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精彩講述陶瓷收藏,介紹了什麼原因使得大明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特別喜歡釉里紅,其喜好程度遠遠地超過了青花,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隱情呢,為什麼歷史上釉里紅的燒造會時斷時續。 有時候停燒時間竟然長達200年之久?這當中究竟有著怎樣錯綜複雜的原因?而釉里紅跟青花結合,又會衍生出什麼樣新的瓷器品種呢?當今為什麼一個釉里紅瓷盤竟然能夠拍出570萬美金的天價?人們在震驚之餘,不禁要問,釉里紅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瓷器?它的奇特之處究竟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馬未都🧑⚖️
(1955年3月22日—),北京人,祖籍山東榮成。收藏家、古董鑑賞家,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1981年,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小說《今夜月兒圓》,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小說發表後,被調為《青年文學》的編輯。1996年,馬未都創辦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馬未都曾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中主講系列節目《馬未都說收藏》。
1955年,馬未都出生在北京市。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11歲的馬未都只上了初中被迫中斷學業,上山下鄉運動,到五七幹校勞動。1978年,改革開放,馬未都回到北京城在航天工業部當工人。馬未都向媒體說,期間,他只系統地讀過《天演論》《紅樓夢》《簡愛》,因為當時的條件是沒有書籍可以閱讀。
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 1981年調到《青年文學》當編輯。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王朔等人合作創造了頗有影響力的電視連續劇《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等。80年代末在大多數中國人還在為溫飽問題發愁的時候,馬未都看到了中國古董市場的契機, 開始從百姓們手中收購中國古文物。馬未都將多年收集的明清家具以及陶瓷玉器等都放在自己的博物館裡。1997年1月18日,他創辦的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據說馬未都也是一位古玩鑑定專家,鑑定是馬未都日常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以上信息來源Wikipedia>
<📻音頻收集源於網絡>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