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许路在大理进行洱海传统帆船测绘。|摄影@乔阳
本期节目,我们向许路学习方法论。许路的《造舟记》带着那种真正感性和理想的光芒。从2004年到2022年,从起念造船到成为一个造船“master”,许路花费了18年才拿出了这本他认为在实践和学术上都过得去的书。换句话说,许路终于允许自己“上岸”了。无独有偶,在生活的沃野中,他选择了人类学作为我们的拐棍,这是一个从不知不觉到自觉的过程。人类学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令人着迷?人类学家朱靖江从非常不功利的角度进行了评述:“人类学可能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清醒地进行自我认知的一个工具。”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有梦的可爱人们找对了路径,看到他们感性落地和理想实现的那瞬间。这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
其实,想要上岸,每个人又何尝不得为自己造一条船?
主播
赵茜:前媒体人,传统市集研究项目液态市集发起人 新浪微博@液态市集
本期嘉宾
许路:生产技术史学者,将船舶实验考古学引入中国的先行者,赶缯船系列古籍资料研究解读者,二十年中国帆船技术史实验考古实践。2006年发起和主持赶缯战船复原工程,是“太平公主号”建造需求规格书制定人和造船工程监造人。探险家学会(The Explorers Club)国际会士,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email protected])
朱靖江:民族志纪录片导演、半路出家的人类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双聘教授,博导,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中国民族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主任。([email protected])
制作
剪辑:小龙
音乐:许路出海田野录音/敕勒川@马条
题图:正在建造的太平公主号(photo@许路)
本期聊了啥
03:24刚开始做的时候,我并没有人类学的概念,也没有民族志的概念,我没有受过人类学的学术性训练,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我要造一艘能航行的船。
08:03 《造舟记》有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和工作思路,但更打动人的是生活的质感和温度。
12:21人类学家和很多的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不太一样,我们是在参与过程中成为一个“学习的人”。
15:47 操作式的民族志(DOING ANTHROPOLGY)VS实验考古学。
18:36 去拜师和成为师叔公。
20:46梁思成可能是第一位解构中国传统建筑,促成其在现代东西方理解的先行者。许路的思路跟梁异曲同工。
24:53 用西方分类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传统船只,比如木帆船或者木船,它们是整个木构建筑体系里面的一个分支。
26:42要理解中国传统建筑,先要解构它,这部分还有很多空间,要做就需要大量的传统工匠要参与其中。
32:02许路相对一以贯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40:10掌握动态知识和静态知识之间的平衡才是成为一个master的关键,这话一直刺激着我。
43:46找到你的目标和实现的路径。目标(初心)才是摆在我面前的原动力,一直在驱动我。
45:03生活就是我长期的田野。从造船、捕鱼到做茶,养成从生活的常识到提炼生活的某种意义的能力,你是会很受用的。
47:05 一切皆可人类学?也是也不是。在近半个世纪的整个学科反思和重新的界定以后,人类学可能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清醒地进行自我认知的一个工具。
55:36 通过类似快手的工具展示自己的生活以赢得生活——快手人类学。
62:06 缺乏有意识的学术训练会碰到很多瓶颈和内心的孤独。
67:28真正意义上人类学训练对谁都很难,成为真正的人类学家旅途漫长。
69:51人类学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它是一个注重整体性和关系的学科。
72:09 一次非遗申报:功能不是非遗,记忆才是非遗。
78:37真正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内心,传统文化跟现在的赛博世界、网络世界并不矛盾。
84:20 我可能做过中国最早的非遗申报片,如今致力于用影像人类学去促成对整体性的文化程序纪录,帮助人们去理解真正的文化主体,而不被一些表面机械的东西迷惑。
92:29 在SOP之余,去考虑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95:46 福建的船和洱海的船,感谢费子智。
103:41 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造舟记》封面|乐府|2022年
两位嘉宾推荐的书和电影
许路
《中国远古与太平印度两洋的帆筏戈船方舟和楼船的研究》:一部用技术史角度也可以读通的人类学经典著作。
《水运的起源和早期演变》(Water Transport: Origins and Early Evolution):一位从动物学家到海洋民族志学家,再到早期人类学家的代表作。
《康提基》:1947年挪威人类学家托尔·海尔达尔从秘鲁到波利尼西亚的人类学探险航行的同名纪录片、故事片和书,建议比照观看
朱靖江
郭净的《雪山之书》和他拍摄的《卡瓦格博》民族志电影系列片:作为当代最具诗意的中国人类学家之一,其文字与影像文本建构了一种百年孤独式的人类学叙事系统,神圣而又迷人。
《孤筏重洋》:我也喜欢,30年前读的时候笑得前仰后合,当时没想到自己后来也去搞了人类学。
【关于五行QUE水】
五行QUE水是一本在地文化研究立体杂志,我们的slogen是AI时代的乡愁生活指南。想加入五行缺水的读者群参与更多在地研究,可直接添加微信号 wuxingqueshui_001,并注明“读者群”
液态市集是一个启动于2020年3月的中国传统市集研究项目,通过赶Gai发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地域之间的联系;通过赶Gai重建与在地的联系。2021年,液态市集完成基础调研;2022年,液态市集进入个案研究阶段。更多液态市集的赶Gai动态:关注小红书“传统市集研究所|液态市集”或加入豆瓣“我们爱赶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