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書說說話
¯為什麼90%的人,到了65歲時還沒辦法享有經濟無憂的生活?
¯「知識」如何運用,才能產生「力量」?
¯「延遲享樂」如何比「先苦後甘」更能獲得最大的報償?
¯成功人謹守的「30秒法則」是什麼?
¯「信任」、「影響力」對下一代的教育如何可以產生莫大的重要性?
這些答案,就在這本「先別急著吃棉花糖」的關鍵秘密裡!
故事從史丹佛著名的棉花糖實驗開始
這個實驗把小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給他們一人一塊棉花糖,他們可以選擇馬上吃掉棉花糖,或是等十五分鐘,再多累積一塊棉花糖當獎賞。研究發現,能等待獎賞的小孩絕大多數長大以後,都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成功。
為什麼有人成功?有的人失敗?
喬納森參加過棉花糖的實驗,為什麼四歲不吃棉花糖這件事,可以讓他在四十歲時變成一個身價數十億的網路出版商?而他的司機阿瑟如何從中學習他的棉花糖精神,有朝一日也可以出頭天呢?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先別急著吃棉花糖」的奧祕吧!
在我十幾歲的時候,家道中落,也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對於失敗有多麼危險的體會,遠超過如何才能成功。雖然我的父母親在中年的時候慢慢回復往日榮景,不再一文不名,但卻再也沒辦法擁有追求成功的心態,而我從他們身上吸收到的恐懼,也遠
比領略他們的成功更徹底。這樣的恐懼刺激了我想賺很多錢的慾望,也促使我開始以教別人怎麼賺錢爲生。我長大之後成爲一個激勵型講師,曾經鼓舞數以千計的公司負責人和專業運動員,運用成功的守則來達成自己的目標。但是,當時的我並沒有真正了解,我漏掉了成功公式裡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後來,我讀到關於棉花糖的故事,它永遠地改了我的——也希望是你的——人生。
在我家失去了所有之後,一切都變了樣。父母親變了,我也不再是從前的那個我。我父親總是很害怕會再一次失去所有,所以他一直過度保護自己。當他把失去的財富又賺回來之後,他還是開著那台老舊的雪佛蘭轎車。一直到八十一歲的時候,他才買了一輛凱迪拉克(而且兩年後就死在那輛車裡)。我潛意識裡也有著同樣的恐懼,但我卻是用相反的方式來表現:我賺多少就花多少。我過著非常奢華的生活:把錢花在旅行、女人、禮物、最新款的車子,還有昂貴的珠寶上,不但一毛都不剩,花得還比賺得多。我只要一有棉花糖,就馬上把它吃掉。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想,我父親怎麼沒有阻止我?他怎麼沒有試著把他學到的價值觀教給我呢?我父親從來沒告訴過我如何做個成功的人,因爲他自己也不了解其中的道理。他可以身體力行,並不是因為他知道那些公式,而是他害怕再次失去一切。如果你很有錢,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一文不名,你一定會學到一些很重要的人生課題,但是你不一定有時間去深思其中道理,更別說要教導其他人了。所以,要如何保有財富,對我說一直是個謎——一個之後我下定决心要解開的謎。我除了要能了解,還要
能解釋原因:
為什麼有些人做得到,有些人做不到?
為什麼有些人能成功,有些人卻失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