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敢想老田。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老朋友滴滴。这个曾经在网约车市场叱咤风云的巨头,如今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
记得2023年10月吗?那是滴滴重新上架9个月后,他们抛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增长计划2023年增长45,2024年和2025年每年增长1015。说实话,当时很多人都在想这目标是不是定得太高了?
但事实证明,滴滴还真不是吹牛。2024年全年,他们的中国出行总订单量达到了12392亿单,同比增长146总交易额3014亿元,增长113。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们居然实现了13亿元的净利润,成功扭亏为盈。
不过啊,这漂亮的成绩单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隐忧。咱们先来看看滴滴现在的处境。
首先,国内市场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高德地图靠着阿里的支持,用聚合平台模式打价格战嘀嗒如祺出行这些后起之秀也纷纷上市融资。滴滴虽然还是老大,但市场份额正在被蚕食。
最明显的就是客单价持续下滑。2024年四个季度,滴滴的客单价从242元一路跌到了241元。这说明什么?说明滴滴正在用更低的价格来维持增长。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短期看有效,长期来看可不是什么好事。
再说说司机端。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网约车司机人数从不到300万暴涨到近750万。很多城市都出现了运力过剩的情况。司机多了,收入自然就下降了,这又反过来影响服务质量。
那么滴滴是怎么实现盈利的呢?这里有个关键操作他们把亏损的智能车业务卖给了小鹏汽车。这一下子就甩掉了每年20多亿的包袱。不得不说,这招断臂求生确实高明。
国际业务方面,滴滴倒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2024年国际订单量增长358,达到了3613亿单。特别是巴西和墨西哥市场,贡献了海外90的订单。
但问题在于,这些市场的消费能力有限。真正赚钱的欧美市场,滴滴至今都没能打开局面。最近他们又推出了海外出行功能,瞄准中国出境游客。这个策略能不能成功,还得看旅游市场的复苏情况。
说到这儿,咱们就得聊聊滴滴的未来了。程维最近明确表示,自动驾驶和AI应用将是滴滴的重点发展方向。这确实是个明智的选择。
要知道,滴滴早在2016年就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了。但这些年下来,他们的进展并不理想。相比之下,百度的萝卜快跑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日均接单15万,单公里成本低至12元如祺出行也计划在2025年投放5000辆Robotaxi。
为了迎头赶上,滴滴最近动作频频与广汽埃安合作造车完成C轮融资让联合创始人张博专职负责自动驾驶业务。看得出来,他们是铁了心要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
为什么自动驾驶这么重要?因为它能从根本上改变网约车的成本结构。想想看,如果不需要给司机分成,运营成本能降低多少?而且还能解决一直困扰网约车平台的安全问题。
不过啊,自动驾驶这条路可不好走。技术研发需要巨额投入,商业化落地更是困难重重。滴滴能不能在这场竞赛中后来居上,现在还很难说。
总的来说,滴滴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国际业务又难以支撑,自动驾驶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这场AI突围战的结果,将决定滴滴未来的命运。
作为普通用户,我们当然希望看到一个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平台。但作为观察者,我也要提醒大家科技转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滴滴能否成功突围,让我们拭目以待。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我是敢想老田,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