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March 18, 2022Vol 30 . 俄乌局势对中日韩三国能源转型有何影响?上期我们从欧盟与俄罗斯的能源供求动态、能源安全等角度分析了俄乌冲突将如何加速欧盟能源转型,本期我们将分为三个时间尺度:当下(2022年)、短期(到2025年)和长期(面向2030和2050年),结合目前东亚三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和进口组成特点,讨论俄乌局势对三国能源转型的影响。对话:袁雅婷、赵昂编辑:李颖...more24minPlay
March 04, 2022Vol 29 . 欧盟能源转型被迫加速:俄乌冲突的长期影响令人意外的俄乌冲突究竟会对全球治理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仍然是个在短期内难以回答的“大”问题。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的能源转型是全球治理的核心议题之一。为什么我们认为俄乌冲突将加速欧盟欧盟能源转型?磐之石的赵昂将从欧盟能源转型的历史、欧盟与俄罗斯的能源供求动态、国际关系和能源安全等角度为您展开分析。对话:赵昂编辑:李颖...more14minPlay
February 18, 2022Vol 28 . 中国电动汽车主流化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电动汽车产业的表现令人瞩目。全球年销售电动汽车高达600万台,其中一半的销量来自中国。随着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我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将面临一个重要的考验。如果2022年新车销售中电动汽车占比超过20%,那么中国道路交通部门的脱碳进程将很可能大大加快。我国的电动汽车的普及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是当下交通脱碳政策讨论的重点议题。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上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谢驰教授就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电动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机遇和挑战,分享他的分析和见解。对话:赵昂、谢驰编辑:李颖...more33minPlay
January 21, 2022Vol 27 . 自动驾驶中的关键技术及其交通减排影响本期节目素材来源于磐之石12月10日在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的支持下,开展的线上研讨会:“交通部门碳减排——行为改变在电动汽车普及过程中的作用”。发言嘉宾轩辕哲博士从自动驾驶技术与电动汽车谈起,分享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感知模块及其存在挑战。他也将自动驾驶与未来出行场景相结合,探讨了出行行为改变,以及他对于自动驾驶对交通碳减排的潜在贡献。对话:林佳乔、轩辕哲(素材)编辑:李颖...more29minPlay
January 07, 2022Vol 26 . 2021年能源评论年度回顾本期节目是一期特别节目,是《2021能源评论》播客栏目的一个年度盘点。我们借此机会回顾过去一年的节目,希望与各位听众一起回顾 2021 年发生的重大气候和能源政策和事件。在2021年我们共制作播出了25期能源评论节目,主要分成气候和能源两个大类:其中气候类(16期)主要讨论了气候政策、气候谈判、碳定价;能源类(9期)主要为低碳交通和电力系统相关的节目。想知道播放量最高的节目是哪几期?以及主播录制的流程及感受如何?这期节目一并呈现。对话:林佳乔、赵昂编辑:李颖...more31minPlay
December 31, 2021Vol 39 . 电动汽车废电池应如何可持续管理:以欧盟和韩国为例本期我们将解读由欧洲环境政策研究所(IEEP)上个月发布的关于电动汽车废弃电池管理的报告,这份报告以欧盟和韩国为例,探讨电动汽车废电视管理当前和未来潜在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在本期节目的最后,我们也梳理了中国电动汽车废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解读:林佳乔、袁雅婷编辑:李颖...more30minPlay
December 24, 2021Vol 25 . 新能源车2021年销售火爆:带你深入了解背后的行为驱动因素(下)吸引更多的购车者转向电动汽车,传统政策中的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是常用的措施。其实,政府部门和车企也可以借用行为经济学方法促进政策实施效果,比如让消费者知道更多关于电动汽车的总拥有成本的信息,将有助于了解电动汽车在成本方面的优势,破除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成本方面的障碍,这从网约车较高的新能源车占比可以看出其影响。传统政策让电动汽车发展步入正轨,行为经济学方法则可以加速这个进程,实现更快的电动汽车普及。此外,从抑制用车需求方面本期节目也有所介绍,用具体案例来引出公共交通便利性、出行即服务(MaaS)、自动驾驶都将会在未来交通部门脱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话:林佳乔、赵昂编辑:李颖...more40minPlay
December 17, 2021Vol 24 . 新能源车2021年销售火爆:带你深入了解背后的行为驱动因素(上)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经突破37万辆,同比增长120%以上,乘用车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250万辆。本期节目将结合主播自身新能源车选购心路历程,分析电动汽车普及的影响因素。只考虑购车成本和新能源汽车指标的稀缺性是否会让北京购车者做出理性的选择?其他影响行为改变的因素是什么?这期节目将结合磐之石最新报告,带你探究行为改变背后的障碍与偏见,深入了解新能源车购车者背后的行为驱动因素。对话:林佳乔、赵昂编辑:李颖...more37minPlay
December 03, 2021Vol 23 . 解析近期气候热点事件:甲烷减排行动方案11月上旬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在甲烷减排方面取得了两个重要的进展,即全球甲烷承诺(Global Methane Pledge)和中美表示将合作加强甲烷减排。本期节目将首先在以上气候谈判进展基础上,结合目前甲烷排放的国内外情况,探讨中国未来甲烷减排的挑战、欧洲的经验。最后,我们也基于生态环境部11月25日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国家甲烷行动计划需要考虑的5个方面入手,对国内甲烷行动计划做了的一些讨论和展望,尤其是在废弃物管理方面的甲烷控制。对话:林佳乔、赵昂编辑:李颖...more32minPlay
November 17, 2021Vol 22 . COP26回顾:1.5℃目标离我们更近了吗?在英国格拉斯哥刚刚落幕的联合国第26次气候变化大会(COP26)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大影响并不体现在最终达成的《格拉斯哥气候协定》,而是在会议过程中纷纷出现的与退煤、低碳交通、甲烷控制排放、禁止砍伐森林的众多承诺。这些仍有待具体落实的承诺,虽然没有像《格拉斯哥协定》可以得到全体缔约国正式签署同意,但支持这些承诺的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的国家通过履行他们的承诺,将对未来的全球气候应对和实现本世纪末的温控目标带来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本次能源评论特别节目我们将为你分析这背后的缘由。对话:赵昂、林佳乔编辑:李颖...more3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