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ly 06, 2022打破標準答案!成為擁有獨特自我見解的人台灣的考試還沒完全地脫離標準答案,不少考試仍是以選擇題來設計作答,然而標準答案似乎是公平的方式,卻有容易抹殺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如今科技快速發展,父母應多多培養孩子閱讀、溝通、對話,引導孩子多元思考,當孩⼦願意說出他的想法、表達他們的意⾒時,我們需要給予更多的⽀持。在現今的社會裡,最可貴的是擁有獨特的自我見解,而不是聽令指示的人,因為有創見的人不能被取代,而執行者比比皆是。...more22minPlay
June 29, 2022樂於分享,大腦獲得更多快樂!洪蘭老師節目中分享學期末學生向他提問的人生道理:「樂於分享」的意義。作為學生,將習得的知識教身邊的同學,教導本身就有助於對知識理解的更清晰,自己獲得更多。平時與他人相處,禮尚往來、互相分享,即使短暫看起來吃虧,也不要忽略過程中的獲得。人的物質慾望會被慢慢養大,去年一塊錢帶來的快樂,今年要超過一塊錢,才能達到同等的快樂。大腦科學的研究發現被人尊敬、受人景仰所得到的快樂,與得到金錢報酬在大腦中活化同樣的區塊,甚至是同樣的強度。...more23minPlay
June 22, 2022孩子想要養寵物,親子間準備好了嗎?負責任的小主人要具備的條件!家中養寵物能培養孩子責任心及自信心,但「想要」跟「真實」是不一樣的事,尤其不少孩子可能因為好奇、跟風、一時興起產生衝動,想要養毛孩或昆蟲等等作為寵物。洪蘭老師以自身養寵物的過來人經驗與大家分享,在飼養寵物之前,父母一定要讓小朋友清楚了解的條件,確保孩子及家庭都有足夠準備,才可以考慮飼養寵物。例如:養寵物其中一個重要意義在於「責任心」,要確保孩子可以負擔照顧責任,也要知道一但養寵物,重點是接下來幾年的「養」,代表要照顧牠一生直至終老。家長也需要事前陪伴孩子做好充足功課,一起評估家中環境(內在與外在因素)都有能力飼養,也可以搭配書籍、影片、資料等等學習,讓孩子更明白養寵物會面臨的種種挑戰。...more23minPlay
June 15, 2022T型閱讀培養你成為T型人才閱讀是重要的素養,閱讀力是一種「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透過閱讀自學,就是閱讀素養的展現。未來最需要的人才是「既能深又能廣、兼具專才與通才的T型人」,透過不同領域的閱讀,不是只讀專業知識的讀物,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愛的內容,專業知識決定你的職業和收入、專業知識外的學習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不限於單一領域的精進,培養自己富有科學、藝術、人文等等多元涵養,成為兼具專才與通才的「T型人」。 ...more23minPlay
June 08, 2022送給畢業生祝福:敬.淨.進.靜!勇敢逐夢,讓人生不留遺憾!6月來臨,又是鳳凰花開的季節,同學即將展翅高飛,迎向人生另一階段的旅程。洪蘭老師與田麗雲老師先引用創新工場董事長及執行長李開復、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的畢業演講內容,勉勵莘莘學子勇敢的去追逐夢想,不要自我設限。洪蘭老師下半段分享以敬.淨.進.靜作為人生指引,「敬」是尊敬他人、「淨」是潔身自愛、「進」是追求卓越、「靜」是靜能生慧,期許孩子們在人生的大路上向前、堅強而滿足。 ...more23minPlay
June 01, 2022推薦讀物:《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勇敢、熱情、大無畏!今天老師推薦一本她翻譯的讀物《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這本書的作者詹姆斯.巴哈的父親很顯赫,是寫小學課本教材《天地一沙鷗》(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的李察.巴哈。這本書值得看的地方在詹姆斯如何教育他自己,使他在眾多的求職人中脫穎而出。一個人能在沒有任何文憑與學位之下,進入蘋果電腦公司,並在矽谷打出他的名號。勇於嘗試是詹姆斯跟別人最不同的地方,面對目標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與追根究柢找到答案的堅持,非常適合父母邀請孩子閱讀。書中舉了很多例子,鼓勵孩子做白日夢,再動手把夢想實現出來。...more22minPlay
May 25, 2022打破醫學迷思!原來這些資訊是不完全正確的?疫情嚴峻加上網路言論自由,越來越多推翻我們平常對於醫學常識的訊息在社群軟體流傳。對於這些假消息,不只要查證,更要避免以訛傳訛,否則可能還會面臨刑罰。重要的是,父母也需要釐清這些資訊的正確性,父母的觀念正確才能夠給孩子最健康成長的食品。老師也在節目中提到,就像每天需要補充定量的水,或是每天一定要走多少步才會健康,這些建議都是以適合自己的範圍來決定。若是為了達到特定的健康目標而造成心理壓力,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另一種負擔,活得愉悅在己,活得長久在天。...more22minPlay
May 18, 20220-3歲大腦發育85%!父母把握一生一次黃金發展關鍵期0到3歲是寶寶腦部發育重要時機,這個時期大腦的可塑性特別強,會激發出模仿、競爭、求知和探索等等的本能。父母應盡可能陪伴孩子,和他們互動,這些互動衍生出來的就是優質的刺激,除了透過五官來感受刺激以外,也讓寶寶感覺到爸媽不同的情緒與眼神,這些刺激都會增進孩子腦部神經突觸的發展。老師在節目中也分享,父母千萬不要以性別偏見,對孩子產生既定印象,例如認為女生對數理能力較缺乏。一份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針對學生性別所做的報告顯示,過去20年,男女生在教育上的差異已明顯縮小,因此父母與老師應鼓勵孩子將潛能與興趣培養出來。 **因疫情關係,本集節目採電話連線收音,聲音品質請大家包涵。...more23minPlay
May 11, 2022經典作品之所以經典!體驗跨越時空的經典讀物魔力疫情升溫,有些孩子改為居家上課,或是假日減少外出,擁有更多在家的時光,洪蘭老師鼓勵父母在孩子課外時間引導孩子閱讀經典讀物,經典作品之所以對於人們有意義,因為它能跨越時空的限制,向讀者進行對話。孩子在對經典作品的演繹有所不同,透過閱讀推薦,引領孩子領略文學的美、享受故事情節跌宕的樂趣,又能夠在繁重的課業壓力獲得不同的學習。本集將聊到老師推薦如:《紅樓夢》、《聊齋志異》、 《基督山恩仇記》、《格林童話》等等,節目中也提醒經典作品閱讀時請閱讀原版,盡量避免閱讀精簡版或少年版。...more22minPlay
May 04, 2022教育不是靠截長補短!從「觀察」找到孩子的天賦了解孩子的特殊長處,父母尤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多加觀察,看他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尤其在遊戲時最容易看出來,遊戲時他最愛玩哪個項目,對什麼最拿手、最有興趣,父母知道了以後,便可以鼓勵他,使這個長處更加發揮。在求學階段,父母不必要求孩子國、英、數樣樣行,而是從他的專長下手,培養他的強項能夠跟別人競爭。下半集節目老師分享推薦讀物《十月的天空》,改編自美國太空總署工程師侯麥希肯的自傳,是一個真實的築夢路程。...more2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