宜蘭、花蓮,有一首老歌,叫「丟丟銅仔」,描述火車過山洞的情景。
從台北出去,出了山洞,你會看到一片藍色汪洋大海,海中有一個小島,那就是龜山島。
從這裡看出去,就是太平洋了。從太平洋一直航行下去,你就會到達美洲。
五百年前的1521年,麥哲倫來到菲律賓,證明了地球是圓的。所以今年是麥哲倫航行地球一圈的紀念日。當然對台灣來講,也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那就是顏思齊開台四百年。高拱乾的《台灣府誌》記載,顏思齊於天啟元年(1621),來到台灣。
五百年前,麥哲倫就是航行過太平洋,到達菲律賓的一個小島。他剛剛離開南美洲的時候,繞過智利的那些彎彎曲曲的海岸岬角,航行得很困難。後來終於穿出海灣,看到一大片海洋,那時,海上波平如鏡,他本來命名叫南海,因為在美洲的最南端。後來覺得這海洋太平坦舒服了,就叫它太平洋。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
那時候,麥哲倫沒有發現這一大片的海洋,是他苦難的開始。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672 Listeners
187 Listeners
733 Listeners
37 Listeners
128 Listeners
11 Listeners
310 Listeners
408 Listeners
343 Listeners
103 Listeners
236 Listeners
30 Listeners
40 Listeners
68 Listeners
2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