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播客我们想聊一聊“生活的支点”。
1/什么是生活的支点呢?
所谓的支点,就是那些在你失败和不如意的时候,仍然能够托住你的东西。诚然,我们经常会感觉到疲累、无聊、对工作和学习提不起兴趣,最后陷入碌碌无为但是又乏于做出改变的循环,但依然有些事物是会让我们在这个黑暗的循环里看见一束微光的存在——这就是我所说的支点。它是你面对不喜欢的工作、不如意的遭遇时,可以托举你的精神力量,也是可以让你在任何状况下,抚平心理褶皱、进入心流、找回状态的东西。
它可以是很宏大的东西,事业、理想、宗教信仰、或是一段珍贵的关系。它也可以是很微小的东西,比如自己的宠物、一个小小的兴趣爱好、等待发售的游戏、还没到来的演出、下次年假想实现的旅行、下班后窝在被窝里看的电视剧……相反,如果人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什么都觉得没意思,内心找不到支点,也就失去了追求什么的动力。
2/生活的支点越多,内核越稳定
当一个人的生活建立在多重支点上时,他们的内在核心,例如价值观、心理稳定性、自我认知,就更容易保持平衡和稳定。
生活中的“支点”可以指人际关系、事业、兴趣爱好、精神信仰等多方面。当一个人的生活支点多样化时,“不要把全部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会把全部的心理压力和期待集中在某一个方面上,例如事业或爱情。这种分散化能够有效减少某一方面失衡时对个人生活的冲击,从而增强内在的安全感和心理韧性。
3/开启我的人生新副本
如果说走在正轨上的人生是被安排好的,是听从于“传统势力”的,那我希望在传统的第一人生的同一时空,创建一个新的副本,运行我的“第二人生”。
如果有机会,你们想过的第二人生是什么样的呢?还是说你们非常满意自己的现生?(这里的第二人生主要是指,假如在有时间有精力的前提下,能在你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开展一项全新的副本,你们会做什么呢?)
4/寻找生活的支点本质是主体性的培养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体,其实寻找生活的支点本质就是主体性的成长,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们是否都拥有充盈的独立自强的主体意识、能够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主体自由和主宰自己前途命运的主题能力呢?显然,这还是一个问题。
Timeline:
00:01:53什么是生活的支点?
00:05:12他是我黑暗里的一束光——追星给我带来的改变
00:12:18在打扫卫生中放空自己释放压力
00:14:50不管世界有多纷纷扰扰, 小狗仍会为你舔舔伤口
00:16:12无法离开社交生活——E人总是需要从外界获取能量
00:23:35坚持每天冥想之后, 专注力明显提升
00:27:13还好有小猫, 缝缝补补破烂的生活
00:38:54沉浸于给自己P图, 就好像重新回到小时候玩奇迹暖暖
00:40:40喜欢上运动——想变得更健康是我最质朴的愿望
00:43:35本伪文青血液里流淌的文艺基因要追溯到八百年前……
00:50:00不管身体有多疲惫, 只要和好朋友一起简单见面吃饭都会很开心
00:52:25生活支点越多, 内核越稳定
00:53:27生活支点之风险管理: 追星党只要你tour的够多, 就不用担心本命塌房
00:56:20多样化的生活结构能够增加生活满意度, 提升心理抗压能力
00:57:58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 为什么不追求自己的“第二人生”呢?
1:08:38东亚传统社会机制对表达自我的能力的抑制
1:11:43主体意识被压抑, 独立思考和自我主张的能力弱化, 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
1:18:24惊喜彩蛋!!!
—————————————————————————————
主播:躺赢的小锦鲤、李卡顿、渣理&喇喇哩哩
剪辑:躺赢的小锦鲤
文案:渣理
片尾曲:《这条小鱼在乎》-王OK&洪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