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故事館

EP121 台灣糖業帝國


Listen Later

談台灣農民運動,就不能不談台灣糖業。
 
當時有一句台灣俗語說:「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第二憨,吃煙吹風;第三憨,吃檳榔嘔紅」,即是明證。
另一句話是「兩個保正不到五十斤」。意思是說兩個保正(當時的里長),加起來的重量,不到三十公斤,可見苛扣欺騙之嚴重。
農民很無奈,因為政策向糖業公司傾斜。
荷蘭的《巴達維亞城日記》於1624年2月記載「蕭壠產甘蔗」,顯示臺灣平埔族可能最晚在14世紀時就已經知道種植及利用甘蔗。而清朝的《番社采風圖》的「糖廍」圖中人物以漢人為主,似乎製糖業技術為漢人所有,平埔族並未掌握製作蔗糖的技術。從荷蘭時代開始,殖民政府即鼓勵農民種植甘蔗,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在1650年前後,台灣每年砂糖輸出額多達七、八萬擔,約4800公噸,主要輸往日本。
種糖的農民,主要是福建人。至今台南人仍有愛吃甜的傳統。這個,得說有三百多年歷史啦!
台南的朋友們,可以很驕傲的說。
 
鄭成功時代,由於鄭軍有缺糧的問題,故鼓勵種稻,糖產量一度下降,後來劉國軒受命從福建輸入新種蔗苗,並且從泉、漳聘請製糖名師改良技術,臺灣糖年產量達到18,000公噸。
此一時期臺灣糖業的主要出口對象仍然是日本,藉此換取製造火器需要的銅鉛等金屬。鄭軍以此跟清廷打仗。
清朝統治之後,製糖業持續發展,糖廍主要集中於今天的臺南一帶。相較於荷蘭與明鄭對糖業採取政府掌控專賣的態度,清朝對於糖業的發展較為自由放任。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台灣故事館By 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製作,楊渡/主講

  • 4.5
  • 4.5
  • 4.5
  • 4.5
  • 4.5

4.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台灣故事館

View all
百靈果 News by Bailingguo News

百靈果 News

672 Listeners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by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187 Listeners

Gooaye 股癌 by 謝孟恭

Gooaye 股癌

733 Listeners

宮說宮有理-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y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宮說宮有理-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37 Listeners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by 水尢水某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128 Listeners

週報時光機(生活歷史、品牌故事) by 派翠克/Patrick

週報時光機(生活歷史、品牌故事)

11 Listeners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by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310 Listeners

從前從前 by 童話阿姨

從前從前

408 Listeners

唐陽雞酒屋 by 唐綺陽

唐陽雞酒屋

343 Listeners

我在案發現場 by ETtoday

我在案發現場

103 Listeners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 by Hazel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

230 Listeners

馨天地 by 聽說

馨天地

30 Listeners

海獅說---生活裡的小世界史 by 神奇海獅先生

海獅說---生活裡的小世界史

40 Listeners

兒童世界報報(Broadcast 4 Kids) by 兒童世界報報

兒童世界報報(Broadcast 4 Kids)

68 Listeners

沈雲驄說財經 by 早安財經出版社

沈雲驄說財經

2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