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ly 19, 2016默婶!梅姨's coming!何事?脱盟不脱欧!英国新任首相特蕾莎·梅20日和21日将出访柏林和巴黎,这是她出任首相以来的首个外访,预料英国脱欧将成为她此行的重点话题之一。德国总理默克尔12日在一场记者会中对英国“新铁娘子”隔空喊话说,新首相的任务就是对英国与欧盟要建立何种关系明确表态。如果说卡梅伦留给特蕾莎·梅的是一个烂摊子,那么这个烂摊子中首当其中的无疑就是脱欧公投之后的乱局。她将如何带领这个国家平稳度过乱局?而脱离欧盟的英国能否维持在欧洲的领导地位?顾问Q&A,本期访谈嘉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欧洲研究所所长 崔洪建。...more7minPlay
July 17, 2016一言不合就关领空 埃尔多安这么干好吗?土耳其政变背后究竟有没有美国的影子?土方的指责是有据可查还是想借此除掉心腹之患?有人说,土耳其是美国最头疼也是最无法舍弃的盟友,双方不信任的根源在哪儿?这一次政变会不会改变土美关系?顾问Q&A,本期访谈嘉宾: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王林聪。...more7minPlay
July 14, 2016“草原之路”紧跟“一带一路” 蒙古国的聪明选择!7月13日至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蒙古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时隔六年,中国总理对蒙古国的又一次访问之旅。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中蒙两国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李克强总理此访,推动“一带一路”与蒙古国“草原之路”相对接,将为中蒙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顾问Q&A,本期访谈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丁一凡。...more4minPlay
July 13, 2016前驻蒙大使:蒙古民族是恩仇必报的民族!应蒙古国总理扎尔格勒图勒嘎·额尔登巴特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3日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乌兰巴托,开始对蒙古国进行正式访问。蒙古国,这个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中国有着漫长边界线的最大内陆国家,同中国的战略安全现状如何?而一带一路的推进对蒙古国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顾问Q&A,本期访谈嘉宾:中国前驻蒙古国大使 高树茂。...more11minPlay
July 11, 2016吴士存&朱锋:后仲裁时代 中国应否调整南海战略?由菲律宾单方面提请的南海“仲裁”案今天即将出台结果。对于这样一个“仲裁”,中国外交界一位人士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足球场上,一支球队明知对方球队和裁判已经串通一气吹“黑哨”,当然不会同意参与比赛。而现在,这场没有中方参与的“球赛”不仅堂而皇之地踢完全场,甚至还要对外公布比赛结果。如果中方拒不接受结果,对方就会继续找麻烦。我们怎么办?顾问Q&A,本期访谈嘉宾: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吴士存;南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朱锋。...more17minPlay
July 10, 2016许利平:南海问题升温 利于美国绑架东盟!中国和东盟已经建立自由贸易区,双方之间年贸易额达数千亿美元。社科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分析说,南海问题的升温不仅损害当前中国与东盟共同利益,还将严重影响东盟未来建成共同体的进程。原本复杂的南海问题因为第三方的介入变得更为糟糕,许利平先生说,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的双边关系也将受到这些国家对“裁决”的态度的影响。但是说到底,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最大公约数。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伤及东盟在一体化进程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伤及东盟既有的规则和程序,也伤及东盟的区域安全。许利平教授进一步分析说,南海问题升温有助于美国涉足南海,在安全议题上绑架东盟,实现其亚太再平衡战略,而东盟将因此沦为美国的棋子。...more8minPlay
July 07, 2016李国强:中国不缺国际法人才 少的是应对恶意起诉的经验!“实际上中国在国际法的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对国际法的规则的制定、发展和实践,都有卓越的贡献。比如说,最早我们国家著名的国际法专家倪征燠先生就是(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北京大学著名的国际法教授赵理海先生也是国际大法官,他们代表了中国的国际法的优秀的先贤。当然,客观地说,我们在解决这些国际司法问题的过程当中确实经验还不足,是因为我们很少遇到被其它国家这样的起诉,特别是这样的恶意的起诉,可能是中国多年以来唯一遇到的这么一次。这个方面,我们确实缺乏应对的经验。”顾问Q&A,本期访谈嘉宾: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党委书记 李国强。...more6minPlay
July 06, 2016尹卓:想通过武力迫使中国接受仲裁 你试试看!菲律宾新当选总统杜特尔特5日在一次演说中强调,如果12日的结果对菲律宾有利,他愿意同中国展开对话。他还表示,哪怕“仲裁”结果对菲律宾不利,他也会接受结果。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李开盛研究员认为,菲新政府与旧政府在“仲裁案”问题上的态度明显不同。近年来,中国海军在南海进行过多次演习。比如2015年7月,中国在南海进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演习,曾经出动一百多艘舰艇、几十架飞机,还出动了战略火箭部队、战略支援部队等。2014年,2013年,中国也在南海进行过军演。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指出,中国海军通过军演对外表明的是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能力。中美两国也应管控好分歧,防止其对中美关系全局造成损害。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认为,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队将使中美关系严重倒退。...more7minPlay
July 05, 2016李居迁:强制仲裁不适用于南海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洪磊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后,越来越多国家支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的立场,认为各方应忠实履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有关规定,并对仲裁庭表现出的扩权滥权表示忧虑,认为这将对国际法秩序造成严重冲击,对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毫无助益,将严重影响落实《宣言》框架下的合作和“准则”磋商。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李居迁教授认为,国际社会之所以支持中方解决问题的方式,正是因为中方诉诸谈判协商的方式符合国际法的规定。2015年10月29日,应菲律宾请求建立的仲裁庭作出相关裁决,裁定对菲部分诉求拥有管辖权,并将其余仲裁事项的管辖权问题留至与案件实体问题一并审理。之所以仲裁庭能随意扩权,李居迁教授认为,背后是菲律宾在法律技术上动了手脚。之所以协商谈判被认为是妥善处理南海问题最现实有效的途径,是基于对国际上相似案例的判断。...more6minPlay
July 04, 2016冯玮:中国南海不等于南中国海 不要混淆概念!事实上,将南海“九段线”作为攻击中国的靶子,对美日和一些亚洲国家来说,早有先例。在许多事关中国南海问题的国际场合,有些人非常热衷于质问“九段线”的合法性,这种质问虽然带有挑衅的意味,但是,对此的解释其实并不复杂。复旦大学历史系冯玮教授介绍说,严格来说,“九段线”应该叫做U型线,它所代表的是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中国对南海断续线的划定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期间经历了法日等国的侵占和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收复。九段线的出现,就是在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主权之后。但是,也有人说,当时的菲律宾尚未独立,越南国内也打得不可开交,对于中国划定的海疆线无暇顾及。对此,冯玮教授认为,这种观点并不能成立。...more10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