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家鄉是記憶深處的一場梅雨,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安放身份的濕氣?
德國作家施益堅以德語書寫,一段橫跨七十年的台灣故事。從日治時期的金瓜石開始,小說主角李靜梅經歷語言、身分與家庭的轉變,一如整個台灣的歷史縮影。
本書不只是個人記憶的小說,更是對「我從哪裡來、我屬於哪裡」的誠實提問。從語言、婚姻到文化身份,每一段選擇都寫著歷史的影子。
—
這集特別邀請作者施益堅來到節目,親自談《梅雨》的靈感來源、創作背景與他對台灣的深刻觀察。住在台灣十多年的他,用小說與這座島嶼展開一場溫柔而深刻的對話。
—
📖 你是否也曾因語言、名字、出身而懷疑過自己是誰?
本集讓我們一起走入梅雨季未曾乾過的地方,找回那些被歷史浸濕的自我。
———
📚 節目摘要
1. 首次邀請德國作家施益堅分享創作歷程
2. 金瓜石成為靈感起點,交織戰俘營歷史與時代記憶
3. „Pflaumenregen“是一個不存在的德文字,它充滿想像,也是書本發想開端
《梅雨》書寫台灣橫跨70年的家族故事
4. 從日治時期到民主化,主角歷經改名與語言多次更換
5. 探討認同:在時代、語言變動中,你是誰?
6. 跨文化的愛情與家庭,思考身份與歸屬
6. 文化挪用:觀點會影響評論,探究寫作的原因與傳達理念較為重要
7. 面對與了解過去,才能找到自己的認同
8. 德國與台灣讀者的共鳴皆與「家」有關
9. 梅雨季仍在—歷史未完,尋找身份出口
———
▲ 更多內容記得到「德語劈啪聊」的網站
Web → https://deutschpipapo.com/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deutschpipapo/
↓↓↓
▲ 了解更多「台北歌德學院」
Web → bit.ly/45IbSvT
IG → bit.ly/3OReQr3
FB → bit.ly/45GTK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