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肖尔这期拖了很久才做出来,希望能把我们这段时间对肖尔的心得分享给大家~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讨论互动,也推荐大家多去看看斯蒂芬肖尔的作品~
「时间线」
开场:
00:45 为什么拖了很久才录出这期
02:15 看展前对斯蒂芬·肖尔的印象
03:05 之后又从Alec soth处增进了对斯蒂芬·肖尔的了解
04:50 因为肖尔在中国受到的质疑,我们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了他
06:20 从斯蒂芬·肖尔这一轮在中国的展览聊起
07:00 展览: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回顾展,展出了尽量完整的四个项目
09:50 海舻对展览的感受:展览上的项目较少,可能因此让初次接触肖尔的观众感到迷惑
11:30 婧雅对展览的感受:作为回顾展项目较少,建议观众自己补充了解更多其他肖尔作品
14:20 肖尔的创作历程——出道前:未成年就接触到了纽约的顶级艺术资源,跳过了所有传统学院要走的路
17:50 肖尔的创作历程——《工厂》《美国表面》《不寻常之地》:叛逆离开波普风格的肖尔与思潮涌动的70年代美国。
24:50 肖尔的创作历程——《要素》《摄影的本质》:确立自己风格和语言的肖尔
28:05 肖尔的创作历程——《从加利利到内盖夫》《乌克兰的幸存者》:离开美国创作的肖尔和重新反思战争的美国思潮
28:50 肖尔的创作历程——《details》《地形》和ins:叛逆老法师对器材的新尝试
30:00 肖尔:一个追求介质和器材更新的器材党
34:10 肖尔:观念先行,紧跟美国文化和时代思潮的摄影语言
36:50 分割时代的问题:我们理解一个摄影作品是否需要去理解它的创作背景
40:00 以石内都《Frida》等作品为例:更偏向纯视觉语言的表达是什么样的
44:30 我们喜欢的肖尔:《details》老法师的旧时代审美用新时代相机表达的现代摄影语言
46:17 我们喜欢的肖尔:《乌克兰的幸存者》精妙选题和视角下的现代表达
48:00 在梦幻起点开始成长的叛逆亚文化老摄影师
51:20 肖尔的中国现场:
53:20 注意力:肖尔的创作观核心之一
57:40 “评价一下杉本博司”这个问题有点失礼
1:00:47 还需要花些时间和精力提升国内的摄影活动水平
1:05:47 总结:在观看斯蒂芬·肖尔这样创作观念先行的摄影师时,需要更多的了解他的创作背景,阅读难度相对会高一点
1:07:45 未来会聊聊更多的老法师
「本期提及的一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