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比較不一樣,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年齡焦慮這件事,今天是我的solo場,你只會整場聽到我的聲音(笑),為什麼會講關於年齡焦慮呢? 因為我剛過生日,哈哈哈,不免俗也感到一點年齡的包袱在,所以我也想回顧一下 從告別菜尾世代這本書延伸出來學習擁抱成長一些tips。
今天這集的走向,會先聊聊年齡焦慮的來源還有我們可能遇到的問題,最後節目尾端,我會加碼愛樂莎平常對於事情、人生感到焦慮時候會做的事情,怎麼樣解決當下的壓力或情緒。
(如果想直接聽愛樂莎焦慮時候會做的五件事情,也可以直接跳到[16:55]收聽喔)
從告別菜尾世代一書中,想討論華人社會的年齡焦慮來自於三件事
東方社會的直線思考與社會期待的樣子
告別菜尾世代提到很有趣的店,這樣的思考模式是很直線思考,或許是受到孔子的影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什麼年紀就應該要做什麼樣的事情,不知不覺成為東方社會帶給我們的框架,我們就這樣隨波逐流走在社會期待的道路上。
社會價值觀影響我們的思維
不覺得媒體總在報導許多年輕的成功企業家,總是崇尚旅說少年得志的早期成就,讓我們一窩蜂想往同一個方向走,就像這本書的作者形容,我們每個人都像是罐頭工廠的複製品,忽略我們其實能夠和別人不同,也害怕放慢腳步,深怕自己落後了那一點點的時間抵達工廠。沒錯,我也曾經有這種想法,工廠就好比社會,我在學生時代也一直對年齡感到焦慮,但我一直不知道這種焦慮是從哪裡來的,我記得我從高中就一直覺得自己很老(笑),到後來也覺得如果唸研究所是不是延遲進入市場的時機,唸研究所真的會對我的未來有幫助嗎?那時候其實有這樣的想法閃過,最近看了這本書發現,其實有時候年齡焦慮就是一種害怕沒有達成的失落感吧!我害怕的其實是我念完研究所沒有進步,然後沒有達到我預想的目標,害怕沒有在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在事業有一定成績的時候達到一定的薪資水準,諸如此類被社會價值觀所包覆的思維,真的太可怕~當每個人都追求薪資福利高、安穩的生活,就會失去找尋自己熱愛的事情,影響我們自我發現的過程,遺忘我們其實有其他可能性。
害怕浪費、繞路—其實成本更大
而這樣的社會價值觀導致我們害怕重新開始,想要轉換跑道,因為很多原因緊緊抓著現有的資源不放,想要改變又害怕踏出那一步,可能做得不是喜歡的工作,卻因為安穩的福利與薪水,而跳不出去。他們可能是害怕踏入新的領域一切都要重頭開始,那麼不就是浪費過去曾經的努力,而社會友會如何看待我們那些繞路、走歪路的選擇。
因為擔心浪費、可惜,使得這兩者都成為我們的恐懼,其實背後的機會成本是更大的。
以工作或唸書來說,很多人會想著,我已經花了這麼多的時間讀這個科系,現在轉換跑道會不會很浪費?但如果一直走在不喜歡的道路上,那機會成本是不是更高呢? 如果你花了三十年都怎在自己不喜歡的道路上,等到三十年後才遙想,這好像不是我熱愛的事情,但其實三十年前的今天你應該就知道這件事情了。 當然,如果你在三十年後轉換跑道也是很棒的選擇!
以感情來說,有些交往十年卻情已轉淡的情侶,想結束一段感情卻捨不得放棄已經經營這麼久的感情,但如果一直下去,真的結婚,往後的人生就要與沒有感情的人共同度過,那不如認清過往的投資不可回收,起碼可以贏回自己的下半輩子。
如果一直往既定的方向走,耗費的「成本」其實更大,我自己在大學的時候念的是跟交通有關的科系,那個時候爸媽的思維就是想讓我繼續念研究所,搭配五年一貫,就可以省一年,取得碩士學位不是很好嗎?但我自己清楚我不喜歡這個領域,所以就毅然決然拒絕,接著轉換到我想念的科系。但其實這算是有延遲了一陣子,我大學時候就想過轉系,但因為真的不確定自己的方向和喜歡的科系,就打消了念頭,停留在原本的科系不會不好,一樣能夠學習到不同領域的知識,只要善用學校資源,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有幫助的,但如果你今天有一個確定要前進的目標,盡早轉系或轉學也是很棒的選擇。
還記得我和朋友聊天,大學的時候會很害怕降轉,對年齡感到焦慮,很害怕在不對的年紀畢業之類的,但後來想想那些很努力轉學,考更好的學校,或是轉向自己喜歡科系的人,其實他們都有更好的結果….其實那一年兩年的差距(降轉的年紀),真的不大,那一年兩年的差距其實可以換到十年後更好的未來。
所以,如果一直往既定的方向走,耗費的「成本」是更大的,因為那並非自己所熱愛或喜愛的事物。但是我們要怎麼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呢?這是需要一段自我發現的過程。少數的人很幸運地能在非常早期知道自己的目標,但大多數的人經過不斷的嘗試、探索,才發現自己能夠或是想要走的方向,而我們常常忽略探索自我的過程,可能也是害怕吧!害怕繞路、浪費時間等等。
作者提到一句我很喜歡的話:「如果你從來沒有看過別人成為什麼,便很難想像自己可能成為什麼。」或許西方社會存在太多我們看似繞路的過程,但對他們而言,探索自我是人生的一小階段,當他們生活中都是這樣的範本時,他們自然而然不會這樣覺得。
「我們總是用年齡設定里程碑,每個年齡都被社會既定的里程碑綁定,當沒有在既定年齡裡達到那個里程碑時,我們焦慮的,或許不是年齡,而是隱含在年齡背後「沒有達到」的失落,可是,誰有權定義你的人生里程碑?誰又可以為你找到夢想的里程碑?能夠找到里程碑、定義里程碑的人,應該只有你自己,不是嗎?」- YC HUNG
在這個相對衣食無缺的年代,我們卻傳承上一代的思想,用看似有目標的計畫,追求安穩且獲利豐厚的職涯,而束縛自己其他可能性,當人生選擇這一條路時,同時也錯過了另一條路的風景,人生那麼長,年齡不該是我們的藉口或焦慮來源,我們都該掌握自己的人生節奏,嘗試不同事情並跟隨自己的心吧!有時候,你賺得再多,心靈上可能都不會很滿足,因為,那不是你熱愛的事情啊!
最後想送給大家一句話,《大器晚成》的作者Rich Karlgaard 說:「耐心等待,善待自己。但永遠不要將就。」工作、感情亦如是。
[16:55] 最後提供幾個愛樂莎焦慮時會做的事情:
大吃大喝(大笑),美食非常能夠療癒我的內心,但當然只是暫時的讓心情愉悅。看書,我很喜歡看勵志書或是別人的自傳、生活啟發,鼓勵年輕人的書,從別人的可能中也看到自己的可能性。運動,這是很多人都說的方法,我是在寫論文寫到崩潰的時候,發現,原來運動除了瘦身,真的還有情緒平復的作用!促進多巴胺讓心情更愉悅:)找尋生活中的刺激,這是我自己在生活中太平淡或太安逸,鼓勵自己的方式,像是我可能會去陌生的場合聽演講、參加不同的課程或活動;運動也可能成為你生活中的刺激,像是報名健身房或到運動中心。動手寫筆記,這是最有用的方法!書寫與抒發內心的想法,列下所有想做卻沒有做的事情,沒有做的原因或是擔心去做了會發生的事情,盤點自己內心的想法,再慢慢寫下哪些可以執行,可以的話,排序、列下可以完成的時間,或是如何完成這些待辦事項/目標,就可以安心去睡覺囉。 非常謝謝你願意花時間聆聽這集的茫然不是病,這集有一點小失控(笑),希望這集的內容帶能夠帶給你一點點幫助!如果你喜歡這個節目,記得訂閱與分享給你的朋友喔!也歡迎追蹤storywho的instagram喔!期待下一集的節目吧!
Subscribe: Apple Podcasts | Android | Spoti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