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數據說話?陽明交通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成果正鮮明地扮演這個角色。
該校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王蒞君表示,大數據可說是扮演著校務分析的探索者角色,無私透明地「化鏡為窗」,客觀反映出學校各級決策,同時連結高等教育全球化未來的發展趨勢。
然而這個角色如何引導協助兩校合併之後進一步邁向全球一流大學的趨勢走向,歡迎收聽王蒞君主任的精彩分享。
陽明交大創新領航專題系列09:
化鏡為窗,將自己在定位在未來
巨量資訊的年代到來,「大數據」已成為產業界提升競爭力的必要工具,而在高等教育的校園裡,大數據不但能系統化地整合校園資源,更能幫助我們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與狀態,從而連結全世界的大學公開資料,透過各種比較與分析,成為推動校務發展的重要依據。
在陽明交大,就有一座「大數據研究中心」確實扮演著這個角色。中心主任王蒞君表示,交大在與陽明大學合校之前,原本就有大數據研究中心,這要追溯到2015年的「大學提升校務專業管理能力計畫」,當時教育部為了善用學校資源、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獎勵國內各大學都要建立「以學生為基礎」的學習資料庫,促使交大成立「大數據研究中心」,結合資訊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和校務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IR)提供各類分析報告,協助校方進行決策。
為什麼要將將IT和IR分開?王蒞君主任表示,IT注重基礎建設,IR則著重問題陳述、資料保存,這樣的分工能讓中心提出嶄新的資訊服務方針。「也就是說,我們不只是單純地保存資料,還做出許多加值的運用。」舉例來說,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並非只有期末考成績會被產出,其實還有平時測驗成績、期末教學評價、各種報告成果等,整個學期下來應該有許多資料被記錄下來,這些資料對於老師、學生、學校都很有幫助。
整體而言,大數據研究中心的基礎建設工作分為三大核心項目,第一是整合、串接、永久儲存資料的「校務資料倉儲系統」,第二是聚合及管理資訊系統,讓學生方便連接到各處室的「資訊整合平台」,第三則是將資料去個資化、加以保密,讓後續可妥善運用又不傷及個人隱私的「資料加值中心」。期許以上這三大基礎扎實打底,讓資料治理變得又快又好。
透過大數據分析的結果,老師可用以追蹤學生的學習成效,校方能掌握課程是否合乎學生的學習目標,對於學生來說,也能確認是否選擇了真正適合自己的課程。另一方面,大數據中心也連結了世界的其他資料,舉凡國外正需要哪些技術、產業,相關數據也會匯入學校資料庫,讓教學單位檢視校內是否能提供相對應的課程,進一步幫助學生接軌國際。
「教育要以人才為本,但人才不是為未來而用,而是要能夠領導未來!」王蒞君進一步說明,有了各種數據還不夠,還需要隨時進行動態的檢視,才能真正利用大數據來提升教學品質、改善教案、深化師資培養,讓學生要有跨領域的學習。「因為我們不能等到期末了才想辦法改善,這樣太慢了。」王蒞君指出,要讓校方掌握學生的學習歷程,更幫助學生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課程,並不能只靠感覺,需要有數據佐證,才可讓學生畢業之後都充滿自信,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人才。「特別在陽明交大這樣的頂尖大學,我們希望學生不止優秀,更要成為各個領域的唯一!」
陽明、交大合校之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品牌建立」。大數據研究中心忙著盤點校內資料、列好優先順序,再積極地與各個單位溝通協調,期望討論出短中長期的辦學策略。「不是你只有說、我說,而是要看數據怎麼說。」王蒞君主任認為,一個新品牌要讓大眾理解、與世界溝通,需要擁有共同的目標。就像聯合國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王蒞君主任相信陽明、交大的合校正好能互補優勢,展現全新的大學亮點與特色,不僅與世界連結,也讓社會大眾對學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2020年,大數據研究中心出版《化鏡為窗:大數據分析強化大學競爭力》一書,正是由王蒞君、劉奕蘭共同編著。如同書名字面所述,大數據資料就像一面可用來檢視、看清自己的鏡子,也是一扇能夠被打開、看見世界的窗戶;透過大數據映射出校務真實的面貌,同時也是打開校務治理之窗,讓校務推動找到具體的方向。
於是我們瞭解了:大數據是校務分析的探索者,無私而透明地「化鏡為窗」,客觀地反映學校各級決策,同時連結高等教育在未來全球化發展的趨勢。王蒞君主任深切期許,大數據研究中心必須符合A、B、C、D、E、F等六大面向,也就是Advance技術精進、Bisiness需求導向、Customize力求客製化、Digital governance數位治理、Eternity永續發展、Future定位未來——當疫情使遠距教學成為新常態,他認為教育應該回到最根本的核心,那就是「誠實」——老師要給的不再只有知識,而要觸發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推動校務的這條路上,陽明交大的大數據研究中心將會更努力,讓大數據成為一雙有力量的手,為教學創造更多全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