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清朝在台灣的最後60天,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下,到6月6日唐景崧逃離台灣,兩個月時間。
台灣的反應是很特別的。
以一個平民百姓的角度來看政權輪替,是什麼感覺呢?
1,皇帝要換人了。換皇帝,換文武百官,換街道上的士兵,抽稅的人要換了。然後,你效忠的皇帝沒有了,國家認同改變了。
2,鄉土認同與民族認同。在台灣明朝的鄭成功是這樣,清朝來臨了。清朝結束,日本要來臨了。台灣不同,有一個漢人傳統。即鄭成功以降的反清復明傳統。但日本人來統治,卻在民族認同上反過來了,認同清朝。是認同滿清?還是唐山?台灣人的意識裡,似乎對清朝的認同度很低,反而認同的是福建,是唐山,是家鄉。這種鄉土認同,其實正是民族認同的基礎。
3,被出賣感。生存/經濟生活。根本是安定、安全、安心。清朝統治後期,相對安定。台灣民間充滿被出賣感。特別恨清廷。於是想要自己起來反抗。擁有自己的政權。這種意識,自明朝以來即特別強烈。
政權輪替過程中,各種怪現象。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4.5
1111 ratings
清朝在台灣的最後60天,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下,到6月6日唐景崧逃離台灣,兩個月時間。
台灣的反應是很特別的。
以一個平民百姓的角度來看政權輪替,是什麼感覺呢?
1,皇帝要換人了。換皇帝,換文武百官,換街道上的士兵,抽稅的人要換了。然後,你效忠的皇帝沒有了,國家認同改變了。
2,鄉土認同與民族認同。在台灣明朝的鄭成功是這樣,清朝來臨了。清朝結束,日本要來臨了。台灣不同,有一個漢人傳統。即鄭成功以降的反清復明傳統。但日本人來統治,卻在民族認同上反過來了,認同清朝。是認同滿清?還是唐山?台灣人的意識裡,似乎對清朝的認同度很低,反而認同的是福建,是唐山,是家鄉。這種鄉土認同,其實正是民族認同的基礎。
3,被出賣感。生存/經濟生活。根本是安定、安全、安心。清朝統治後期,相對安定。台灣民間充滿被出賣感。特別恨清廷。於是想要自己起來反抗。擁有自己的政權。這種意識,自明朝以來即特別強烈。
政權輪替過程中,各種怪現象。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672 Listeners
187 Listeners
733 Listeners
37 Listeners
128 Listeners
11 Listeners
310 Listeners
408 Listeners
343 Listeners
103 Listeners
230 Listeners
30 Listeners
40 Listeners
68 Listeners
2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