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980年代的台灣,歷經社會運動。環境、生態保育、原住民、學生、勞工、農民運動等,那是一個強控制解體的時代。
如何理解1980到1990的台灣呢?在狂飆的社會運動風潮中,台灣要走到裡去?
我當時寫了兩本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
關於《強控制解體》:
台灣社會的結構性巨變。
1960-1980經濟現代化。國家資本的弱化,民間資本的崛起。
1970年代,文化覺醒,退出聯合國,保釣,鄉土文學,民歌運動,雲門,朱銘、洪通。
198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大家樂,社會運動,
1990年代,政治改革。現代化變革的最後一哩路。
1990年代的台灣,的確有非常大的改變。李登輝在1988年順利接任總統,但在國民黨主席選舉過程中,有過複雜的鬥爭。他在宋楚瑜「臨門一腳」的協助下,有驚無險的擔任了國民黨主席。他再以提昇郝柏村擔任國防部長的謀略,將他從實際的軍隊指揮位置換下,以避免政變的危機。當時宋美齡都曾出來表示反對,但因為是升官,郝柏村也沒有拒絕的理由。而後他再以提名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的方式,抽空他對軍隊的影響力,掌握了實質的權力。
1990年的野百合學生運動則是李登輝運用社會運動,形成社會壓力,再加以收編,以達成其國會全面改選的目的。蔣經國曾希望達成的國會改選,至此完成。
1991年4月30日,明令公告,自即日零時起,停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同時公佈「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此一臨時條款始於1948年5月,本是作為戰時的緊急應變之用,卻不料蔣介石將之常態化,變成凍結憲法,實施特別法的「太上法律」。蔣介石得連五任總統,就是拜此條文之賜。而依此法,平民會受到軍法審判,為了「戡亂」,憲法所保障的人權形同廢止。更重要的是兩岸關係的根本改變。此法將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叛亂團體」,則兩岸所有交流根本不合法。停止後,將中共視為「控制大陸地區的政治實體」,稱呼對岸為「大陸當局」。這可說是一次善意的釋出。
1992年5月,刑法第一百條修正案通過。原本「意圖叛亂者」,可以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修正後,改為只有著手實施,「有強暴脅迫事實行為者」,才加以判刑,而陰謀犯、預備犯則不罰。
1992年7月,成立於1958年的警備總部也予以裁撤。警總在戒嚴時代的權力非常大,他們以國家安全為名,可以審查郵件、監聽電話、查扣及查禁雜誌,連人民入出境都要經過其安全審核,嚴重時甚至跟監、約談、限制人身目由。隨著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的廢止,它的合法性消失,就跟著裁撤。這對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是非常重要的。戒嚴時代,人們總是形容寫作不自由,有如「心中有一個小警總」,即是表示那個檢查的紅線之深入人心,形成自我檢查。威權統治的最大的恐怖也正是在此。
逐步解開的戒嚴心結,逐步開放的社會,不再壓抑的心理,不再有陰影的政治,讓社會力得到釋放。台灣終於走到了陽光下。最後有待解決的,只有兩岸問題。而當時兩岸剛剛開放,辜汪會談在星加坡舉行,民間和平交流的榮景,台商投資的熱情,大陸釋放的善意,讓民間對兩岸有更美好的期待。在那樣的氛圍裡,台灣開了一場以前未曾想像過的四萬人大演唱會。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想要了解更多的故事,請看楊渡著《有溫度的台灣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o5oh1e309r0925hp6hr1bb/comments
4.5
1111 ratings
1980年代的台灣,歷經社會運動。環境、生態保育、原住民、學生、勞工、農民運動等,那是一個強控制解體的時代。
如何理解1980到1990的台灣呢?在狂飆的社會運動風潮中,台灣要走到裡去?
我當時寫了兩本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
關於《強控制解體》:
台灣社會的結構性巨變。
1960-1980經濟現代化。國家資本的弱化,民間資本的崛起。
1970年代,文化覺醒,退出聯合國,保釣,鄉土文學,民歌運動,雲門,朱銘、洪通。
198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大家樂,社會運動,
1990年代,政治改革。現代化變革的最後一哩路。
1990年代的台灣,的確有非常大的改變。李登輝在1988年順利接任總統,但在國民黨主席選舉過程中,有過複雜的鬥爭。他在宋楚瑜「臨門一腳」的協助下,有驚無險的擔任了國民黨主席。他再以提昇郝柏村擔任國防部長的謀略,將他從實際的軍隊指揮位置換下,以避免政變的危機。當時宋美齡都曾出來表示反對,但因為是升官,郝柏村也沒有拒絕的理由。而後他再以提名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的方式,抽空他對軍隊的影響力,掌握了實質的權力。
1990年的野百合學生運動則是李登輝運用社會運動,形成社會壓力,再加以收編,以達成其國會全面改選的目的。蔣經國曾希望達成的國會改選,至此完成。
1991年4月30日,明令公告,自即日零時起,停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同時公佈「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此一臨時條款始於1948年5月,本是作為戰時的緊急應變之用,卻不料蔣介石將之常態化,變成凍結憲法,實施特別法的「太上法律」。蔣介石得連五任總統,就是拜此條文之賜。而依此法,平民會受到軍法審判,為了「戡亂」,憲法所保障的人權形同廢止。更重要的是兩岸關係的根本改變。此法將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叛亂團體」,則兩岸所有交流根本不合法。停止後,將中共視為「控制大陸地區的政治實體」,稱呼對岸為「大陸當局」。這可說是一次善意的釋出。
1992年5月,刑法第一百條修正案通過。原本「意圖叛亂者」,可以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修正後,改為只有著手實施,「有強暴脅迫事實行為者」,才加以判刑,而陰謀犯、預備犯則不罰。
1992年7月,成立於1958年的警備總部也予以裁撤。警總在戒嚴時代的權力非常大,他們以國家安全為名,可以審查郵件、監聽電話、查扣及查禁雜誌,連人民入出境都要經過其安全審核,嚴重時甚至跟監、約談、限制人身目由。隨著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的廢止,它的合法性消失,就跟著裁撤。這對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是非常重要的。戒嚴時代,人們總是形容寫作不自由,有如「心中有一個小警總」,即是表示那個檢查的紅線之深入人心,形成自我檢查。威權統治的最大的恐怖也正是在此。
逐步解開的戒嚴心結,逐步開放的社會,不再壓抑的心理,不再有陰影的政治,讓社會力得到釋放。台灣終於走到了陽光下。最後有待解決的,只有兩岸問題。而當時兩岸剛剛開放,辜汪會談在星加坡舉行,民間和平交流的榮景,台商投資的熱情,大陸釋放的善意,讓民間對兩岸有更美好的期待。在那樣的氛圍裡,台灣開了一場以前未曾想像過的四萬人大演唱會。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想要了解更多的故事,請看楊渡著《有溫度的台灣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o5oh1e309r0925hp6hr1bb/comments
672 Listeners
187 Listeners
733 Listeners
37 Listeners
128 Listeners
11 Listeners
310 Listeners
408 Listeners
343 Listeners
103 Listeners
230 Listeners
30 Listeners
40 Listeners
68 Listeners
2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