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非同凡响乐界:How many episodes does 非同凡响乐界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33 episodes available.
June 30, 2017迟来的领悟总有一些“领悟”,不可避免地会“迟到”……而到来的那一刻,才“大悟”吧。歌单:庄心妍《后来才发现》张靓颖《我走以后》郭采洁《狠狠哭》藏古西烈《合不来 分不开》林俊杰&邓紫棋《手心的蔷薇》柯以敏&林志炫《爱我》刘若英《我很好》...more53minPlay
June 30, 2017聆听古典(12)-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门德尔松在19世纪,绝对是作曲家中最幸福的一个,他有一个富有的银行家爸爸,一个温柔的妻子,一群可爱的孩子。安逸的生活使他不用像莫扎特、贝多芬、舒曼那样穷困潦倒,为了糊口而创作,所以他才能写出《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样让人感到温馨、百听不厌的乐曲。 现在各种流行协奏曲中,《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曲调流露的幸福让人沉醉、让人爱怜。门德尔松在创作此曲时,把自己所有的浪漫和忧郁全写了进去,发自内心的幸福随着旋律,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作品,差一点儿就无法与我们见面,说起来这个典故和希特勒有关。 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太主义者,他把犹太人看做是世界的敌人,是一切邪恶的根源,是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在二战期间,希特勒疯狂地驱逐屠杀犹太人。不幸的是,门德尔松正巧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犹太家族。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完成、试演之后便好评如潮。可近百年之后,好事者将它献给了喜欢高雅音乐的希特勒。当知道这首作品出自一位犹太作曲家,希特勒连一个音都没听就直接下令,禁止任何人公开演奏传播,连门德尔松一切的作品都禁止演奏。 很多人对此无比惋惜,难道仅仅因为作曲家的犹太身份就下令禁演?人们开始对希特勒的独裁统治连连摇头。 因为这首作品太过动人,一些钢琴家和音乐爱好者无法抗拒它,便隐去作曲家的名字,只说是一首不知来历的曲子,纳粹当局也只能默认。 后来希特勒在电台听到了它。跟所有人一样,他也被旋律所吸引,迷恋上这首作品,而他并不知道这便是亲自下令禁演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后来他几乎每天都听,在这首乐曲中他仿佛回到了童年,远离了灰暗和绝望。 天大的讽刺吧,希特勒自己都没想到,奉行种族主义的他竟然会如此迷恋犹太人的音乐。 音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平等自由的,并没有种族优劣。《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也一样,它没有国界,没有种族,它说的不过是人类对美好事物最单纯的追求和渴望。...more16minPlay
June 30, 2017聆听古典(11)-a小调巴加泰勒(贝)贝多芬,一个响亮的音乐家名字。可是,或许您还不知道,贝多芬一生贫苦,与命运抗争了一辈子。而在大多数人眼中,他又表现得性格孤傲,所以,尽管我们同情贝多芬,却理解不了他的孤独,虽然他内心深处渴望着关爱。关于这首动听的钢琴小品,很多人都曾探究过,它的来历。可是,由于这首作品,是在贝多芬去世后,在他的一位学生的遗物中找到的,因此关于它真正的由来,已经不为人知了。不过,后世的有心人,还是循着蛛丝马迹,找到了两个可能的由来。有这样一个版本。 在一个寒冷的圣诞夜里,贝多芬孤独地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无所事事。忽然,在一个漆黑的街角,贝多芬看见了一位衣着褴褛的小女孩,她正从教堂匆匆走来。女孩脸色惨白,神情苦楚,弱小的身体在寒冷的夜里瑟瑟发抖着。 贝多芬不由得怜悯了起来,便向前问道:“小姑娘,什么事让你这么伤心?”小女孩答道:“叔叔,我邻居的“雷德尔伯伯”病得厉害,可他身边一位亲人都没有,他小孙女上个月得了伤寒刚刚死去了……“雷德尔伯伯”还为此哭瞎了眼睛,现在发着高烧,也快不行了……”还未说完,小女孩眼圈便泛红了。 那女孩便是《致爱丽丝》的主人公小爱丽丝,她的邻居“雷德尔伯伯”是个极其善良的人,他最爱唱歌画画,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雷德尔伯伯”都会带着小爱丽丝骑着马到森林里游玩,唱歌画画。 贝多芬被小女孩哽咽的话语震动了,便急忙让小女孩带路,赶紧去看看她的“雷德尔伯伯”。当贝多芬和小女孩一同走进伯伯的破旧的屋子里时,老人还在不停地咳嗽着,屋中那架古老的钢琴静静地在床边放着。贝多芬轻轻地走到钢琴前坐下,怀着沉重复杂的心情掀开了琴盖,思绪万千。 此时,一股神秘的激情突然冲击着他,他感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袭来,手指不自主地在琴键上弹奏了起来。灵感化作一颗颗美妙的音符,行云流水般,飘荡在凄凉残破的屋中。贝多芬弹奏着,专注着弹奏着,完全陶醉在这优美的琴声里,忘却了悲伤。这时候,那位“雷德尔伯伯”也好似忘记了伤痛,他终于停止了咳嗽,坐直了身子,随着音乐的律动有节奏地点着头。小爱丽丝更是惊讶眼前发生的一切,她看着这架落满灰尘的破钢琴呆呆地出神,甚至有点怀疑,眼前这位年轻的先生难道是巫师吗?怎能弹奏出这么美妙动听的乐曲? “雷德尔伯伯”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心情,紧紧地拥抱了还在沉浸在音乐中的贝多芬。他激动地说:“这位先生,感谢你在圣诞节让我听到了这么美妙的乐曲,看到了这么美丽的画面,我这辈子无憾了……”贝多芬急忙站起身:“不,是您的仁慈感动了我,它指引着我这么做,还有你,美丽的小姑娘,爱丽丝。” 贝多芬轻轻地吻了一下小爱丽丝,然后便掏出自己身上仅有的几分钱,嘱咐小爱丽丝给伯伯买点药,希望他能快快好起来。随后,便转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许多年过去了,贝多芬仍然清记得那晚发生的一切,于是在记下乐谱后,将它命名为《致爱丽丝》。 另一个版本是说,这首作品是贝多芬在40岁时,写给他心仪的女学生“特蕾泽•玛尔法蒂”的一首愉快的钢琴小品。作品的原名叫“《a小调巴加泰勒(小玩意儿)》”。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蕾泽•玛尔法蒂”那里。直到她死后,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才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后因“诺尔”出版这份贝多芬乐谱时,错将“献给特雷泽”写成了“献给爱丽丝”,由此得来。...more14minPlay
June 28, 2017聆听古典(10)-摇篮曲(舒伯特)相信,当“摇篮曲”的旋律慢慢响起,您或许会回忆起人生最初的记忆。仔细相信,是不是曾有某个如天使般的人,在您的耳边曾轻轻演唱过,伴您入眠? 这首无比甜美动听的歌曲,它的背后其实还印刻着一段关于舒伯特穷苦心酸的人生故事。 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年仅31岁时便去世了。他一生贫困潦倒,大部分时间是靠微薄的稿费和亲戚朋友的接济度日。这位天才作曲家,经常过着有了上顿没下顿,甚至终日挨饿。即便这样,自己依旧能沉浸在音乐创作过程中——饥饿、寒冷、贫穷对他都不是个事儿。他曾有过一句坚定的名言:“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作曲。”曾有一天,19岁的舒伯特独自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夜色浓了,他饥肠辘辘,身无分文。晚餐,该怎么办?这是个令他头疼的问题。实在饥饿难耐了,他本能地走进一家饭店坐了下来。他希望能巧遇故人,可以帮着解一时之围。可是这一次,他环顾左右,没一人认识。他在人群中看了一遍又一遍,失望破灭了……此时,舒伯特低头发现,饭桌的旧报纸上有一首小诗:“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双手轻轻摇着你…”多么朴素动人的话语,作曲家舒伯特的心被立刻打动了,饥饿感顿时也离他而去,此时,他的思绪和情感都转移到这首诗歌上。 他仿佛看到一位慈爱的母亲在宁静的夜里,轻轻地拍着孩子,哼唱着摇篮曲。银色的月光抚在母子身上,静谧的夜色,好像天上所有的星星都甜甜地睡去了……舒伯特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灵感缓缓地涌上心头。他赶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比较干净的纸,拿出一小截铅笔,坐在小角落里旁若无人地一边唱着一面写着——乐思绵绵,浮想联翩…… 曲子很快写好了。舒伯特转回头,想把新写好的这首歌曲交给饭店的老板,以此换点吃的。其实老板对音乐一窍不通,完全不明白这个穷光蛋的行为,是想干什么。舒伯特按着谱子亲自唱给他听,在他轻轻的歌声中,小店渐渐沉醉在了幸福里,不论是客人还是店员都听得出神。那位老板有点吃惊,这首曲子是那么地好听,那么优美…… 看到舒伯特穿的衣服又破又旧,还没点菜,老板终于明白他是想用这首曲子换得一份食物,于是便愉快地给舒伯特端上来一盆土豆烧牛肉。这一刻,客人都伴着这首摇篮曲享受着夜色的宁静。多年之后,据说这首歌的手稿在巴黎拍卖,起价是四万法郎! 舒伯特在贫困中,以美好的心灵为母亲和孩子们写下了这首甜美的歌曲,这首《摇篮曲》很快在世界各地传唱开了,而它的作者舒伯特却最终在贫困中死去了。他生前受歧视,死后才得到很高的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more15minPlay
June 27, 2017聆听古典(9)-G大调小步舞曲(巴赫)相信,对于这首曲子的旋律,很多人应该不会陌生。尤其是,初学钢琴的朋友们,几乎人人都演奏过它。曲子,小巧精致,又极其动听。巴赫写过很多首《小步舞曲》。仅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里,就收集有十一首。关于这首作品的由来,还有一个浪漫动人的故事。 “巴赫”的一生有两段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玛利亚•芭芭拉”在1720年突然去世了,“玛利亚•芭芭拉”留给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除了爱,还有7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家庭负担。 “巴赫”爱他的妻子,为妻子的离去,难过了很久。可是生活还要继续,作曲还要继续……在第二年“巴赫”认识了“安娜•玛格达雷纳”之后,他决定娶她为妻。 “安娜”也出生于音乐世家,有着出色的音乐听觉和理解力,在“巴赫”任职的“柯登宫廷乐团”中担任女高音。她比“巴赫”小了15岁,嫁给他的时候正是28岁。虽然“安娜”的母亲极力反对这桩婚事,却拗不过女儿,最后只得点头同意了。 婚后的“安娜”是一名称职的妻子和母亲,尽心尽力地照料好一家人的衣食起居,与孩子们相处得也非常融洽。她经常熬夜帮“巴赫”抄写乐谱,还要照顾他的学生们和来访的乐师。空闲时间,“安娜”还会整理她所喜欢的“巴赫”所做的曲子,或者改编一些键盘舞曲作品、清唱剧主题和咏叹调等。 “巴赫”为了感谢“安娜”为他付出的一切,决定写一曲来表达对她的爱。这便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G大调小步舞曲》。,虽然这是一首巴赫即兴创作的小曲,但当曲子响起的瞬间,“安娜”也被感动的流泪了……在往后的日子里,除了帮助“巴赫”整理乐谱之外,“安娜”多了一件她最喜欢做的事,那便是坐在窗边,静静地听“巴赫”弹奏那首她最爱的《G大调小步舞曲》……...more13minPlay
June 26, 2017聆听古典(8)-升c小调圆舞曲(肖邦)现在听到的古典钢琴佳作,叫《升c小调圆舞曲》。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献给亲密爱人乔治•桑的作品。虽然两人最终没能突破重重阻碍,走进婚姻殿堂,但这首圆舞曲却充分表达了肖邦的痴情和坚持。 1836年冬天,机缘巧合,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介绍给自己的挚友“肖邦”。这个外表纤弱而又儒雅温柔的男子对“乔治•桑”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之后,肖邦不禁问李斯特,“她真的是女人吗?我不禁怀疑!” 生于1804年的乔治•桑要比他大上6岁,个子矮小,肤色深黑,前额窄小,在众人眼中并不是一个美丽高贵的女子;她言论大胆犀利,反传统、反大男子主义,喜欢像男人一样吸烟,经常女扮男装出现在各种场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接触越来越频繁,肖邦发现和这个大胆、奔放甚至叛逆的女作家在一起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于是他与“乔治•桑”正式交往。之后便和她在地中海的“马略卡岛”一起生活了长达9年的时间。这九年是肖邦一生中作曲生涯的最高点。 尽管乔治•桑和肖邦之间萌发了爱情火花,却始终敌不过两人个性和世界观的差异。他们开始争吵、相互伤害:肖邦注重仪容外表,乔治•桑则大而化之;肖邦主张贵族阶级所拥有的统治权,乔治•桑追求人权平等、民主自由……肖邦和乔治•桑之子莫里斯也出现了矛盾。种种不和谐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嫌隙,导致生活气氛也开始变调。终于,两人走向了决裂。1846年11月他们还是分开了。 重新回到巴黎的肖邦心情十分低落,肺病的加重,生活的压力都使他过得步履艰辛。第二年春天他的身体稍微好转起来,他想到和“乔治•桑”一起生活过的日子,感慨万千,于是在重重思绪下创作出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抒情、优美的旋律透出对爱人的想念和对幸福的渴望,但同时又隐藏着悲伤的忧郁之情。 1848年的一天,肖邦去玛丽昂尼夫人家中做客,不期而遇地见到了曾经的爱人。当时两人已经一年多没有见面,肖邦将自己内心的激动掩饰得很好,强作镇定地向对方问候,“你好吗?” 乔治•桑也表面镇定地回答,“很好”。两人互道再见就各自离开了。 殊不知这场寒暄客套,竟然是二人最后一次重逢。在一年零七个月后,肖邦以39岁的英年,因肺结核和心脏衰竭病逝于巴黎。他死后,有人发现在肖邦日记里,藏着一小撮乔治•桑的头发。 当《升C小调圆舞曲》的旋律再次响起,你会被优美的曲调而感动,实际上在旋律背后却隐藏着难言的哀伤,藏着肖邦和“乔治•桑”在一起时的回忆。...more13minPlay
June 25, 2017聆听古典(7)-圣桑 b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圣桑的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80年,这位西班牙小提琴大师在圣桑家举行的私人音乐会上首演了此曲。作者自己对这部作品的介绍是“两山夹一湖”,一三乐章是激/情的高山,二乐章是平静的湖泊。第二乐章非常优美,如歌的旋律宁静祥和。很多人喜欢把这个乐章称为“船歌”,对此我不同意。我从未觉得它像船歌。它只是在倾诉,是的,你就像是面对一个倾诉者,他/她只是平静地向你诉说者,叙述着,没有问你任何问题,也不期望你作任何回答。而你,也就不要插话,只需安静地听着他/她的倾诉。是小提琴乐库中的重要文献之一。 圣桑共作有三首小提琴协奏曲,均题献给杰出的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第三首以其优美的旋律、严密的结构和生动的音乐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小提琴乐库中的重要文献之一。。 此曲创作於1880年,次年在巴黎由萨拉萨蒂演奏。 第一乐章中的第一主题富于戏剧性;第二主题较柔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强力度,以第一主题的形象作为结束。 第二乐章是一首优美的船歌,平稳的伴奏描绘出平静的水面,小提琴唱出感人的歌调,每一句结束时,长笛与双簧管补充以柔和的琶音进行,仿佛水面上泛起的涟漪。中段出现另一旋律,与乐队结合,宛若轻舟荡漾。结束时小提琴的泛音和木管的琶音显得晶莹可爱。 第三乐章以一长段坚决有力的引子开始,然后是活泼热情的回旋曲主题,与几个插段交替出现,自由地变化发展。乐队尾声的音响极为洪亮、华丽。...more18minPlay
FAQs about 非同凡响乐界:How many episodes does 非同凡响乐界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3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