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世界

隨順覺性32


Listen Later

隨順覺性(三十二)
有理有事
 
修行必須有理有事,假使有理沒事,說得做不得,造了惡業,還是要受苦報。隋朝有位雲光法師,雖然善於宣說大乘法門,卻有個嗜好,喜歡吃牛肉,常邊吃邊說吃而無吃。他也懂得般若空性之理,可是功夫不夠,吃了以後卻空不了,業還是存在,所以往生後即墮為牛身,痛苦不堪。

所以,修行要知道隨順覺性的道理,而當中又有層次上的差別,第一是凡夫隨順覺性,進一步是賢位菩薩、登地菩薩隨順覺性,更進一步得到金剛喻定,證到中道實相,漏盡無始無明,達到如來隨順覺性,就能得到究竟的解脫。雖然要做到這些,是不簡單的,但是只要用功去做,一定可以達到。
唐朝詩人白居易,擔任杭州刺使時,政務繁忙,仍然不忘吟詩、參禪、修養心性。一日,他來到鳥窠道林禪師的處所,見師棲止於一棵盤屈如蓋的巨松之上,便好奇地問道:「禪師的住處,不是太危險了嗎?」豈料禪師回答:「太守的危險甚於我啊!」居易乍聽之下,不明瞭禪師所言,再問:「居易是一地方的行政長官,身旁環繞帶刀侍衛,有什麼危險呢?」只見鳥窠禪師不急不緩地敘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難道,不危險嗎?」原來禪師指的是這念心的意識遷流,不曾停息,加上境界之風吹起了識浪,使我們與解脫之岸漸行漸遠,更因炎炎的無明之火,燒盡了本具的菩提種子。這才是最大的危險啊!白居易聽了有所體悟,臨別之時,再問道:「何謂佛法大意?」禪師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本以為禪師會給一殊妙禪語……居易不以為然地回覆:「這道理,連三歲小孩都知道!」但是「三歲小孩雖知道,八十歲的老翁卻未必做得到呀!」禪師安詳且嚴肅地答道。聽了這一席話,白居易如大夢初悟,恭敬地作禮以別。

回去後,他寫了一首偈子寄給鳥窠禪師:「特入宗門問苦空,敢將禪事扣禪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鳥窠禪師收到此偈,也以偈回覆:「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當白居易讀到禪師的這首詩偈,法喜欽歎之餘,心彷彿從無邊夢中透入一絲曙光。古德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禪師三業清淨,履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此修德而度化白刺使,令其虛心探究佛法真理,感受人生的苦空、如夢如幻,進而深入佛法之堂奧。黑夜作夢,無非是白天所思、所行,那麼白天的所思、所行,又何嘗不像是在夢中呢?經云:「三界如幻化,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轉。」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是不是也像作夢呢?禪師偈子開示我們,人生的悲歡離合,聚散無常,緣起緣滅,不就是一場大夢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禪心世界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禪心世界

View all
法師不設限 by 釋小禪

法師不設限

19 Listeners

大慧報告 by DH

大慧報告

1 Listeners

股市隱者 by 隱者

股市隱者

22 Listeners

僧敲月下門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僧敲月下門

0 Listeners

禪門修證旨要 by 見輝法師

禪門修證旨要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