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柔软的宇宙》(原宇宙大爆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柔软的宇宙》(原宇宙大爆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8 episodes available.
July 25, 20158.弯曲的时空 数学那是整个科学的支柱。是每个学科都离不开的工具。这东西太重要了。徐光启看见当然就很有兴趣。不光徐光启有兴趣啊,就连后来的康熙皇帝都很有兴趣。到现在还保留下来了,他当年做的几何学作业。传教士当老师教他。他也很感兴趣。所以呢,康熙皇帝的数学知识起码达到现在高中毕业的程度。当然啦,他也仅仅是了解,他不可能泡在题海里面不出来。不过呢,后来他经常在大臣面前得瑟。走在外面,一招手,一帮人递上一堆的测量仪器。然后他就测量数据,自己计算出目标的距离。小太监跑过去一量,分毫不差。底下大臣一大堆都说皇上圣明。康熙也就缕着胡子开心。 欧几里得几何学,那是以5条公设开篇的。 1. 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 2. 任意线段能无限延伸成一条直线。 3. 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4. 所有直角都全等。 5. 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平行公理) 这说的很复杂,其实就是说,直线外的一点,只能做一条线与此线平行。 这5条公里是设定的。不需要证明。但是欧几里得设定的这几条都是平常看到的情况,是实践中检验过的。因此整个几何学与实际的测量是完全符合的。 按理说,好几千年以来,大家都是世世代代学的欧几里得几何学。大家都对他没啥疑问。因为欧几里得的公设是跟日常生活的常识一致的。大师大家觉得有点儿不爽的是第五公设。也就是平行公设。前面几条都简单易懂,一句话解决问题。但是这个第五公设就十分罗嗦。而且,欧几里得的前29项都没用到第五公设。大家就想能不能简化呢?又或者能不能去掉这条公设。从其他的公设推出这一条。要知道,一个体系的公设越少,那么普适性就越好。几千年来,好多人就跟这条公设死磕上了…… ...more24minPlay
July 18, 20157.两个球同时落地 马赫为啥说是一派胡言呢?这事儿说来就话长了,要从伽利略那时候讲起。要知道伽利略是个名人,可以说他开创了近代科学。过去,人们研究科学总是坐而论道。只靠在脑子里思辨就可以了。不用去做实验的,伽利略说这怎么行呢?他一定要做实验来验证。这个行为可是不得了啊。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很纯粹观察自然界可是不一样的。自然界的现象都很复杂。到底是啥因素再起作用。这个不好说。可是实验室里面就比较理想了,可以尽量的去掉干扰因素。伽利略最有名的实验就是那个比萨斜塔实验。他学生说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扔了两个球,一个10磅,一个1磅。结果两个球几乎同时落地。这说明,自由落体,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话。跟质量没关系。也跟材料没关系。这个实验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伽利略、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可惜,这都是他学生说的。这三个词里面,最少有一个是不靠谱儿的。要不就伽利略是并没有自己去扔球,要不就是不在比萨斜塔,要不就干脆没扔过。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个3个关键词,有关系。但是伽利略在实验室里面,做了斜面滚落的实验。做的非常透彻。各种各样的斜面都试过了。斜面滚落跟自由落体,那是异曲同工之妙。原理上都是一回事儿。这个有关自由落体的实验。我们后文书还要讲,跟爱因斯坦关系也很密切…… 马赫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这种观点那是嗤之以鼻啊。尤其对牛顿的水桶实验不满意。马赫就开始找牛顿的毛病啦。他说牛顿的说法有问题,水面为啥会凹下去呢,因为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这个惯性是怎么产生的呢,那是因为宇宙万物都对这个物体有影响。当然啦,马赫是哲学家,这个影响是啥呢。人家就一笔带过了,没具体讲。马赫接着论证,你以为这水仅仅是相对于桶在转吗?那是相对于宇宙万物在转啊。你以为可以轻松的分辨出桶转还是水转,你就赢啦。才不是呢。假如宇宙万物,围着水来反相旋转,那么水面一样是凹的。你根本就分辨不出来,到底是水在转动,宇宙万物静止。还是水是静止的,宇宙万物在转动。你根本分不出来。假如不能分辨,那这两个就是一回事儿。计算上没区别。马赫是哲学家。人家只要论证一下牛顿祖师爷不对就完事,人家就不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啦。 爱因斯坦在奥林匹亚科学院读到这本书的时候,高兴的直拍大腿啊。马赫老人家说的真是太对了,真是说到心坎儿里去了。一切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时间和绝对的空间。现在马赫的这个观点,给了爱因斯坦很大的启发。他把马赫的这个观点归纳为“马赫原理”…… ...more25minPlay
July 11, 20156.双生子佯谬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啦。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没注意。慢慢的事儿就闹大了。大家一打听,这个爱因斯坦在哪个大学工作?后来所有大学都没回音儿。他不在我们这工作啊。后来才找到这位仁兄,闹了半天原来在专利局工作。大家傻了,这是位票友啊。其中就有他当年的老师闵科夫斯基。闵科夫斯基简直是不相信这个消息。难道就是当年上课老翘课那个爱因斯坦?天哪。这是天才啊。大约在1907年~1908年。他跟希尔伯特俩人研究爱因斯坦的论文。认为这东西写的太好了。这俩都是数学家。他们认为物理学家们搞这种计算,哪有数学家来的拿手啊。闵科夫斯基就开始在大学里面讲爱因斯坦的理论。他觉得这是最新的科学成果,应该第一时间让学生们了解。而且,闵科夫斯基更进一步的提炼了爱因斯坦的学说。他认为,应该把时间和空间,等同对待。那么共同构成了四维时空。爱因斯坦觉得这么叫就是个噱头。不过是包装了一把。后来他觉得这个闵科夫斯基不愧有先见之明。4维空间的意义要大很多。这种描述更加贴近于事情的本质。 洛伦兹也听说这事儿啦。他一看,爱因斯坦的论文推导的公式跟他一样啊。但是解释跟他不一样。他不太同意爱因斯坦的说法。但是两个人写的式子是一样的。为了区分,他给爱因斯坦的那个理论叫做“相对论”。爱因斯坦觉得,也能接受。后来叫开了,他也觉得挺贴切。于是这个理论才被称为相对论…… 法国科学家朗之万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双生子佯谬。孪生兄弟,一个在地球上好好的蹲着。另一个坐火箭到外太空溜达几十年。回来以后发现,本来应该岁数差不多的人。怎么地球上这个已经变成个老头了,火箭上那个还是个年轻人呢?这两个本是孪生的孩子,怎么就出现年龄差异了呢?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佯谬……...more25minPlay
July 04, 20155.物理学的奇迹 1905年,那是爱因斯坦高产的一年。这一年他就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一口气写了21篇论文。这其中有几篇,那是最为著名的: 第一篇那是有关光电效应的。 第二篇是有关计算原子大小的。 第三篇,那是有关布朗运动的。 第四篇那就是那篇著名的《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 这一年,爱因斯坦才仅仅26岁。这几篇论文有多厉害呢?第一篇光电效应,使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篇呢,使得他获得了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前一次申请人家没批准,他自己把论文原稿给拿回来了。这一次,这篇论文含金量十足啊。第三篇呢,使他成了统计力学的创始人,第四篇,那就是伟大的相对论。不仅仅是科学界的大地震。连哲学界也跟着大地震。机械自然观被爱因斯坦判了死刑,辩证法胜利了。理论物理学,那是经常跟哲学纠缠在一起的…… ...more25minPlay
June 27, 20154.跨越新世纪 1900年,那是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啊,义和团作鸟兽散。连光绪和慈禧都脚底抹油跑了。北京城打的乱七八糟。大清帝国丧权辱国,赔了人家4亿5千万两白银,人家洋鬼子说了,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在地球的那一头,同是世纪之交的这一年,英国德高望重的开尔文勋爵,在皇家学会的一次大会上做了一次颇有展望意味的发言。开尔文勋爵自己对自己的发言赶到很满意,于是就记录下来,发表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19世纪的乌云》。发表的时候加了大量的资料。文章开宗明义就说了,光的波动理论已经被菲涅耳和托马斯杨的实验给证明出来啦。假如光是在以太这种东西里面传播的,那么怎么地球是如何穿过以太而没有察觉的呢?这便是第一朵乌云。第二朵乌云,那便是有关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的能量均分学说的。 对于第一朵乌云,开尔文勋爵写到,按照菲涅耳的思想,他是这么解释的,地球是由多空的物质组成的,对于以太来讲,可以毫不费力的穿过去。可是迈克尔逊和莫雷的实验完全检测不到这样的现象,以太相对于地球一动也不动,我看他俩的实验很严谨很精密,无懈可击啊。这可如何是好呢。洛伦兹虽然做出了收缩假设。但是我看乌云还是很浓密的,一时难以解决。开尔文勋爵还是很严谨的。 至于第二朵乌云。这是有关气体比热的观测。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的学说,跟实验结果偏差的很大啊。这是怎么搞的呢?十年前我就觉得这事儿不对劲啊。还给他们写了信,然后就没消息了。不过瑞利是支持我的。瑞利他明白,这是一个本质性的困难,没那么容易解决。我看还是否定这个理论比较靠谱儿一点。 这位老爷子算是比较保守的人士了,毕竟岁数大了。但是这老爷子的直觉还是蛮准的。头一个问题,涉及到后来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后一个问题,则是涉及到哥本哈根学派的崛起。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就要完工之际,就因为两块砖塞不进去,不得不拆了整个大楼改建了更加宏伟的双子塔。老爷子的洞察力,不得不叫人佩服。 老爷子不知道啊,就在1900年当年,普朗克就搞出来了新的辐射公式,这个公式连普朗克自己都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威力,居然能够开创出一门新的学科…… ...more28minPlay
June 20, 20153.天才也翘课 到了19世纪初,事情有了改观。出了一位奇人,这位高人是语言学家,东西方的语言他懂一大堆,著名的罗塞塔石碑的破译有他的贡献。他还是位音乐家,当时所有的乐器,没有他玩儿不转的。他还会杂技,走钢丝是他的拿手绝活。他还是位眼科医生,哥廷根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哥廷根大学,后来可是量子力学的老窝之一。不过因为对于眼科的接触,他对光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叫托马斯杨。这位杨大夫完成了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实验,叫做双峰干涉实验。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可以发生干涉现象的。显然光是一种波。杨大夫仰天大笑,牛顿牛老爵爷,你错啦。这位杨大夫给了牛老爵爷一锤子。 1818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证明光线衍射的实验方案。又来了一位高人,此人叫做菲尼尔。他提出了一套实验方案。结果当时评委们意见不统一。支持微粒学说的著名数学家泊松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有个圆板子,一个点光源照着这个圆板子,在阴影之中,应该有个亮斑。泊松说,你这不是胡扯吗,没人见过,阴影里面有个大光点儿的情况,波动学说肯定是不对的。菲尼尔和巴黎天文台台长阿果拉不服气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他俩真的把实验做出来了。正如泊松所说的,影子中心真有个亮斑存在。泊松傻了,天底下还有这事儿呢?泊松这脸被打的啪啪的。人们管这个亮斑,就叫做“泊松亮斑”。由此开始,物理光学被开创出来了。光的波动学说就牢牢地站立起来了,牛顿牛老爵爷地下有知估计能气的吐血……...more26minPlay
June 13, 20152.被开除的神童 那时候,很多的德国家庭都不建议孩子这么早就学习自然科学类的书。很多人都信仰上帝,觉得必须按照圣经的描述来理解这个自然界,理解这个宇宙,那才是能培养出有爱心有教养的人才。我国也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之类的概念,欧洲人那时候也有类似概念。宇宙这东西怎么能用数学公式和图表去描述呢?更要命的是读读气象啊、地理啊。这也就差不多了。你怎么能让孩子去读毁三观的《物种起源》呢? 果不其然,孩子读完这些书,立刻就毁三观了。爱因斯坦就开始觉得,圣经里面描述的不靠谱,甚至是欺骗。这种思想的转变历程,对爱因斯坦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对很多东西要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要是没这个品质,那也就不会有他以后那么大的成就。爱因斯坦立刻就就对数学着了迷。他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叔叔就发现他特别喜欢数学。那时候的德国小学教育,跟我国其实差不多,我国的这种课堂教育模式那就是当年从德国学来的。数学当然就是从4则运算开始的嘛。当然啦,我国富有特色的99乘法表。估计德国是没有的,德文念着也不整齐啊。小学的数学题目,少不了又是啥一个大池子,上面水龙头开着放水,下边往外漏,看看多少时间能灌满。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啊。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那就想在侄子面前露一手,他就拿出了一本《代数》。在老师们看来这是一种偷懒的办法。可是雅各布叔叔可不管那一套,他就教给爱因斯坦列方程式。爱因斯坦乐坏了。这东西太管用啦。后来雅各布叔叔又开始教他勾股定理。爱因斯坦又对几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自己动手证明了勾股定理。要知道后来的相对论,基本就建立在几何学的基础之上……...more23minPlay
June 06, 20151.不平凡的一年 187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按照中国纪年方式那是大清光绪5年。光绪皇帝这一年才8岁。不折不扣的是个傀儡皇帝,实权掌握在两宫太后的手里,具体点说 ,就是慈禧太后的手里。自打鸦片战争之后一直到甲午战争之前这一段,叫做“同光中兴”时期,开始了热热闹闹的洋务运动,国家到是有一派“中兴“的样子。我国的东邻日本,那也没闲着。就在这一年,日本侵占琉球群岛,改名为冲绳,并把最后一位琉球国王流放到东京,给关起来了。 欧美列强那边,也是一派繁荣景象啊,就在这一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那是一个全新时代到来的一个重要标志。欧美正在经历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接电气时代的到来。 这一年出生的人中间有几个特别出名的名人,比如说陈独秀。就是这一年出生的,还有书法家于右任啦,刺杀伊藤博文的安重根啦,还有后来如钢似铁,执掌苏联29年大权的约瑟夫大叔斯大林啦,都是在这一年出生的。 这一年去世的名人里面最重要的一位,那就是物理学大师麦克斯韦。要知道,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实现了天上地下的大统一。也就是遥远的天体,和地上的物体运动,其实遵循的是同样的物理定律。因此,牛顿的贡献被称为物理学的第一次大统一。这个麦克斯韦,那就实现了第二次大统一,原来光和电是一回事儿,电和磁也是一回事儿。都可以用一组简洁漂亮的电磁学方程式来表达。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他首先预测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赫兹做实验真的把电磁波给测量出来了。他还计算出了电磁波的速度,发现居然速度跟光速是一样的,莫不是光也是电磁波?光的奥秘就此揭开了……...more24minPlay
FAQs about 《柔软的宇宙》(原宇宙大爆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柔软的宇宙》(原宇宙大爆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8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