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P13 學「不講理」、學「感同身受」 feat. 淑華學長
在救護車上時,父親對我說「你是我最寶貝的女兒,我要走了,你不要哭泣」,我真的很感恩父親最後的告別,讓我有機會可以有再一次愛的連結,鼓勵大家把父母之間最深層的愛找出來,享受那當下,你將成為世界上最幸福得還孩子!
《活學》P.170 第六章 第一篇 學「不講道理」
《活學》p172. 第六章 第二篇 學「感同身受」
討論問題#1:面對父親的過世,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
在農曆年期間父親走了,一路走來滿滿的感恩,父親生前告訴我們想要在過世五日內火化,希望我們早早脫離悲傷的情緒,即便他的人生結束了,但我們的人生還在繼續。我面臨的課題是接下來我要如何面對沒有爸爸媽媽的人生,這時候我就想到活學課程中有講到,痛苦是因為我們的「不受」,我不能接受我沒有了父母的擁抱跟溫暖,我很難過,至今為止我還在調適。我希望各位線上的學長們,如果您的父母都還在,希望各位可以好好珍惜,找出跟父母之間最深層的愛,把握彼此之間溫暖的感受,把握當下成為最幸福孩子的機會。
討論問題#2:面對親人的過世,不講理有什麼樣的啟發?
主持人麗如學長的父親也剛過世不久,認同各位都要珍惜自己的家人,經歷父親的過世,不要跟自己過不去利用自己心態的轉換,給自己很大的力量繼續往下走,就像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挑戰也常常讓人也過不去,過不去的時候不要勉強自己,跟這次主題「不講理」呼應,不要嘗試用道理去化解這些挑戰,用互相理解的方式,例如對父母孝順,不一定要用承歡膝下的方式,理解父母也是一種孝順。
主持人小唐學長與母親因為一場爭執有所情緒,同樣也不能透過講道理的方式溝通,順著對方的意讓事情發展,讓彼此都好過,爭執的結果自然不會不好過。
討論問題#3:淑華學長在父親過世後,跟家人之間的相處,有什麼樣的改變?
父親身為一家之主,常常介於家人之間做調解,現在與哥哥之間經常會有家庭庶務上的爭執,但後來我發現是不理解,不斷想跟對方講理,各有各的理,但都沒有理解對方,也讓家庭成員受到波及。不管我們講的道理是否正確,是否符合社會價值觀,是否在證明自己,這都不是重點,因為講道理的過程中有太多的自我框架跟情緒。
討論問題#4:身為企業高層,對身邊的人如何「不講道理」?還能夠使對方成長。
我們可以不講道理,但我們一定要溝通,所謂道理是是非對錯,溝通是表達立場。我跟助理的相處一定會溝通,但不堅持道理,不用要求對方認同你,為你按讚。讓自己活的現實,接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優缺點,一個好的領導者會拿自己的優點回應員工的優點,幫助他把優點散發。對於家人我把握一個原則,讓對方知道我愛一直是愛你的,但你不能拿我對你的愛肆意妄為,讓家人知道當我不喜歡你做一件事,並不代表我不喜歡你這個人,彼此在面對爭執時的抗性自然會降低很多。面對小朋友的教育,我不斷告訴孩子我對他的愛是真實且不變的,並告訴他我也還在學習做媽媽,沒有人指引我也沒有人給我打分數,所以希望孩子跟我合作幫助我成為一個好媽媽,當孩子願意表達,我需要花時間去感同身受,理解孩子在想什麼。呼應主題以充分溝通為前提,學習不講道理。
思維#1:彼此的人生中都在學習活好,重點在於你有沒有辦法跟別人在一起好好相處,這樣一來就不再需要講道理了。
有什麼想跟我們分享的嗎?歡迎點擊: http://bit.ly/3Wo4HEV
https://portaly.cc/life-learning/contact
https://portaly.cc/life-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