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毛澤東說,為人民服務。誰為人民服務?難道只有共產黨才能為人民服務?新時代的觀點是,應該由人民來為自己服務。台灣著名媒體人楊憲宏將在這個節目裡,為聽眾提供提供全方位的資訊,並對發生在台灣、大陸、國際的重大新聞事件做出深入解讀,歡迎收聽。來信請寄 ... more
FAQs about 為人民服務: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人民服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14 episodes available.
May 16, 2025新教宗良十四世有什麼特別之處?嘉賓:凃京威先生/台灣青年天主教學者梵蒂岡5月8日選出美國籍的普瑞弗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成為第267任教宗,名號為「良十四世」(Pope Leo XIV),他也是首位美國籍教宗。普雷沃斯特,今年69歲。出生在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郊區,1977年大學畢業,隨即加入聖奧斯定會成為修士。1985年被修會派遣到秘魯服務,1999年3月8日回到美國擔任修會的省會長。2014年在秘魯被祝聖為主教。2023年9月被任命為樞機主教。他選擇「良」作為教宗名號「明顯意指教會社會訓導」。良十三世被稱為「社會教宗」和「工人教宗」,他在1891年工業革命時期發佈的的《新事》通諭,建立了現代天主教的社會思想,關注工人的權益。 教宗11日主持他成為教宗後的首次主日祝禱,他為烏克蘭祈求公正持久的和平,並呼籲加薩立即停火、釋放人質以及恢復人道援助進入。 他譴責當今有太多衝突對全球帶來災難,並稱這是一場「分散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呼籲:「永遠不再有戰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2日首次與教宗通話,邀請教宗訪問烏克蘭,他說,兩人同意「在不久的將來安排一次面對面會晤」。 良十四世12日首次接見媒體從業人員,聲援因為尋求及報導真相而入獄的記者,並且呼籲釋放他們。他表示:「這些被監禁記者所遭受的苦難,對各國和國際社會的良知構成挑戰,促請眾人捍衛言論與新聞自由這項寶貴禮物。」教宗的就職典禮將於5月18日舉行,總統府14日發布總統令,特派前副總統陳建仁為中華民國慶賀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特使。台灣的天主教徒如何看這位新任的教宗?今天的節目訪問凃京威先生,來談談他的看法。...more30minPlay
May 15, 2025習近平訪俄羅斯 中俄邁向結盟?嘉賓:侍建宇先生/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7日至10日在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這是習近平上任後第十一度訪問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雙遏制」的企圖。他們誓言「中俄將加強協調配合」,以應對美國。習近平還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當天的閱兵活動由於俄烏衝突,歐美領導人普遍抵制,只有廿多位外國領導人出席,除習近平外,還包含其他著名獨裁者,包括委內瑞拉、古巴、赤道幾內亞以及白俄羅斯領導人。歐盟兩個成員國斯洛伐克總理、塞爾維亞總統參加,受到歐盟的嚴厲指責。中俄兩國在與美國的關係方面,美國就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方案與俄羅斯的談判仍在繼續,但還沒有帶來控制戰火的結果。5月1日,烏克蘭與美國簽署了《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俄羅斯總統普亭11日提議,5月15日在伊斯坦堡與烏克蘭舉行直接會談,並表示不排除就戰爭達成停火協議的可能。而隨著貿易戰威脅到經濟增長,4月底還拍影片宣稱「不跪」的中國,派出了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5月11日在瑞士與美國官員開始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結束,何立峰12日表示,取得「重大進展」。如何觀察習近平訪問俄羅斯相關的發展?今天節目請侍建宇老師談談他的看法。...more30minPlay
May 14, 2025烏克蘭戰爭將如何結束?來賓:宋國誠∕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歷經一波三折,美國跟烏克蘭終於在日前達成礦產協議,俄羅斯總統蒲亭甚至在11日提議與烏克蘭直接會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經表示同意會面,緊接著,美國總統川普12日突然表示願意加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俄烏會談。川普說:「不要低估15日在土耳其的會談。」看來,烏克蘭和平正在出現曙光。根據美烏5月1日簽署的礦產協議,美國將投注經濟,為保護烏克蘭未來的自由、和平和主權,同時協議也將強化兩國在烏克蘭的長期重建與現代化的戰略夥伴關係;重建基金未來將從烏克蘭的自然資源項目中提取50%的獲利,並將該資金投資到烏國的新項目中,以創造經濟發展、增加工作機會和其他烏克蘭的關鍵優先項目。簡單的說,這份新的協議完全不提烏克蘭欠的錢,而且未來10年的利潤還要拿來重建烏克蘭。這份協議對川普推動的烏克蘭和平,無疑是跨出了重要一步。不過,直到現在,俄羅斯的態度仍然是曖昧不明,閃爍不定,甚至在宣佈停火期間又發動攻擊。烏克蘭戰爭將如何結束?今天節目請宋國誠老師為大家做進一步解析。...more30minPlay
May 13, 2025從美中達成初步關稅協商 看川普對中政策的變與不變嘉賓:吳嘉隆先生/台灣政經評論家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解放日」的行政命令:美國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 的「普遍關稅」,並對多個貿易逆差國,實施「對等關稅」。與世界各國相繼表示願意與美國協商不同的是,北京4日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表明中國無意退讓。當時,川普總統在Truth Social上對中國的反制措施作出回應,他說:「中國打錯牌了,他們慌了——這是他們承受不起的!」中國外交部一直到4月29日還發布題為「不跪」的短片,希望世界各國團結起來,不要掉進去美國暫停關稅90天的颱風眼。到五月初,最新的發展是,美國總統川普在2日錄製、4日播出的NBC訪談中,對中國達成協議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他坦承自己對中國「非常強硬」,暗示不會為了讓中國重返談判桌而取消關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5日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美國的17個貿易夥伴都已經提出了非常好的貿易提案,不包括中國,但和中國的協商「未來幾周可能會有重大進展」。第二天,5月6日美國財政部宣佈,部長貝森特計畫於5月8日前往瑞士與中國的經濟代表見面。兩國代表5月11日在瑞士開始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雙方都宣稱取得「重大進展」,就暫停關稅措施90天達成共識。美國將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自145%降至30%,中國將對美國商品關稅從125%降至10%,雙方應於5月14日前落實。雙方將建立機制持續就經貿關係對話。美國總統川普 12 日在白宮說,他「可能在本週末」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如何觀察相關情勢的發展?今天節目訪問吳嘉隆先生,為我們做觀察。...more30minPlay
May 12, 2025印巴空戰的虛實及對台灣的啟示來賓:侍建宇∕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 四月底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怖攻擊,導致25名印度教遊客和一名導遊遇害,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支持這些激進分子,而巴方則矢口否認。為此,印巴爆發軍事衝突,雙方都對軍事基地發動飛彈攻勢,就在幾乎爆發全面戰爭之際,美國總統川普10日晚間突然宣布印巴雙方達成停火協議,將兩個核武國家從戰爭邊緣拉回來。不過在停火消息公布後才幾個小時,克什米爾爭議邊界再度傳出槍響,雙方又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發射飛彈和無人機,幸好11日清晨邊界兩邊已經恢復平靜,讓外界對脆弱的和平仍抱持一線希望。這次印巴衝突最引起國際關注的是,中國製造的殲-10C戰機首次在實戰中亮相,巴基斯坦宣稱,他們使用中國製造的殲-10C戰機,成功擊落了5架印度空軍戰機和1架無人機。其中包括3架法國製造的「飆風」戰機、1架米格-29戰機以及1架蘇-30戰機。這被稱為「6比0」的戰果,使得殲-10C一戰成名,中國網路上一片歡呼聲,仿佛是中國自己打贏了這場戰爭。怎麼看這場印巴衝突?為什麼雙方突然停戰?這場戰爭對台灣的啟示是什麼?未來世界強權在南亞區域的地緣政治佈局又會有新的變化嗎?今天節目我們請侍建宇老師為大家做進一步觀察。...more30minPlay
May 09, 2025訪傅希秋牧師解析中共宗教迫害新手法連線:傅希秋牧師∕美國對華援助協會負責人 長年以來,中共當局一直以禁止出入境做為打壓異議人士的手段,包括已故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藏族作家唯色、北京獨立記者高瑜,還有許許多多的維權律師、訪民和NGO工作者,為此,無數人被迫以非法的方式離開中國,例如流亡到德國的成都作家廖亦武,以及目前已經在美國安居的維權律師陳建剛等人。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最著名的案例是中國人權律師盧思位,為了和在美國的妻女團聚,他在2023年7月冒險偷渡在借道寮國(老撾)前往泰國途中,遭到抓捕,結果在今年四月成都法院以他觸犯「偷越國(邊)境罪」判刑11個月,罰金人民幣1萬元。中國以扣留護照或不准申辦護照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理由,禁止這些異議人士,包括他們的家人都無法出境。但是,拿著合法護照前往不用簽證的國家,怎麼也觸犯了「組織非法偷越國境罪」呢?前不久,在四川綿陽的中國家庭教會一位同工被員警正式逮捕,罪名是「組織非法偷越國境罪」。這位同工叫董豔梅,令人不解的是她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頒發的護照,在有效期限內,合法從中國海關、經過相關人員核實護照的有效性,准許出境,她的目的地是馬來西亞,而馬來西亞與中國有免簽的規定,為什麼董豔梅竟然會被以「組織非法偷越國境罪」遭到逮捕呢?其實這已經不是單一案例了,今天節目我們請傅牧師和大家做進一步觀察。...more30minPlay
May 08, 2025賴總統紀念二戰講話:民主國家應團結對抗集權集團來賓:宋國誠∕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柏林正式簽訂投降書,宣佈無條件投降。因此,美國以及西歐國家把「歐戰勝利紀念日」定於每年的5月8日,俄羅斯等東歐國家定於每年的5月9日。美國川普總統5月5日宣布,11月11日和5月8日為國定假日(National Holiday),分別用於紀念一戰和二戰的勝利。英國5月5日,舉行盛大閱兵活動,邀曾參與二戰的老兵到場,緬懷先人犧牲精神,紀念歐戰結束80週年。俄羅斯則繼2015年舉行盛大的活動紀念70週年之外,今年5月9日也在莫斯科舉行「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邀請20位外國領導人出席,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外,還包含白俄羅斯總統、斯洛伐克總理、塞爾維亞總統等。5月7日,近平在在赴莫斯科訪問之際,在《俄羅斯報》發表題為《以史為鑒 共創未來》的署名文章,表達他對這段歷史的詮釋。賴清德總統5月8日也在台北賓館舉行茶會接待外國使節等政要,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戰爭,並發表演說。這是賴總統繼今年5月20日就職演說,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自由的奮鬥,與台灣的民主化結合在一起的論述之後,再一次引起關注的談話。總統強調台灣與歐洲正共同面對新極權集團的威脅,因此,在紀念歐戰帶來的和平時,絕不能忘記歷史的教訓,全世界熱愛自由的人們與國家此時務必要一起合作,讓侵略者的野心無可趁之機。總統表示,歷史傳達的意義無比明確,經過80年,當前台灣與參加歐戰的許多民主國家共享同樣的價值、也正共同面對新極權集團的威脅,因此,在紀念歐戰帶來的和平時,絕不能忘記歷史的教訓,全世界熱愛自由的人們與國家此時務必要一起合作,緊密團結,讓侵略者的野心毫無可趁之機、讓世世代代都能繼續享有當前的生活、保有人性尊嚴與價值,「From VE Day to Every Day」。如何解讀賴總統談話的意義?今天節目訪問宋國誠先生談談他的看法。...more30minPlay
May 07, 2025從經濟、政治到軍事 川普正在重塑世界新秩序嘉賓:童文薰女士/台灣的律師、政論節目主持人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在白宮宣布「解放日」的行政命令: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普遍關稅」,對多個貿易逆差國,實施「對等關稅」之後,除了中國之外,大多數國家都表示願意和美國協商,因此,美國4月9日宣布暫緩實施90天,與有意願的各國進行談判。白宮4月22日表示,已有18國針對關稅協議提案,希望達成協議,美國貿易團隊當週會與34個國家開會討論。另外,美國在與中國達成潛在協議方面進展順利,美國總統川普及其團隊正在為與中國達成協議鋪路。「時代雜誌」4月25日公布川普專訪,他在訪談中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打電話給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公開否認。中國外交部29日發布題為「不跪」的短片稱,美國貿易在世界占比不到五分之一。當世界同舟共濟,美國就只是小船孤篷。當每個國家挺直脊樑,世界必將衝破霸權的高牆」希望能夠結盟抗美的意圖相當明顯。彭博資訊報導,白宮4月底的一周與各國代表舉行數十場會議,並且特別提到與印度、日本和南韓的會談取得進展。台灣行政院經貿辦5月3日宣布,我方談判團隊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的率領下,於美東時間五月一日結束在華府舉行的首輪實體磋商。跨黨派立委團5月2日結束訪美行程,訪團成員表示,台灣在第一輪談判中,與南韓、日本、越南並列「優先四國」(First Four)。如何觀察美國與各國關稅談判的進度以及未來的發展?今天的節目訪問童文薰律師,來談談他的看法。...more0minPlay
May 06, 2025川普中國政策諮詢顧問余茂春專訪:「川普先生是一個獨特的政治家」嘉賓:余茂春先生/美國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美國總統川普在去年11月贏得總統大選,時隔四年再度入主白宮,今年1月宣誓就職,就展開積極的措施,推動國內外的一系列改革,令人目不暇給。在對中國和對台灣關係方面,川普2017年第一任上任之初,就改變了美國數十年來對中國的綏靖的政策,並且從提高關稅,進行貿易談判開始,調整對中國的關係。並且在朝野兩黨的共識下,行政部門與國會的相互配合,形成對中國政策的翻轉。於此同時,也不斷的提高對台灣的關係。余茂春先生2018年春進入川普政府,擔任美國國務卿的首席中國政策和規劃顧問,對於這項翻轉,有深入的了解。川普總統今年再度入主白宮,對中國與台灣的關係,也有進一步的發展。如何更加清晰明確的了解川普2.0的美中台關係?今天邀請余先生為我們做第一手的觀察。...more30minPlay
May 05, 2025中國企圖染指菲律賓?台菲中關係正在改變…來賓:童文薰∕台灣資深媒體人 美國新任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Ronald clark)最近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示警中國可能封鎖台灣的軍演已經常態化,為了反制潛在衝突爆發後,中國對美軍發動阻絕戰略,為此,美國陸軍創建在前線領土行動的新式作戰單位,以及部署新型新飛彈系統,以確保中國認知到,美國「的確願意付出努力嚇阻這類行動(跨海侵略)」。事實上,菲律賓和美國正在舉行的「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事演習,就是針對中國可能的進犯行動預做操演,今年的「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演從4月21日起展開,預計進行到5月9日。除了美菲雙方各約派出1萬2000人以及6000人參與演習之外,還有十多個國家參與或見習這次演習。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Romeo Brawner Jr.)曾經在4月1日表示,如果鄰近的台灣遭到「入侵」,菲律賓「無可避免」將被捲入衝突。他指的當然是中國。4月21日,菲律賓總統府通告,放寬過去30多年來對政府官員與台灣交流的嚴格限制,以擴大吸引台灣投資與發展經貿合作的機會。將近十天後,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4月30日表示,菲方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在台灣問題上玩火,停止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怎麼看這些事態發展?中國企圖以武力進犯台灣,菲律賓會成為第一個被攻擊的目標嗎?今天節目我們請童文薰律師談談她的觀察。...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為人民服務: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人民服務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81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