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哥详说红楼梦

红楼梦396愿与您共享灿文化,请听我讲述新科学


Listen Later

  猫哥终于还是要说到肿医(喜马拉雅上的文稿禁止的某些词,用同音字替代,下同)。在读《红楼梦》的过程中,猫哥在某些情节提到的情况下,会顺带着点几句点评,但始终没有深入。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有意在回避这个话题。但是,随着我们的讨论一步步深入,这个话题终于还是要说出来。记得有一次,猫哥在公众号里讲了一下什么叫科学、科学有些什么特征。结果我原计划不提肿医的,说着说着才发现,这几乎是必然出现的。但是,猫哥这次要跟以往不同,换一个角度来说。
  在开始这一期节目之前,猫哥先要强调两个大的误区。
  第一、只要提到肿医,必然有人跟我提希医。但是,实际上,猫哥在批评肿医的时候,推崇的是现代医学,而不是所谓的希医。大家口头上所说的希医,其实应该叫现代医学。而传统的希西,也就是西方的古代医学,非但没什么好赞的,而且很恐怖,什么地水火风是他们的理论基础,放血疗法比咱们要吓人得多。
  现代医学不分国界,中国的工作者也在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为现代医学点赞并不是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再说,就算灭自己的威风,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作为猫哥的听友,这点气度还是要有的。
  第二个误区是什么叫科学,大家从小开始就立志做一名科学家,至少猫哥我也是被逼着这么说的,不这么说我妈不同意。但是,我妈之所以要让我当科学家,只是因为她觉得科学代表真理、科学代表正确。而实际上,科学这个东西既不代表正确、更不代表真理。下面我们有必要先说一下科学,才能进一步解释从科学这棵大树上长出来的一朵小花:现代医学。
  在人类历史中,有科学的历史很短。如果猫哥问你,什么时候才开始有科学的。估计你会回答“几千年前吧?”因为,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的墨家就发现了小孔成象,而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了小孔成象的原理。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就已经把pi算到了小数点后面7位,他说pi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还有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这些伟大的发明呢?但是,猫哥要说的是,您说的这些都叫技术,不叫科学。科学是一个体系,而不是某一个孤立的发现。
  只要提到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就有人跟我说:你怎么可以数典忘祖?你居然无视你祖先怎么怎么优秀卓越……,然而猫哥在反驳之前,先要告诉你,你别急,其实西方在古代也没有科学。在整个地球上都一样,有技术而没科学。古希腊在代数学方面的钻研深度远超中国,比中国后来的祖冲之要早五六千年,古埃及创立了几何学比古西腊的代数更早,而中国人在几何方面一直只有一些简单的定义以及勾股定理、以及用割圆法推导圆面积公式等等,一直没有能够把几何看成一个体系,系统的几何学是明朝才传入我国的。坦然地承认这些不叫数典忘祖,再说了,西方也是只有技术、没有科学。不管是东方的中国、还是西方的欧洲,古代都没有科学,只有散落在各处的技术。真正的科学从诞生以来到现在400年都不到。
  猫哥我一直很纠结要不要做这样的节目。因为,猫哥我不遗余力地做了这么多年的科普,从来没有改变身边任何人。不光猫哥我,就连方舟子、罗辑思维的老罗、科学有故事的汪洁、卓老板谈科技的卓老板、科学史评话的吴京平……这么多人,他们从更精确的数据出发、从更有力的证据出发,不遗余力地做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也依然没有能够起到任何可以看见的效果。
  但是,在猫哥看来,制作肿医类节目至少有两个作用:
  第一,划分群体。像科学有故事的汪洁,他连续几年做的是硬科普,所以,他的听友群全是最坚实的科学迷。他虽然不见得把谁改造成了科学迷,而是他通过努力,把这样人从茫茫人海是找出来,聚在了一起。
  猫哥我呢,在前面就说过,我读《红楼梦》最大的收获是把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红楼梦》爱好者找出来聚在一起了。但是,《红楼梦》全篇读完了,猫哥要郑重地告诉大家。猫哥是一位《红楼梦》读者没错,但同时也是一位过硬的科学迷。所以,迷恋八字算命的、迷恋肿医的、迷恋宗教或者其他神怪的,你跟我不是一路人。
  第二个呢,如果在我的听友里还有10岁左右的小孩,我祝贺你,你现在思维还没有被定势。我也许对你有帮助。如果在猫哥我的努力之下,多了一个会理性思考、多了一个敢于否认社会现状、多了一个将来能分清科学和巫术的人,那么,我会感觉很骄傲。
  猫哥打算先不说医学,先说一下什么样的东西大家最容易相信。
  我们人类,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动物在地球上进化了几亿年。我们的大脑是为了生存而生长的,不是为了理性。当我们和其他动物一起生存在险像环生的野外,我们需要学会的是:什么样的情况会出现危险,发现什么样的动静要赶快逃命。而不是花时间来分析一下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所以缺乏理性是地球上每一个生物的共同点,也是每一个人的共同点。我们从呀呀学语开始,我们的大脑最愿意接受的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我们从2岁到4岁的时候,说的得多的一句话是“为什么”,而且每一个“为什么”都是一层因果,而不是一条因果链,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这样的、简单的、直接的因果关系。
  人类第一次开始想复杂的问题,是大约5千年前,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包括古中国、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同时出现了一批为天地万物而思考的人。他们为什么这么齐刷刷地同时出现?并不是他们之间有交流,而是在这个时候,人类已经生活安定,不再随时准备逃命,而且奴隶制度已经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一批人,这批人从政治上讲是坏人,他们是奴隶主,但是,他们终于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时间来思考天地万物。
  首先,人类最初的思考都是简洁而直接的。刮风下雨、电闪雷鸣都是因为天神,生老病死都是循环的。在这些方面,地球上各个不同的种族——虽然并没有沟通过——居然又一次取得了一致。说明在这些问题上,人的大脑工作方式是一致的。
  前阵子看到一则笑话,说有一群成功的企业家在一起吃饭,大家谈谈自己是怎么成功的。每一个人都讲了自己所作的努力,最后有一个人说:“有一部电梯中乘坐了三个人,一个在原地转圈、一个在做俯卧撑、一个在用头撞墙。电梯上升到50楼停下,50楼的主人问‘你们是怎么上来的’,他们回答说‘我是跑步上来的’、‘我是做俯卧撑做上来的’、‘我是用头撞墙撞上来的’。实际上所有人都是坐电梯上来的,这台电梯叫做中国经济的宏观起飞。”
  这是一则笑话吗?是的,所有人都能知道笑话讽刺的是什么,但是,各位听友,你以为你不是那个用头撞墙的人吗?我在我身边发现了许多这样的人,比如有一个妹子,他去某一个店里打针减肥,她兴高采列地告诉我说,她又去打针了。当我说咱们一起吃饭吧,她拒绝了,她说,打针减肥的疗程期间不可以吃晚饭,每顿只能吃4个小番茄。我问她饿吗?她说饿得头昏眼花,但是为了疗效只能忍着。请问,如果一个人真的每顿只吃4个小番茄,还用得着打什么针吗?你比那个坐在电梯里用头撞墙的人好在哪里了呢?
  我们看到的因果关系有的时候并不正确,有时候可能是别的因素在干扰。再讲个笑话,说有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实验。把蚂蚱放在桌子上,对它大声喊“跳,快跳”,蚂蚱跳了。下一步,剪掉它的后腿,再放在桌上,大声喊“跳啊,跳啊”,它不再跳了。于是,这位学生得出实验结果如下:后大腿是蚂蚱的听觉器官。
  这是一个笑话吗?是的,你一定知道这个笑话在讽刺谁。可是你以为你自己就不是这样的小孩吗?我发现身边有大量的例子啊。有好多朋友对我说,他养的狗能听懂他的话。他只要骂一声,他的狗马上就乖乖地趴着不动,连耳朵都耷拉下来了。其实这就是你没有做更多实验来排除其它因素呀。实际上狗只能区分出不同的音调。如果你用温柔的语气说:“小狗狗,我把你杀了,马上炖一锅狗肉”,它一定会开开心心地对你摇尾巴。如果你用严厉的语气说:“你看门看得不错,很尽责,马上我去买排骨来奖励你。”只要你的口气够严厉,它一定早吓得趴着不动了。所以,要证明狗是否听得懂你的语言内容,只要多做几次实验,可你偏偏不做,只凭一次实验或者同一种实验反复做N遍,就宣布结果。你比那个声称蚂蚱的听觉器官是后大腿的小孩好多少呢?
  这个例子还不够典型,那猫哥可要举另一个例子啦。某人生病了,他吃了我的药,好了。所以我这个药就是有用的,你们快来买啊,再不买就没了。如果你相信这句话,那么,你比那个声称蚂蚱的听觉器官是后大腿的小孩好多少呢?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问题了,我们的大脑经常分不清因果性和相关性。这也有一个笑话,据统计,冰激凌的销量与溺水死亡的人数相关,当冰激凌销量上升的时候,溺水死亡的人也增多。这个数据与国家、民族、地理位置无关,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所以吃冰激凌有造成溺水死亡的可能。
  这是一则笑话吗?是的,大家都能看出来为什么冰激凌的销量上升、溺水死亡的人也上升。因为到了夏天,买冰激凌的人多、下水游泳的人也多。这两者是相关的,但是没有因果关系。
  但是你为什么觉得你不是那个认定冰激凌能造成溺水的人呢?我身边就有好多这样的人啊,他们说吹空调会造成感冒,说得那么暂钉截铁、那么不容分辨。你不是其中之一吗?其实是因为空调房间一般都不通气,而且往往多人挤一间,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率。
  说完了因果关系,下面要说逻辑关系了。
  我们的祖先从5千年前开始涉及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每一位初中生都知道,数学分为代数和几何。这两门学科现在老放在一起,连考试都是一张试卷,其实它们分别起源于古埃及和古希腊。不管是代数还是几何,都需要一环一环的连续因果关系。从一个公式推演到另一个公式,或者从一个定理推演到另一个定理,这中间可能要经过几步、十几步的连续推演,其中任意一步单独拿出来都必须有严格有效的证明,只要有一步被推翻,整个链条就被推翻,结论就不成立。
  这种严密的、一环扣一环的严格证明,很可惜,自从被发明出来以后,一直没有推广到数学以外的领域。像毕达哥拉斯这样的人,以及他的徒子徒孙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规律,却一直沉迷于数学本身,从来没有想过身边的万事万物其运动规律与数学可能存在联系。第一个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可能与数学有关系的人,一直到几千年以后才出现,他叫牛顿。
  在这漫长的几千年里,不管是东方的中国,还是西方的欧洲,都用思辩的方式来解释万物,而不是用证明。虽然代数证明和几何证明都已经被发明出来,但是没有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在中国,传承下来的是阴阳和五行,西方也有四元素说,你可以把四元素当成他们的“四行”。因为这些东西看起来有道理,所以我们就会不加思考地接受。
  这里又要回到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大脑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只要有点关联关系的,我们都会接受。我们大脑缺乏天生的严密逻辑,而且我们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必要。所以像“转发就能保佑妈妈健康长寿”、像“为属龙属蛇的转一下,明年就会顺了”这种事才能大行其道。连这种信息都有人相信,何况用阴阳五行包装起来的因果关系呢?
  所以,不管是东方的中国,还是西方的欧洲,思辩都是最流行的。流行就意味着有人生产、也有人接受。而且这种接受是不带任何杂念的,没有人想到过要求证明一下。比如中国吧,你只要说“天圆地方”,所有人都相信,非但不需要证明,而且也从来不会有人想到要问问证据。因为你听到的一切都是对的,父母、长辈和老师说的都对。但是当你多想一下,你会发现。思辩的内容都是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不上符合逻辑的。
  猫哥再给大家讲个笑话,你现在去一趟美国,飞机上花掉的时间大概要14到16小时。很慢嘛,什么狗屁飞机,还说是高科技呢。所以说,不要盲目相信科技,咱们老祖宗的牛车还是挺有用的嘛。
  这是一则笑话吗?是的,你很能发现它的可笑之处,它说对了前半句,飞机也不是太牛,去趟美国还要十几个小时。但是前半句与后半句没有逻辑上的关系,并不能就此证明牛车更好。问题是,你凭什么以为自己不是这个笑话的主角?猫哥听到无数人说过:“不要迷信希医,希医治不好的病多了?所以老祖宗的肿医还是挺有用的。”。如果你也曾说过这样的话,你比那个坐老祖宗的牛车的人好在哪里了呢?
  有一种思辩的观点,说“连中国政府都承认的东西,你居然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这句话显然不具备严密的逻辑。每当说起贪官污隶、每当说起苛捐杂税、每当说起教育不公平、每当说起高考不合理的时候,所有人都陪着我一起叫骂,怎么当我说起肿医的时候,就拿国家和政府来证明了。烧香拜佛还有人说很灵呢对吧,不能说因为有人支持就反推它是有效的吧。
  下面讲个笑话,这可是思辩的绝活:英国人在3000年前的地层中挖出一根电话线,于是说:我们英国人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电话。德国人也到3000年前的地层里挖,什么也没挖到。于是说,我们德国人早在3000年前就发明了手机。
  这是个笑话吗?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自己就是这样的德国人。有好多朋友对我说,希医算什么?肿医是治“未病”的,也就是说,肿医在你还没病的时候把你冶好了,所以你就可以不要希医了。如果你也相信这个逻辑,那么,你比那个什么也没挖到就声称3000年前发明手机的人好多少呢?
  有许多人相信肿医治“未病”这种说法,因为这个理念天然是对的,的确要以预防为主,没有病的时候就要防病。全世界70亿人,没有一个人会否认这句话,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说预防不重要。但是问题在于,这个“未病”是怎样治的,从来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过,“来来来,把这个吃了,你的‘未病’已经被我治好了”。实际上,现代医学注射的种种疫苗、种种消毒和杀菌……这些来自现代医学的内容才是真正的治未病。
  我们的大脑还有一个机能,会绕开你的控制主动寻找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有的时候,这个答案并不是你要的。有一个游戏你一定玩过,就是一组表示颜色的字,像红、绿、蓝、黄、紫、青等等,这些字本身显示的颜色又是不同的,你必须读出它们实际显示的颜色,而不是这些字本身。结果,如果这些字用俄文、阿拉伯文写,你读起来一个不差,一旦用汉字写你就读错了。这是因为大脑在理性思考的前面挡着另外一层更直接的机制。
  像这个读不出文字颜色、只能读出文字内容的游戏,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被大脑忽悠了。但是有的时候,你是不会知道的。
  你发现很多东西存在合理性,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仅找出合理性,还能找出必要性。其实你依然是被自己的大脑忽悠了。如果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那占卜星相你怎么看?我手里还有过一张纸,一个妹子给我的,据传是清宫里生男生女的表,指导皇上和娘娘们的,百试百灵的哦。你又怎么看?
  再来讲个笑话,有两位老太太在一起聊天,老太太说“我儿子可遭罪了,我那儿媳妇太赖,天天要我儿子烧饭扫地洗衣服,连饭和茶都要端到媳妇面前。”别人问她“你女儿怎样?”她兴高采烈地说:“我女儿可幸福了,找了个老公对她很好,天天主动烧饭扫地洗衣服,连饭和茶都端到我女儿面前。”
  这是一则笑话吗?是的,但是,你以为你不是这个笑话里的老太太吗?当正规医院宣布某一个病不可能治疗的时候,你大骂这算什么医院,光会收钱。而肿医治不好病的时候,你会很坦然地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在这个时候,你比那个为女儿女婿点赞,却抱怨儿媳妇的老太太好在哪里?
  实际上,这句话荒唐之极,治不了的病你要坦然承认,现代医学就敢于承认啊,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凭什么病人都已经死了,你还要声称你已经把他的病治好了?所谓“治得了病、冶不了命”?
  我们的大脑经常在我们自己还没有控制的时候就已经替我们想好因果关系了,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正确。所以,全天下的父母在反对孩子玩ipad的时候,拿出的理由都是伤眼睛。为什么玩ipad是伤眼睛的,而我小时候在昏暗的媒油灯下写作业就不伤眼睛了?因为这是游戏、那是写作业嘛。
  我们的大脑还有个选择性的问题,最喜欢接受激动人心的故事,如果感动到让我落泪那就太好了。前几年我一位好朋友组织了一次“感恩夏令营”,好多父母把孩子交给她,一起学习感恩,在那个课程里,几乎每一节课,在场的家长和孩子都痛哭流涕,哭到无法自已。最高潮的那节课,父母齐刷刷正禁危坐,小孩齐刷刷跪作一排,行了叩拜大礼。结果这个夏令营让我骂了个狗血喷头。我告诉他们,我自己也是老师,我知道你们的问题在哪儿。我当年教书的时候,如果课程哭作一团,也会显得很成功,如果笑成一团呢,就显得太乱了。但是实际上,让孩子学会知识,最有效的是让他们从头笑到完。关于这个事情,大家可以读一读我的另一篇文章《奴化教育几时休》,这里就不读了。
  前几天,有一位朋友为了反驳我的观点,为了说明肿医很牛。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说在一个大会上,有人发言骂在场的人都是饭桶,你们就知道用仪器,什么X光透视、什么CT、什么核磁共震、什么验小血、验大血。有本事把机器关了,没有了机器你们就是饭桶。你看我们,只要动动手指,就把所有的病治好了。末了,还说整个会场上寂静无声,所有希医工作者都惭愧地底下了头。我对那个人说,你这故事明明是个谣言,你居然选择了相信,这说明什么?就说明你愿意相信编出来的让你血脉喷张的故事啊。
  其实,现代医学需要仪器没错,因为有些观察和测量不能用人眼人耳进直接行。肿医倒是真的不用仪器,但是那些骨裂啊、胃溃疡啊、肿瘤啊,肿医要么同样治不好,要么连这种说法都没有。凭什么说他不用机器就能治好所有的病。你连听都没听说过的病,你真的用手指发现了并且治好了吗?
  我们的大脑总是相信早已存在的事情,而对新生事物充满恐惧。所以我们才抵制转基因嘛,别说转基因了,连微波炉也抵制,味精也抵制。猫哥在前面有一期节目已经对味精进行系统辟谣了,这里不再重复。你要知道,古代是没有转基因、也没有味精,但是古代还没有玻璃呢、还没有塑料呢,还没有不锈钢呢,还没有电灯呢。为什么有些不反对,有些却抵制呢?表面上你可以找出许多原因,实际上猫哥我认为,我们这代人是不锈钢、电灯时代的原住民,生下来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在使用它们,所以我们见怪不怪了。而转基因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是新事物。我相信你的子孙,他们作为转基因时代的原住民,也会很坦然地面对。不是时间证明了什么,而是见怪不怪了,没必要证明了。至于生命科学,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进行中,暂时没有看得见的大进展,所以你才会对新生的医学充满恐惧。
  我们的大脑总是倾向于相信一切我们看到的表象,我们并不是与生具来就有质疑精神,质疑都是后来学会的。特别是同时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时,我们会被迫思考一下了。而平时,我们往往就直接相信了。
  讲个笑话,前几天不是高考嘛,一则谣言传了几年,今年还是有人传,说“捡到一张准考证,考点是一中,大家一起来转发”。
  这个谣言传了几年,以至于现在谁传就成了大家的笑柄了,但是,你现在会鉴别是因为你学会了,而不是你本来就会鉴别。如果你不学会一个原则,那么下一次你会栽在另一个谣言上,如此往复。这个原则就是“你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你都要亲自核实并保证它是正确的”。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观念的,他们转发就转发了,如果是谣言,很坦然地说“转的呀,又不是我编的”,似乎只要不是自己编的,就无需为它的传播负责。于是,另一个大脑又开始了接受、相信、转发这样的环节,永无休止。
  我们的大脑还容易被听起来高大上的说法忽悠。比如纳米增高鞋垫,纳米这个词,通过各种科普看多了,一定是科学前沿的事。所以把纳米垫在脚底,一定是可以增高的。连“哈佛戴高乐”都有人相信,更别说纳米了。
  那么,难道就只有别人是轻信的吗?你是清醒的吗?
  不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轻信的。
  你以为你不是吗?请告诉我,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是不是太阳在绕着地球转?你一定会说,当然不是,是因为地球在自转。每一个人幼儿时期就知道了这个常识: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但是,猫哥要请问你,你有证据吗?你调查过吗?没有,你之所以说得这么肯定,只是因为你的父母和老师这样教你。那么,如果你的父母、老师是骗你的呢?如果全社会都是错误的呢?
  你当然不会这么想,几百年前所有人都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也没有一个人怀疑过。与你现在死心塌地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转,不完全是一回事吗?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都是轻信的,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你现在之所以认知比古人多,是因为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巨人就是伽利略、牛顿、第谷、开普勒、洛伦兹、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等等等。千万千万不要忘了,你的大脑跟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人一样,你不比他们聪明,区别是你生下来开始听到的、看到的就是这些科学家的成果,所以你一不小心懂得了科学的知识,古人脑子并不笨,只是他们一生中得到的知识就是那样的。
  现代科学为什么会诞生?是因为有那么几个人不轻信,所以,不轻信的人多多少少还是有的,但是绝大多数不是。如果非要认清一下自己,基本上可以这样概括:我们绝大多数人只是随大流的。别人说天圆地方,我就相信;别人说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我就相信。既然大家都是随大流的,那怎样做一个明白人呢?猫哥的选择是相信科学,而不是相信传统。为什么相信科学就好呢?首先我们看看科学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科学在最近400年才诞生?过去的几千年人们都干什么了?不是那时候的人笨,而是有一个必要的平台没有建立,什么平台呢?就是可以安全、公开、公平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被打击、主动接受同行评议、可以共同协作、可以隔着江河湖海但却有一套共同的语言的平台。
  人类这几千年的文明史,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天地宇宙万物的思考,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流派。中国就有女娲造人说、盘古开天劈地说,西腊也有盖亚、泰坦、普罗米修斯的传说,基督教的世界大家都知道,是上帝造人说。对于天地万物的解释,流派众多。对于生老病死的解释,也是流派众多。这些流派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你不相信我这个流派,好一点的情况是你爱信不信,反正我代表终极真理,你这个冥顽不灵的。坏的情况就是我把你这个异端杀了。
  在人类所有的流派中,只有一个是特殊的,就是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的特殊性在于,他的每一个发现都必须得到别人的验证,而且是完全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验证。你有了研究成果,你要老老实实、一个数字、一个符号、一个小数点都不差地写下来,然后接受整个地球上所有人的检验。别人可以重复你做的研究,可能得到跟你一致的结论、也可能不一致。你必须通过同行们的检验,才能被认可。
  科学共同体是有人类以来最开放、也最闭塞的一个流派。说它开放,因为谁都可以加入,不用写申请,不用谁同意。你说进去就进去了,别人非但不能阻拦,也拦不了。说它闭塞,是因为,你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公开,而且必须按共同体认可的方式公开,就是写论文啦,要极其细致,细致到别人可以直接重复你的实验。
  科学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分支已细化到没有人能够了解一个完整的学科了。举个社会中的实例,我朋友开公司做螺丝的,他每天按订单要求做大大小小的螺丝,他根本不知道这种大小、这种形状的螺丝用在哪里。究竟是儿童玩的电动汽车,还是飞向火星的火箭,他无法知道。其实科研也是这样,有许多科研人员的研究已经是如此的边缘化,以至于同一学科里的其他人都不知道这回事。将来他们的研究在哪一个层面上能够擦出火花,这都是不知道的。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查到另一个人的研究成果,也都是论文,任何一个人的研究成果都要主动提交到所有同行面前,并且缴请他们来挑刺。科学家们从来不觉得自己的结论一定正确,从来没说你挑我的错误我跟你急。不是的,他们被挑错了就是被挑错了,下次重新研究。
  再说,科学界还有一个前提,研究的东西必须是可以被证伪的。也就是说,我作为一个科学家,我研究出来的结果首先要存在被别人推翻的可能性。有些事是永远推不翻的,比如你说世界上有鬼,只是任何人看不见,任何仪器也测量不到。这种不具备推翻可能的根本就不要提出来。所以,科学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但却是最能纠错的,最能让自己不出错的,或者说最能从错误中改过来的。
  反观肿医,从来都只认典籍。所谓医术高明就是背了典籍,所谓医术不精就是没背完整。高低之分取决于从典籍里习得多少,从来不觉得典籍有可能是错误的。但凡有人说典籍有误,就如同被挖了祖坟。谁说《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不好,你就是汉奸、是忘祖,不配做一个中国人。
  所以,你现在就该知道,肿医不具备纠错的可能性,而且,肿医体系并不是科学,也不是科学中的任何组成部分。说到底它就是一个巫术。
  科学共同体是怎样对待病和药的呢?就是大样本随机双盲分组对照实验啊。在前面的节目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说。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是有可能发现不足、一点一点纠错的嘛。
  下面说一下肿医支持者的几大误区吧。
  第一个误区是把偶然当必然。我身边有一位医务工作者,注意啊,是医务工作者,堂堂正正的现代医学科班出身,在医院里工作。但是,她在朋友圈卖那种根本没听说过的药,而且一直在卖。她的医生身份也许对销售更有利,“你看这是医生卖的耶”。我有一次问过她,我说你怎么会相信这种东西。她说,谁谁谁吃了怎样了,谁谁谁吃了又怎样了。举了好几个例子。我说,你作为医务工作者,你是正规学校毕业的,你不知道个案不能代表效果吗?你居然不知道双盲对照实验?她说她不知道。
  第二个误区是不知道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区别。
  第三个误区是用思辩代表实证。
  第四个误区是缺乏实证观念,不知道任何结论都要有证据的支撑。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你们希医只是治表的,而我们肿医才是治本的”。这句话说了这么多年,没有证明过哪一个病是让肿医治了本的,相反,希医却实实在在地消灭了天花,这不是治本吗?
  第五个误区是不知道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有好多肿医粉,听到别人批评,就会叫嚣“凭什么批评肿医?你有什么证据说肿医无效?”你想说你有效,必须你自己拿出证据来,别人没有义务来证明你是无效的,别人只要说一句“我不相信”就够了。
  第六个误区是不知道怎样检验有效性。好多人把吃了药以后拉稀当成药物起作用了,说这叫做排毒,其实这是中毒反应。当然了,一提到中毒,立即有人说“是药三分毒”,还说“希药不也有副作用吗?”这是一句万能的托词。对啊,现代医学的确承认有副作用,但是现代医学是权衡之后作出的选择,而肿医却是无法证明疗效还要面临中毒的危险,完全是两回事。
  第七个误区是不知道逻辑性。典型的就是那句话:“希医也有好多治不好的病,所以老祖宗的肿医还是有用的”。
  第八个误区是太爱惜民族自尊。总觉得自己祖国五千年文明,所有方面都必须是最好的,如果有东西不如西方,那就不能接受。这个误区不仅百姓有,政府也有。所以中成药才可以绕开严格检验直接上市。
  第九个误区是认为存在远古的密码,即使没被我们证明,也是因为现代人不如古人。
  最后,猫哥得说一说,肿医如果真的想获得认可,应该怎样做。
  第一步,先要有确切的、没有争议的定义,比如什么叫气、什么叫阴和阳,你得能精确定义吧。不然的话,每一个从业者、每一位研究人员,他们所说的气都是不一样的,你们怎样去证明正确或者错误?猫哥身边有一位相信肿医的,他还是一位医生。他对我说,他倾向于认为肿医说的气是物理学里的暗物质。我作为一个学物理出身的硬科普爱好者,虽然我要驳斥他,但是我至少要承认一点,他算是第一个(我所见到的第一个)试图把气给定义一下、建立共同语言的人了。
  第二步,要建立可以对话的共同语言吧。比如你认为病是阴阳不调,那么阴是多少、阳是多少,你测一下,我也来测一下。咱们得到的数据是一样的,我才能认可你的说法。
  第三步,从业者之间、研究者之间要有可交换的标准吧?比如切脉,怎样的脉搏叫沉?怎样的脉搏叫浮?你要能量化吧?不然的话,怎样保证每个从业者切到的脉是一样的描述?
  第四步,要先否认古代典籍里的疗效,从零起步做实验吧。实验还要遵守大样本、随机分组、双盲这几条原则吧。
  第五步,所有的实验,都要能够控制变量。不然就是前面说的“狗能听懂人话”的笑话了。说到控制变量,有一位听友开了句玩笑,倒是很有用。他说要研究一只蚊子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伤害,那得叫同一只蚊子来多叮几个人?这其实已经触摸到了控制变量的边缘了。实际上现代科学没这么麻烦,只要把蚊子的过敏物质注射一下就行了。
  第六步,要接受同行评议。所有的实验,要一字不漏、一个细节不隐藏地公布于世,邀请全世界人一起来验证。
  第七步,按理说这条不用我来说的。不要偷偷摸摸摸摸欺上瞒下,比如到古书中借一个传统药方名称,实际配方却偷偷使用希药的成份。这不叫笨,这叫无耻。
  最后,猫哥还要回答一个问题,有人说猫哥我是容不下不同声音的,有人说猫哥我全盘否认老祖宗的东西,把肿医说得一文不值。其实,不是。你看我几时跟宗教的人抬杠了?你要是说你说世上有鬼,我根本就不接你的话。你得先把鬼描述出来,是气体的还是液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温度、带不带电、有没有自旋……这些说出来,让我按你的描述发现它。否则我连搭理你的兴趣都没有。
  说到底,我之所以要反对肿医,不是因为它没文化价值,而是它自己认为太有实用价值了,它认为现代医学都是饭桶,关闭仪器以后就不如他了。它认为现代医学只能治表,而它能治本了。
  最后的最后,推荐一些比我讲得更好的节目吧。《逻辑思维》有两期节目,一个叫《你怎么还信肿医》,一个叫《我们倒底该信谁》。还有喜马拉雅上《科学有故事》的节目,通过对天地宇宙、日月星辰的科普,教我们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有故事》会告诉你:我们缺的不是科学知识,知识都可以查阅,我们缺的是科学精神。
  这么多期节目做下来,从来都是独自完成的,只有这一期,猫哥我请教了《科学有故事》的主播汪洁。他在百忙之中对我的初稿进行了指点。在这里对他表示感谢。他是一个实实在在做硬科普的作家,自己写书,自己在喜马拉雅讲自己的书。我在本文中有许多观点都受他的启发而来。在此深表谢意。
  《猫哥详说红楼梦》的音频到这里似乎要结束了。但是心里的那份留恋不会消失。接下来,我说不定哪天突然有了点新的想法,就录一集感想。这也是有可能的事,谁知道呢?我应该还会再找一些别的书来录制有声节目,究竟录什么书,听友群里算是吵翻了天,有人说想听《西游记》,有人说想听《金瓶梅》,有人说想听“鲁迅”。反正众说纷纭,永远没有结果,这个意见是不可能统一的。不过,目前至少还有三件事要做:第一、《猫哥详说红楼梦》还有300集左右是没有片头、没有片尾感悟的,我会慢慢地重新制作;第二、《从金瓶梅到红楼梦》还没有更新完,因为精力有限,一直没顾得上它,现在也要去更新它;第三、《江相派传奇》是我认为的一部好书,一部好小说,我也要抽出时间来录完它。除了以上这三条以外,其余的呢?慢慢来吧。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猫哥详说红楼梦By 猫哥爱科学

  • 4.2
  • 4.2
  • 4.2
  • 4.2
  • 4.2

4.2

5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猫哥详说红楼梦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27 Listeners

陈说历史 by 长河飞烟

陈说历史

74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3 Listeners

无人知晓 by 孟岩

无人知晓

119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51 Listeners

历史剥壳|张志浩播客 by 张志浩老师

历史剥壳|张志浩播客

35 Listeners

搞钱女孩|女性成长访谈播客 by 搞钱女孩小辉

搞钱女孩|女性成长访谈播客

84 Listeners

红楼剥柚 by 张志浩老师

红楼剥柚

4 Listeners

《红楼梦》原著原文 by 多云下的蛋

《红楼梦》原著原文

0 Listeners

浪里个浪! by 拾柒No_17

浪里个浪!

21 Listeners

文本细读《红楼梦》 by 真心书生

文本细读《红楼梦》

0 Listeners

红楼梦 原著 by 潮音阁

红楼梦 原著

0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77 Listeners

2024火爆全网流行热歌| 热门音乐歌曲推荐 by 煌煌星上兔

2024火爆全网流行热歌| 热门音乐歌曲推荐

21 Listeners

小Lin说 by 小Lin说

小Lin说

5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