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这个音频专辑将带您穿越历史,深入探索各个时期的杰出名将。从“万人敌”项羽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每位名将都有着惊人的故事和成就。金戈铁马娓娓道来,这个专辑将为您呈现历史名将的生动形象和不朽传奇。... more
July 22, 2024乘虚而取神器,因乱而有帝图—刘知远刘知远(895年—948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刘暠。沙陀族,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刘知远自幼不好嬉戏,沉重宴言,长大后,与后晋高祖石敬瑭皆为后唐明宗帐下偏将。因曾解救石敬瑭于战场,故当石敬瑭出镇太原时,任刘知远为押衙。在后唐废帝时期,石敬瑭将要举兵,刘知远与桑维翰为之谋划,从而成为后晋开国功臣,并开始统领禁军。天福二年(937年),刘知远迁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忠武节度使。不久,另一位重臣杜重威代刘知远领忠武军,刘知远徙任归德节度使。天福五年(940年),刘知远待任为邺都留守。次年,徙任为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后晋出帝即位后,与契丹断绝关系,为避免刘知远居功有异志,先后封其为太原王、北平王,拜北面行营都统。但刘知远并未出兵抵御契丹,反而在契丹灭后晋时奉表于耶律德光。他在看清契丹无法稳定中原局势的情况下,于开运四年(947年)二月称帝,稳定并收取中原各个藩镇的军心。六月,刘知远入东京(今河南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后汉建立之后,首要任务是稳定中原局势。而其中一大隐患即天雄节度使杜重威。于是刘知远几乎花费一年时间亲征杜重威,使其归服。十二月,刘知远长子魏王刘承训去世,刘知远悲痛万分,以致病重不起。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更名为刘暠,数日后去世,时年五十四岁,次子刘承祐即位。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more9minPlay
July 19, 2024儿皇帝—石敬瑭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942年7月28日), 沙陀族, 太原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以善射被李嗣源倚为心腹,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讨赵在礼,至魏州,石敬瑭统亲军拥李嗣源为主,迅速占领汴州。李嗣源不久即位,是为明宗。石敬瑭因此先后被任命为保义、宣武、天雄、河阳、河东节度使。长兴四年(933年),李嗣源死,子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加石敬瑭中书令,调任成德节度使,后又镇守太原。次年,李从珂反,闵帝出奔,路遇石敬瑭,被石敬瑭挟留在卫州。不久,闵帝为李从珂所杀,李从珂即位,是为末帝。末帝猜忌石敬瑭,于清泰三年(936年)命石敬瑭移镇天平军。石敬瑭遂与桑维翰、刘知远等谋反,以割地、称臣、称儿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相助。十一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改元天福。后晋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每年献帛三十万匹。闰十一月,后晋和契丹合兵攻克洛阳,后唐灭亡。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迁都汴州。天福三年(938年),升汴州为东京,置开封府,改洛阳为西京。石敬瑭在位期间,连年发生兵乱,且依附契丹,使中原地区动荡不安。天福七年(942年),吐谷浑活动于河东,对契丹造成威胁,石敬瑭因此受到责问,忧郁成疾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more23minPlay
July 17, 2024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10月10日~933年12月15日),小字邈佶烈,称帝后改名李亶,沙陀族。应州(今山西省应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养子。中和四年(884年),李嗣源在汴州上源驿救护李克用,从此受到李克用赏识。李嗣源在与后梁的争战中屡立战功,被授予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加同平章事。同光元年(923年)十月,李嗣源率先攻入汴梁,灭了后梁。后唐建立后,李嗣源受到猜忌。同光四年(926年)二月,赵在礼为首的魏博戍卒哗变于贝州,李嗣源受命平叛,军队再度哗变,拥李嗣源为主。后唐庄宗李存勖死后,李嗣源称帝,改元天成。李嗣源即位后,志在与民休息,共享承平,在文化上命令国子监校正“九经”,提倡儒家学术。在政治上积极笼络各集团人员,扩大统治基础,争取地方藩镇支持。在经济上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减轻民众税负,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粮价,准许乡间百姓自造酒曲,放宽诸如铸铁业在内的民间手工业限制,允许百姓自由铸造铁质农具,减轻铁税,其在位期间“天下屡稔,朝廷无事”,中原经济逐渐复苏。执政末期,李嗣源刻薄疑忌,随意诛戮大臣,使群臣离心,父子互相猜疑。长兴四年(933年),李嗣源病重。其次子秦王李从荣发动兵变,战败被杀,李嗣源闻讯惊逝。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安葬于徽陵。...more24minPlay
July 15, 2024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后唐庄宗李存勖(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一作李存勗,小名亚子、亚次。出生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沙陀族。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王朝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晓音律,习《春秋》,通大义,善骑射。乾宁二年(895年),随李克用讨伐邠州王行瑜,为唐昭宗所赏识,遥领检校司空、隰州刺史,后改封汾、晋二州刺史。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薨逝,李存勖袭封河东节度使,承继晋王之位,在潞州之战中大败后梁。后休兵行赏,厉行整饬,禁盗贼,恤孤寡,征隐逸,止贪暴,峻堤防,宽狱讼,晋地渐安,攻占幽州、镇州、魏州,尽有河北土地及甲兵,后李存勖亲自率兵与后梁军连年鏖战。天祐二十年(923年),李存勖于魏州登基称帝,改元同光。因曾受唐朝赐李姓,入皇籍,故以唐室后裔自居,沿用大唐国号,史称后唐。十月,灭亡后梁,建都洛阳。同光三年(925年),灭亡前蜀,取得汉中及两川之地。李存勖后期心满志骄,大修宫殿,搜刮民财,猜忌功臣,宠信伶人,自取艺名“李天下”。又任用孔谦为租庸使,峻法剥下,厚敛奉上,赋役繁重,军士匮乏,四方饥馑,怨声载道,兵变蜂起。同光四年(926年),李存勖派李嗣源率兵镇压以赵在礼为首的邺都兵变,李嗣源却与叛军合谋,回师攻打洛阳。四月,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安葬于雍陵。...more26minPlay
July 12, 2024灭后梁,平蜀地—郭崇韬郭崇韬(约865年~926年),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历仕两代三主,唐僖宗后期,作为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累典事务,廉洁干练。大顺元年(890),李克修死后,改任李克用典谒。天佑十四年(917),李存勖以为中门副使,和孟知祥、李绍宏一起参与机要。天佑二十年(923),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拜兵部尚书、枢密使。同年,郭崇韬献计奇袭汴州,梁晋对峙四十年,一战八天灭梁,他以佐命之臣之功加授侍中、冀州节度使,封赵郡公,食邑二千户,赐铁券,恕十死。同光三年(925),李存勖以长子李继岌为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率军六万讨伐前蜀。同年十一月,率军抵达成都,王衍出降,前蜀灭亡。不久,郭崇韬遭到宦官李从袭、向延嗣、马彦珪和神闵敬皇后刘氏构陷,在成都被铁楇打死,所生五子全部遇难,只有两孙幸存。...more25minPlay
July 10, 2024苻坚后人的奋斗—符存审符存审(862年—924年),本名符存,字德祥,陈州宛丘县(今河南省淮阳区)人,是中国五代时期的后唐军事将领,一生经历百余次战役而未尝败绩,曾经多次与后梁交战并击破朱温、驱逐北漠契丹,与同袍周德威齐名。因为被晋王李克用收为义子御赐国姓,因此部分史册又载为李存审,到后唐明宗李嗣源时其子复归旧姓。在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列传中唯一得以保留原本姓氏的人,其余获授国姓的众人皆记为李姓。...more13minPlay
July 08, 2024洞识兵势,姑务万全—周德威周德威(?-918年),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名将。周德威以勇敢多谋闻名,初事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为骑将,一直戍守在云中(今大同),非常了解边境的事情,后出任铁林军使。跟随李克用讨王行瑜,以功升衙内指挥使。光化二年(899年),梁王朱全忠军围晋阳(今太原南晋源镇),闻周德威勇猛,明令能擒周阳五者为刺史。梁王骁将挑战反被周德威俘。天祐三年(906年),迁代州刺史、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开平二年(908年),随晋王李存勖援潞州,大败后梁军,授振武节度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又授蕃汉马步总管。 开平四年(910年),周德威于柏乡之战中建议晋王退军高邑(今属河北),诱后梁军离营,以骑突袭,被晋王所纳,歼灭后梁军数万。乾化元年(911年)至乾化三年(914年),在幽州之战中灭大燕,授卢龙节度使。贞明三年(917年),契丹30万大军围攻幽州,周德威率军民扼守200日,屡挫契丹军。贞明四年(918年),跟随晋王参加胡柳陂之战,因其战策不为晋王所纳,致晋军先败,与其子皆战死。...more14minPlay
July 05, 2024铁枪王彦章王彦章(863年-92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军中号“王铁枪”,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寿张集村)人。五代时期后梁将领。王彦章少年从军,随梁太祖朱全忠征讨,以骁勇闻名,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冲锋陷阵。王彦章屡立战功,由开封府押衙等职累进为行军先锋马军使、检校司空、汝州防御使、匡国节度使、北面行营招讨使,封开国侯。王彦章性刚直,痛恨权臣扰乱朝政,遭到排挤和非难,谋不见用。923年,后唐军攻占郓州。经宰相敬翔力荐,梁末帝朱友贞任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王彦章乘夜斩断连结德胜(今河南濮阳)南北城的浮桥,使两岸唐军不能相救,其率兵破南城。唐军弃守北城。 923年,唐大举攻梁,王彦章奉命防守东路,在中都战败被俘。后唐欲用其才,屡遗人劝降,因不屈终遭杀害,时年61岁。...more12minPlay
July 03, 2024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李存孝(858―894年),本姓安,名敬思,代州飞狐县人。 (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 一说今山西省灵丘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成为晋王李克用麾下骁将、义子,人称“十三太保”。随着李克用南征北战,平定黄巢起义,收复潞州,讨伐幽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历任汾邠邢三州刺史。带兵攻打赵王王镕,受到李存信诬陷,投降唐昭宗,出任邢洺磁节度使。乾宁元年(894年),受到李克用的围攻,兵败出降,处死于太原。...more2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