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討論 / Contributors
陳查令,黃瀞皓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人都一直當「奴隸」 (slave),這段經文讀起來也非常累人。我們現在對奴隸制度已難以再接受:將人視為他人的附屬品。
2. 我們可以用現在的觀點,讀回去經文的時代嗎? 奴隸制度 或是 同志議題 的投射? 「聖保羅萬歲!奴隸制度萬歲!」若我們覺得難以接受,為什麼在同志議題、性別公義上就採取不同的觀點?
3. Slave vs servant 在新約聖經的用法有許多爭議: 忠僕 是 服務生?還是 奴隸的功能?以「從屬關係」來讀經文:屬OOO的奴隸 (lordship),對現代的讀者很難想像或接受。
5. 為什麼如此地二元分別? 是屬死/罪?是屬義/聖? 誰能掌握定義,誰就能扮演上帝了。信仰團體是如仍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如:視同志為罪人。
8. 透過洗禮:我們重新與上帝合好,是與基督一樣復活的生命。我們是如仍有疑慮?
10. 是妥拉律法的無法遵守而致於「犯罪」嗎?漫長的「成聖」之路,是否為保羅所要強調的呢?可以是如何的實踐呢?
11. 猶太人透過遵守律法,避免犯罪。犯罪的本質,以及面對犯罪該如何處境,是該要分開來思考的。以「律法之外」的觀點來思考,或許可以用上帝的恩典來思考,然而,這樣是每個人都能解理的方向嗎?如:在教條/教理之外的事件,我們如何思考呢?
13. 面對「人」本身,好好地了解同志LGBTQ的生命之前,教會並沒有權力或立場去判定同志是否為罪人,而非光談教條與規範就能處理的事情。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你會如何面對時代與價值觀點差異的問題,特別在閱讀經文時上的挑戰,如 奴隸 制度?
2. 罪與恩典、死亡與永生等二元的對立觀點之外,是不是仍有什麼空間?
3. 誰得以決定「成聖」或「稱義」?
4. 什麼是罪?罪與律法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如何以基督信仰面對罪?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6月28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6月2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