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和电子书的兴起导致了不少国际上有名的连锁书店的衰落,就连巴诺书店(Barnes and Noble)等幸存下来的书店也在苦苦挣扎,报告称,自2014年以来,这些国际连锁书店的销售额每年都在下降。
但在国外同行纷纷缩减规模时,中国的书店却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同时还开始转型升级,探索多元化经营。
本月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共有22.5万家书店,比2017年增长4.3%。
行业咨询机构百道新出版研究院(Bookdao new Publishing Institute)称,这一趋势似乎将持续下去,在接受调查的62家连锁书店中,有三分之二表示,它们计划今年至少开设5家新店。一些民营连锁书店,如西西弗书店甚至表示今年将开设100多家分店。
与本世纪初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逆转。当时,中国一半的民营书店因无利可图而倒闭。
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合伙人纪纲对《中国日报》表示,与海外同行一样,中国的书商也受到了在线竞争对手、电子阅读趋势以及租金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打击。此外,2015年的一项全国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年阅读4.56本书,远低于邻国韩国(11本)和日本(9本)。
官方在2016年发布了一项支持书店行业的国家指导方针,该行业很快获得了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的扶持。以首都北京为例,去年其书店的年度预算增长了六倍,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该市拥有约6800家书店。
21世纪经济研究所分析师李果表示,政府希望随着资金的投入,书店可以转变成文化中心,消费者可以在这里喝咖啡、吃饭,也可以阅读和购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