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December 09, 2021盤點海洋中的「毒系寶可夢」!河豚、貝類有毒不是 they 的錯!ft. 食品技師 Evelyn【科科聊聊 EP71】泛科市集交換禮物大賞——HengPRO 衡燈:https://bit.ly/3Ib4pKJ -- 你以為的「毒」不是你想像的「毒」?第二屆泛泛泛科學 Podcast 主題票選「那些搞錯用途的毒物」,請各位泛糰選出兩種「最毒話題」,本集便由 y 編與「絕命毒師」食品技師 Evelyn,攜手探究動植物「天然毒」的可怕之處! 節目將解析「海洋毒系神奇寶貝」的毒素由來,原來河豚有毒不是 they 的錯?海產店吃「塔香西施舌」也可能意外致死?「吃魚肝補人肝」其實也很危險?節目中讓你「以毒攻毒」,一次獲得解答! 01:41 毒理學小教室:劑量決定毒性 04:29 中毒和過敏是同一件事嗎? 08:59 動植物的「天然毒」 12:02 有毒河豚比貝類還容易取得 18:55 什麼是半致死劑量? 21:32 吃海鮮「避毒」可以這樣做 28:38 海產店吃「塔香西施舌」也會中毒 32:28 「燙不死」的河豚與貝類毒素 34:54 「吃魚肝補人肝」也可能出事 38:38 同種生物的毒性可能有差異 42:24 食物中毒該怎麼辦 - 延伸閱讀: 化學殘留、疑似致癌物讓人心惶惶?劑量才是關鍵!—食安基本功(上) 在海產店吃盤「塔香西施舌」然後就死掉了?——來認識致命的「麻痺性貝毒」 你愛吃細菌也愛,那你該擔心什麼?——談台灣近年來的食物中毒...more47minPlay
December 06, 2021「地熱發電廠」能夠取代核四嗎?公投遇上能源議題該如何「投」?再生能源發展之難(下集)ft.阿樹【科科聊聊 EP70】優雅打洞、俐落鑽孔,Wowstick Drill 職人電鑽筆:https://bit.ly/3rBPWl4 -- 繼上集從地熱發電聊到溫泉泡湯後,下集 y 編將與泛科學專欄作者阿樹再續聊今年正式啟用的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解析為何台灣發展地熱發電不僅找地、找熱困難,「找錢」竟也是一大問題? 1218 全民公投也步步逼近,兩人也討論到「當能源議題成為公投題目」,在如今資訊龐雜、輿論嘈雜的氛圍下,該怎麼做出理性判斷?聽完本集說不定你會有所解答! 00:44 清水地熱發電廠為何捲土重來? 04:49 地熱發電要「找地、有熱、有錢」 10:08 要有「發展點數」才夠力的能源產業 16:35 公投淪為「選邊站」而非理性討論? 21:49 能源議題並非單一選擇題 24:34 如何思考複雜的公投題目 延伸閱讀: 再生能源行不行?先從盤點台灣能源現況開始吧!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9904 看看他山之石想想自己:全球再生能源發展現場概況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9885 火力發電 vs 核能發電:誰的殺傷力大 https://pansci.asia/archives/59450...more29minPlay
December 02, 2021「地熱發電廠」能夠取代核四嗎?溫泉之外必須知道的地熱大小事(上集)ft.阿樹【泛科聊聊 EP69】優雅打洞、俐落鑽孔,Wowstick Drill 職人電鑽筆:https://bit.ly/3rBPWl4 -- 隨著即將到來的全民公投,發電問題也再度成為話題。本月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正式啟用,然而「地熱發電」究竟是什麼?為何火山、溫泉多的台灣,到現在才有第一座「民營」地熱發電廠?「地熱發電」能否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新方向呢? 2:21 什麼是地熱發電? 7:41 美國、東南亞也有地熱發電 12:35 地熱發電難以發展的原因 15:40 發電和冷氣機運作模式很像? 18:19 地底下的技術瓶頸 22:16 地熱發電的「附加價值」 25:11 溫泉是被「法規」定義出來的 30:46 為何日本台灣的溫泉很有名? 延伸閱讀: 利用地球的熱情發電吧:深層地熱發電 https://pansci.asia/archives/54418 推開地獄之門?冰島開挖全球首座「火山岩漿井」,開啟地球科學新篇章!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33409 前方高能注意!你知道可以用「熱」發電嗎?把廢熱變能源的黑科技──熱電材料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9606...more33minPlay
November 29, 2021遲來的十月新番盤點+聽眾Q&A回覆(下集)吸血鬼馬上死 / 獻身給魔王伊伏洛基亞吧 /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泛泛泛科學EP41】史上最小顯微鏡 iMicro Q2 限時活動 65 折:https://bit.ly/3oYCJzR -- 勘誤: 1:40 大場鶇與小畑健的作品並不包含《棋靈王》,《棋靈王》的原作是堀田由美。 6:52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應是 2012 年在日本上映,2013 年在台灣上映,不是 2014 年推出。 -- 繼上集暢聊各式類型的十月新番後,本集 y 編、A 編再推薦數部近日觀賞的動漫作品,也為大家回顧《新世紀福音戰士》、《反叛的魯路修》等經典作品,掉入回憶的漩渦,更「科普」了動漫圈著名的「黨爭文化」到底可怕在哪裡? 本集也將回覆聽眾們的熱情留言,讓我們再度回到動漫的宇宙吧! 01:54 抖 M 圓夢的《獻身給魔王伊伏洛基亞吧》 04:43 《福音戰士》明日香的掌機之謎 07:55 《魯路修》令人掉進回憶漩渦 11:13 少女漫畫太容易「虐心」? 18:41 「黨爭文化」的可怕之處 24:36 聽眾回覆:有個討厭《鋼鍊》的哥哥怎麼辦? 29:31 聽眾回覆:漫畫裡的光頭都超強? 32:51 聽眾回覆:「海螺小姐時空」的由來 延伸閱讀: 新世紀的我們還有原罪嗎?還需要福音與救贖嗎?從哲學談《新世紀福音戰士》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4611 化學殘留、疑似致癌物讓人心惶惶?劑量才是關鍵!—食安基本功(上)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7917 一拳超人物理學:深不可測的是埼玉還是物理?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9540...more40minPlay
November 25, 2021遲來的十月新番盤點(上集)藍色時期 / 大正處女御伽話 / 古見同學是溝通魯蛇 / 前輩很煩 / 陰陽眼見子 / 三角窗外是黑夜 / 特斯拉筆記 / 進化果實~不知不覺踏上勝利的人生~【泛泛泛科學EP40】史上最小顯微鏡 iMicro Q2 限時活動 65 折:https://bit.ly/3oYCJzR -- 遲來的十月新番終於登場!本集 y 編、A 編聯手出擊,暢聊令人遙想起求學時光的《藍色時期》,劇中描述追夢的掙扎與不甘,讓兩位編輯都頗有感觸;同時,更盤點 《大正處女御伽話》、《古見同學是溝通魯蛇》、《前輩很煩》等「狗糧番」新作讓人小鹿亂撞的看點。 十月的兩部「陰陽眼」題材新作《陰陽眼見子》、《三角窗外是黑夜》,有哪些「男性向福利」讓人大飽眼福?《特斯拉筆記》、《進化果實》等乍看科學題材的作品,又有哪些點值得吐槽?忙於年末工作、期中考的你,也來不及追上月新番的話,這集一次讓你趕上進度! 03:17 獻給藝術追夢者的《藍色時期》 07:48 兩位編輯也做過「美術夢」 16:48 《大正處女御伽話》廢物也能獲得真愛 21:00《古見同學是溝通魯蛇》與「鄧巴數」的關聯性 28:30 最萌身高差的職場浪漫作《前輩很煩》 30:13 《陰陽眼見子》動畫多了「男性向福利」 32:33 《三角窗外是黑夜》的偽BL「共感接觸」 38:23 根據《空之境界》能寫出小論文? 42:12 《特斯拉筆記》&《進化果實》的吐槽時間 - 延伸閱讀: 阿宅哪有這麼懂 social!開始由科學切入人際吧 ——《人類使用說明書》推薦序 靈魂有多重?如何研究鬼魂?鬧鬼又是怎麼一回事?──《活見鬼》從科學角度討論超自然研究 人與黑猩猩究竟有什麼差異?...more46minPlay
November 22, 2021貓咪是固體還是液體?狗狗小便都成南北向?搞笑諾貝爾再揭貓狗真面目(下集) ft.曾柏諺【科科聊聊 EP68】「U Smartpen 智慧筆」結帳輸入「November」再折 500 元!https://lihi1.com/EJDuI -- 聽完前集搞笑諾貝爾「貓咪如何以 20 種叫聲與人類溝通」的研究,是不是還意猶未盡?對貓狗的行徑,是否產生更多疑惑?下集節目,y 編將與泛科學作者曾柏諺再續前緣,暢聊搞笑諾貝爾的其他貓狗研究,解開貓咪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較量貓狗身上跳蚤的「彈跳高度」,以及深究狗狗的「小便方位」。 柏諺也將從「兒童刊物編輯」角度,分享如何讓小讀者了解艱澀的科學研究,並且解析諾貝爾獎與搞笑諾貝爾獎的「精神」差在哪?不論是從正經或歪樓的角度,只要對世間學問與怪事保持好奇心,就能持續往「科普」這條路邁進! 01:02 解開貓咪的固、液體之謎 06:26 寵物洗衣機是「人類思維」產物? 11:30 「貓咪剋星」防止喵星人攻佔鍵盤 13:05 貓狗的跳蚤和小便方式很重要? 21:31 幫小孩「科普」諾貝獎之難處 29:30 搞笑諾貝爾展現科學家的「童心」 32:08 哪個搞笑諾貝爾研究讓人難忘? 延伸閱讀: 貓體力學!喵星人的固液態之謎——2017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 防貓咪敲鍵盤軟體—《搞笑諾貝爾獎》 2014搞笑諾貝爾生物獎—狗狗指北針...more39minPlay
November 18, 2021「貓的 20 種叫聲研究」搞笑諾貝爾獎帶你揭開貓狗的真面目!(上集)ft.曾柏諺【科科聊聊 EP67】「U Smartpen 智慧筆」結帳輸入「November」再折 500 元!https://lihi1.com/EJDuI -- 喵星人的心思總是太難猜,叫聲也讓「鏟屎官」難以費解,常常不小心誤觸地雷?2021「搞笑諾貝爾」特輯第二彈,由 y 編攜手泛科學作者「生物冷知識」專家曾柏諺,解析今年獲得生物學獎的「貓咪如何以20種叫聲與人類溝通」研究! 除了讓貓奴們聽懂主子的話語,兩人也將從「狗派」與「貓派」的角度,分享各式狗兒與貓咪的趣味研究,重新帶你認清貓貓狗狗的真面目! 01:46 原來泛科學是貓派集合地 08:14 如何歸結出20種叫聲? 12:46 療癒「呼嚕聲」代表貓咪心滿意足 15:38 發出「引擎發動聲」是要大爆發了嗎? 19:00 貓語研究 VS. 喵說APP 22:38 貓語行不通,看表情可嗎? 24:38 貓狗對人的依戀程度其實差不多 29:25 小狗眼「確認過眼神」的小心機 33:55 多挑幾次眉比較容易被帶回家? 38:50 沒有小狗眼的竟是「月月」 - 延伸閱讀: 鏟屎官們聽令!貓咪如何透過 20 種叫聲支配人類?【2021搞笑諾貝爾-生物獎】 原來貓咪有表情,只是鏟屎官看不懂? 確認過眼神,臉上多兩條肌肉讓狗狗賣萌無辜動人...more42minPlay
November 11, 2021暢聊搞笑諾貝爾歷年各種「色色」研究(下集)ft.蔣維倫【科科聊聊 EP66】泛科市集1111購物節限定:賽先生科學工廠全系列 -- 繼上集Y編與泛科學專欄作家蔣維倫,分享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性高潮舒緩鼻塞」實驗,以及歷年各種「色色」的研究後,本集將再續談作風前衛大膽的搞笑諾貝爾,還有哪些令人讚嘆的獲獎研究。 不僅吃蝌蚪、怕蜘蛛能成為研究題目,還有日本醫師「自照大腸鏡」切身體驗「痛並快樂著」的情緒,以及歷時近百年至今仍在進行的實驗,都曾雀屏中選。一起來聽聽這些奇葩的得獎作品吧! 00:48 吃蝌蚪要像品酒一樣高雅 03:03 竟有實驗進行91年還未完待續? 06:42 自己的大腸鏡自己照! 09:40 連大腸鏡檢查也要自己畫「漫畫」 21:22 「胯下看世界」真的感覺不一樣 24:02 昆蟲學家竟會怕蜘蛛? 28:26 人們「怕蟲」是後天養成的? 32:23 偽科學、政客都可能獲獎 34:50 性愛題材大家愛聽又不敢聊? - 延伸閱讀: 自己來肛肛好!不用假他人之手的大腸鏡──2018搞笑諾貝爾醫學教育獎 彎下你的腰,從胯下看看這個新世界吧!——2016搞笑諾貝爾感知獎 昆蟲學家也會怕蜘蛛!多了兩隻腳是有差膩XD?——2020搞笑諾貝爾昆蟲獎 【2021搞笑諾貝爾獎】10 項「廢到笑」獲獎研究出爐...more44minPlay
November 09, 2021性高潮竟可以治鼻塞?暢聊搞笑諾貝爾歷年各種「色色」研究(上集) ft.蔣維倫【科科聊聊 EP65】泛科市集1111購物節限定:賽先生科學工廠全系列 -- 2021年搞笑諾貝爾獎Podcast特輯正式登場!今年,泛科學盛大舉辦「第一屆泛泛泛科學Podcast主題票選」,請各位泛糰們從本屆搞笑諾貝爾獲獎研究中,「十選二」挑出兩組最希望泛科學錄製成節目的主題!其一雀屏中選的主題,即是眾所矚目的醫學獎研究:「性高潮能有助於舒緩鼻塞嗎?」 本集Y編將與泛科學作家蔣維倫,揭開該項研究背後的秘辛,看看「性愛」究竟是否真是治癒身心的最佳「良藥」?兩人也將回顧歷年搞笑諾貝爾得主的各種「色色」研究,想知道精子銀行創辦者為何獲獎,如何以「核磁共振」觀測性行為時的器官變化,或者為何要讓老鼠「穿褲子」檢測性慾,就千萬不要錯過此集內容! 00:50 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得獎研究有哪些? 05:11 「性高潮」能否改善鼻塞的實驗如何進行 12:51 最適合疫情期間做的實驗 15:33 性高潮舒緩鼻塞效果和歐治鼻一樣好? 21:32 頭兩年搞笑諾貝獎得主都和「精子」有關 24:06 男性使用生殖器時「愛注意」什麼? 28:26 如何觀測現代與古代的性器官 34:29 性愛太麻煩,接吻就可以改善過敏? 37:39 讓老鼠「穿褲子」看影響性慾程度 42:56 DYI檢測生殖器能否「正常運作」的方法 45:35 從腳看生殖器大小的流言是真是假? -- 延伸閱讀: 【2021搞笑諾貝爾獎】10 項「廢到笑」獲獎研究出爐 呼吸不順免驚!實驗證實:愛愛可以治鼻塞【2021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 喇舌可以改善過敏!?——2015搞笑諾貝爾醫學獎 穿錯材質的褲子會影響性慾?——2016搞笑諾貝爾生殖獎...more51minPlay
November 04, 2021要愛不要暴!終結家暴的方法面面觀 ft. 現代婦女基金會何雨威督導【科科聊聊 EP64】「家暴」是社會新聞標題常見的字眼,然而你真的了解「家庭暴力」所涵蓋的範疇嗎?哪一種暴力型態在台灣最為常見?家暴案件數量在台灣不減反升是好現象嗎?社工又該如何介入家暴被害人、相對人的關係,從而改善關係或家庭? 長年關注性別議題的泛科學,本次邀請到現代婦女基金會督導何雨威,自性別、社會層面切入,與聽眾窺見「家庭暴力」背後的重重議題,也藉由她多年的社工經驗,分享如何介入、協助個案,從而理解家暴被害人、相對人以及家屬的生命歷程,讓個案走出對暴力的恐懼,令家庭、親密關係得以獲得改善。 守護幸福分享愛 捐款送甜點活動 11/19前捐款現代婦女基金會600元,即可獲得美味的阿默蛋糕! 03:05 「親密關係暴力」佔家暴案例的五成 06:42 不住同個屋簷下也可能發生家暴? 08:20 「威脅恐嚇」的危險之處 10:59 「冷暴力」的惡性循環如何發生 16:07 家暴被害人「難逃羅網」的原因 23:41 為何近年家暴案件不減反升? 26:16 社工該如何介入案件? 28:26 社工該如何輔導被害人面對家暴? 32:46 「安全計畫」的功用為何 37:50 「家暴相對人」也有得求助 41:20 何雨威投入家暴社工的契機 45:50 現代婦女基金會的「包全餐」服務 55:37 「守護幸福分享愛」捐款基金會吃阿默蛋糕 延伸閱讀: 這真的是我要的婚姻嗎?二十個藏著「但是」的婚姻殺手 《82年生的金智英》隨處可見,正如源自性別的困境平凡無奇 與另一半吵架了,這時你會怎麼做?──依附理論系列(八) 當深愛變成殺害:恐怖情人,要的到底是什麼?...more59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