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883年,法國想取得越南主權,遂與清朝開戰。由於法國眼見清軍在鴉片戰爭中不堪一擊,頗有輕敵之心,不料戰端一啟,雙方互有勝負,法國為了迫使清廷早日投降,就決定學英國,擴大戰場,把戰事延伸到整個大陸的東南沿海,先攻佔沿海城市,來逼迫北京投降割讓。基於此,法國又相中了既有煤礦,又有食物補給的基隆港。
1884年5月間,法國艦隊波爾達號(Vo ta)突然駛入基隆港,要求供給煤礦,其艦長福尼亞(Fournier)甚至致信說:「對於急需的煤炭如果不立刻供給,將對基隆加以砲擊!」清朝官吏迫不得已,只好供給一些煤礦,船艦才離開向北航行。
清廷了解法國的戰略企圖後,通令東南沿海各港口加強備戰,其中當然包括台灣。台灣兵備道劉璈立即築砲台,建堡壘,買新槍,置水雷,還把台灣分為前後北中南五個防區。
戰雲密佈中,清廷特別派直隸陸路提督劉銘傳以福建巡撫兼欽差大臣的身份,來台督導軍務。劉銘傳在1884年7月11日到台灣,15日就進駐了台北城,增築砲台,全面備戰。
7月22日,法國副水師提督李士卑斯(Lespes)作為侵台的司令官,派遣威拉爾號(Vilara)軍艦先行偵察基隆港灣情形,同時將艦隊兵分兩路,一路侵佔淡水港,一路進攻基隆港,並且準備以陸戰隊登陸基隆,會師於淡水。8月4日,李士卑斯率領艦隊進入基隆港後,向清朝政府下最後通牒,要求割讓基隆港,並限定在24小時之內答覆。但清廷不理,談判破裂。
8月5日,李士卑斯艦隊開始全面進攻。
首先砲擊基隆港口砲台,打垮主砲台後,再派二百餘名陸戰隊士兵由東部的二沙灣登陸,上岸破壞海岸砲台。基隆守將提督蘇得勝、章高元等戰力不敵。次日,法軍陸戰隊攻進了基隆市區,遭到頑強的抵抗。由於法軍不諳地形,中了埋伏,只好退回船上。最後李士卑斯艦隊退回馬祖。
為了拿下台灣,八月底,法國決心強化戰力,把東京灣艦隊和中國海艦隊合併,成為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司令,組織五艘戰艦,再度進攻台灣。這一次是志在必得了。
這一戰,全台灣都動員起來了。台灣地方鄉勇為了保衛家園,非常團結,拼死抵禦,其中,最著名的則是霧峰林家的林朝棟率領台中、苗栗的民團加入戰事,劉銘傳將他們編入獅球嶺防線。
由於清朝軍隊不擅長海戰,軍備也遠不如人,劉銘傳的戰略是等法軍登陸,利用地形地物,打游擊戰,在山後將法軍包圍,逐一殲滅。
九月底,法軍由孤拔率五艘戰艦,大軍壓境,趕來台灣,與原本停泊在基隆外海的六艘軍艦會合,以十一軍艦的火力,打算一舉拿下台灣,讓台灣成為進攻大陸東南沿海的根據地。
戰場一開,強大的法軍先攻佔基隆,但只能佔領局部,部隊隨即遭遇不斷的伏擊,佔領得很艱難。另一隊主力戰艦則攻進淡水,派了六百名陸戰隊登陸。但劉銘傳一開始就判斷法軍會攻淡水,早就把主要戰力佈署在淡水,三千個清軍加上民團利用地形,在林投樹、刺竹圍等植物掩護下,打埋伏戰。由於早有部署,清軍戰鬥有序,法軍被打得非常狼狽,死傷慘重,最後只好退回軍艦。次日,還為陣亡將士降半旗致哀。
這一仗打了十天,法軍沒佔到便宜。特別是淡水一役,損失慘重。法軍知道佔領台灣無望,於是改為佔據基隆,封鎖台灣海岸,意圖迫使台灣投降。然而台灣腹地廣闊,受損的只有透過港口外銷的茶葉、樟腦等生意,食物供給無虞,基本戰力還保存得很好,而為了保衛家園,各地民團不斷增加,在基隆對法軍實施反攻突擊。
法國為了增強戰力,也從越南增兵到三千人。戰鬥至此,法軍已變成越南、台灣兩面作戰,被台灣戰場拖住了。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4.5
1111 ratings
1883年,法國想取得越南主權,遂與清朝開戰。由於法國眼見清軍在鴉片戰爭中不堪一擊,頗有輕敵之心,不料戰端一啟,雙方互有勝負,法國為了迫使清廷早日投降,就決定學英國,擴大戰場,把戰事延伸到整個大陸的東南沿海,先攻佔沿海城市,來逼迫北京投降割讓。基於此,法國又相中了既有煤礦,又有食物補給的基隆港。
1884年5月間,法國艦隊波爾達號(Vo ta)突然駛入基隆港,要求供給煤礦,其艦長福尼亞(Fournier)甚至致信說:「對於急需的煤炭如果不立刻供給,將對基隆加以砲擊!」清朝官吏迫不得已,只好供給一些煤礦,船艦才離開向北航行。
清廷了解法國的戰略企圖後,通令東南沿海各港口加強備戰,其中當然包括台灣。台灣兵備道劉璈立即築砲台,建堡壘,買新槍,置水雷,還把台灣分為前後北中南五個防區。
戰雲密佈中,清廷特別派直隸陸路提督劉銘傳以福建巡撫兼欽差大臣的身份,來台督導軍務。劉銘傳在1884年7月11日到台灣,15日就進駐了台北城,增築砲台,全面備戰。
7月22日,法國副水師提督李士卑斯(Lespes)作為侵台的司令官,派遣威拉爾號(Vilara)軍艦先行偵察基隆港灣情形,同時將艦隊兵分兩路,一路侵佔淡水港,一路進攻基隆港,並且準備以陸戰隊登陸基隆,會師於淡水。8月4日,李士卑斯率領艦隊進入基隆港後,向清朝政府下最後通牒,要求割讓基隆港,並限定在24小時之內答覆。但清廷不理,談判破裂。
8月5日,李士卑斯艦隊開始全面進攻。
首先砲擊基隆港口砲台,打垮主砲台後,再派二百餘名陸戰隊士兵由東部的二沙灣登陸,上岸破壞海岸砲台。基隆守將提督蘇得勝、章高元等戰力不敵。次日,法軍陸戰隊攻進了基隆市區,遭到頑強的抵抗。由於法軍不諳地形,中了埋伏,只好退回船上。最後李士卑斯艦隊退回馬祖。
為了拿下台灣,八月底,法國決心強化戰力,把東京灣艦隊和中國海艦隊合併,成為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司令,組織五艘戰艦,再度進攻台灣。這一次是志在必得了。
這一戰,全台灣都動員起來了。台灣地方鄉勇為了保衛家園,非常團結,拼死抵禦,其中,最著名的則是霧峰林家的林朝棟率領台中、苗栗的民團加入戰事,劉銘傳將他們編入獅球嶺防線。
由於清朝軍隊不擅長海戰,軍備也遠不如人,劉銘傳的戰略是等法軍登陸,利用地形地物,打游擊戰,在山後將法軍包圍,逐一殲滅。
九月底,法軍由孤拔率五艘戰艦,大軍壓境,趕來台灣,與原本停泊在基隆外海的六艘軍艦會合,以十一軍艦的火力,打算一舉拿下台灣,讓台灣成為進攻大陸東南沿海的根據地。
戰場一開,強大的法軍先攻佔基隆,但只能佔領局部,部隊隨即遭遇不斷的伏擊,佔領得很艱難。另一隊主力戰艦則攻進淡水,派了六百名陸戰隊登陸。但劉銘傳一開始就判斷法軍會攻淡水,早就把主要戰力佈署在淡水,三千個清軍加上民團利用地形,在林投樹、刺竹圍等植物掩護下,打埋伏戰。由於早有部署,清軍戰鬥有序,法軍被打得非常狼狽,死傷慘重,最後只好退回軍艦。次日,還為陣亡將士降半旗致哀。
這一仗打了十天,法軍沒佔到便宜。特別是淡水一役,損失慘重。法軍知道佔領台灣無望,於是改為佔據基隆,封鎖台灣海岸,意圖迫使台灣投降。然而台灣腹地廣闊,受損的只有透過港口外銷的茶葉、樟腦等生意,食物供給無虞,基本戰力還保存得很好,而為了保衛家園,各地民團不斷增加,在基隆對法軍實施反攻突擊。
法國為了增強戰力,也從越南增兵到三千人。戰鬥至此,法軍已變成越南、台灣兩面作戰,被台灣戰場拖住了。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672 Listeners
187 Listeners
733 Listeners
37 Listeners
128 Listeners
11 Listeners
310 Listeners
408 Listeners
343 Listeners
103 Listeners
236 Listeners
30 Listeners
40 Listeners
68 Listeners
2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