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毛澤東說,為人民服務。誰為人民服務?難道只有共產黨才能為人民服務?新時代的觀點是,應該由人民來為自己服務。台灣著名媒體人楊憲宏將在這個節目裡,為聽眾提供提供全方位的資訊,並對發生在台灣、大陸、國際的重大新聞事件做出深入解讀,歡迎收聽。來信請寄 ... more
FAQs about 為人民服務: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人民服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14 episodes available.
June 02, 2025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教訓已經來到台灣來賓:洪三雄∕雙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1989年6月3日晚上到6月4日清晨,中共當局出動軍隊和坦克車血腥鎮壓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和平示威的學生,導致無數學生和平民百姓死於非命,這就是震驚全世界的六四事件,事後學生領袖和其他參與89民運的各界人士紛紛被捕,有的被迫長期流亡海外。而今,六四事件過去36年了,當年受害者的哭聲已漸漸平息,然而,六四的影響卻沒有隨著時間而消逝,相反的,六四成了現在進行式,在海峽對岸的台灣,正在遭受比當年更強大的中共極權專制勢力的威脅。今年「華人民主書院」等民間團體為紀念六四36週年將舉辦相關活動,「反對極權擴張」就是今年的主軸。雙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洪三雄在記者會致詞表示,他在六四爆發前曾經兩度進入天安門廣場,親眼見證當年的事態如何演變成為血腥屠殺,洪三雄強調,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教訓,現在已經來到台灣。台灣人民必須奮起抵抗,拒絕中共,才能讓台灣回到正常的民主法治。在今年六四紀念日前夕,我們請洪三雄董事長談談他的六四經歷以及他如何看待六四與台灣。...more30minPlay
May 30, 2025一個管理宗教的中共官員為何成了基督徒?連線:張坦∕「海外華人宣教使命團」主席,「尼哥底母真理追尋會」網上論壇主持人 張坦弟兄1954 年出生,重慶人,他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宗教幹部,曾經擔任過貴州省宗教管理局分管基督教的處長;他是長期研究中國宗教的學者,他的著作《窄門前的石門檻》是中國第一部正面介紹傳教士的作品,在定居澳洲之後,他目前擔任 “海外華人宣教使命團” 主席,也是網上論壇 “尼哥底母真理追尋會”的主持人。大家聽到我這個簡單的介紹之後,一定會好奇,宗教局官員不是對宗教採取批評立場嗎?甚至曾經有宗教局官員揚言「我們就是管理神仙的人」。為什麼一個管理神的官員卻自己成了基督徒,成了「神的僕人」?今天節目請張坦現身說法,談談他如何從一個不信神的中共官員,變成了基督徒。...more30minPlay
May 29, 2025訪劉文斌:破解中共對台認知戰(下)來賓:劉文斌∕台灣認知戰專家、中原大學兼任副教授 多少年來,台灣藝人到中國大陸發展,配合北京官方表達一些支持統一的言論,幾乎是已經到了司空見慣的地步。但是,這樣的現象還會持續下去嗎?陸委會主委邱垂正14日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部分在中國發展的台灣藝人在特定時間點轉發中共圖文,這樣的行為恐怕涉及了與中共黨政軍合作行為,可能違反兩岸條例第33之1條,必須依法查處。緊接著,第二天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表示,初步鎖定20餘名藝人,將偕同主管機關文化部進行調查,再依據客觀事證裁量。中國國台辦之後以發言人陳斌華名義宣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台灣演藝人員來到大陸發展。「他們基於切身經歷有感而發,表達對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是一家人的認同,對兩岸交流合作、和平發展的支持,對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走好的期盼」。他聲稱,「對於他們的『自發行為』,兩岸民眾普遍歡迎,陳斌華接著宣稱,「『民進黨當局』對這些台灣演藝人員貼上統戰標籤,揚言予以查處,侵害台灣民眾的基本權利和言論自由,這是反中抗中,破壞兩岸關係」。他聲稱,中國大陸將支持鼓勵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歡迎台灣演藝人員到大陸發展,並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他們的「合法正當權益」。但是,中共要怎麼維護臺灣藝人的合法權益?要給藝人更多賺錢機會?還是讓藝人持續對台灣帶風向?為什麼台灣藝人非得表態不可?他們真的是出於自由意志嗎?在上次節目中,劉文斌教授就所謂的認知戰,為什麼中共要對台灣進行認知戰,做了初步的分析,今天節目我們繼續就相關話題為大家做進一步討論。...more30minPlay
May 28, 2025訪劉文斌:破解中共對台認知戰(上)來賓:劉文斌∕台灣認知戰專家、中原大學兼任副教授 在今年520前,一名自稱「山東凱哥」的中國籍男子,18號發布影片宣稱他在15號從福建駕駛動力橡皮艇成功登陸台灣桃園海岸並插上五星旗。海巡署後來鑑定影片並沒有經過偽造或變造,消息傳回中國後,嗨翻許多「小網紅」,一時之間成為網路熱議的話題。「山東凱哥」說,他全程耗時約23小時,往返台灣如入無人之地。儼然是台灣海防門戶大開,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根據台灣海巡署19日表示,仔細查看影片後發現「山東凱哥」臉部完全沒有「曬傷」,而且根據使用油料研判「有可能但非常勉強」來回台灣,更可能是在台灣「擺拍」,並且由其他人接應。除了在網路上引起愛國小粉紅的自嗨之外,這段影片也順便推銷了中國自行開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山東凱哥」說,就是靠著北斗,他可以來去自如。怎麼看這樣的事件?對於很多人來說,類似的操作手法,可能覺得似曾相識。沒錯!今天我們要請認知戰專家劉文斌教授帶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什麼是認知戰,大家怎麼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想法。...more30minPlay
May 27, 2025盧比歐誓言完成國會立法 制止中共活摘器官連線:童文薰∕台灣律師、媒體人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5月21日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上作證,說明國務院2026年度預算提案,在回應共和黨眾議員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的呼籲時,承諾將會「盡一切可能」協助推動反對中共活摘器官的立法在參議院通過。這項法案的名稱是《2025年停止活摘器官法案》(Stop Forced Organ Harvesting Act of 2025),已經在5月7日以406票支持對1票反對獲得壓倒性的通過。這項法案的目的,在打擊非法的國際器官販賣,同時對參與活摘器官的個人和實體——包括中國共產黨員,進行制裁。根據該法案,美國當局必須對所有外國的情況進行系統性審查,涵蓋所有參與活摘器官者,包括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該法案提出,建議對參與活摘器官的涉案人員採取實質性的懲罰,最高25萬美元的民事處罰,以及最高100萬美元、20年監禁的刑事處罰。呼籲盧比歐協助推動法案的眾議員克里斯‧史密斯是法案的共同提案人。在上屆國會期間,盧比歐擔任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當時他曾簽署支持史密斯法案的參院版本。克里斯‧史密斯說,「如果我們能讓它通過參議院,就有望打擊這項在中國發生的惡劣人權暴行」「這是一項具全球影響力的法案」。如何觀察相關情況的發展?今天節目訪問長期關注中共活摘器官議題的童文薰律師,談談她的看法。...more30minPlay
May 26, 2025中國國安白皮書透露對「新時代」的焦慮來賓:宋國誠∕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2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把「統一」列為核心利益。白皮書表示,中國外部安全壓力加大,意有所指的說,個別國家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在台海、南海、東海、涉疆、涉藏、涉港等問題上滋事,「一些外部勢力處心積慮打『台灣牌』,『台獨』勢力頑固堅持分裂立場」。在涉台方面,白皮書表示,堅定不移推進完全統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又說要團結廣大台灣民眾,堅定支持台灣統一力量,加強兩岸對話溝通和民主協商,共商統一大計,共謀統一大業。白皮書同時提到對聯大第2758號的立場,強調堅決反對台灣地位未定論,白皮書也指出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另外,在對美關係上,白皮書也重申「台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的4條紅線不容挑戰。並且再次拿出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3個聯合公報,強調這是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必須恪守。對此,陸委會表示,中國新發布的白皮書提到的相關內容在過去文件都出現過,總體而言並沒有新的說法。不過,有學者觀察,中共在這次白皮書的核心項目當中,各種方面打擊台獨的手段顯示中國已經從「武力」擴張到「非和平手段」,包括大規模漁船騷擾、圍台演習等等。這份白皮書是繼2015年以來少數幾次全面有系統的呈現中國國家安全觀的官方文件。儘管其中內容大多是老調重彈,但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提出這樣的白皮書?和過去有什麼不同?它反映了當下中共高層怎樣的思維?今天節目請宋國誠老師為大家做進一步解析。...more30minPlay
May 22, 2025賴總統520演說 中國為何不再是關鍵詞?來賓:宋國誠∕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5月20日是賴清德總統就任週年的日子。賴總統在過去幾天,接受多家國內外媒體的專訪。《日本經濟新聞》13日刊出專訪的相關報導,16日播出的是接受網路廣播podcast主持人敏迪的專訪。18日賴總統在總統府接受日本天團「嵐」成員櫻井翔專訪。20日當天,又在上午賴總統在總統府發表執政周年談話。賴總統在5月20日談話時指出,現在的臺灣已經是世界的臺灣,無論在全球科技發展、國際供應鏈分工、世界經貿交流、區域安全事務,臺灣都是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期許面對挑戰不退縮,面對未來勇往直前,堅持團結,用臺灣人的韌性、不服輸的幹勁,迎風轉型、穩健前行。賴總統提到他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了三個委員會,目前都有了階段性的成果。在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方面,整合各部會力量,提出針對國安統戰威脅的十七項因應策略,來團結國人抵抗分化,保護我們所珍視的自由民主生活方式。臺灣的貿易策略也很清晰,我們將擴大和美國以外,更多民主自由國家的市場連結,行銷全世界。活動結束後,有多家媒體報導認為,賴總統演說中,沒有提及中國,顯示賴總統對於兩岸關係的態度可能有緩和的跡象,包括中國的涉台學者以及台灣的部分兩岸研究學者都有類似的看法。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則表示,賴總統的講話「仍然堅持台獨立場和路線,延續民主對抗威權的敘事,推動兩岸經濟脫鉤斷鏈,推進『17項因應策略』,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為什麼會有這樣解讀的差異?如何正確理解賴總統的談話?今天的節目我要訪問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先生,來談談他的看法。...more30minPlay
May 21, 2025川普發動關稅戰之後第一份貿易協議 為何是範本?來賓:吳嘉隆∕總體經濟學者、時事評論人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狂揮關稅大刀,他在4月初宣布了震驚各國的對等關稅,後來又把對等關稅暫緩實施90天,在這段期間只實施10%的基準關稅。許多國家紛紛把握90天暫緩期與美國進行談判,希望盡可能降低稅率。5月8日終於誕生了第一份貿易協議,川普宣佈,美英兩國達成協議,英國將擴大對美國產品的市場准入,包括牛肉、乙醇等,也會降低對美國產品的非關稅壁壘。另外,美國商務部指出,根據協議,英國汽車製造商每年輸往美國的車輛配額限制為10萬輛,並適用10%的「對等稅率」。華爾街日報認為,英美關係親密,英國對美貿易又長年維持逆差、大量購買美國工業製品之餘也不吝於國防開支。但即便如此,英國大多數商品仍不能免於最低10%的關稅門檻,遠高於2023年的不到2%。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EC)主席哈塞特11日形容美英貿易協議就像是一個範本,美方正在推動的24項協議都有點像美英之間的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宣布與英國達成第一個貿易協議的時候,也提到了台灣。我們該如何面對台美之間的貿易談判?為什麼川普第一個談成協議的貿易對手國是英國?它的重要性在哪裏?百分之十的關稅是起跳價嗎?今天節目我們請吳嘉隆老師為大家一一深入解析。...more30minPlay
May 20, 2025美中在瑞士達成初步關稅協議之後的國際合縱連橫嘉賓:宋承恩先生/台灣守護民主平臺理事5月12日中美兩國官員結束在瑞士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雙方都表示取得「重大進展」,彼此互相調降關稅,雙方將建立機制持續就經貿關係對話。美國總統川普 12 日當天在白宮說,「我們不想傷害中國」,還有他「可能在本週末」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上個週末過去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消息透露兩人是否已經通話了。除了兩國在瑞士突破中國一向拒絕談判的態度之外,過去一兩個星期,國際之間連續有好幾個會議,美中雙方都動作頻頻。5月7日至10日習近平在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8日和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會談,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雙遏制」的企圖。他們誓言「中俄將加強協調配合」,以應對美國。5月13日中國在北京與「拉美與加勒比國家聯盟」成員國舉行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習近平出席致詞表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霸凌霸道只會孤立自身,將和拉美國家攜手啟動五大工程,共建中拉命運共同體。在這同時,5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展開沙烏地阿拉伯、卡達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東三國之旅。三國都拿出前所未見的高規格歡迎川普,讓美國拿到的協議投資總共達到3.6兆美元。除此之外,此行還重塑中東地區新秩序,伊朗宣布願意永久廢核,和推翻阿塞德的敍利亞新當權者見面,結束制裁。一舉讓多年以來中共在中東地區的布局全部潰散。印度和巴基斯坦5月6日至10日期間爆發的空戰。兩國10日也在各國的調停之外,宣佈停戰。如何觀察這一連串國際交流中的發展態勢?今天的節目訪問宋承恩先生,為我們做分析。...more30minPlay
May 19, 2025從賴總統就任一年看台灣內外挑戰及未來展望來賓:宋承恩∕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 5月20日是賴清德總統就職滿一周年的日子,賴總統18日透過臉書分享「這是我們的365天」就職1週年精華回顧影片。影片中包括了軍務改革、提升國軍薪資、加速國機國造與國艦國造、對抗中共滲透強化國安措施,以及首次出訪友邦拓展外交,並持續深化台美關係等等。賴清德總統是第一位打破政黨8年輪替的民進黨籍總統,由於在國會中並未掌握多數,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下,過去一年推動的政務也遭到許多在野黨的掣肘,以致於在這一年中民間社會爆發了青鳥運動以及針對國民黨的大罷免行動。對此,在野的國民黨和民眾黨也採取了强烈的抗議行動,在號召群眾在426當天走上街頭,今天19日又發起「全民叭賴」行動,表達對賴政府的不滿。另一方面,在兩岸方面,中共對台施壓,從不間斷。賴總統在3月提出5大國安與統戰威脅、17項因應策略,以及公開且明確定位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安全台灣學會」最近發表文章示警,今(2025)年1至4月,共機擾台、越過海峽中線的數量,已經達到上千架次,不僅是歷史新高,也已達2024年賴政府上台後,軍演高峰期的規模。而在國際上,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全球關稅戰,台灣如何接招?也是賴政府的重大挑戰之一。今天節目我們請宋承恩先生就賴清德總統上任後這一年來國內外所面臨的重大挑戰、賴總統的政策立場、以及未來展望,為大家做深入剖析。...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為人民服務: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人民服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1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