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oJo TV 瞄芝士 是一個分享有趣知識的頻道,在這裡我們會探討神秘的科學、文化,分析離奇的案件、自然現象,普及鮮為人知的冷知識,和對未來可能的假想,總之在這裡會分享一切有趣值得窺探的知識(芝士)喔!... more
FAQs about JoJo TV 瞄芝士:How many episodes does JoJo TV 瞄芝士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3 episodes available.
October 18, 2020傳說中的吸血鬼原來是它…「吸血鬼症」紫质症【JoJo TV瞄芝士】傳說中的吸血鬼原來是它…「吸血鬼症」紫质症 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相信大家對「吸血鬼」一詞並不陌生,並且一直有各種各樣關於「吸血鬼」的電影以及故事關於吸血鬼的故事總是讓人覺得倍感神秘,他們或是被描述成無腦殺戮的恐怖怪物,或是被刻畫為年輕俊美的優雅紳士,通過吸食血液來維持生命這一點,無疑是統一的原則。他們面容蒼白,牙齒尖利如狼,懼怕陽光,嗜飲鮮血...... 但「吸血鬼」真的只是傳說嗎?其實這個神秘的「吸血鬼」也有可能是因為患了一種罕見的疾病喔,Porphyria(紫質症)。 沒錯「吸血鬼」真的存在喔!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個,國際十大恐怖怪病之一,Porphyria紫質症吧! 關於Porphyria第一個案例由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紀錄,患者被記錄到有異樣顏色的尿液。但隨後,關於Porphyria患者的案例就如同消失了一般,直到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記錄了有關Porphyria患者的相關症狀,而兩份案例間相差了約2000年的時間。從這裡可以看得出Porphyria是罕見的疾病,只有極為少數的案例被記載下來,而根據資料統計,50000人中僅有約1~500個案例,得病率遠低於1%,且許多亞型的Porphyria的發生更是低於上述的機率。如此罕見的疾病直到1871年由德國生理、化學家菲力克(Felix Hoppe-Seyler)的研究才了解病因,Porphyria也才被大眾與科學家們了解。 那吸血鬼與這個病會不會有什麼關聯呢? 現代人對吸血鬼的理解,大多源自維多利亞時代小說家布蘭•史塔克著名的《德古拉伯爵》系列中妖異迷幻的描述。此後哥特式文學的盛行,終於使蒼白、嗜血、恐懼陽光、長生不死的吸血鬼形象在公眾的認知中確立。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那同時,醫學家和生物化學家們已經發現,這些關於吸血鬼的傳奇故事,很可能並非子虛烏有。患有Porphyria的病人,或許就是在傳說中存在了幾千年的吸血鬼的真實原型。 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通常被認為是第一個認識到紫質症的人,當時,他把這種疾病看作一種血液病或肺病。直到1871年,德國偉大的生物化學家菲利克斯·霍珀-塞勒才發現了卟啉色素同紫質症之間的因果關係。1889年,B.J.斯托克維斯將一系列的臨床症狀統稱為「Porphyria」(紫質症),從此這種怪病的名稱得以確立。1963年,英國醫生李·艾里斯是第一位試圖以科學的觀點解釋吸血鬼傳說的人,並向英國皇家醫學會提交一篇題為《論紫質症和吸血鬼的病源》的論文,提出的理論把嗜血者和紫質症聯繫在一起,認為吸血鬼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患者體內的紫質代謝異常,血液和尿中出現大量的紫質,同時血紅色素受到破壞。 Porphyria這個詞源自希臘文中的 porphura,意思為紫色。據考證,希臘人是從腓尼基人那裡學到的這個詞。在腓尼基,人們從紫色軟體動物體中提取紫色素,用來為王室家族的長袍染色。後來,在拜占庭帝國,由這種像徵高貴的紫色而衍生出了「born to the purple」(生為紫色,意譯為「生為貴族」)的俗語。這可與現在人們說的「口含銀勺出世」不同喔,「born to the purple」這句話注重的是貴族身份,通常只有皇族後裔和貴族才當得起這樣的形容。 而在歷史中,有兩位較著名的人物可能亦是Porphyria症患者,一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喬治三世(George William Frederick),除了曾立下偉大的戰功政績外,最令人注意的是晚年精神異常的現象,也曾被記錄到有藍色的尿液,以及長期服用砷化物(現已被確認會誘發急性Porphyria),並且喬治三世的親屬中也有罹患Porphyria的案例,因此現今的學者認為喬治三世可能為Porphyria的患者,並且就是因為砷化物致使急性Porphyria的發作,才導致喬治三世出現精神上的異常。他身具紅色的骨骼,黑褐色的牙齒,只能生活在黑暗中,需要補充血液增加血色素。一生中有5次大發作和多次輕度發作,發病時則痛苦不堪,甚至精神錯亂,被譽為「瘋子國王」。 而另外一位則是很有名的藝術家文森•梵谷,梵谷的親屬中有出現Porphyria的案例,且梵谷長年飽受精神疾病的折磨,因此有部分的學者也認為梵谷可能曾患有Porphyria。 Porphyria是罕見且尚無療法的遺傳性疾病,然而Porphyria患者的典型病徵卻和吸血鬼傳說有如此高度的相似性,不免讓人對此產生聯想。吸血鬼傳說起源於16-18世紀,當時的歐洲是個醫學缺乏及對Porphyria不瞭解的年代,吸血鬼會不會只是個可憐的Porphyria患者,加上人們對於動亂時代的不安感,以及充沛的想像力所捏造出來的神話生物呢?1985年,美國的報導曾經介紹過Porphyria與吸血鬼的相關特徵,雖然飽受爭議但也讓當時的人們了解到這個疾病的存在。 嗯,那我們也看看這種病都有什麼特徵,為什麼大家認為吸血鬼與這種病有關? 紫質症病徵 1.懼怕陽光血紫質是一種光敏色素,它會聚集在人的皮膚、骨骼和牙齒上。大多數血紫質在黑暗中呈良性,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危害,但一旦接觸陽光,就會轉化為危險的毒素,吞噬人的肌肉和組織。因此,血Porphyria患者像傳說中的吸血鬼那樣,只能生活在黑暗世界裡,不能見光。 2.面容蒼白絕大多數血Porphyria患者都伴有嚴重的貧血,這不僅因為他們通常只能生活在黑暗中,更重要的是,他們身體中的血紫質會影響造血功能,破壞血紅素的生成。通常,血Porphyria患者的身體上還會帶有大片的色素沉積——往往是紫色的。 3.牙齒尖利如狼血紫質接觸陽光後會轉化為可以吞噬肌肉和組織的毒素,主要的表現之一就是它會腐蝕患者的嘴唇和牙齦,使他們露出尖利的、狼一樣的牙齒。腐爛的牙齦看上去總是血淋淋的,難免會讓人聯想起吸食鮮血的吸血鬼。 4.厭惡大蒜在大多數的吸血鬼傳說中,大蒜與十字架一樣,都被描繪為吸血鬼的剋星。有趣的是,紫質症患者也對大蒜深惡痛絕。原因簡單,大蒜中的某些化學成分會惡化他們的病情,帶來疼痛和其他症狀。 5.嗜飲鮮血對於大多數血Porphyria患者,輸血和血紅素能夠有效緩解症狀,並且到現在依然是主流的治療方法。血紅素非常頑強,通過消化道依然可以被小腸吸收。這意味著,至少從理論上講,古代的血Porphyria患者可以透過吸食或飲用鮮血來使自己感覺舒服一些,這就可能是吸血鬼故事的起源。 6.不死之身:由於毒素的作用,血Porphyria患者的耳朵和鼻子都會被其腐蝕,而皮膚上也會佈滿疤痕,使他們看上去格外蒼老。在歐洲的傳說中,長生不死的人常常都會被描述為類似的樣子,以訛傳訛的,就有了「吸血鬼有不死之身」的說法。實際上,血Porphyria患者的壽命通常都非常之短。 呃~瞭解了這種病後,怎麼覺得這簡直就是在描寫吸血鬼呢?我想這已經不是巧合了吧,簡直就是在描寫吸血鬼一般,這幾乎可以認為吸血鬼就是來自這種病的患者。那吸血鬼病的原理又是什麼呢? Porphyria症是因為血紅素生成過程中的基因變異,一旦接觸日光就會變成烈性的毒素,並能引起至少8種類型的血紫質症。在最嚴重的血紫質症患者體內,血紫質會蠶食聚集區域附近的組織和肌體,使患者嚴重貧血,面部器官腐蝕,尿液呈現紫紅色,並出現種種怪異行為、讓人聯想起吸血鬼。 那為什麼吸血鬼都被描寫成貴族呢? 1440年,法國的 德·萊斯(Gilles de Rais)男爵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曾是聖女貞德的戰友,當他退隱於馬什庫勒(Machecoul)後,迷戀上煉金術,希望在血裡發現點金石,而把三百個兒童放血折磨至死。 瓦拉幾亞公國(Valachie)的督軍弗拉德四世(Vlad IV)的綽號是“德考”(Dracula),我們可以發現這名字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吸血鬼伯爵最常用的姓名,德考的本意是魔鬼或龍的別稱。他拜血作樂的方法更奪取了千萬人的生命。 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17世紀匈牙利巴托里(Erzsebet Bathory)伯爵夫人的血腥事件了。經過證明,這個向僕人學習妖術的美麗女人在自己的塞伊特(Csejthe)城堡裡虐待殺害了300多名少女,并快樂地喝她們的血,甚至把血裝滿浴缸沐浴,用這來保持自己永遠的青春美麗。 不難看出,以上三個都是在貴族階層的人物,並且擁有金錢、地位及相當的教養氣質,這就是在若干年後以他們為藍本的吸血鬼文學作品出現時,對吸血鬼美麗、優雅、氣質、誘惑和強大的雛形、並且充滿濃郁的情慾色彩。也在這一外衣下,更激發了人們對於吸血鬼迷信這一古老的形式保持旺盛精力的原因之一。 這裡順便給大家澄清一下,很多人都對吸血鬼有一個誤解,絕不是你被吸血鬼咬了就變成吸血鬼,而是吸血鬼將自己的血讓你喝了才能變成吸血鬼,這就是「吸血鬼之吻」…… 這種病的成因一直是一個謎,多數學者認為這是遺傳性疾病,有案例是近親通婚所致,這種病較多案例都是貴族,當時的貴族為了門當戶對,很多都是與有血緣關係的人近親通婚,這很有可能是引發病變的其中一個因素,所以傳說中的吸血鬼大多都是貴族為背景的原因應該正是如此。 現代的病例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州5歲女孩卡西·克納夫天生患有一種罕見的紫質症。她一見陽光,身上就會起水泡,甚至連普通的燈光都會傷害她,所以卡西終日生活在黑暗中,而且像吸血鬼一樣不時要輸入血液補充血色素。 另一案例是在中國杭州,一位女大生的「痛經」痛得不同尋常。人家都是來MC的時候肚痛,可這位女大生則是來MC前一周...more0minPlay
October 14, 2020金星有生命?特朗普中新冠病毒?baba vanga盲眼龍婆預言真相【JoJo TV瞄芝士】 金星有生命?特朗普中新冠病毒?baba vanga盲眼龍婆預言真相。 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預知未來,可能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能力,比如可以提前知道「六合彩」的頭獎號碼……當然亦有很多人號稱自己可以預知未來,比如神婆、算命先生、塔羅牌與水晶占星之類的,當中很有名的一位預言家叫「baba vanga」,亞洲媒體多數稱她為「歐洲盲眼龍婆」。 這位「盲眼龍婆」出生於保加利亞,據說在她12歲那年,遇到了大風暴而導致神秘失明,但從此之後她就開始得到了預言、通靈、治病等超能力,徹底變成了神婆。 她曾預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解體」以及「東西德統一」等大事。雖然她在1996年已經因病去世,但是她死後依然有很多生前的預言命中,包括「911恐襲」、「南亞大海嘯」、「44屆美國總統是黑人」、「ISIS崛起」等等,有傳聞說她的預言命中率是80%至85%。龍婆的追隨者羅貝娃(Neshka Stefanova Robeva)透露,龍婆在生前曾對她說「冠冕(Corona)將會籠罩我們」,Corona在保加利亞語中是「監護」的意思,所以當時羅貝娃並不懂龍婆想表達什麼,但羅貝娃近期得知新冠肺炎的名為「Coronavirus」後,才驚覺當時龍婆口中的「Corona」應該就是預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加上盲眼龍婆曾經預言,美國第45任總統將會染上病毒,導致他失聰及腦部殘疾。當特朗普就任第45任美國總統時,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則不會應驗的預言。然而,特朗普在之前確診新冠肺炎,相關預言再一次引起全球熱議,認為龍婆的預言又命中了。這個預言中提到,總統將會在2019年染上病毒,在2020年這位總統將罹患腦瘤使他耳聾,甚至可能會死亡。不過,特朗普確診新冠肺炎後,已宣布出院返回白宮,因此,有部分網民認為「盲眼龍婆」的預言僅為部分命中這樣看起來她說的真的很準,難道真的會有人有預知的能力嗎? 更神奇的是,盲眼龍婆曾留下預言:指2020年會有3件大事發生,包括亞洲出現恐怖大地震、海嘯等,以及歐洲經濟大危機。亞洲國家發生恐怖大海嘯 預言中國、日本、阿拉斯加、巴基斯坦等亞洲國家將會遭遇大地震及海嘯,造成至少400人死亡。俄羅斯可能會遭受隕石撞擊。歐洲發生極端主義份子生化恐襲 預言指極端主義份子會入侵歐洲,並發動「化學武器」恐怖襲擊。英國引發歐洲經濟大危機 預言英國脫歐,或會令歐洲幾個月內陷入大規模的經濟危機。 但是這些預言真的是出自「盲眼龍婆」嗎?而且「盲眼龍婆」的預言真的有8成以上的準確率嗎?接下來我們就一同去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吧。 真相要看清事情的真相,我們必須知道一點,就是這位叫「baba vanga」的「盲眼龍婆」其實是一位不識字的村莊夫人,所以可以說她並沒有親自寫過什麼預言,那些網路流傳的預言都是由她親口敘述再由保加利亞政府轉述公布的。不過似乎有很多預言都不是由政府流出。 但是「盲眼龍婆」不是說中過很多重大事件嗎?比如「911」、「福島核洩漏事件」、「南亞海嘯」等,可是在深入查證後發現,原來這些所謂預測成功的事件,很多都是事後突然從網路中出現的,「盲眼龍婆」是否有講過這些預言完全無法證實,所以嚴格來講這都是「偽預言」。 就像美國44屆總統是黑人這個預言,最先是2008年11月9日由土耳其的一份報紙報導,但歐巴馬是在2008年11月4日當選美國總統的。 而且其實這篇文章還有下文,文章中還提到這屆總統會是美國最後一屆總統,其任內會讓美國步入經濟危機,南北分裂甚至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並將會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 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個預言完全不准,而其他媒體只把文章的第一句拿來宣傳,而後面的內容都被捨去了。 當然有「盲眼龍婆」的支持者認為,其實「盲眼龍婆」講的東西很多,事情沒發生的話大家不知道她說的是什麼,當事情發生後人們聯想起來才會寫出來。 當然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現在已經沒有辦法考證這個說法了,只能說信者恆信吧。 那再來看看「盲眼龍婆」的其他幾個預言 2008年4個國家元首被企圖暗殺。結果並不準確,只有東帝汶總統被企圖暗殺。 2010年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並與2014年10月結束,戰爭期間會使用核武與化武。預言失敗,除非她講的事情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中發生。 輻射塵會在2011年覆蓋整個北半球,動植物會大量死亡。完全沒有發生的事情,當然這個前提是要發動核戰爭,既然沒有發生戰爭,所以2013年穆斯林會向歐洲發動化武攻擊,14年會有很多人因輻射皮膚癌上升,16年歐洲空無一人等等這些都不準確了。 2018年中國會取代美國,成為最強的超級大國。這個不好說,起碼美國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危機了,而中國也確實這麽想的。不過在2018年沒有發生,中國會否超越美國就要看這次的美國終統大選的結果了。 人類會在金星上找到新能源。這恐怕會是最接近的預言了,前幾天記得有新聞說有天文學家在金星上找到了磷化氫,這是一種由一個磷原子和三個氫原子組成的分子。 在地球上,磷化氫與生命息息相關。它還與生活在企鵝等動物腸道中的微生物,或生活在沼澤等缺氧環境中的微生物也有所關聯。 當然,可以通過工業製造它,但是金星上沒有工廠,這裏肯定也沒有企鵝。那麼,為什麼這些氣體會存在於距離金星表面50公里的地方?他們的研究試圖證實這種分子可能有一個自然、非生物的起源,或者反過來證明金星上是有生命的。 而「盲眼龍婆」預言這件事會在2028年發生,這聽起來恐怕是最有可能會發生的預言。上述的預言幾乎沒有命中,那為什麼說「盲眼龍婆」有八成命中率呢,就算把那些「偽預言」都算上也不可能到八成啊? 但其實這些預言都不是出自「盲眼龍婆」的,而是在2008年出現的一篇俄文報文章,內容就是「盲眼龍婆」預言2008-3797人類世界大事。 然而這裡面的內容在「盲眼龍婆」生前所出的文章與訪談中都沒有提到。而更戲劇化的是這個偽「盲眼龍婆」還是抄襲作品,他與(fregat.com)中笑話區在2004年發表的,一篇名為《諾查丹馬斯的未來預言》內容幾乎一致。 原本的一個笑話,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盲眼龍婆」的預言,而且那些不做查證只為了吸眼球的媒體,把這個原本的笑話變成了「都市傳說」。既然之前的那些預言是假的,那是不是可以側面證明「盲眼龍婆」是真材實料呢? 首先這裡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盲眼龍婆」去世後沒有人可以證明,關於「盲眼龍婆」的預言是不是她親口說過的事情。所以有很多都是「偽預言」,加上「盲眼龍婆」是文盲又看不見,所以她沒有親筆寫下自己的預言,就無法證明那些預言是「盲眼龍婆」所說。 而如果回去看之前的報導,和一些採訪資料就可以發現,「盲眼龍婆」生前的一些預言都是與一些民生問題相關的。 在1995年,「盲眼龍婆」還沒有往生之前,美國紐約時報曾經介紹過她,當時的她有千里眼和預知能力,不過她的預言多數是尋找失蹤的人、給一些生病的人指點前景、還有就是預知保加利亞的地震、史太林死亡等等。 可以看出「盲眼龍婆」生前多數都是預測蘇聯區域內的事情,為了證明所謂「盲眼龍婆的末日預言」的真偽,當時保加利亞的媒體在2010年訪問了當時「盲眼龍婆」的鄰居和親友,他們都表示沒有聽過「盲眼龍婆」提起過什麼第「三次世界大戰」、「911恐襲」和「世界末日」的事,並表示「盲眼龍婆」是一位樂觀的人,就算看到什麼不好的事,也會對求助者說一些可以如何讓生活過的更好的話。 看來幾乎可以肯定之前的那些「盲眼龍婆」預言,都是「偽預言」了。當然2020年的那三個預言同樣應該也是假預言,但是2019和2020的「偽預言」都是哪裡來的呢? 其實它們是來自一個YouTube頻道,叫「THE FUTURE REVEALED!」,這個頻道是2017年建立的,頻道裡還有很多預言,幾乎內容都不准,就是一個為了吸引流量而創造預言故事的頻道。 後來由於一些媒體不停炒作,而使得「盲眼龍婆」的熱度在她死後人氣持續不退。當然在這裡我不是想說「盲眼龍婆」是假的,因為這個現在無法證實,我只想說那些相信「盲眼龍婆」的人,要分清楚哪些才是「盲眼龍婆」真實的預言,哪些是「有心人」為了某些目的偽造的「盲眼龍婆」預言。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喜歡我的節目請給我一個讚,分享給更多人吧。...more0minPlay
October 13, 2020移民|挪威 瑞典 芬蘭各地差異對比CC中文字幕【JoJo TV】 移民北歐挪威瑞典瑞典芬蘭北歐福利 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前面我們做了一系列移民到各國的差異對比,後來有網友提出說想看北歐國家,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北歐的其中三個國家 挪威 瑞典 芬蘭 還是要強調一下移民要入鄉隨俗這很重要喔北歐都是高福利國家,而高福利國家基本採取的都是平等主義,也就是說社會各個階層收入差距並不大,高收入者納稅也高。挪威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瑞典是北歐最大的國家,芬蘭境內有十多萬個湖泊,同時也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 挪威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 連續七八年都獲得全球人類發展指數第一的排名。挪威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挪威大陸富含油氣資源、油氣產業在經濟中佔主導地位,此外,挪威漁業、森林、水利資源也非常豐富。挪威的造船、航運業歷史悠久,是世界航運大國,在海洋工程、船舶及設備製造方面具有世界領先技術。挪威在環保、信息通訊、化工、冶金、醫藥等方面也具有獨特優勢。 瑞典是北歐最大的國家,位於芬蘭和挪威之間。面積45萬平方千米,人口996萬。瑞典人是北日耳曼民族,瑞典這個名字在史書上第一次出現是在公元1世紀。正式獨立是在1523年卡爾瑪聯盟解散之時。瑞典也是歐洲高科技國之一有愛立信、VOLVO Spotify 和IKEA。芬蘭素有「千湖之國」的稱號,境內有大大小小湖泊十多萬個,同時也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獨特的極地風光和土著民族風情,使它成為當之無愧的旅遊勝地。2019年「世界幸福報告」中排名全球首位 物價、租金、樓價同樣用全世界都有的麥當勞作為當地消費水平大麥克套餐 (2018年的數據)挪威 6.24美金(約48.4港幣)瑞典 6.12美金(約47.5港幣)芬蘭 5.6美金(約43.4港幣) 租金/月 單間公寓奧斯陸 大概1500歐羅/月(約1.3萬港幣)斯德哥爾摩 2400歐羅/月(約2.2萬港幣)赫爾辛基 大概 1100歐羅/月(約1萬港幣) 購房 一平方公尺(10.7呎)樓宇均價 挪威3900歐羅(約3.5萬港幣)瑞典 1399歐羅(約1.2萬港幣)芬蘭 醫療等福利挪威屬於公營醫療,挪威所有的醫院都是由公費資助的,國家預算的大約35%都花費在健康與福利制度上。在挪威,生孩子國家會補助,孩子生下來到16歲,每年有津貼。教育、醫藥全部免費。生孩子,42周全薪產假,孩子父親也有4周全薪產假。小孩從出生到16歲每個月有幾百美金的津貼,單親父母的小孩津貼翻倍。孩子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的錢養大的。16歲以下的患者能無條件享受免費醫療,成年人每年只需支付一點點費用,就可在當年享受免費醫療服務[2]。人死了,殯葬費由國家來買單。養老保障挪威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2歲,每個退休人員都可從「國民保險基金」獲得養老金,而每個挪威人都享有最低養老金的權利。平均來說,退休金是以往工資的一半左右。很多公司企業都設立了自己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每月繳納一定比例的保險費,國家公務員的退休金水平稍高一些,一般是其原來正常工資的2/3左右;還有些人自己建立個人養老儲蓄計劃。 醫療保障人們在生病期間不僅可以享受近乎免費的治療,而且還能從病休的第二天起領取到80%的病休補貼;每個人第一次就醫時都會得到一張全國通用的就醫卡,上面標明歷次的就醫費用,一般掛號費為每次120克朗, 一年內累計900克朗後即免費。如需用藥,則持醫生開具的處方到藥店購藥,一年內如果藥費累計超過1080克朗即可享受免費用藥。而其他的費用,如檢查費、治療費、住院費,甚至包括特殊情況往返醫院或診所的路費 等則享受全免。如果你因病不能正常工作,還可以享受病假津貼,用於彌補患者因病而減少的收入損失,相當於正常收入的80%。 每個孩子出生前後,父母雙方可以累積享受480天產假,用來照顧孩子。 並且可以從政府領到每天至少180克朗,共480天的家長津貼。家長津貼最高 可達284200瑞典克朗。而且每一個1歲至16歲兒童每個月都可從政府領取到約1050克朗兒童津貼,父母雙方有權請假照顧生病的孩子,最多每個孩子60 天,國家社保承擔80%的工資。 這主要是一種向低收入的有孩子家庭和低收入的退休者家庭提供的社會保障。根據收入的多少,沒有孩子的家庭每月大致可以領取1000克朗左右的住房補助;一個孩子的家庭每個月最高可以領取到2500克朗左右的 住房補助;兩個孩子的可以領取3175克朗;三個孩子可領到3900克朗。 養老保障全國所有人無論有無工作過, 都可在年滿65歲後領取到最低限額的養老金。退休後就要領退休金,瑞典的退休老人可以享受許多減免待遇和生活便利。比如進入收費的公共場所或乘坐交通工具都享受優惠折扣;老人院裏的一日三餐 和起居都有專人負責;行動不便的 老人一個電話便可以找到專職的護 士上門服務,費用則由政府負擔; 呆在家裏的老人如果生病,親戚甚至朋友每年可以有兩個月的帶薪假 期來照顧老人,需要長期照看的, 則可在社會保障署領取一定的補助金。 芬蘭是醫療保險,有權享受芬蘭醫療保險的人可以申領Kela 卡。 Kela提供的社會保障發放的標準由法律規定。申請社會福利時,Kela會審查您是否有權申領福利。芬蘭所有公民都享有基礎和特殊醫療保險和衛生保險服務。醫療保險負責病人60%-70%的醫療費用。國家對藥品實行補貼,一半補貼額度為50%,對於重症患者或慢性疾病,國家的補貼額度超過75%,甚至全部負擔。生病期間,不僅報銷醫療費用,還可以獲得全額工資。16-64歲芬蘭居民,生病60天內,享受醫療補貼,超過60天可以申請康復補貼。 新生兒出生前,父母憑孕育證明可以領取國家提供的「育嬰袋」,裡麵包括了新生兒的基本保育用品,也可以領取140歐元現金。父母均享有產假及5個月的親子假,期間國家補助300歐元每月,僱主還要發放60%-70%的工資。從出生到17周歲,每人每月可領取120-172歐元保育補助,為鼓勵生育,孩子越多,補助金額越多。單親家庭孩子,殘疾兒童,或慢性疾病兒童還可以獲得額外補貼。年滿三歲可進入市政託兒所,政府每月給予200歐元補助。 養老保障芬蘭有強制性和非強制性兩種養老福利制度。強制養老制度包括國家養老金和就業退休金。約有5%的芬蘭人選擇非強制性養老項目。國家養老金為每月500歐元,就業退休金與工資相關,為原在職工資的50%-60%。除此之外,社會福利部門還會為老人們提供各種上門服務,幫其安享晚年。 生活節奏和壓力挪威人的生活節奏比較慢,每天下午三、四點之後,有太陽的天氣,總能看到人們在自家房屋前享受陽光和喝咖啡,或是在海邊燒烤,似乎很少見到人們忙碌。瑞典的天氣、生活習慣等等跟香港的都有很大的差別,像是長期處於秋或冬天的狀態,很早就天黑、一切的節奏都比較慢,普遍人生活得很規律,不喜歡外出用膳等等。芬蘭人在政府高福利政策下生活得也十分舒適愜意,這裡的整體生活節奏比較緩慢。 語言文化挪威的官方語言是挪威語,它與瑞典語和丹麥語十分相似,所以這三種語言的人可以互相溝通。由於丹麥語從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一直是挪威地區的標準書寫語言,以致近代的挪威語發展一直都受著愛國主義、城鄉隔閡以及挪威文學史的爭議所影響。瑞典文,是北日耳曼語(也稱為斯堪的那維亞語)的一種,主要使用地區為瑞典、芬蘭(尤其是奧蘭群島),使用人數超過九百萬人。芬蘭文,是芬蘭大部分(88.3%,2016年底)居民的母語,也被境外芬蘭裔僑民所用。 人文風俗挪威人注重個人隱私、性格獨立,相較於許多歐美國家熱情奔放的文化性格,挪威人如同羞怯的孩子般不擅與人交往。瑞典人性格內向的人通常比較安靜,但是他們都會靜靜地觀察周圍的一切,用不同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北歐人尤其是芬蘭人性格非常內向。如果以表達喜悅和憤怒來排名,芬蘭人排名則不會高——在這一點上他們和拉美人非常不同,比如說拉美人整體上的情感表達非常豐富。對芬蘭人來說,幸福是一種有節制的、均衡的,以及不怨天尤人的生活。 食物料理挪威飲食離不開魚類和水產品,三文魚Røkt laks.鱈魚Skrei.挪威臭魚乾Lutefisk & Rakfisk.鯨魚肉Hval.帝王蟹挪威蝦煮貝殼海鮮熱狗瑞典的飲食文化遠遠不止其標誌性的肉丸和耐嚼的魚形糖果。越橘——瑞典人最喜愛的調味汁醃鯡魚——瑞典式自助餐的核心瑞典脆麵包——無敵美食開放式三明治豌豆湯和薄煎餅公主蛋糕——皇室尊享享受甜食的特殊日子為小龍蝦瘋狂芬蘭飲食的特色是全麥製品(裸麥、大麥、燕麥)及莓類(藍莓、越橘、雲莓、沙棘),牛奶與相關衍生產品(酪乳等)也相當普遍。 傳統芬蘭常使用各種蘿蔔料理,直到18世紀引進馬鈴薯後便取而代之。 自由民主挪威是一個君主立憲王國,是民主國家,很多方面同英國相似,政治體系屬於代議民主多黨議會制。挪威政府首腦為首相,但國王與國務委員會(Statsrådet)掌握行政權。立法權由政府以及議會行使。司法機構則獨立於行政和立法機構。瑞典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和議會民主制國家。瑞典首相是瑞典政府的最高首腦。立法權屬於政府和國會。國會議員由選舉產生。司法機關獨立於政府。瑞典現在的民主體制形成與18世紀至1921年期間。自大蕭條以來,瑞典社會民主黨在瑞典的政治中佔有重要地位,多次成為執政黨。 芬蘭政治在管理形式上是議會制的民主制度。在芬蘭使用的是多黨制。根據三權分立的原則,立法權由芬蘭議會掌握,行政權由總理領導的國務院掌握,司法權由法院來掌握。 歧視挪威歧視較少,挪威如同多數斯堪地納維亞國家,社會...more0minPlay
October 13, 2020太陽消失後的世界 人類可能才是侵略地球的外星人! 太陽死亡後人類如何逃生?人類可能才是侵略地球的外星人! 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有壽命的,包括人類賴以生存的太陽。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太陽最多大約還有50至60億年的壽命。而科學家最近所發現的一個天文現象,為他們提供了幾十億年後當我們的太陽「壽終正寢」後未來的可能。 白矮星天文學家觀察到一顆巨大的行星圍繞一顆白矮星(white dwarf)在運行。白矮星通常是恆星在耗盡了核燃料,它的核心就會坍縮成為致密的白矮星。白矮星是低質量恆星演化路線的終點。恆星在經歷紅巨星階段的末期,它的中心會因溫度、壓力不足,使碳氧元素進行核聚變,從而產生一個致密天體。大部分恆星的演化過程都包含白矮星階段。天文學家表示,這也是他們所觀察到的行星可以在它們所圍繞旋轉的恆星「死亡」,變成白矮星後依然倖存下來的直接證據。 太陽 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是太陽系中一顆中等質量的恆星。科學家認為,最多再有大約60億年,太陽就會膨脹為現有體積的200倍,成為一顆紅巨星(Red Giant)。隨著太陽的膨脹,它會吞併和摧毀地球,之後,太陽就會變成一個白矮星。同時,白矮星的引力巨大,任何靠近白矮星的天體,例如小行星,都會被強大的引力撕裂。 當太陽成為一顆紅巨星,發生氦聚變的時候,會出現非常短暫的失控熱核聚變,熱能會以驚人的速率擴大,同時產生較平時熱能千億倍的能熱量,這種反應會發生在太陽轉變為紅巨星的那一刻,太陽的亮度也會瞬間增加至平時的幾千萬倍,體積也會快速的膨脹,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整個太陽系的行星也都將會成為過去。對於地球來說,沒有任何的生物可以承受這麼強的光,和這麼高的溫度。 地球的表面全部被高溫燒焦,海洋也會短時間內蒸發,地表氣溫也將上升至數百攝氏度,就連土地都被燒成了玻璃狀。地球的繁榮將一瞬間化為烏有。 到那時人類就算躲到地底也無法繼續生存下去,所以在那發生之前人類也許已經離開了地球,甚至是太陽系。而在我們的太陽系中衹有火星有移民條件,但如果地球被紅巨星吞噬,火星也將一併受到牽連,也不適合人類生存下去。 這個階段或許人類衹能在太陽系邊緣找個落腳點,或許是海王星?但是並不會長久。科學家觀測到的這顆白矮星距離我們大約有2000光年,而圍繞它運轉的那顆行星體積大約跟海王星(Neptune)的體積差不多(但也許比海王星大)。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曼瑟博士(Christopher Manser)說,這顆白矮星的溫度是太陽的5倍,因此,它產生的紫外線輻射也比太陽多得多。所以看似聰明的選擇是找到第二個太陽系,這樣一來那現在地球上的人會不會也是從別的太陽系移民來的呢?這聽起來是不是要比猴子慢慢進化成人更有可能呢? 那我們假設一下人類的祖先從另一個太陽系逃離,來到了1億年前的地球,當時地球的原居民是恐龍,為了霸佔這個星球,人類對地球發動了戰爭,幾乎消滅了當時地球上大部分對人類存在威脅的生物,這也就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研究人類來源的專家Ellis Silver博士,他提出人類在地球上不是自然生物的理論。這些理論的根據是來自於,人類與這星球上所有生物的不同點。他的理論專注於人類是如何不適合居住在這顆星球上的幾大原因,還有人類的不良本性是我們被放逐在這個星球上受罪的說法。 這理論基本的原因是:1. 脊椎問題我們人類會有腰與脊椎的問題,表示我們原本的居住環境是地心引力比較少的地方。地球的地心引力不適合我們,所以人類長者會有很多不明原因的腰痛或脊椎問題,而地球上其他動物並沒有相同現象。 2.陽光 人類跟其他動物的不同點是,我們一天之內無法長時間在太陽下而不被灼傷。這表示我們並不是設計給太陽下的生物,我們沒有毛髮,祇能自行發明衣物來遮擋紫外線。也就是說人類原本應該是生存在一個光線和紫外線都不算很強的星球,並且那裡並不冷,四季溫差不大。 3.生病 Silver博士說人類原本是生長在一天25小時的世界裏,我們還沒有適應一天24小時的世界所以我們常生病。舊的理論說我們也很容易被地球上的病菌或其他東西感染,表示我們不是來自於這星球。而我們一生病就虛弱到無法工作,這在其他動物里是少見的。 4.不愛地球很多人都有不喜歡吃的食物與蔬菜。也有很多人認為地球不是它們的家。甚至有人夢過別的世界比地球好,而且可以活得更快樂的地方。另外特斯拉電動車的創始人馬斯克就一直想移民火星,這表示人類擁有著移民的基因。 5.生育的困難人類嬰兒的頭太大讓母親生育時很困難(或造成死亡的可能),這個情況在別的動物里不存在。所以人類的嬰兒都是早產的,出生後很長時期都要被照護才能生存,而其他動物一出生就會走路。 6.成長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小孩在生產後都長得很快,可以從幾分鐘到幾個禮拜內就能做自己的工作。但人類的小孩幾乎要10年的時間才可以完全做自己的事,在這之前是一個完全無助的小孩。 7.科技人類會做任何動物不會做的事,那就是用別的方式補償自己的不足點。你有看過動物裝義肢或戴眼鏡的嗎?這也是我們有能力離開這個星球的特殊技能。 8.行為 地球上所有的動物都會為了食物與交配的原因打鬥。而當一方勝出後打鬥就會結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會報復攻擊、先發制人攻擊、或製造大規模摧毀性的武器。但人類會為了樂趣殺對方,沒有任何動物會這麼做。 Silver博士所有的理論裏面這是最有說服力顯示人類不是來自這個星球的。他認為我們是被監禁在地球上,直到我們學會和平相處為止。 而我感覺我們更有可能是逃難至此,所以只有我們可以學會複雜的語言,可以理解那些神奇的科學,可以發現量子的存在、使用核能、甚至嘗試製造人工黑洞。 但是人類從外星來到地球的祖先並沒辦法把他們的科技傳承下來,這是為什麼呢?我猜很有可能原本人類居住的母星用的原料與地球完全不同,所以來到地球後要重新利用在地資源,這樣以前的科技在地球上就逐漸被淘汰,人類要重新掌握可以用在地資源製作的「新科技」。 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人類之前所用的科技,可能就是連愛因斯坦都搞不明白的「量子力學」,它違背了我們現知科學的所有常規。因為那根本是屬於人類以前母星的科技,來到地球後就變的不可理解。 所以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不論是蘇美文明、瑪雅文明、埃及都會不約而同建造金字塔?他們是產生在地球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文明,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都是來自同一個起源。 當然Silver博士這些理論也被很多科學家批評。但也有支持的科學家說生命時常從別的地方被帶到地球上(例如: 隕石)。直到我們可以明確的證明我們是哪裏來的,什麼理論都有可能。唯一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我們的確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一樣,而科學需要能夠解釋為什麼。根據Silver博士的說法,全球有數百萬人「感覺」他們不屬於地球。Silver博士得出結論,人類不是從地球上的特定物種中進化而來,而是在其他星球上進化,並在6萬至20萬年前作為充分進化的智人被運送到地球上。 如果說我們就是從外星來的,那我們又是從何而來?我們最開始的祖先又是什麼樣子? 展望未來 回到我們現在已知的科學,曼瑟對BBC解釋了他們是如何通過望遠鏡以及計算來估測這顆白矮星和其行星的距離和體積的。他認為,他們是使用歐洲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 in Chile)或叫超大型望遠鏡,觀測到這顆白矮星和這顆行星。這台口徑8.2米的望遠鏡收集了來自這顆白矮星的光譜,然後再對其光譜進行分析。曼瑟表示,通過分析光譜中不同的顏色,科研人員可以鑒定白矮星周圍有一顆像海王星或是天王星(Uranus)大小的行星在圍繞著它運轉。科學家希望能夠對此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希望能為未來我們的太陽達到「生命」終點時提供一些信息和線索。曼瑟解釋說,當太陽達到紅巨星階段,它會不斷膨脹。 這時,我們的地球將會被吞沒。 水星(Mercury)和金星 (Venus)也不能倖免。但是火星(Mars)、小行星帶、木星(Jupiter)和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將在其軌道基礎上向外擴張。隨著太陽失去了質量,它對這些行星的引力也會隨之減小。最終,太陽將變成一顆白矮星。火星、小行星帶和木星將會圍繞它運轉。在行星運行的過程中,有時,它們也可能被白矮星巨大的引力吸引過去。而且,一旦太陽最終變成白矮星,它所發出的輻射可能會非常強大,足以能蒸發掉目前正在運行的木星、土星(Saturn)和天王星的大氣層。 最後剩下來的可能只有它們的岩石核心。 不過,希望到那時,地球上的人類早已具備移民到太陽系以外的能力,或是飄蕩在太空中的人造城市中去了吧。...more0minPlay
October 13, 2020日本整潔的秘訣 丟棄垃圾如同戰爭一般 日本整潔的秘訣 丟棄垃圾如同戰爭一般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說到日本很多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乾淨,不論室外還是室內,從客廳到洗手間,都是那麼整潔乾淨,甚至使用完洗手間內的衛生紙後,都要整齊地折出工整的三角型出來。是日本人都有潔癖嗎,為什麼他們可以做到這麽整潔的呢?在日本,學生們在放學前都在等待老師的吩咐和下課指令,老師交待了明天的課程安排後,就開始佈置當天的最後一項任務:清潔。學生們按自己所在的排位,有的負責打掃教室;有的打掃樓梯和走廊。輪到打掃廁所的學生雖然有點不情願,但也都迅速地站起,去完成自己的清潔任務。所有的清潔工具都收藏在教室後面的儲藏櫃中。此時此刻,這一情景正在全日本的各個學校上演著,這可是他們從幼稚園就開始培養的必做任務。 大多數第一次到日本來的旅遊者對日本的清潔程度印象深刻。但遊客很快注意到,街上很少能見到垃圾箱和清潔人員。人們不禁要問,日本為什麼能保持如此乾淨呢?難道是有什麼秘訣嗎? 日本整潔乾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居民會自覺做清潔,因為這是他們從小養成的習慣。日本廣島(ひろしま)縣政府官員舞子(まいこあわね)表示,日本學生從小學到高中12年的教育中,清潔衛生是他們學校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清潔習慣從小養成而在家裏也是一樣,父母從小教育孩子一定要保持衣物和空間整齊清潔。同時,學校課程中也包含清潔這種社會意識,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們提高對周圍環境的清潔意識,並為此感到自豪。 林千佳(ちか はやし)是一名自由翻譯。她回憶講,自己有時也不想做清潔,但我接受這是我們學校日常的一部分。她表示,學校清潔工作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讓學生們明白,清潔自己所使用空間的責任感和重要性。日本學生在早晨到校後,必須要換鞋。回到家也是一樣,人們也要把在外面穿的鞋換下去。包括工人,他們在去別人家幹活時,必須要脫鞋並拍打襪子上的灰塵才能進門。可以想像,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對自己的周圍環境、社區、城市乃至國家都會養成一種保持清潔的習慣。這可能是日本如此乾淨的原因之一。例如,一個長達7分鐘的日本新幹線清潔過程的影片在網路上爆紅。有些遊人特意前來觀看,使它成為一個旅遊熱點。 在乎聲譽而日本足球隊的球迷支持者們還把這一好習慣帶到了國外。比如,在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以及2018年在俄羅斯舉辦的世界杯足球賽上,日本球迷在離開球場前自覺清理垃圾,令世人刮目相看。日本球隊隊員的更衣室也井井有條。就連國際足聯(FIFA)的總協調員讓森斯(Priscilla Janssens)都對此肅然起敬。她忍不住在推特上讚揚日本球隊乾淨整潔的作風。而日本人十分在意自己的聲譽。因為,他們不想給別人留下壞印象,留下沒受過教育、沒有修養、不愛整潔的印象。殊不知其實日本的整潔程度,在地球上其他人眼裡已經是不可思議的地步了。 在西方,戶外音樂節過後總會留下大量垃圾。但是,在日本並不是這樣。例如,富士搖滾(Fuji Rock)音樂節是日本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音樂節。參加音樂節的音樂迷們在沒有找到垃圾箱前,會自覺地把垃圾帶在身邊,不會亂扔。音樂節網站給吸煙者的建議是,如果想吸煙自己帶煙灰缸,「最好能主動不吸煙,因為吸煙會影響他人」。 日本辦公室的職員和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也都非常自覺打掃衛生。例如,每天早晨8點左右,辦公室職員和商店店員會自動清掃工作地點及周圍的街道。孩子們會參加每月一次的社區志願清潔活動,他們幫助清理學校附近的垃圾。街道社區裏也會經常組織清掃活動,因為平時人們已經非常注重保持衛生,所以清潔起來也十分簡單。 成功丟垃圾是不容易的事 在日本丟棄垃圾是要分類的,日本在各個區都有自己的「收垃圾時間表」,搬到一個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哪幾天收什麼垃圾。例如紙類禮拜五丟、瓶罐寶特瓶禮拜四丟、塑膠禮拜二丟、一般垃圾禮拜三和六丟。在這一週的時間表中,「可燃垃圾」也就是台灣人口中的一般垃圾,一個禮拜只有兩天可以丟! 那這樣垃圾放在家中不會臭嗎?當然要防止臭味也是有一些方法的,像是果皮之類的垃圾一定要瀝乾水分再塞進垃圾桶,有廚餘要丟的話(廚餘也是丟一般垃圾)先包一包放在冰箱讓他保鮮等等。 那如果要丟大型垃圾又怎樣呢?在日本丟大型垃圾可是一場戰爭,首先要先查查自己住的這一區的大型垃圾(日文裡稱粗大垃圾)的規則,先丈量自己要丟的大型垃圾有多大,打電話給回收隊,回收隊會指示你在便利商店購買「回收票」,把這些回收票貼在垃圾上,在指定時間放置到指定地點,回收隊就會把你的垃圾收走了。 不但要配合回收隊的時間,收垃圾的花費也出乎意料的高,要丟一個小冰箱可能就要花幾千日幣了。所以難怪日本人這麼愛惜物品、二手電行業那麼興盛,因為丟垃圾的代價非常高啊。 而且偶而經過垃圾放置區,會發現自己的垃圾沒有被收走。 「不合格」的垃圾會被貼上一張紙,紙上會說明為什麼這包垃圾不合格:今天不是丟塑膠所以不能今天收、不可以用看不見裡面的袋子當垃圾袋...... 很多露天的垃圾放置場會有一大片網,並叫大家把垃圾放在網下面。網的用意是防止垃圾袋被烏鴉破壞搞得髒兮兮。 日本的垃圾通常都是定早上八點要放在放置處,這可讓很多無法早起的人十分痛苦,當然也可以前一天晚上去丟。 此外,你可能還會發現,在日本人們經常帶口罩。這是因為,當人們感冒或患流感時,他們會主動帶上口罩,以避免細菌傳染給別人。這一簡單的利他行為減少了病毒傳染的機會,大大減少了員工請病假的天數以及醫療費用的開銷。但是這次新冠病毒,最應該是各國表率的日本卻讓人掉眼鏡了。 自古的傳統 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清潔,他們是怎麼養成這一好習慣的呢?威廉·亞當斯(William Adams) 是最早到訪過日本的英國人。他在1600年踏上日本國土時就發現日本非常乾淨。他後來成為日本第一位外籍武士,取名為三浦按針(みうら あんじん)。英國作家吉爾斯·彌爾頓(Giles Milton)在三浦按針傳記中提到,日本的上流社會非常愛清潔,他們的下水道和廁所非常乾淨,那裏的人們享受蒸氣浴和熏香。與此同時,英格蘭的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糞便」。日本人對歐洲人不注重個人衛生感到「震驚」。日本人如此愛清潔部分原因是出自實際考慮。比如,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中食品很容易變壞,導致細菌和病毒的滋生泛濫。因此,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意味著少生病。 佛教與神道當然,不僅僅是這麼簡單。日本人愛清潔還有更深層的原因。佛教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潔淨。佛教在六至八世紀期間從中國和朝鮮傳到日本。禪宗佛教中講究的就是清潔,每天的日常清潔就是一種精神修煉,和打坐修煉沒有什麼區別。日本神勝寺(しんしょじ)的桑垣(えりこ くわがけ)表示,清除身心的污垢在佛教日常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那為什麼其他一些信仰佛教的國家不像日本那麼乾淨呢?其實,在佛教傳入日本之前,日本已經有自己本土的宗教:神道(しんと)。而潔淨是神道的核心。因此,佛教強調清潔進一步加強了日本人已經格守的清潔之道。神道中,心靈的污垢或罪孽被叫做穢(けがれ)。所以,經常清潔會驅除污穢。根據神道, 如果個人不潔淨,會給社會以及整體帶來傷害。 日本專家表示,保持清潔至關重要,因為它不但使你個人保持清潔,同時也避免為社會帶來傷害。它不但表現在為他人考慮,減少傳染病傳播。同時,也表現在平時的小事中,例如隨手撿起垃圾等。 日本人的清潔理念無處不在。他們在進入神社和茶室時要洗手和漱口。許多日本人在購買新車後,也會讓神職人員給全車做「淨化」儀式。 入鄉隨俗如果你生活在日本,也會很快學會日本人愛清潔的生活方式。你不會再在公共場合擤鼻涕,還會把垃圾按不同類型分類,回收。你的生活質量會得到改善。可是,當你回到自己的家鄉時,你會對人們當著你面咳嗽、打噴嚏感到有點接受不了。更別提,有人穿著髒鞋進屋,給你家地板上留下一串髒腳印了。這在日本簡直令人難以想像。 但也不要太絶望。畢竟,像精靈寶可夢(Pokémon)、壽司和手機照相這些日本人的發明,也不是一天就在全世界流行開來的。...more0minPlay
October 13, 2020「超憶症」是超能力嗎? 「超憶症」是超能力嗎? 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自己剛出生時,發生的那些記憶呢?一般人我想3-5歲之前的記憶都已經變成了一片空白吧,就算有也是一些父母回述給你聽的不是自己直接的記憶。 但其實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可以記得住自己所有的事情喔,包括出生沒多久的事情,這種被視為一種病叫做「超強自我記憶症」。 來自澳洲的女士瑞貝卡·沙羅克(Rebecca Sharrock)回憶說當她只有一周大的時候,她記得她被包在粉色的棉毯裏。 考慮到大多數人最早一般是四歲左右才開始有記憶,你很容易覺得沙羅克的描述是一種懷舊的白日夢,而不是真實的記憶。她被診斷患有一種罕見的稱為超強自我記憶症HSAM)的綜合症,這種綜合症也被稱為超憶症(hyperthymesia)。這種獨特的神經性疾病意味著,能記起在任何時間所做的每一件事。 患有超強自我記憶症的人能夠在一瞬間,毫不費力地立刻記起他們所做過的事情,穿的衣服,或者他們在何時位於何處。他們能夠像照相一般回憶起公共新聞和個人事件中的所有細節,而且凖確性不亞於錄音或者影像的記錄。英國電視台曾製作紀錄片《無法忘記的男孩》講述這種患者的故事。 成長的過程中,沙羅克本以為每個人都像她一樣能夠記住所有事。直到有一天,她父母叫她看了一段關於超強自我記憶症的電視新聞片段。「在2011年1月23日。」,當時電視裡的那人是英國男子 Aurelian Hayman記憶力驚人。他可以清楚記得任何一天的細節,比如那天他吃了什麼、穿了什麼、說過什麼話、新聞里都報道了哪些事、那天天氣如何,等等。而我們大部分人一生中可能只記得每年發生的不超過11件事。一旁的採訪記者一直感嘆:「太不可思議了,難以置信。」沙羅克對父母說:「他們為什麼這麼大驚小怪,這不正常嗎?」沙羅克的父母解釋說,這是不正常的,而且他們覺得她可能也患有同樣的病。 26歲的 沙羅克Sharrock 也能清楚記得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還能一字不差背出《哈利波特》全集,甚至指出電影對白與原著的差異。她時常不經意回想起過去發生的事情,比如在出生12天後,媽媽將自己放在座椅上。但這種「特異功能」也給 Sharrock 帶來困擾,令她難以正常學習和交流,不受控制地想起其他事總是讓她的情緒受到乾擾,也常常做噩夢甚至失眠。她只能靠冥想來安撫自己。 之後,沙羅克進行了檢查,並在2013年確診。超強自我記憶症在21世紀開始幾年才剛剛發現,而全世界只有大約不到一百人患有這種疾病。雖然現在還不知道為何有人生來就會得超強自我記憶症,但是一些研究表明患有超強自我記憶症的人大腦中的顳葉(大腦協助記憶加工的部位)更大,就如同大腦中負責學習的尾狀核一樣,這一部位在強迫症中也發揮作用。 這聽起來很不錯,有這種能力的人不需要用影片紀錄事情,隨時可以回憶起所有發生過的細節,不會忘了之前用過的那隻筆放在了哪裡,也絕不會忘記老師以及上司對妳交代的任務。聽起來是不是更像是超能力呢,如果這種人是偵探的話,破案一定會事半功倍,如果是做律師所有法律條文不用背,看一遍再回憶就行,那些過目不忘的人會不會也是這種病的患者呢?這麼一來很有可能這種病的患者不止一百人。 超強自我記憶症意味著所有的記憶都充滿了生動的細節。儘管對科學研究而言這魅力無窮,但對於患有該症的人而言也可能是一種折磨。 雖然一些超強自我記憶症患者認為他們的記憶有條有理,沙羅克(她也是自閉症患者)則把她的大腦描述為」雜亂無章",不斷重演的記憶讓她頭痛和失眠。 沙羅克的心理健康由於抑鬱和焦慮而飽受影響。她非凡的記憶力讓她覺得自己處在一個情緒的時間機器中。她說:」如果我回憶起我三歲時發生的一件事,我對這種情況的情緒反應就像一個三歲的孩子,即使我的思想和良心都已經像成年人一樣。"頭腦與心靈之間的差異導致了困惑和焦慮。 我想人類之所以記憶不那麼清晰的原因可能是一種保護,當一個人受到了嚴重傷害時可能會出現失憶,這就是一種保護機制。如果你的記憶不能模糊或者忘記那些不好的記憶,這將讓你的情緒無法平復,永遠停留在痛苦之中。 儘管如此,沙羅克已經學會利用積極的回憶來抵消負面情緒。重溫積極性的事情,使她能夠更容易應付讓她沮喪的"侵入性記憶"。 沙羅克講道,她在特定日期所記住的是,那些當天親身遇到的事情,因為自己對當天事件不做任何研究,她只記得我親眼見過或者碰上的事情。雖然超強自我記憶症患者能夠記住某一天基本的新聞事件,往往這些也是幫助他們形成記憶的個人經歷或者個人興趣的一些事情。 而超強自我記憶症也可以為我們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入瞭解嬰兒和兒童看待世界方式的機會。沙羅克描述了她嬰兒期以及學步期那些吸引她的事情:「我在我的小床上,我會轉過頭看看身邊的事情,比如牀邊上那台立式電扇。它讓我著迷。直到我一歲半大時,我恍然大悟,為什麼我不去探索一下看它到底是什麼?」 這種能力的另一個方面是它對超強自我記憶症患者夢境的影響。沙羅克說現在作為一個成年人,她能控制自己的夢境,很少受噩夢的困擾,因為她覺得如果一件可怕的事情發生她就可以改變次序。但是嬰兒期的她卻無法做到,因為當她18個月大開始做夢時,她無法區分夢與現實。這就是為什麼嬰兒時期會在夜裏一直哭,她說她還無法用語言表達。 那這是不是就解釋了很多小孩夜裡會大哭的原因呢,確實有些孩子在夜裡會嚎啕大哭,怎麼哄都沒有用,就像被什麼附體了一般,這個一直令人不解的行為現在終於知道原因了,原來是夢,一定是惡夢了。 儘管她對生活中每件事都有著清晰的記憶,但是仍有一件事她記不得,那就是她的出生。 這是她唯一不記得的生日,她沒有在子宮裏的記憶,也沒有從媽媽肚子生出來時的記憶。儘管她的頭腦就像一台不斷重覆的記錄儀,沙羅克堅稱她不會改變什麼。她說由於她有自閉症,她不喜歡任何形式的改變。想按照她自己的方式來思考和自我感受,因為這就是她一直以來思考和感受的方式,她只是想找到處理它的方法。 當然除了她,還有一位66歲的美國男子也有這種能力,他被科學家和媒體稱為「人肉日曆」。他記得自己每天發生的幾乎任何事情,只要說一個日期,他就能脫口而出那天他遇到了什麼人、做過什麼事,甚至包括當天的天氣和吃了什麼,都像翻查照片一樣清晰。 年紀漸長,Petrella 的記憶力卻有增無減。他說,自己的手機於2006年9月24日丟了,但他一點也不著急,因為所有人的手機號碼都存在他的大腦里。不過,他覺得自己的大腦被塞得太滿,導致難以容納有創造力的訊息,他腦中記了太多沒用的東西。他偶爾會用好記性逗朋友們開心,但因為實在太誇張,有些人覺得他患有自閉症。 而全球第一個被發現有這種能力的人是51的美國女子 Jill Price。她覺得自己14歲以後的生活像是「被分割成兩部分畫面的電視螢幕」,一邊是現在的生活,另一邊反覆「重播」以前的片斷。過往所有的歡樂時光帶給她溫暖和安全感,但經歷過的痛苦和尷尬又時常折磨自己。Price 還出版了自傳《忘不了的女人》,講述過去30年的「記憶負擔」。2006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神經生物學家 Elizabeth Parker 等人首次發表論文描述超憶症的特徵:「患者」不正常地花費大量時間回憶自己的過去,且具有從個人經歷中摘取超大容量細節的能力。超憶症者的記憶功能不具選擇性,因此這種「特異功能」既給他們帶來便利,也很痛苦。 根據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團隊的研究,超憶症並非先天獲得,這些人擁有這種能力或者是因為突發事件刺激,或者是不經意發生,發病原理目前仍然沒有科學定論。不過他們有著許多驚人的相同之處,譬如他們全都是左撇子,並且都有收集東西、排列東西、潔癖、恐懼症等類似強迫症的症狀。 通過與正常人大腦的對比研究,科學家發現超憶症者大腦構造的不同:他們連接大腦中部和前部的白質比一般人更強健。白質是中樞神經系統中主要的三個組成元素之一(與灰質、黑質並列),它控制著神經元共享的訊號,協調腦區間的正常運作。 但這種腦部構造差異僅僅存在於與「自傳式記憶」相關的區域,自傳式記憶只包括發生在個人身上的特定事件和事實,所以超憶症者的考試能力和數學能力並不見得比常人有更加突出的表現。 然而,最令超憶症者困擾的恐怕還是沒有自主遺忘的能力。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科學家 James McGaugh 表示,超憶症者心底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記憶」,而在於「遺忘」。他說:「他們在遺忘方面表現得很糟糕,但遺忘是正常人擁有的一種能力,也常常是人們應該做的事。」 這真是一個很奇妙的感覺不是嗎?如果所有的事都記得會不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會不同了呢?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以後再也不能以不記得作為藉口了。那你們覺得人們應該健忘一點好,還是什麼都能記得好呢?...more0minPlay
October 13, 2020星際移民 如何移民到新的太陽系? 星際移民 如何移民到新的太陽系? 影片看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我們之前的影片《太陽消失後的世界》說到,如果人類因為一些原因必須要離開地球,可以有哪些方式呢?那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人類如果真的要移民去其他星球的話在科學上有沒有可能? 大家還記得14年曾經有一部電影叫做《星際效應》嗎?可能很多人已經不記得了,這部電影雖然不是十分出眾,但是在電影裡呈現的科技絕大部分都是有些科學依據的喔。 首先要逼使人類真的要離開賴以生存的地球並不容易,一定是地球將會遭受毀滅打擊。例如太陽變成「紅巨星」或像電影裡說的,地球上的植物患有了「枯死病」等,只有這種不得不離開的原因,人類才會下定決心離開這裡。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將地球上的人移民去其他星球呢? 在電影劇情裡他們有兩個計畫,首先A計畫:是讓太空人找到適合居住的星球,同時努力解除能夠操控重力的物理理論,以此建造龐大的太空船,好把人類移民過去。就像小型太空站,利用每分鐘旋轉5.6次產生的離心力,來模擬地球的重力,這就是類似「挪亞方舟」的計畫。太空船自轉會製造出人工重力,製造人工重力是在無重力的太空中減少肌肉萎縮的方法之一。太空船自轉造成「離心力」會將物體甩到外圍,就成為一種類似重力的力量!在電影中,永續號外圍的牆面就是他們的地板呢! 在「挪亞方舟」上除了人類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你們以為只有人類去過宇宙嗎?其實也有很多動物去過宇宙了喔,在1947年第一批進入太空的動物是果蠅,科學家想查出太空是否對他們有害,1950年美國科學家把老鼠送入太空,想了解下動物在無重力的太空會有什麼影響。61年是一隻叫漢姆的4歲黑猩猩,66年俄羅斯送了兩隻狗上太空,最特別的是1973年送了兩隻蜘蛛上去,牠們很快就適應了太空無重力環境,並開始編織牠們的網,直到2019年SpaceX還有送老鼠和蠕蟲上國際太空站,所以我們早就做好了帶著地球上生物一起移民的準備。 太空中沒有聲音,聲音產生是靠分子震動。在地球上我們是讓空氣的分子震動碰撞來傳遞聲音。但在沒有空氣的太空中,分子量極為稀少,所以是不會有聲音傳遞的!所以如果一個人漂浮在外太空應該什麼也聽不見,或許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 現今科學,在宇宙中人類的飛船還達不到光速,可是要去最近的太陽系TRAPPIST-1也要四十光年,意味著即使可以光速前進也要四十年才能到達。 TRAPPIST-1有7顆行星,這七顆行星,按照跟恆星(紅矮星)的距離,由近至遠被命名為b星球至h星球。行星之間的距離相當近,跟恆星的距離也近。尤其是b星球和c星球,兩顆行星都被恆星的引力鎖定了,永遠都是同一面朝著恆星,就像是月球被地球鎖定一般。b星球的表面溫度相當高,平均攝氏130度。這除了是源於陽光的近距離照射,還跟恆星的強勁磁場有關。這顆紅矮星產生的磁場比太陽高幾百倍,再加上與b星球的距離比太陽跟地球的近很多,以致磁場會把行星內部的金屬熔化,岩漿會在行星地下流動,不時造成火山爆發。 看來如果人類真要移民,一定要去更遠的太陽系甚至另一個銀河系,但是我們人類的生命有限如何可以做到星際旅行呢?這可能就要借助「蟲洞」了。 「黑洞」是時空結構中重力超強的天體,連光線也無法從它逃脫,宇宙中處處可見。「蟲洞」是利用黑洞的引力突破三度空間,連接兩地的捷徑,理論上可能存在,但還沒被發現。 也就是說「蟲洞」是「黑洞」扭曲空間後的產物,並是去到其他銀河系的時空門。雖然還不能證實「蟲洞」的存在,但是我們先假設它是存在的,這樣就可以大大縮減在宇宙中旅行的時間。 這時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就是燃料,我們在宇宙中如果沒有了燃料就只能等死了,如何可以讓我們更加節約燃料呢?這就牽扯到「引力彈弓」了。 在航天動力學和宇宙空間動力學中,所謂的重力助推(gravity assist;也被稱為重力彈弓效應)是利用行星或其他天體的相對運動和重力,改變飛行器的軌道和速度,以此來節省燃料、時間和計劃成本。 重力助推既可用於加速飛行器,也能用於降低飛行器速度。 在電影末段永續號就是用這個原理逃離黑洞的引力的,可是現實中真的可行嗎? 在現實中這看似不可能!雖然電影劇情是讓永續號藉由黑洞轉動的力量將自己甩出黑洞,但永續號本身還是要有強大的能量才能脫離黑洞的引力。如果小小一台太空船就可以製造如此強大的能量,我們就不用擔心能源危機了。 電影中,太空船造訪的第一顆行星上的一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7年。男女主角僅僅短暫造訪,回到母船後發現留守母船上的太空人已經變老,男主角在地球上的兒女早已長大成人,自己也忽然升級為阿公了。略懂相對論或是愛看科幻小說的人大概都知道,飛行速度接近光速的太空船上的時間會變慢,這是因速度造成的「時間膨脹」(Time dilation)。其實強大的重力也會造成時間膨脹,這一顆行星要有這麼強力的時間膨脹,必須要離黑洞非常近,甚至與有去無回的邊界「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相去不遠。為了產生足夠的離心力,這顆行星必須以55%光速繞著黑洞公轉,才能不被吸進去。母船的時間與地球同步,因此一定和黑洞有相當距離,但它的速度也需高達光速的三分之一。關於「時間膨脹」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有時間我會為大家做一期節目來詳細探討,這是個有趣的話題。 如果這是真的,倒是一個減緩衰老的最佳方法。 但是地球這麽大,想要所有人類都移民恐怕不容易,因為在地球上無法製作出和地球差不多大的飛船出來。那麼就像電影中提到的,人類將會有B計畫,這就是讓太空船帶著許多凍結的人類的受精卵到其他的星球,建立殖民地以延續人類香火。正如同電影最後所描述的,艾美莉亞在第三顆行星上面建立了營地。一般人照顧一個baby就要哭了,她一個人要養幾千個!早期的科學家認為只要把一男一女送上別的星球,就可以如同亞當夏娃一樣繁殖下去。問題是星際旅行路途遙遙,那亞當夏娃活不了這麼久,而且未來近親通婚會導致許多疾病。近年開始流行的星際移民理論是由機器人帶著「種籽」到別的星球,到達目的地再「播種」讓種子發芽。當然,人類的種子就是受精卵(也可以是精子卵子、或早期胚胎)。為了避免近親通婚,還必須要帶很多受精卵去。有人計算過,需要有上萬人才能建立健康的人類殖民地。 如果是這樣,移民去新星球的人們將無法繼承人類現有科技,就像我們之前的影片所說,人類必須要用在地資源開發新科技了。 可是就算真的可以通過「黑洞」產生的「蟲洞」去到其他星系也還要解決如何離開黑洞,如果不幸被黑洞吸入的話又會怎樣呢? 科學家普遍認為,跳進黑洞的人會被「義大利肉醬麵化(spaghettification)」,就是死定了啦!不過假設黑洞夠大的話,人就不會馬上變成肉醬麵,但是也不可能活著,當然現在我們人類對黑洞還只是初步認識,所以沒人知道裡面是什麼樣子的。 另外,訊號可以逃離黑洞的引力並傳出去嗎?這個就是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主要研究範圍:黑洞會把所有東西都吸進去,包括光,但只進不出會破壞宇宙的平衡,因此推論會有「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跑出來。依現在科技,雖然科學家已經觀察到疑似霍金輻射的訊號,但真實性還需要相關研究證實,更別說運用霍金輻射傳遞訊號了! 不過如果人類有一天可以充分瞭解了「黑洞」和「蟲洞」的話,即使真的有像電影中的蟲洞,讓地球人抄捷徑走訪黑洞附近的星系,可能也不會如同電影所述,可以找到適合人居住的行星。黑洞周圍高熱氣體會發出高能量的X光和輻射線,足夠把附近方圓數光年的生物殺光、有機分子打亂,是個連外星人也無法生存的地方。但是如果所謂的外星人不是生物呢?比如說,類似變形金剛之類的智慧機器?那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機器雖然也會被輻射線傷害,但畢竟不像生物體這麼脆弱,因此可以生存下去。更重要的是,一個旋轉的大型黑洞是宇宙中難得的能量來源,遠比一般恆星的能源大,只要他們能掌握到萃取黑洞能源的技術,將可以輕易的超過駕馭一顆恆星能量的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第二級。若能利用黑洞掌控蟲洞(如果蟲洞真的存在),則可輕易向第三級(駕馭一個銀河系能量)邁進,在宇宙中建立複雜的蟲洞捷運網路。這麼好的地段,只要敢住下去,那可是宇宙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呢。不過前提是人類可以生存。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人造星球,當然這個難度更大,這顆星球要足夠大,並且估計只能在宇宙中施工建造,要有像地球一樣的地吸引力,要有大氣層、氧氣、陽光、土壤以及大量的水,這樣才能把人類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移至這個星球。 這聽起來好像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人類現在的科技很多都是來自科幻小說或電影的。譬如手機的的靈感就來自《Star Trek 星際爭霸戰》,世界上最早的手機是起始於1970年任職於Motorola的Martin Cooper博士,他聽說AT & T正在研發一種新技術,將汽車電話的通訊範圍近一步擴大。為了與之競爭,他開始帶著一組研發人員研究對應的產品。 他想起了曾在電視上看到《星際爭霸戰》的通訊器,便想到應該要跳脫汽車電話系統,研發一種手持的無線通訊技術。 他給研發人員兩週的時間腦力激盪,兩週後他帶著他們一起吃飯,然後讓每個人輪流站起來解說他們自己的行動電話設計構想。有些點子真的漂亮極了,有些則非常接近現代的行動電話設計。比如滑蓋、掀蓋......各種不可思議的點子,要知道那可是早在1972年的事。 所以同樣我們現在對未來的假象,說不定將來真的會變成現實,這並不奇怪,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就不會有人類科技的突破。而且天文學家已經首次在太陽系以外星系的一顆行星大氣中發現了水,這一重大發現意味著它有可能具備支持生命的跡象...more0minPlay
October 13, 202020年前的未來人真相!【JoJo TV瞄芝士】未來人| John titor 真實存在?時間旅行可行嗎?CC中文字幕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提起時空旅行,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John titor,這位大約在2000年在互聯網出現的人,聲稱自己是由2036年穿越時空回來的未來人。也就是16年後的人去到了2000年,並與網民互通,描述了不少關於自己的身世及時空旅行的事情,當然也留下了不少關於未來的預言,成為當時網路上的紅人。 但是關於這個人是否真實存在,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在20年後的今天這個謎團似乎可以解開了呢,那就讓我們先時光倒流回去,看看John titor事件的始末吧。 2000年11月2日,一位化名為Timetravel_0的網友突然在網路上出現,並在美國專門討論時間旅行的大型留言區「Timetravelinstitute」分享自己對時光機器以及時間穿越技術的支持。 起初,網友只是把他當作一位普通網友交流,但是隨著時間推進他透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他表露自己是從未來穿越到現代的「時間旅行者」,並詳細地描述他自身背景及揭示未來世界的狀況,於是逐漸成為了各大論壇的新紅人,加上Timetravel_0本身非常樂意解答網民對未來世界的疑問,從他回答可以看出他是有一定科學以及電腦知識的人,似乎比較瞭解世界局勢及科技的前瞻發展,比如他當時就提到了粒子對撞機CERN和美國與伊朗的局勢,粒子對撞機在當時還很少人知道,所以這讓更多人開始留意他的發文。 2002年1月後Timetravel_0開始在「BBS Art Bell」論壇上發文,並直接改名為「John titor 」這個名字,作為自己在網路上的暱稱,直到2001年3月24號,John titor 宣布自己將要返回未來,並不會在用John titor 的名義發文,果然自此之後就沒有人再有關於這個John titor 的消息了。 20年過去了儘管關於John titor 的貼文有所缺失,但是由於備份的人很多,所以至今我們仍然可以從不同的地方看到John titor 的文章。 那到底這個John titor 是什麼人呢,他真的來自未來嗎? 根據John titor在網上的留言,他聲稱自己在未來世界是一位美國軍人,工作的基地位於佛咯里達州坦柏市(Tampa,Florida),主要負責執行時空旅行任務。 而他這次的任務原本是被委派去1975年的羅徹斯特市(Rochester),要從自己祖父那裡取得一部電腦,這是一部IBM出的5100電腦,要把這台電腦帶回未來。 為什麼John titor 要大費周章回到過去拿一台電腦?原來他們的目的是用這台電腦在2036年幫一些舊的電腦程式「除錯」,因為據John titor 說UNIX系統在2038年所面對的缺陷問題有關,就像2000年的「千年蟲」問題類似,當時被稱為2038問題。John titor解釋IBM 5100有一個特殊功能,可以模擬舊電腦運行APL和BASIC編程語言用來除錯,未來的電腦卻沒有這個功能,而因為他祖父有參與IBM 5100的生產,所以他才會被委派這個任務。 按照John titor說的,我感覺在2036年穿越時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然為了拿一台電腦就要穿越時空,顯然很奢侈。再有16年人類真的可以輕而易舉就回到過去嗎?如果是真的大家不是都可以隨時回去懷念故人了嗎?當然時間旅行的費用可能高的驚人。 John titor取得他祖父的電腦後,又因私人理由來到了2000年,除了要找回在未來戰爭中缺失的照片,還去探望了自己小時候的家人,在這期間他在網路上與網友大量交流,警告人們要注意瘋牛症,要留意美國會發生內戰和世界大戰,另外也提到了外星人亦可能是從未來穿越回來的可能。 儘管很多人質疑John titor的說法,但他在網路上表示,他並不在意,因為他只想測試人們對這件事的反應,所以非常願意回答網友的各種疑問。就因為他的態度,所以很多人相信John titor的故事,加上他對自己的身世以及時空穿越的理論有清晰的解釋,還附上了時光機圖片和設計圖、重力場扭曲的光線去拍等,當時對於是否相信John titor的故事,出現了兩極化的局面。 一些不相信的人認為,John titor的帳號可能是多人控制,不同領域的人分別來回答不同網友的提問,而John titor是否真實存在,這些質疑是否正確?時間旅行可能性有多高,接下來我們找出真相吧。 在John titor的故事中,以他所說的未來預言最為人知曉,雖然稱為「預言」,其實如果他是真的未來人的話這些只不過是他經歷過的事而已,其實這些所謂的預言只不過是John titor在回答網友的問題的回應,所以很多對未來事件的描述都非常模糊。 而且John titor還曾說過,現在的宇宙與他未來的宇宙時間線並不會一樣,所以發生的事情並不會完全相同,同時他亦表明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很少的。 這裡他利用了平行宇宙的說法,亦被稱作「多重宇宙論」,指的是一種在物理學裡尚未證實的假說。在我們的宇宙之外,很可能還存在著其他的宇宙,而這些宇宙是存在於不同的時間線中。多重宇宙這個名詞是由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所提出的,有空我會專門來製作關於這個話題的影片。 既然不同的很少,所以很多網友還是把John titor說過的事情當作「預言」來看。 當然在20年後的今天回看這些「預言」的話,就會發現大部分預言都是不準的,尤其是2004年以後的預言,例如2004年至2015年的美國內戰、2014年後不再有奧運、2015年開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以及核戰爭,還有2007年時空旅行會有重大突破、中央銀行已經不存在了等等。 15年美國沒有發生內戰,不過16年漫威英雄倒是發生了「內戰」,14年之後,在2016年有巴西奧運,不過2020倒是沒有奧運了,如果真的有第三次大戰,我想可能會是今年吧哈哈。 當然,也有很多「預言」是被他說中的,2001年CERN的LHC就公布了可以製造小型黑洞的可能,但不是像John titor所說的是用來時光旅行,而是為了窺探更多宇宙奧秘。 很多相信John titor的人認為,他準確「預言」了2003年3月發生的第二次伊拉克戰爭,而且原因是美國認為伊拉克擁有大型殺傷力武器。關於這個「預言 」其實也不是那麼神奇,因為2000年的時候關於伊拉克問題已經有廣泛討論了。 還有John titor提到的IBM 5100電腦有未被公開的特殊能力,後來的確被證實。根據IBM工程師Bob Duke所說,這個特殊功能確實存在,更因商業理由而將這功能保密,避免競爭對手利用。然而事實上這個所謂的「商業秘密」早在1991年就已經提及,所以基本上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有些網路知識的人應該都會瞭解。 根據John titor的說法他原本是去1975年的,雖然一般人都認為他是在2000年11月才首次出現,不過有網友發現1998年就有人傳真給電台節目說自己是未來人,並說2034年發明了時光機。在第二封傳真中他說自己會4月來到,並會離去。 這倒是與John titor的說法吻合,但是這兩封傳真裡預言的事情卻沒有一件成真,幾乎零命中。比如2000年的千年蟲、說美國的共產制度發展起來、中國會取回台灣、唯一接近的就是他說「在紐約的摩天大樓在未來不存在。」讓人聯想起911事件。 但這就奇怪了,如果1998年的人和John titor是同一人的話,他應該知道2000年的千年蟲事件並沒有發生。還有一個邏輯上的問題被網友提出,John titor曾經表示每次時間旅行就會產生出不同的時間線,所以無法做到零差異。這樣一來在理論上他就不可以回到自己原本的時間線,所以在這個設定下,就不可能有時空旅行去拿以前的電腦拯救未來世界,因為他根本無法回到他原本的時間線。 那麼,到底是誰創作了這個故事呢?他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有三位嫌疑人最有可能是John titor: 第一位嫌疑人就是Larry Haber,2008年5月19日一個電視節目委託私家偵探要查出John titor的真實身份,最後私家偵探認為,2003年9月16日成立的一個John titor基金會,而這個基金會的法律顧問Larry Haber是最大嫌疑人。 首先這個基金會登記的負責人就是這個所謂的法律顧問,而基金會透過一個食譜出版社推出了一本收錄了John titor「預言」的書籍,而Larry 的弟弟就是一名IT相關工作者,是電腦專家。最可疑的是John titor當時上線的IP地址,正好與這個基金會租用的郵箱地址相同。 看起來,Larry Haber的嫌疑巨大,但是他本人一口否決,並不承認。說自己只是負責法律事務,與John titor的身份無關。 第二個嫌疑人Morey Haber在第一嫌疑人爆光後半年,2009年2月一個專門調查網路謠言的網站「惡作劇獵人」亦對John titor事件展開調查。他們發現當時,很多與John titor互動的帳戶都是假帳戶,大約有88個,這些假帳戶都是在John titor出現後註冊的,而且祇在John titor的貼文中留言,為了就是提高John titor的注意力和爆光率。 最後「惡作劇獵人」鎖定了第一位嫌疑人的家族,他們認為第一個嫌疑人衹是「替罪羔羊」,而真正的嫌疑人應該是他懂得電腦知識的弟弟Morey Haber。因為他們發現,在John titor貼文中有很多詞彙是祇有IT電腦行業才會使用的術語。而Morey Haber只是暗示真正犯人是他哥哥,對事情澄清沒有什麼幫助。 第三個嫌疑人Joseph Mat...more0minPlay
October 13, 2020日本的禁忌 鮫島事件真相 |日本都市傳說【JoJo TV瞄芝士】 日本的禁忌 鮫島事件真相 |日本都市傳說【JoJo TV瞄芝士】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網路上流傳著各式各樣神秘莫測的「都市傳說」,尤其是日本,是一個盛產「都市傳說」的國度,之前我們做過一部《日本為什麼會供奉妖怪?》的影片中亦提到,日本有「妖怪列島」以及「八百萬神國」之稱,所以關於日本的靈異「都市傳說」也特別的多。 在網路十分發達的今天,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聽說過「鮫島事件」了吧,尤其那些「都市傳說」的愛好者。這是一個已經在網路上流傳超過20年的神秘傳說,並一直都是網路上的熱門話題。2019年連NHK一個介紹平成時代網路變化的紀念節目「平成網路史」,都在它的Twitter幽默地稱自己不能報導「鮫島事件」,這可是一個禁忌的話題。 「鮫島事件」是來自2001年5月24日在日本匿名留言板「2ch」,後來改名「5ch」,這個2ch非常有名幾乎很多「都市傳說」都從這裡流傳出來,在「2ch」的Lounge版中出現了一篇「傳說中的鮫島帖子」(伝説の鮫島スレ について語る)的貼文。 此帖一出馬上引來了許多留言:「鮫島事件是一個禁忌」、「不可以在網路上說這個話題」、「請刪帖」、「不要製造恐慌」、「曾經看到過,不過被警察刪貼了」。這些留言反而引起了更多網民的好奇,都想知道那個關於鮫島主題的帖文都講了什麼?加上在留言區陸續有與事件相關的關鍵詞流出,這讓很多網民認為是真有其事,並且更多不可告人的秘密開始浮出水面,這就讓想知道「真相」的人越來越多了。 經過了這麽多年,可能許多朋友都聽說過真相,並認定這是一件「惡作劇」,然而能完整瞭解整件事的人有多少,到底是誰製作了這個「惡作劇」呢?今天就讓我們回到十多年前,一起去揭開這個都市傳說的神秘面紗吧。 經歷了接近20年時間的流傳,網路上流傳出眾多「鮫島事件真相」的版本,其中有兩個版本流傳最廣。一個是「無人島版本」而另一個是「千葉縣私刑事件」,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版本的真偽吧。 版本1:無人島食人物語 這是一個發生在鹿兒島縣的事情,據說有五位2ch的網友,他們相約去一個叫鮫島的無人島探險,期間不幸失蹤,警方雖然在島上進行了3天的全面搜索,卻未能找到任何失蹤者以及他們的行李。在這五人失蹤了半年後,有一天其中4名失蹤者那已經變成白骨的屍體被郵寄回他們各自家中,但是化身為A君的屍體一直沒有出現。 就在收到包裹的第二天,2ch上出現了A君署名的新貼文,內容只寫著「在鮫島!」(鮫島にいる)。看到這個消息,搜索隊再次前往了這個無人島,果然發現了A君的屍體,而且屍體有被啃咬過的痕跡。但是最古怪的是,屍體的手腳被啃食的部位,有明顯人類的齒痕,頸部亦似乎受到過攻擊,明顯有被人謀殺的跡象。 由於當時警方並沒有查詢在2ch上發帖的IP地址,所以並不知道那個帖子是否是A君本人發出的,但據說因為A君與警察有關係,加上這個案件牽扯到「人食人」的事件,涉及了人類文明的禁忌,所以禁止網路討論相關話題。 但這讓人很不解,難道日本警察處理疑似謀殺這麽輕鬆嗎?要不就是日本太多殺人案,或是日本警方都很懶,看到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除了上述故事,網路上還流傳出一張2ch的貼文截圖,圖中正是A君以「無名氏」的身份發出的求救貼文,作者聲稱截圖是在A君的原帖被刪前截下的,這也就可以側面證實了事件的真實性。 版本1:真相 那這個故事是真的嗎?雖然有很多人認為無人島事件無法證明真偽,但從邏輯上還是有很多疑點,譬如發生了這麼大的案件,看表面證供很有可能會是謀殺,既然是謀殺,就不可能不查2ch上發帖的IP地址,因為如果不是A君本人的發文,那就很有可能是兇手了。要在迷霧中尋找真相,就需要抽絲剝繭,從眼前的證據來找出破綻。 我們先從這張「A君留言截圖」下手,這張截圖上可以看到A君是在1999年9月12日留言的,但是我們回看第一個相關貼文中可以得知,A君最後的留言貼文署名確實是「A君」而不是「無名氏」,還有日期也非1999年而是2000年11月17日。可見圖片跟故事其實是不匹配的,而且把截圖中顯示的ID「W58HzHVPa」作搜查,就會發現這個ID和2018年4月29日在2ch發布的另一個帖文的ID相同,甚至連時間都一模一樣。這就有些不可思議了,因為2ch的ID並不是指使用者申請的帳號,而是由用戶的IP位置以及日期經運算後才出現的一串獨有的號碼,所以這個ID是絕對不可能相同,更不可能連時間都完全一致了,這樣的話只有一個可能就是這張所謂的「A君留言截圖」是改過的。 而且這版本的故事疑點還有很多,首先「鮫島にいる」的故事其實最早並不是無人島的版本,這衹是後期網友「622與628發帖者」所寫的故事罷了,原始版中並沒有A君在2ch中留言的情節,而A君屍體是在其他人送回家中後在島上發現。但是這仍然很可疑,因為如果警方掩蓋這件事的原因是因為牽扯到「人食人」事件,這就奇怪了。 因為80年代不是發生過「佐川一政巴黎食人肉事件」,這不但沒被刪除反而變成了媒體的頭版標題。 雖然有眾多疑點,但不一定整個「無人島事件」都是假的,所以要進一步證實,就要去查查案發現場看看有沒有什麼線索。當然現在我們並不需要親自去一趟「鮫島」,只要使用Google地圖就可以知道事件中的無人島是否真實存在。 根據在網路上流傳的說法,失蹤的5人是在九州鹿兒島縣的鮫島出事的,那案發現場就是這個無人島。在Google地圖所示,在鹿兒島縣對出的一堆無人島中確實有一個叫做「鮫島」,它的位置在宇治群島的最南方。 不過當看到這個島嶼時,與心裏的落差還是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故事中描述的情景,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很大型的無人島,並且上面滿佈叢林和野獸,所以搜索隊才會搜索了三天都找不到人。 事實上鹿兒島縣的鮫島,衹不過是一個面積僅有兩萬平方公尺的極小島嶼,與其說是島,不如說是礁石更為貼切,祇有半個足球場大小,就是一塊光禿禿的大岩石。一眼就能看清整個島上的東西,這與故事中描述的相差甚遠。那會不會是故事紀錄有誤,這個鮫島並不在鹿兒島縣呢? 擴大搜索後發現,日本確實有很多叫做「鮫島」的島嶼,靜岡縣的兩個都不是無人島,宮本縣的倒是無人島,而且島上有植被覆蓋,不過它的大小與之前鹿兒島的鮫島差不多,並接近民居,所以一個一眼就能看完的島,應該不會搜索三天,所以故事一定是有誇大的成分。 再加上這個版本與日本流傳超過半世紀的都市傳說《牛の首》類似,而《牛の首》的故事背後亦是牽扯到「明治時期大饑荒發生的人食人事件」,所以眾多疑點分析這個故事應該是創作的。 版本2:千葉縣私刑事件 其實如果去追查最早關於「鮫島」的貼文的話,會發現「版本1」並不是最早的故事,而最早的版本也是最有可能是真相的版本,幾乎所有關於「鮫島事件」的關鍵字都是出自這個版本。 第2個故事是發生在2ch還沒流行的時代,事情起源是出自一個叫「あめぞう」的匿名討論區。當時有一位叫鮫島的網友,發文販賣一部名為「みずき」的色情影片。沒錯這個版本與上個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這裡說的「鮫島」不是島嶼而是人名。 不過身為外國人,一聽到「鮫島」的確感覺更像島嶼名稱,在台灣沒聽過誰叫龜山島的,嗯,或許有吧,不然龜山島也不會要找5位名字有龜的人了。 鮫島販賣的影片極度鬼畜血腥,內容是講一位智障少女姦殺的片段。對此一些有正義感的網友看不過去,他們假扮女網友相約鮫島,然後將他凌虐致死,帶頭的是一位叫「EOM」的網友,他協同20位網友一同將鮫島騙到千葉縣,並對鮫島拘謹凌虐,據說還拍下了被稱為「血の16畫像」的照片。 可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沒想到他們殺的鮫島並不是真正的鮫島,這個被凌虐致死的人,衹是覺得好奇假扮鮫島的網友,而真鮫島知道事件後十分憤怒,並殺了凌虐事件中的兩人,還揚言要殺死所有相關人士。 由於害怕被殺,私刑案的組織人「EOM」向警方自首,以便獲得保護。可是「EOM」的身份特殊,他是在日的韓國人,在敏感的外交問題下,警方一直沒有開始調查這個案件。加上鮫島又不知所蹤,所以警方最後將事件隱藏,封鎖網路消息了結此事。 看來日本警方要考慮的東西還真的很多,難道在日的韓國人有什麼特權,還是人種的問題?是怕挑起韓國人對「歷史」的敏感神經嗎? 在版本二中,「鮫島事件」有眾多重要的關鍵字。 比如: ブラジル人の妻————鮫島妻子是巴西人 EOM —————私刑案的主謀 haneta———-重要關鍵字,但是不知道什麼意思。 ずんどこべろんちょーーー另一個重要關鍵字,意思不明。 柏駅—————私刑案發生地址 立命館——是鮫島所讀的大學,亦是鮫島使用網路的地方。 人種差別———EOM是韓國人 和最重要的「血の16畫像」 上面的關鍵字中要數「血の16畫像」最多人知道,據說在事件剛剛發生時「血の16畫像」被上傳到「あめぞう」上,不過之後被警方刪除,現在在網路上無法找到任何「血の16畫像」存在過的證據。 後來事情越演越烈,更有新的貼文說「鮫島事件」中的鮫島,是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的爸爸小泉純也。當然只要認真查一查就知道,這個說法都是子虛烏有,因為小泉純也1969年就已經去世了,而鮫島事件是2000年左右的事。 另一方面,後來流傳出來一張滿佈血的浴缸照,據說這張照片是「血の16畫像」中的其中一張,不過很快就被網友發現,這張所謂的「血の16畫像」照片,其實是2012年上映的《2ちょんねるの口呪い劇場版》中的一個場景而已,雖然電影中提到了「鮫島事件」,但這個浴缸照與「血の16畫像」沒有任何關係。 版本2:真相 儘管這個版本看似比任何版本都合理,但是只要我們查一下日本的案件的話,就可以發現這個版本中提到的韓國人會引...more0minPlay
October 13, 2020馬斯克的大腦入侵技術是否被過份炒作?【JoJo TV瞄芝士】 馬斯克的大腦入侵技術是否被過份炒作? 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馬斯克可以說是科技界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物,從製造電動轎車到開發可重覆使用的火箭,別人的火箭都祇能用一次或(爆炸)…… 他的就可以來回使用,還真是又環保又節約呢,他的名下有不少出色的成就。 但是,如果誰膽敢說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做的某件事不夠突破性,你可以預期這個大男人和他的龐大狂熱粉絲團會猛力反撲。最近就發生了這種事。一名英國學者在上週五(8月29日),對馬斯克的神經科技與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項目演示作出批評。(用錘子砸爛了自己的車的影片) 好了,我們先還是看看馬斯克的瘋狂計畫是什麼吧,腦機對接是一個極富野心的計劃,要將人腦與電腦連接。它最終可能會令患有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帕金遜症)的病人可以通過頭腦思想,來控制他們的身體運動,以及操控機器。有很多科學家已經在這個領域進行研究,但是馬斯克的雄心要超過大部分人。他說的是發展「超級人類知覺力」,拓展人腦的能力,他認為這是對抗人工智慧威脅的一部分。 這到底是什麼技術呢,如何可以對付人工智慧呢?我們之前就有一部講AI人工智慧的影片,由於對AI的不信任,所以人類開始武裝自己,將自己變成人腦機器人?這衹會出現在動漫或電影中的情節,它真的要來到現實了嗎? 近年來,人工智慧不斷挑戰人腦極限,屢屢打敗人類高智慧頂級圍棋棋手,荷里活電影中人工智能統治全球甚至消減人類的故事似乎不再是虛無縹緲,成為必須研究面對的問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展示了他的大膽方案:人腦入侵。利用人造顱內網絡,將人類打造成超越人工智能的靈體。 他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企業家,在他被合夥人出賣,被逼離開自己一手創建的網路銀行後,他就看中了火箭這項當時認為燒錢風險高的行業,沒想到被他做的有聲有色。然後又獨步全球製作了豪華電動汽車,接下來還要做太空旅行和移民火星。這樣的一個人,看來地球是鎖不住他的靈魂了,而這個看似瘋狂的「人腦入侵」計畫是他想的也就不奇怪了。 人造大腦的想法與此前的大腦植入晶片一樣,望之令人生畏。實際上技術已經在研發,利用腦結構與功能連接信息,目前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基礎生物實驗。 這項驚世駭俗的技術,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工智能浪潮中起源的,通過幾十年的技術疊代,目前在模式識別、智能機械人、自動控制、預測估計、生物、醫學、經濟等領域,已成功地解決了許多現代計算機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表現出了良好的智能特性。早在2009年,瑞士的一位瘋狂科學家,洛桑聯邦工學院「藍腦計劃」的主管亨利·馬克拉姆,宣佈將在10年內實現人造功能性大腦。在牛津舉辦的全球科技、娛樂和設計大會上,馬克拉姆表示他的研究團隊已經模擬出了老鼠的大腦,正向開發合成人腦方向邁進。他說,合成人腦將對尋找精神病治療尤其有用。全球大約20億人遭受某種程度的腦損傷的折磨。 在未來,「換換腦子」或許不再是休息一下的意思,而是植入一個更強大的大腦,不換腦子的人會輸在起跑線上了。 當然同時亦可以在你現有的大腦上加建新功能,比如可以加入一個USB-C接口,把你手機與電腦的資料快速導入,或加一個腦電波遙控功能,以後就不用電視遙控器了,當然也可以升級自己的配件,比如在眼球上增強遠望功能,或是更換一套機械幾甲,說不定以後除了大腦全部都變成機器,這樣豈不是實現了永生嗎? 沒錯,只有這樣人類才能與未來的AI抗衡,這樣真的就走入了荷李活的劇情了。 在之前馬斯克演示了一隻叫做「格特魯德(Gertrude)」的豬,被安裝上一個裝置,被馬斯克形容為「裝在頭骨裏的Fitbit」。每次牠的鼻子被觸碰,就會有一系列的響聲,顯示大腦找食物的那部分有活動。馬斯克認為這意義深遠,不可思議。但是一些神經科學方面的專家並不感冒。在他們眼裡,他們覺得這些技術在科學領域並沒有什麼突破。 英國科學媒介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很擅長將複雜的科學新聞變得容易理解。它發佈了一份新聞稿,引述了紐卡斯爾大學的腦機接口課題教授安德魯·傑克遜(Prof Andrew Jackson)他們正在突破工程學上的難題:將多個電極植入腦部。以他們的技術來說,1024條頻道在今天並不是那麼大不了,但是以無線方式傳輸則是最尖端的,還有機器植入那部分很不錯。最大的挑戰在於,你如何去使用這些腦部數據。其實演示會在這方面是有不足的,而且沒有展示任何過去沒做過的事情。 他對演示會的評價,「這演示在工程學上很扎實,在神經科學上卻很平庸」。 這無疑對馬斯克破了一盆冷水,幾個小時不到,馬斯克就在推特上回應了:「很不幸,學術界很普遍都過分看重一個想法的價值,而看低了將想法變成現實的價值。比如,登月的想法微不足道,但真要上月球就很難。」馬斯克的3800萬個關注者似乎很同意,有些人還很賣力地幫他說話。其中一個粉絲寫道:「學術界就滿是那些以為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是最聰明的人,事實上卻是挺蠢的」另一個粉絲說:「如果我們等待同行業界論文去評論特斯拉,我們可能等到現在都還等不到產品。要製造它,它才會來。」還有人說道:「這就是一個學者和一個有產業遠見與執行力的人之間的差別。」 大腦拓展技術是炒作? 傑克遜教授他研究過,從大腦傳輸信號至脊髓,從而幫助脊椎受傷的病人恢復肢體運動能力的課題。他強調,自己的本意不是想作出負面評論。「每個在這個領域裏工作過一段時間的人,對於可能有富有的大公司和熱情的支持者嘗試投錢進來,都會很興奮。」但是雖然他對於Neuralink的技術印象深刻,但是他說,他對於使用這個來讀寫記憶和拓展大腦其他功能的說法,則感到懷疑。他解釋說,雖然神經科學家在瞭解大腦控制肢體運動方面取得了進步,但是大腦如何進行思想以及記憶,則仍然是個謎。雖然馬斯克成就眾多,但是他也很喜歡誇大他的技術即將發展的速度。四年前,馬斯克就說,兩年之內,特斯拉就能夠獨自在美國各地進行無人駕駛,途中還不需要充電,這還沒有實現。後來他又預言,特斯拉到今年將會有100萬輛機器人出租車上路,現在看來也是幻想。最近,該公司的車才在自動導航系統中獲得一個軟件更新,可以辨認限速指示牌,你大概會認為這一點對安全的自動駕駛來說至關重要,而科技界夢想家的一大特質就是天馬行空。但是沒有他所批評的那些學者,馬斯克想要通過數字接口拓展人類大腦的夢想,很可能不會實現。而這當中諷刺的一點是:格特魯德豬的演示會,宣稱的目的是鼓勵科學家來加入 Neuralink,而他在推特上的那些粉絲對科學家的敵視,或許根本不覺得值得加入。 看來現在想「大腦入侵」也許太過樂觀,我們距離荷李活電影裡的世界恐怕還很遙遠。不過起碼已經開始了不是嗎,希望我們還有機會見到那個世界的來臨。...more0minPlay
FAQs about JoJo TV 瞄芝士:How many episodes does JoJo TV 瞄芝士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