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文學的愛好者們,或正恐懼文字的技藝被飛速橫掃於黑暗荒野之中。然而,我仍相信文學。並且,相信聲音的表現也是一種文學詮釋。在文學的追尋中,忘路之遠近。芳草之鮮美,落英之繽紛,原來可以從聽覺中感受。在這裡播放的,是我的文學選擇,我的文學詮釋。--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FAQs about 彷彿若有光|相信文學 相信聲音:How many episodes does 彷彿若有光|相信文學 相信聲音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14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29, 2020第33集 沈從文的抒情聲音——短篇小說〈靜〉本集節目跟大家一同解讀沈從文最好的抒情小說〈靜〉。這篇作品寫於1932年。戰亂年代,某個小城,某個女孩,某天下午,帶出了一個充滿聲音與色彩的「靜」的境界。...more48minPlay
August 22, 2020第32集 沈從文的抒情聲音——與梅家玲談沈從文最好的短篇小說〈靜〉這一集節目再次與台大中文系梅家玲教授有約,在充滿人文氣息的文學院,暢談沈從文最好的短篇小說〈靜〉。這篇作品好在哪裡?可以從哪些角度理解這個作品?「靜」這個字的抒情底蘊,需要我們細細感受。...more39minPlay
August 15, 2020第31集 秘境探索特輯——臺大中文系「紀念室」的人文寶藏這一集是特別節目,「彷彿若有光」首次訪談! 為了訪問臺大中文系梅家玲教授,來到臺大校園,在文學院發現了中文系的秘境「紀念室」。 臺大中文系史上第一份會議紀錄上面有哪些學術大咖?為什麼一份會議紀錄就能看到臺灣學術的兩大傳承?中文系助教有百般武藝還要兼任縫紉師?中文系師生有登台唱京劇的本事?原來臺大中文系紀念室好好玩!...more27minPlay
August 08, 2020第30集 沈從文的抒情聲音——邊城EP10不知不覺中,《邊城》已經來到第十集,進入尾聲了!讀到爺爺提醒翠翠晚上將有大雷雨的那一段,眼睛濕了。是否記得,爺爺曾告訴二老,不需要追求成為大人物,只要保有原來的正直純良就好。二老本來不也打算追求一個清明純粹的人生嗎?然而,命運的安排卻不如此。在茶峒外面的世界,可能正是動亂無常的時代。走出茶峒的二老,可能會走入父親順順當年的人生道路了吧!邊城啊 邊城! 我們想進入呢, 還是離開?⋯⋯...more58minPlay
August 01, 2020第29集 沈從文的抒情聲音——邊城EP09大老天保死了,留在世上的人一下子都掉到一種尷尬無解的情境。天保的死,是翠翠的錯嗎?是爺爺的錯嗎?是二老的錯嗎?應該都不是,但又似乎有種說不清的、千絲萬縷的連結。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會看到爺爺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裡,為了翠翠的未來,做最後的努力。他是如此用力地放低姿態啊!爺爺對翠翠的成長與心事,一直細細的、默默地觀察著、體會著,他一直在等翠翠明確說出自己的心意,他想尊重翠翠的選擇。然而對十五歲的翠翠來說,愛情仍是一朵雲霧裡的花,或者只有在夢中才摘得到的山崖上的虎尾草,那是只以隱喻的形式存在的感受,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同時,自己因長大而必須離開爺爺,或者,爺爺因年老而必然離開自己,這樣的恐懼像鬼魅一般纏繞著翠翠。 然而,對那兩個從小被教養成勇敢、勤奮、直接的青年來說,他們又怎能讀到翠翠與爺爺心理上這些委屈婉轉呢!...more31minPlay
July 25, 2020第28集 沈從文的抒情聲音——邊城EP08這一集節目,是沈從文中篇小說《邊城》裡面 「抒情聲音」的極致表現。愛慕翠翠的少年在明月高掛的晚上,來到對面的山崖,唱出滿腔的情意。翠翠卻是在夢中聽到歌聲。她是用靈魂聽,不是用耳朵聽。翠翠的夢,太美了!然後,卻出現了不祥的預兆。其實,美麗迷人的大自然為這地方人們帶來的不可預期的危險,是從一開始就潛伏在小說敘事的底層的。 人生的有限,更是不可不接受的自然韻律。面對死亡,處理情傷,《邊城》的敘事語氣還能維持那一派日升月落的悠遠綿長嗎?且讓我們來聽聽沈從文如何處理這個情節的大轉折。...more37minPlay
July 18, 2020第27集 沈從文的抒情聲音——邊城EP07《邊城》的故事發展到這裡,出現了另一個具有關鍵性的地方習俗,那就是「對歌」。對歌的傳統,不僅歌聲要好,還要根據唱歌當時的景物與情感,即興作詞,這才是唱山歌的精神。山歌的內容多半是情歌。古代講究禮教,山歌似乎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古來仍有一些思想比較開放的文人學者,能有足夠的見識,發現民間的歌曲的價值。像是明朝的馮夢龍編輯過《山歌》,清朝曾經有人編輯過廣西的民歌集《粵風》等等。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曾發生過「歌謠運動」,大批學者自覺性的投入搜集各地民歌的活動。在台灣,則有史惟亮、許常惠以音樂學家的角度,長期進行台灣民歌的採集運動。所以,沈從文把「對歌」寫進《邊城》,一方面是湘西民俗的反應,一方面也是在回應古來文人對民間歌謠的興趣吧。真正會唱山歌的人,能即興作詞,用各種身邊的景象事物,來比喻愛情。在這一集的情節中,我們會從爺爺口中得知,原來,翠翠的母親與父親,當年就是唱歌的能手呀!他們也是通過對歌來談戀愛的。唱著、唱著,就唱出了翠翠⋯⋯...more37minPlay
July 11, 2020第26集 沈從文的抒情聲音——邊城EP06小說的第三個端午節,身在眾人的熱鬧歡樂之中,翠翠驀然回首,聽到什麼?看到什麼?這一集〈邊城〉中,小說圍繞著端午節,描寫了許多賽龍舟的細節,其實是為了讓翠翠與爺爺各自的心事,在這熱鬧喧天的節慶日子裡,千迴百轉地發展著。這種緩慢但細緻的敘述方式,表現了沈從文的抒情聲音。 大老與二老對翠翠的情意,通過不同的方式明朗化了。這好比龍舟競渡,兩船爭先,到底誰會贏呢? 另外,在節慶歡樂中出現的第三者,一如所有的愛情故事,她的作用是催促了戀愛的進度。一直不肯清楚表態的翠翠,在第三者的刺激下,她的感情是更清楚了,還是更迷惑了呢? 我們要從小說中所有小小的細節,去追蹤他們隨著賽龍舟的鼓聲而怦怦作響的心。...more37minPlay
July 04, 2020第25集 沈從文的抒情聲音——邊城EP05過不完的端午節,難了的青春迷情!翠翠與儺送正式見面了呢! 只是,我們的翠翠那麼彆扭,真是急死人了。爺爺稱讚儺送那麼標緻,好比山裡最漂亮的花豹,最驕傲的大公雞,他豈不是暗暗期待這美男子與翠翠的結合嗎?這裡最優秀的青年沒有得到在世上功成名就的機會,爺爺不以為可惜,反倒希望年輕人永遠維持著原來的純良正直就好。因為,沈從文的抒情聲音裡,純美原鄉桃花源與黑暗、腐敗、暴力的亂世是相生相依的。那麼,在那個時代裡,爺爺這樸實的願望,有機會達成嗎?...more37minPlay
June 27, 2020第24集 沈從文的抒情聲音——邊城EP04端午節剛過,我們再來陪翠翠過端午!這一集節目是沈從文中篇小說〈邊城〉的第五章到第七章。沈從文對南方的端午節傳統特別有興趣,尤其是賽龍舟的習俗。他認為這個日子帶來極大的興奮與快樂,不是生活在北方平原地方的人所能想像的。所以,《邊城》把端午賽龍舟作為翠翠情竇初開的原點,是有道理的。爺爺希望翠翠有好的歸宿,翠翠還弄不清自己的感情,大老二老對翠翠都有想法。可是,在那樣的民風樸實的偏遠的小城,他們找不到表達的方式。爺爺老了,翠翠長大了。爺爺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不讓翠翠重複她母親的命運,但是⋯⋯...more36minPlay
FAQs about 彷彿若有光|相信文學 相信聲音:How many episodes does 彷彿若有光|相信文學 相信聲音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1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