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談台灣農民運動,就不能不談台灣糖業。
當時有一句台灣俗語說:「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第二憨,吃煙吹風;第三憨,吃檳榔嘔紅」,即是明證。
另一句話是「兩個保正不到五十斤」。意思是說兩個保正(當時的里長),加起來的重量,不到三十公斤,可見苛扣欺騙之嚴重。
農民很無奈,因為政策向糖業公司傾斜。
荷蘭的《巴達維亞城日記》於1624年2月記載「蕭壠產甘蔗」,顯示臺灣平埔族可能最晚在14世紀時就已經知道種植及利用甘蔗。而清朝的《番社采風圖》的「糖廍」圖中人物以漢人為主,似乎製糖業技術為漢人所有,平埔族並未掌握製作蔗糖的技術。從荷蘭時代開始,殖民政府即鼓勵農民種植甘蔗,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在1650年前後,台灣每年砂糖輸出額多達七、八萬擔,約4800公噸,主要輸往日本。
種糖的農民,主要是福建人。至今台南人仍有愛吃甜的傳統。這個,得說有三百多年歷史啦!
台南的朋友們,可以很驕傲的說。
鄭成功時代,由於鄭軍有缺糧的問題,故鼓勵種稻,糖產量一度下降,後來劉國軒受命從福建輸入新種蔗苗,並且從泉、漳聘請製糖名師改良技術,臺灣糖年產量達到18,000公噸。
此一時期臺灣糖業的主要出口對象仍然是日本,藉此換取製造火器需要的銅鉛等金屬。鄭軍以此跟清廷打仗。
清朝統治之後,製糖業持續發展,糖廍主要集中於今天的臺南一帶。相較於荷蘭與明鄭對糖業採取政府掌控專賣的態度,清朝對於糖業的發展較為自由放任。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4.5
1111 ratings
談台灣農民運動,就不能不談台灣糖業。
當時有一句台灣俗語說:「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第二憨,吃煙吹風;第三憨,吃檳榔嘔紅」,即是明證。
另一句話是「兩個保正不到五十斤」。意思是說兩個保正(當時的里長),加起來的重量,不到三十公斤,可見苛扣欺騙之嚴重。
農民很無奈,因為政策向糖業公司傾斜。
荷蘭的《巴達維亞城日記》於1624年2月記載「蕭壠產甘蔗」,顯示臺灣平埔族可能最晚在14世紀時就已經知道種植及利用甘蔗。而清朝的《番社采風圖》的「糖廍」圖中人物以漢人為主,似乎製糖業技術為漢人所有,平埔族並未掌握製作蔗糖的技術。從荷蘭時代開始,殖民政府即鼓勵農民種植甘蔗,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在1650年前後,台灣每年砂糖輸出額多達七、八萬擔,約4800公噸,主要輸往日本。
種糖的農民,主要是福建人。至今台南人仍有愛吃甜的傳統。這個,得說有三百多年歷史啦!
台南的朋友們,可以很驕傲的說。
鄭成功時代,由於鄭軍有缺糧的問題,故鼓勵種稻,糖產量一度下降,後來劉國軒受命從福建輸入新種蔗苗,並且從泉、漳聘請製糖名師改良技術,臺灣糖年產量達到18,000公噸。
此一時期臺灣糖業的主要出口對象仍然是日本,藉此換取製造火器需要的銅鉛等金屬。鄭軍以此跟清廷打仗。
清朝統治之後,製糖業持續發展,糖廍主要集中於今天的臺南一帶。相較於荷蘭與明鄭對糖業採取政府掌控專賣的態度,清朝對於糖業的發展較為自由放任。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255 Listeners
180 Listeners
17 Listeners
9 Listeners
78 Listeners
31 Listeners
451 Listeners
154 Listeners
227 Listeners
46 Listeners
41 Listeners
8 Listeners
67 Listeners
42 Listeners
2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