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小說的情感教育——朱嘉漢讀經典
Share to email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X
By 鏡好聽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4 episodes available.
00|一部能夠細嚼慢嚥、陪伴你一輩子的書
\n\n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全書共七冊,法文原文的總頁數超過3000頁、出現人物超過2500個,但是,只要找對方法,這部豐富深邃的作品,卻是一部能夠細嚼慢嚥、陪伴你一輩子的書。
\n\n
【本集重點】
\n02:03 就算對法國人來講,《追憶似水年華》也是難以跨越的一座高山
\n03:43 法國許多重要的哲學家,都用普魯斯特的作品,來發展他們的哲學
\n05:10 為什麼大家一直在談論「瑪德蓮」
\n06:20 普魯斯特就像一個用文字、語言來做畫的人
\n\n
錄音師:劉寶苓
\n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n| 收聽更多《鏡好聽》獨家內容:voice.mirrorfiction.com
\n| 免費下載《鏡好聽》App: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追蹤《鏡好聽》Facebook: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追蹤《鏡好聽》instagram: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 [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00|一部能夠細嚼慢嚥、陪伴你一輩子的書
\n\n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全書共七冊,法文原文的總頁數超過3000頁、出現人物超過2500個,但是,只要找對方法,這部豐富深邃的作品,卻是一部能夠細嚼慢嚥、陪伴你一輩子的書。
\n\n
【本集重點】
\n02:03 就算對法國人來講,《追憶似水年華》也是難以跨越的一座高山
\n03:43 法國許多重要的哲學家,都用普魯斯特的作品,來發展他們的哲學
\n05:10 為什麼大家一直在談論「瑪德蓮」
\n06:20 普魯斯特就像一個用文字、語言來做畫的人
\n\n
錄音師:劉寶苓
\n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n| 收聽更多《鏡好聽》獨家內容:voice.mirrorfiction.com
\n| 免費下載《鏡好聽》App: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追蹤《鏡好聽》Facebook: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追蹤《鏡好聽》instagram: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 [email protected]
')])]01|進入閱讀之前:享受《追憶似水年華》的方法
\n\n
讀《追憶似水年華》最好的方法,不是快速的讀、跳著讀,而是一個一個句子細讀。不需要抱著馬上把它讀完的心思,細讀,反而是讀《追憶似水年華》最快的方法。
\n\n
【閱讀《追憶似水年華》的行前準備】
\n\n
08:56 緊跟著「說話者我」,閱讀時就不會迷路
\n09:07 普魯斯特描寫人物會像油畫般先打底,讓你有一個外貌上的印象
\n10:05 講完一些情節之後,普魯斯特會寫一則優美的哲學散文
\n13:46《追憶似水年華》如果只能挑一個字來說,那就是時間
\n14:01 閱讀《追憶似水年華》的經驗,其實也是感受時間的經驗
\n\n
錄音師:劉寶苓
\n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n| 收聽更多《鏡好聽》獨家內容:voice.mirrorfiction.com
\n| 免費下載《鏡好聽》App: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追蹤《鏡好聽》Facebook: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追蹤《鏡好聽》instagram: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 [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01|進入閱讀之前:享受《追憶似水年華》的方法
\n\n
讀《追憶似水年華》最好的方法,不是快速的讀、跳著讀,而是一個一個句子細讀。不需要抱著馬上把它讀完的心思,細讀,反而是讀《追憶似水年華》最快的方法。
\n\n
【閱讀《追憶似水年華》的行前準備】
\n\n
08:56 緊跟著「說話者我」,閱讀時就不會迷路
\n09:07 普魯斯特描寫人物會像油畫般先打底,讓你有一個外貌上的印象
\n10:05 講完一些情節之後,普魯斯特會寫一則優美的哲學散文
\n13:46《追憶似水年華》如果只能挑一個字來說,那就是時間
\n14:01 閱讀《追憶似水年華》的經驗,其實也是感受時間的經驗
\n\n
錄音師:劉寶苓
\n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n| 收聽更多《鏡好聽》獨家內容:voice.mirrorfiction.com
\n| 免費下載《鏡好聽》App: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追蹤《鏡好聽》Facebook: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追蹤《鏡好聽》instagram: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 [email protected]
')])]【朱嘉漢書評S2EP10】那座燈塔永遠在,召喚著你——吳爾芙《燈塔行》
\n\n《燈塔行》,維吉尼亞.吳爾芙著,宋德明 譯,聯經出版\n\n\n
吳爾芙的《燈塔行》,在創作的時序接著《戴洛維夫人》,是她最具傳記性的小說之一。最初幾頁,就是情感教育的現場。
\n\n
雷薩姆夫婦帶著八位子女,連同幾位友人去夏日海濱別墅渡假。從這間別墅的窗戶可以看見海另一端的燈塔。
\n\n
小說的一開始,雷薩姆夫人說,「好啊,當然。假如明天天氣好。」他們就可以坐船去看燈塔。聽著這句話的,是他們最小的男孩詹姆士,他因為這句話而充滿喜悅。詹姆士分不清楚,所謂的「假如」是什麼意思,也分不清楚,渴望的事物,與實際的、可把握在手中事物之間的距離。但,一旁的父親斬釘截鐵地說,「明天的天氣是不會變好的。」
\n\n
父親總是站在對的那一方
\n\n
父親的冷水直直潑了下來,並在妻子與兒子面前洋洋得意著自己的判斷。這位父親只相信理智,不容許妻子與孩子虛幻的希望。這時,作者丟出了一段令人驚訝的描寫。這六歲的、聽著父親的話不敢反駁的男孩,心裡想著,只要有把斧頭或是什麼能致人於死的武器,他一定會立刻殺死父親。
\n\n
父親並不是說,能去或不能去。他以更高人一等的方式,將未來的希望,以不能改變的「事實」來扼殺。這樣的否定方式,跳過了爭論的可能,無法去問為什麼不可以,彷彿所有的微小希望或抵抗,不過是孩子氣的想法。父親總是站在對的那一方,將一切推託到客觀事實上面,並對此指指點點。在雷薩姆太太的眼裡,「這樣子追求真理,完全不去體貼別人的感覺,如此放縱地扯文明的薄紗,這在她看起來是對人類禮儀可怕的觸犯;她感到暈眩、目盲。」但「她沒有答話,低下頭。她不想去指責,沒什麼好說的。」
\n\n
雷薩姆太太心中可能也有無法抵達的秘密
\n\n
另一個否定,則是作客的女畫家莉莉。她一直默默畫著,卻不願任何人窺看她的畫。因為她畫的是女主人雷薩姆夫人,表面上的心思是認為自己畫不好,掌握不了。更深處則是雙重的否定,因為一名女人對另外一個女人的愛慕,是不可能的,而這份深沈的慾望又進一步否定她的才能。如同另一個朋友譚斯里低迴著說著:「女人不能畫,女人不能寫。」不是因為妳有沒有才華,或有沒有運氣,或這條路上哪邊出了問題,只是一個單純的理由:因為妳是女性,所以當不成畫家與作家。雷薩姆夫人是莉莉抵達不了的燈塔,而世間所有眼光與觀念都是不會好轉的天氣。
\n\n
無論是六歲的詹姆士,或是女畫家莉莉,扼殺他們希望的機制竟是那麼的簡單:肯定與否定,這是事實,而非意志。過去是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應當如此。毫無意外,毫無討論的餘地。
\n\n
那,作為被否定的一方,該怎麼辦呢?
\n\n
但當莉莉靠著雷薩姆太太,心念起伏卻什麼也沒發生,莉莉卻以自己的秘密感受到雷薩姆太太心中可能也有無法抵達的秘密。於是她心中結論,「她所希望得到的不是知識而是結合」,「不是人能寫出來的任何語言,而是親密,它就是知識。」
\n\n
第二部的時間以快轉的方式進行
\n\n
那麼,雷薩姆太太呢?她只有在獨自一人時,將自己縮小到內心一個看不到的黑暗核心時,才感覺到自己,並往一切不是自己的地方、沒到過的地方進行想像的探索。只有在這最深沉的黑暗裡,她才找尋得到心中的那道燈塔的光。
\n\n
在不甚愉快的晚餐過後,雷薩姆太太雖然心中有過波瀾,但突然意識抽離了此刻,無論好壞,這些事情都已經「過去了」。
\n\n
於是,在睡前,當雷薩姆太太感受到丈夫的不安。在一整天過後,確信「自己不會犯錯」的丈夫,他的理智,終究被內心的情感所動搖。對於無法以尺來量,無法預測的人心,雷薩姆先生無比惶恐與擔憂,深怕自己錯過了什麼。雷薩姆先生希望太太對他說:我愛你,但雷薩姆太太不願意;愛這件事情不是雷薩姆先生所想的,一句簡單話語就可以證明的。她只簡單的說,明天真的會下雨,他們確實去不了燈塔。丈夫因爲這認輸的姿態而滿意,只有太太微笑知道自己其實在這一局是獲勝了。
\n\n
《燈塔行》第一部〈窗〉幾乎是靜態的描寫這一天,將人心的複雜,經驗的複雜,關係的複雜,在秩序之外、有些顯而易見卻被忽略的情感,是如何化為最尖銳的形狀,留在心裡面。
\n\n
第二部〈時光流逝〉則是篇幅最短,時間跨越最長,發生最多事件的部分。時間以快轉的方式進行,還來不及意識就已經如過往雲煙,包括死亡。
\n\n
抵達不了的地方,就是最遠處
\n\n
吳爾芙將死亡放在括號裡,像是一個補充或註解,而時間其實比雷薩姆先生預測的天氣更為無情。小說裡所有人的情感重心雷薩姆夫人,也僅僅在一個括號裡,以補充的方式提到。雷薩姆先生在一個黑夜裡伸出了手,卻什麼也沒抓到,因為他的太太前一晚過世了。而他們其中一位女兒因為難產而死,另一位兒子在戰爭中死去,如此輕描淡寫。
\n\n
「鏡子已經破了。」吳爾芙這麼寫。想在沙灘上散步,沈思,找到一個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只是鏡子裡的一個幻象,如今鏡子已經破了。
\n\n
於是,第三部的〈燈塔〉,是戰爭之後,第一部的十年之後,倖存者的兩條線。活下來的人重回了海濱小屋,雷薩姆先生答應要帶長大的詹姆士與康敏去燈塔。雷薩姆先生有些焦躁,但莉莉沒有多說什麼。船順利出航,女兒康敏回想這一切,那彷彿有毒的父親尊嚴,至今想起,還是會令她從噩夢中驚醒。她看著海岸,沒有說話。而詹姆士的心中,卻一直存在那把刺向父親心臟的小刀。但多年後,他終於抵達了燈塔。一天可以完成的事,竟然花了十年才做到。抵達不了的地方,就是最遠處。康敏忍不住引用了父親書裡的話,為這家人註解:
\n\n
「我們各自孤單地滅絕。」
\n\n
在屋子看著外頭的莉莉,卻終於在見證這家人抵達燈塔時,捕捉到多年以來找尋不著、捕捉不到的形象。她在畫的中間畫了一條線,即使破壞了畫面,在她心中卻是完成了。這張不讓人看見的畫,如同不能訴說,不能被看見,不能被指認的情感。最後在乘載著豐沛的記憶與情感的畫面裡,終於終結,如同他們這家人終於抵達燈塔,這幅景象,不需要多餘的言語來解釋。
\n\n
每個角色都有一塊跨越不了的海
\n\n
仔細觀看《燈塔行》,會發現每個角色無論有無意識到,都需要燈塔,也都有一塊跨越不了的海,與並非操之在我的天氣。吳爾芙式的情感教育,無疑是人生的自我教育,唯獨你取得了那份自由,不再為主宰你的世界左右時,你才可能真正與內心那個過不去的情感相處。只有在那些束縛你的事物過去了,你才能真正走過去。你承認了情感,承認情感無論別人怎麼否定,它都是可能的。這時,情感才會承認你。
\n\n
情感不可見,不可說,也抵達不了。但那座燈塔永遠在那,召喚著你,再前進一步,與你的情感相互指認,並在這當中,認出那既陌生又熟悉的自己。這份解讀,也是文學式的,每個人都是自己那本神秘之書,等待將來的自己解讀,實踐這份情感教育。
\n\n
【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今日播畢,感謝大家的收聽,也請持續鎖定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節目。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劉寶苓 後製:劉姿吟\u3000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朱嘉漢書評S2EP10】那座燈塔永遠在,召喚著你——吳爾芙《燈塔行》
\n\n《燈塔行》,維吉尼亞.吳爾芙著,宋德明 譯,聯經出版\n\n\n
吳爾芙的《燈塔行》,在創作的時序接著《戴洛維夫人》,是她最具傳記性的小說之一。最初幾頁,就是情感教育的現場。
\n\n
雷薩姆夫婦帶著八位子女,連同幾位友人去夏日海濱別墅渡假。從這間別墅的窗戶可以看見海另一端的燈塔。
\n\n
小說的一開始,雷薩姆夫人說,「好啊,當然。假如明天天氣好。」他們就可以坐船去看燈塔。聽著這句話的,是他們最小的男孩詹姆士,他因為這句話而充滿喜悅。詹姆士分不清楚,所謂的「假如」是什麼意思,也分不清楚,渴望的事物,與實際的、可把握在手中事物之間的距離。但,一旁的父親斬釘截鐵地說,「明天的天氣是不會變好的。」
\n\n
父親總是站在對的那一方
\n\n
父親的冷水直直潑了下來,並在妻子與兒子面前洋洋得意著自己的判斷。這位父親只相信理智,不容許妻子與孩子虛幻的希望。這時,作者丟出了一段令人驚訝的描寫。這六歲的、聽著父親的話不敢反駁的男孩,心裡想著,只要有把斧頭或是什麼能致人於死的武器,他一定會立刻殺死父親。
\n\n
父親並不是說,能去或不能去。他以更高人一等的方式,將未來的希望,以不能改變的「事實」來扼殺。這樣的否定方式,跳過了爭論的可能,無法去問為什麼不可以,彷彿所有的微小希望或抵抗,不過是孩子氣的想法。父親總是站在對的那一方,將一切推託到客觀事實上面,並對此指指點點。在雷薩姆太太的眼裡,「這樣子追求真理,完全不去體貼別人的感覺,如此放縱地扯文明的薄紗,這在她看起來是對人類禮儀可怕的觸犯;她感到暈眩、目盲。」但「她沒有答話,低下頭。她不想去指責,沒什麼好說的。」
\n\n
雷薩姆太太心中可能也有無法抵達的秘密
\n\n
另一個否定,則是作客的女畫家莉莉。她一直默默畫著,卻不願任何人窺看她的畫。因為她畫的是女主人雷薩姆夫人,表面上的心思是認為自己畫不好,掌握不了。更深處則是雙重的否定,因為一名女人對另外一個女人的愛慕,是不可能的,而這份深沈的慾望又進一步否定她的才能。如同另一個朋友譚斯里低迴著說著:「女人不能畫,女人不能寫。」不是因為妳有沒有才華,或有沒有運氣,或這條路上哪邊出了問題,只是一個單純的理由:因為妳是女性,所以當不成畫家與作家。雷薩姆夫人是莉莉抵達不了的燈塔,而世間所有眼光與觀念都是不會好轉的天氣。
\n\n
無論是六歲的詹姆士,或是女畫家莉莉,扼殺他們希望的機制竟是那麼的簡單:肯定與否定,這是事實,而非意志。過去是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應當如此。毫無意外,毫無討論的餘地。
\n\n
那,作為被否定的一方,該怎麼辦呢?
\n\n
但當莉莉靠著雷薩姆太太,心念起伏卻什麼也沒發生,莉莉卻以自己的秘密感受到雷薩姆太太心中可能也有無法抵達的秘密。於是她心中結論,「她所希望得到的不是知識而是結合」,「不是人能寫出來的任何語言,而是親密,它就是知識。」
\n\n
第二部的時間以快轉的方式進行
\n\n
那麼,雷薩姆太太呢?她只有在獨自一人時,將自己縮小到內心一個看不到的黑暗核心時,才感覺到自己,並往一切不是自己的地方、沒到過的地方進行想像的探索。只有在這最深沉的黑暗裡,她才找尋得到心中的那道燈塔的光。
\n\n
在不甚愉快的晚餐過後,雷薩姆太太雖然心中有過波瀾,但突然意識抽離了此刻,無論好壞,這些事情都已經「過去了」。
\n\n
於是,在睡前,當雷薩姆太太感受到丈夫的不安。在一整天過後,確信「自己不會犯錯」的丈夫,他的理智,終究被內心的情感所動搖。對於無法以尺來量,無法預測的人心,雷薩姆先生無比惶恐與擔憂,深怕自己錯過了什麼。雷薩姆先生希望太太對他說:我愛你,但雷薩姆太太不願意;愛這件事情不是雷薩姆先生所想的,一句簡單話語就可以證明的。她只簡單的說,明天真的會下雨,他們確實去不了燈塔。丈夫因爲這認輸的姿態而滿意,只有太太微笑知道自己其實在這一局是獲勝了。
\n\n
《燈塔行》第一部〈窗〉幾乎是靜態的描寫這一天,將人心的複雜,經驗的複雜,關係的複雜,在秩序之外、有些顯而易見卻被忽略的情感,是如何化為最尖銳的形狀,留在心裡面。
\n\n
第二部〈時光流逝〉則是篇幅最短,時間跨越最長,發生最多事件的部分。時間以快轉的方式進行,還來不及意識就已經如過往雲煙,包括死亡。
\n\n
抵達不了的地方,就是最遠處
\n\n
吳爾芙將死亡放在括號裡,像是一個補充或註解,而時間其實比雷薩姆先生預測的天氣更為無情。小說裡所有人的情感重心雷薩姆夫人,也僅僅在一個括號裡,以補充的方式提到。雷薩姆先生在一個黑夜裡伸出了手,卻什麼也沒抓到,因為他的太太前一晚過世了。而他們其中一位女兒因為難產而死,另一位兒子在戰爭中死去,如此輕描淡寫。
\n\n
「鏡子已經破了。」吳爾芙這麼寫。想在沙灘上散步,沈思,找到一個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只是鏡子裡的一個幻象,如今鏡子已經破了。
\n\n
於是,第三部的〈燈塔〉,是戰爭之後,第一部的十年之後,倖存者的兩條線。活下來的人重回了海濱小屋,雷薩姆先生答應要帶長大的詹姆士與康敏去燈塔。雷薩姆先生有些焦躁,但莉莉沒有多說什麼。船順利出航,女兒康敏回想這一切,那彷彿有毒的父親尊嚴,至今想起,還是會令她從噩夢中驚醒。她看著海岸,沒有說話。而詹姆士的心中,卻一直存在那把刺向父親心臟的小刀。但多年後,他終於抵達了燈塔。一天可以完成的事,竟然花了十年才做到。抵達不了的地方,就是最遠處。康敏忍不住引用了父親書裡的話,為這家人註解:
\n\n
「我們各自孤單地滅絕。」
\n\n
在屋子看著外頭的莉莉,卻終於在見證這家人抵達燈塔時,捕捉到多年以來找尋不著、捕捉不到的形象。她在畫的中間畫了一條線,即使破壞了畫面,在她心中卻是完成了。這張不讓人看見的畫,如同不能訴說,不能被看見,不能被指認的情感。最後在乘載著豐沛的記憶與情感的畫面裡,終於終結,如同他們這家人終於抵達燈塔,這幅景象,不需要多餘的言語來解釋。
\n\n
每個角色都有一塊跨越不了的海
\n\n
仔細觀看《燈塔行》,會發現每個角色無論有無意識到,都需要燈塔,也都有一塊跨越不了的海,與並非操之在我的天氣。吳爾芙式的情感教育,無疑是人生的自我教育,唯獨你取得了那份自由,不再為主宰你的世界左右時,你才可能真正與內心那個過不去的情感相處。只有在那些束縛你的事物過去了,你才能真正走過去。你承認了情感,承認情感無論別人怎麼否定,它都是可能的。這時,情感才會承認你。
\n\n
情感不可見,不可說,也抵達不了。但那座燈塔永遠在那,召喚著你,再前進一步,與你的情感相互指認,並在這當中,認出那既陌生又熟悉的自己。這份解讀,也是文學式的,每個人都是自己那本神秘之書,等待將來的自己解讀,實踐這份情感教育。
\n\n
【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今日播畢,感謝大家的收聽,也請持續鎖定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節目。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劉寶苓 後製:劉姿吟\u3000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朱嘉漢書評S2EP09】因為有一個人能託付秘密——夏目漱石《心》
\n\n
夏目漱石的《心》,對於作者個人,或是日本現代文學而言,都是無庸置疑的經典。
\n\n\n《心》,夏目漱石,林皎碧譯,大牌出版\n\n
這個簡單的一個字的標題,甚至「心」這個常見的字,正好切中情感教育的核心。「心」給予的印象,既具體又抽象,解釋起來既容易又困難;「心」既是人類普遍共有的,又是每個個體獨一無二的部分;「心」既令人紛亂、易受影響,又能夠指引人、令人找到方向;心既與思考相互影響卻又如此不受意志控制,甚至它才是真正的意志本身。
\n\n
「心」正是如此,才會儘管它多變且難以捉摸,卻無法忽視,且必須去認識。
\n\n
然而,這本小說最珍貴之處,並不只是深入的探索人心的幽暗,而是寫出了情感教育的可能。關於一個人的經驗,有可能成為另一個人的指引的可能。儘管作者並沒有直接表明,他相信這樣的作法,是否真的可能對年輕的生命產生實質的影響。
\n\n
《心》的故事開始於敘事者「我」在大學的暑假,因為一點事故獨自在鎌倉的海濱無親無故的閒晃。在這百無聊賴的狀態裡,敘事者被一個陌生的先生所吸引。這份好奇,驅動敘事者去靠近、去認識、去詢問這位陌生男子。從頭到尾,作者都沒有明確解釋這份好奇心背後的緣由。不過,這份情感的樣貌,或是兩人特殊的關係,或許在一開始就已經給出了:敘事者「我」,稱他為「老師」。而「老師」雖然始終保持著距離,但多少默許了這樣的稱呼。
\n\n
敘事者最想知道的,是老師的人生
\n\n
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學校、學問的規範,老師沒有任何事物可教,而敘事者也沒有明確的事物好學。追根究底,敘事者最想知道的知識,其實就是老師的人生。敘事者想弄清楚的,是老師的神秘、他的生活、他的過去。在看似無憂卻十足迷惘的「我」的心中,老師的人生,正是敘事者對於人生的疑惑最好的參考。
\n\n
第一部分〈老師與我〉是小說當中,敘事者唯一直接跟老師面對面接觸的篇章。許多的伏筆,都在敘事者的眼中,以及與老師的對話中埋下。敘事者當時處在一個漫無目的的狀態,恰好捕捉到低調生活,與世間保持距離的老師。他的生活方式,令敘事者無比好奇。
\n\n
老師的形象,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並不陌生。一個生活條件不差,但缺乏實際謀生能力,也不願意工作的讀書人。這樣「多餘的人」,若有愛,或許能得到救贖,但往往他們卻缺乏愛的能力。
\n\n
老師的秘密總以欲言又止的方式說出
\n\n
老師或許是種厭人類(misanthrophe)的性格。他的寂寞明顯可見,但又寧願保持著這種孤獨。為何寧願孤獨,卻又一直活到今天,是這個角色最大的謎。
\n\n
作者的安排,讓讀者一開始就能感受到老師的核心藏在哪裡。正是因為如此,他的秘密感從閱讀的一開始就跟隨著我們。敘事者在暑假過後,拜訪老師未果,第二次時,是老師的美麗妻子接待,她告知敘事者,老師例行性的去掃墓。老師對此沒有多作解釋,只說這是朋友的墓。
\n\n
老師的秘密總以欲言又止的方式說出。像是刻意讓敘事者困惑,將問題放下心底,又不願意直接解答。
\n\n
例如關於戀愛,老師說,「愛情是種罪惡。」卻意有所指地說,這與他長年去掃墓有關。這一次的對話,是老師第一次透露自己的過去,說明他為何如此不信任他人。老師明說,他不是不信任敘事者而已,而是根本的不信任所有人類,包括自己。他說:「我不想未來受到侮辱,所以屏退現在受到的尊敬 我寧可忍受此刻的寂寞,也不要忍受未來比現在更大的寂寞。」
\n\n
就這麼一個人也好,能在我死以前讓我信任
\n\n
另一回,則是敘事者回家鄉探望父親後,老師建議敘事者把家產早點分配好,並提醒「人一旦為了錢,任何的好人都會變成了壞人。」
\n\n
後來,敘事者忍不住追問老師的秘密,並說自己「想要接受人生的教訓」。至此,小說也終於點出敘事者接近並稱之為「老師」的原因。而老師則嚴肅的說,他過去因為某些原因懷疑人性,但敘事者的單純讓他動搖,他認真的問敘事者:「我曾經想過,就這麼一個人也好,能在我死以前讓我信任。你會是那個人嗎?你是打從心底認真的嗎?」
\n\n
第二部份的〈父母與我〉,則是敘事者回到家中,因為父親的病情起伏,也因為找尋工作的事情而煩憂。在這段分離的日子裡,敘事者以自身面對的現實,重新體會老師的話。包括親人之間可能因為利益而隔閡,以及敘事者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傳統價值對他的期許,與社會的現況,以及個人的迷惘之間的拉扯。這些都讓他對於如何生存於社會一事感到懷疑。就在敘事者無計可施下,寫了幾封信給老師,最終收到了信。是第一封,也是最後一封信。這是老師給敘事者唯一的遺書。
\n\n
一個人將他生命中至深的祕密,傳承給另一個人
\n\n
第三部〈老師與遺書〉裡,老師終於交付了秘密。他仔細述說了他的親人是如何欺騙他的遺產。以及決定他一生的事件,他是如何在寄宿的那段時光裡,愛上了房東的女兒,又在怎樣的情況下,沒有明確地告訴同樣喜歡房東女兒的朋友K自己的心意,並搶先K一步請房東太太應允了婚事。這事件造成K的自殺。
\n\n
老師為何過著這樣的生活,他不願向妻子袒露的秘密,以及他每個月去掃墓的原因,在此一次交代。不過,這些並非是老師自殺的原因。他在內心幾經折磨之後,決定「以想死之心活下去」一直活到了現在。老師將自殺的原因,從個體的罪惡與痛苦,拉高到了時代。他選在乃木將軍自殺後,選擇一樣為時代殉死。
\n\n
是以,老師終究還是把自己的死,放在一個可知與不可知,可理解又不能理解的邊界。卻因為有一個人能託付秘密,最後無牽掛地死去。
\n\n
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心」的傳承。是最嚴格的條件下,只允許一個人將他生命中至深的秘密,傳承給另一個人。以秘密的方式,並要傳承者守護著這個秘密。這樣,「心」這如此脆弱的部份,一個人以生命換取來的經驗,才可能有意義。一顆孤獨至極的心,因為一個純然的信任,願意交付出去,何況這是屬於一個人最深的遺憾與不堪。
\n\n
心,若能在另一個人的心中繼續跳動著
\n\n
小說在這裡結束,我們不知道這名敘事者是否真的能從老師的人生經驗獲得什麼。但在遺書的開頭,老師對敘事者說「請凝視這片黑暗,從中獲取可供參考的東西」。這意味著,儘管是經驗的傳承,接受者能有意志去選擇與反思。
\n\n
在老師的眼裡,心,若能在停止之後,在另一個人的心中仍繼續跳動著,那麼他就能滿足了。
\n\n
《心》這本小說的情感教育,將個體之間難以跨越的隔閡,以最為謹慎自持的方式,告訴我們一個人如何能從另一個人的身上,交予與獲得情感經驗的最大可能。也讓我們知道,我們或許因為某些原因而孤獨,但這份守護必然值得。因為真正的情感教育,是明白情感教育無法輕易完成,無法化約為老生常談,才會在某個時刻,如奇蹟般讓我們學會點什麼。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吳爾芙的《燈塔行》,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劉寶苓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朱嘉漢書評S2EP09】因為有一個人能託付秘密——夏目漱石《心》
\n\n
夏目漱石的《心》,對於作者個人,或是日本現代文學而言,都是無庸置疑的經典。
\n\n\n《心》,夏目漱石,林皎碧譯,大牌出版\n\n
這個簡單的一個字的標題,甚至「心」這個常見的字,正好切中情感教育的核心。「心」給予的印象,既具體又抽象,解釋起來既容易又困難;「心」既是人類普遍共有的,又是每個個體獨一無二的部分;「心」既令人紛亂、易受影響,又能夠指引人、令人找到方向;心既與思考相互影響卻又如此不受意志控制,甚至它才是真正的意志本身。
\n\n
「心」正是如此,才會儘管它多變且難以捉摸,卻無法忽視,且必須去認識。
\n\n
然而,這本小說最珍貴之處,並不只是深入的探索人心的幽暗,而是寫出了情感教育的可能。關於一個人的經驗,有可能成為另一個人的指引的可能。儘管作者並沒有直接表明,他相信這樣的作法,是否真的可能對年輕的生命產生實質的影響。
\n\n
《心》的故事開始於敘事者「我」在大學的暑假,因為一點事故獨自在鎌倉的海濱無親無故的閒晃。在這百無聊賴的狀態裡,敘事者被一個陌生的先生所吸引。這份好奇,驅動敘事者去靠近、去認識、去詢問這位陌生男子。從頭到尾,作者都沒有明確解釋這份好奇心背後的緣由。不過,這份情感的樣貌,或是兩人特殊的關係,或許在一開始就已經給出了:敘事者「我」,稱他為「老師」。而「老師」雖然始終保持著距離,但多少默許了這樣的稱呼。
\n\n
敘事者最想知道的,是老師的人生
\n\n
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學校、學問的規範,老師沒有任何事物可教,而敘事者也沒有明確的事物好學。追根究底,敘事者最想知道的知識,其實就是老師的人生。敘事者想弄清楚的,是老師的神秘、他的生活、他的過去。在看似無憂卻十足迷惘的「我」的心中,老師的人生,正是敘事者對於人生的疑惑最好的參考。
\n\n
第一部分〈老師與我〉是小說當中,敘事者唯一直接跟老師面對面接觸的篇章。許多的伏筆,都在敘事者的眼中,以及與老師的對話中埋下。敘事者當時處在一個漫無目的的狀態,恰好捕捉到低調生活,與世間保持距離的老師。他的生活方式,令敘事者無比好奇。
\n\n
老師的形象,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並不陌生。一個生活條件不差,但缺乏實際謀生能力,也不願意工作的讀書人。這樣「多餘的人」,若有愛,或許能得到救贖,但往往他們卻缺乏愛的能力。
\n\n
老師的秘密總以欲言又止的方式說出
\n\n
老師或許是種厭人類(misanthrophe)的性格。他的寂寞明顯可見,但又寧願保持著這種孤獨。為何寧願孤獨,卻又一直活到今天,是這個角色最大的謎。
\n\n
作者的安排,讓讀者一開始就能感受到老師的核心藏在哪裡。正是因為如此,他的秘密感從閱讀的一開始就跟隨著我們。敘事者在暑假過後,拜訪老師未果,第二次時,是老師的美麗妻子接待,她告知敘事者,老師例行性的去掃墓。老師對此沒有多作解釋,只說這是朋友的墓。
\n\n
老師的秘密總以欲言又止的方式說出。像是刻意讓敘事者困惑,將問題放下心底,又不願意直接解答。
\n\n
例如關於戀愛,老師說,「愛情是種罪惡。」卻意有所指地說,這與他長年去掃墓有關。這一次的對話,是老師第一次透露自己的過去,說明他為何如此不信任他人。老師明說,他不是不信任敘事者而已,而是根本的不信任所有人類,包括自己。他說:「我不想未來受到侮辱,所以屏退現在受到的尊敬 我寧可忍受此刻的寂寞,也不要忍受未來比現在更大的寂寞。」
\n\n
就這麼一個人也好,能在我死以前讓我信任
\n\n
另一回,則是敘事者回家鄉探望父親後,老師建議敘事者把家產早點分配好,並提醒「人一旦為了錢,任何的好人都會變成了壞人。」
\n\n
後來,敘事者忍不住追問老師的秘密,並說自己「想要接受人生的教訓」。至此,小說也終於點出敘事者接近並稱之為「老師」的原因。而老師則嚴肅的說,他過去因為某些原因懷疑人性,但敘事者的單純讓他動搖,他認真的問敘事者:「我曾經想過,就這麼一個人也好,能在我死以前讓我信任。你會是那個人嗎?你是打從心底認真的嗎?」
\n\n
第二部份的〈父母與我〉,則是敘事者回到家中,因為父親的病情起伏,也因為找尋工作的事情而煩憂。在這段分離的日子裡,敘事者以自身面對的現實,重新體會老師的話。包括親人之間可能因為利益而隔閡,以及敘事者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傳統價值對他的期許,與社會的現況,以及個人的迷惘之間的拉扯。這些都讓他對於如何生存於社會一事感到懷疑。就在敘事者無計可施下,寫了幾封信給老師,最終收到了信。是第一封,也是最後一封信。這是老師給敘事者唯一的遺書。
\n\n
一個人將他生命中至深的祕密,傳承給另一個人
\n\n
第三部〈老師與遺書〉裡,老師終於交付了秘密。他仔細述說了他的親人是如何欺騙他的遺產。以及決定他一生的事件,他是如何在寄宿的那段時光裡,愛上了房東的女兒,又在怎樣的情況下,沒有明確地告訴同樣喜歡房東女兒的朋友K自己的心意,並搶先K一步請房東太太應允了婚事。這事件造成K的自殺。
\n\n
老師為何過著這樣的生活,他不願向妻子袒露的秘密,以及他每個月去掃墓的原因,在此一次交代。不過,這些並非是老師自殺的原因。他在內心幾經折磨之後,決定「以想死之心活下去」一直活到了現在。老師將自殺的原因,從個體的罪惡與痛苦,拉高到了時代。他選在乃木將軍自殺後,選擇一樣為時代殉死。
\n\n
是以,老師終究還是把自己的死,放在一個可知與不可知,可理解又不能理解的邊界。卻因為有一個人能託付秘密,最後無牽掛地死去。
\n\n
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心」的傳承。是最嚴格的條件下,只允許一個人將他生命中至深的秘密,傳承給另一個人。以秘密的方式,並要傳承者守護著這個秘密。這樣,「心」這如此脆弱的部份,一個人以生命換取來的經驗,才可能有意義。一顆孤獨至極的心,因為一個純然的信任,願意交付出去,何況這是屬於一個人最深的遺憾與不堪。
\n\n
心,若能在另一個人的心中繼續跳動著
\n\n
小說在這裡結束,我們不知道這名敘事者是否真的能從老師的人生經驗獲得什麼。但在遺書的開頭,老師對敘事者說「請凝視這片黑暗,從中獲取可供參考的東西」。這意味著,儘管是經驗的傳承,接受者能有意志去選擇與反思。
\n\n
在老師的眼裡,心,若能在停止之後,在另一個人的心中仍繼續跳動著,那麼他就能滿足了。
\n\n
《心》這本小說的情感教育,將個體之間難以跨越的隔閡,以最為謹慎自持的方式,告訴我們一個人如何能從另一個人的身上,交予與獲得情感經驗的最大可能。也讓我們知道,我們或許因為某些原因而孤獨,但這份守護必然值得。因為真正的情感教育,是明白情感教育無法輕易完成,無法化約為老生常談,才會在某個時刻,如奇蹟般讓我們學會點什麼。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吳爾芙的《燈塔行》,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劉寶苓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朱嘉漢書評S2EP08】斯萬的「愛情病」——普魯斯特《斯萬之愛》
\n\n\n圖2 《追憶似水年華》(全新校訂書盒典藏版)第一冊《在斯萬家那邊》,普魯斯特著,李恒基、徐繼曾、桂裕芳、袁樹仁、潘麗珍、許淵冲、許鈞、楊松河、周克希、張小魯譯,聯經出版\n\n
\n
《斯萬之愛》原是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冊《在斯萬家那邊》的一個章節。因為篇幅較長,故事相對獨立,且令人相當印象深刻,不僅曾多次獨立出版成書,亦在1984年改編成電影。
\n\n
斯萬的愛情故事,發生在《追憶似水年華》的敘事者出生之前。在整部作品裡,像是書中書一般,作為敘事者的情感教育而存在。斯萬這段戀情裡遭遇的甜蜜與煎熬,無法解開的心魔,愛戀中的幻象,都是敘事者將來在與阿爾貝提娜的愛情中將會遭遇的。
\n\n
《斯萬之愛》描述的,是敘事者一家熟識的斯萬先生年輕時的苦戀,敘事當中充滿幽默,也是《追憶似水年華》中,最有情節起伏的章節。
\n\n
魂牽夢縈的曲子,意外的在這沙龍裡聽到
\n\n
故事的開端,是在維爾迪蘭家的沙龍裡。這是不屬於上流階級的封閉小圈圈,原來不是故事主人翁斯萬會進出的社交場所。但斯萬迷戀女人,在把上層階級的女子都認識一輪後,他開始被不同階級身份的女子吸引,像是探險一般去追求身份較低的女子。換言之,愛戀,乃始自於陌生本身的吸引力。像是個獵人,卻變成主動踏進陷阱的獵物。
\n\n
斯萬剛開始認識時,並不喜歡奧黛特。斯萬認為她不如外界傳言的迷人,然而奧黛特卻主動示好。斯萬這時只當她是眾多女伴中的一位。
\n\n
只是,在他第一次被奧黛特引薦進維爾迪蘭家的沙龍時,在那裡聽到小提琴手演奏一首奏鳴曲。這首《凡特依奏鳴曲》是他曾在某個地方聽過,卻沒機會知道曲名,魂牽夢縈的曲子。如今終於意外的在這沙龍裡聽到,在音樂中感動的斯萬,將這份柔情投射到了奧黛特身上。這首曲子的美好感受,失而復得的感動,烙印在他對奧黛特的印象裡。這裡的情感,可以用心理學的制約解釋。但也可以說,斯萬在奧黛特身上迷戀的部分,是屬於自己私密的符號。奧黛特聯繫起他這段奇蹟般的美好回憶。
\n\n
他試圖在奧黛特的身上發現美
\n\n
斯萬開始出入這個沙龍。他努力融入,在沙龍這群人的言談、文化中找尋優點。就像他試圖在奧黛特的身上發現美一樣。不過,斯萬真正的陷落,不是在他認識得越深,看到奧黛特更多的本質之後。相反的,是在奧黛特變得讓他無法捉摸之後,斯萬才陷入瘋狂的愛。
\n\n
習慣在沙龍看見奧黛特的斯萬,某一日到訪,卻發現奧黛特已經先行離去。失落的斯萬沿著街不抱希望地尋找奧黛特的身影。終於,斯萬奇蹟般地找到了奧黛特。失而復得的感動再度擄獲了他,這是他的愛情最炙熱甜蜜的時刻,卻同時烙印了痛苦的印記。斯萬開始真正在乎奧黛特,希望維持同樣的熱情,卻進入痛苦的循環。
\n\n
這份愛讓斯萬變成另一個人,所謂愛戀中的主體。普魯斯特毫不客氣用「疾病」形容。斯萬「已不復之前的他,他已不是單獨一人,一個全新的他與他同在,依附於他、融合在一起,這一個全新的他也許再也無法擺脫,永遠得小心翼翼,猶如對待一個君主或是疾病。然而,自從他感到有個全新的人降臨於他的一刻起,他的生活彷彿更有意思了。」
\n\n
斯萬對奧黛特患得患失,不斷索取,並總在擔憂愛情變得冷淡。這時,福什維爾伯爵被引薦進入了沙龍,並成為寵兒。看見了福什維爾與奧黛特過從甚密,
\n斯萬便也充滿嫉妒,反倒讓自己在爭風吃醋的地位更加低落。
\n\n
斯萬不願意失去的,不是愛人,而是愛情
\n\n
另外,在兩人愛情岌岌可危的時候,斯萬終於發現奧黛特的另一個本性。奧黛特能夠隨意的撒謊,不經意的說出謊言,彷彿真有此事。但,若奧黛特的本質是善於說謊,那麼他們之間的愛情又如何確認?除了借助從前,回味那首奏鳴曲,回想他們的美好時光,別無他法。
\n\n
美好的一切撤離著他,斯萬不願意失去的,不是愛人,而是愛情,是害怕不再繼續如此愛著奧黛特的自己。因為這意味著曾有過的幸福與甜蜜,以及他如此辛苦的付出與折磨,全變成了幻影。害怕失去,於是付出更多,折磨更多。走到了這階段,維繫愛情的,只剩痛苦。只有讓自己持續感到痛苦,嫉妒,才能感受到愛情依舊存在。弔詭在於,斯萬反而因為嫉妒與痛苦,每一回有機會從愛情中脫離,都因爲心有不甘而不願意輕易放手。
\n\n
斯萬明白,「他對奧黛特的好奇心之所以讓他感到痛苦,原因還在他自己。」他也清楚,他的「愛情病,已經四處擴散,跟斯萬的種種習慣,跟他的所作所為,跟他的思想、健康、睡眠、生活起居(...)全都密不可分(...),若想把它從他身上剝離,勢必要弄得遍體鱗傷:用外科術語來講,他的愛情已經不能手術了。」
\n\n
斯萬在愛情中無望,又不願放手。終於,某一次意外的聽到奏鳴曲,他才徹底覺悟,這個愛情已經徹底死了。繞了一圈,斯萬最終覺悟,這麼多年,讓他痛苦萬分的女人,付出如此珍貴的愛的對象,其實不是他喜歡的類型。
\n\n
普魯斯特寫出了愛情的起滅當中的細節
\n\n
《斯萬之愛》的有趣之處,在於普魯斯特寫出了愛情的起滅當中的細節。裡面沒有驚心動魄的大事件,卻寫盡了愛情當中的各種百轉千迴。人在愛戀當中盲目,不是愛戀的對象有多迷人,而往往是在與自己的迷障共舞。普魯斯特幾乎將愛情中的每個階段,從單純的好奇,到淺嚐愛意,陷入愛情的瞬間,以及進入執迷的情境,都一一描繪。尤其,普魯斯特也許是文學史上最擅長描寫愛情中的苦澀與折磨之處的作家。普魯斯特印證了「沒有不包含痛苦的愛情」這句話。痛苦不僅不是愛情的反面、威脅或缺陷,愛情的痛苦,與甜蜜感或幸福感一樣重要。
\n\n
藏在這個愛情故事裡的主題,其實是時間。所謂的愛情,是在時間內展開的。而時間並非是有始有終,亦不是單一的累積。我們也許曾跟斯萬一樣,誤以為愛情始終如一,會永遠延續,一旦改變就是變質或不完美。不過,正如普魯斯特所說,「愛情也好,嫉妒也好,其實並不是一個連綿不斷不可分割的激情。它們由無數個相繼的愛情、不同的嫉妒所組成,這些愛情和嫉妒瞬息即逝,但由於不間斷就有一種始終如一的錯覺。」
\n\n
時間會變化,情感也會。弔詭在於,即使斯萬已經示範過一次,敘事者依然會重蹈覆轍。換句話說,情感教育並不是讓你避免犯錯,免除痛苦。而是在某日親自經歷過,終於對他人曾有過的心境,能夠感同身受,並在這樣的體悟中,能客觀地對待自己的處境,而非沉溺在孤獨且無人能理解的痛苦裡。然後,認清自己情感的形狀,將失去的珍貴記憶再次找回來。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夏目漱石的《心》,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孫藝庭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朱嘉漢書評S2EP08】斯萬的「愛情病」——普魯斯特《斯萬之愛》
\n\n\n圖2 《追憶似水年華》(全新校訂書盒典藏版)第一冊《在斯萬家那邊》,普魯斯特著,李恒基、徐繼曾、桂裕芳、袁樹仁、潘麗珍、許淵冲、許鈞、楊松河、周克希、張小魯譯,聯經出版\n\n
\n
《斯萬之愛》原是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冊《在斯萬家那邊》的一個章節。因為篇幅較長,故事相對獨立,且令人相當印象深刻,不僅曾多次獨立出版成書,亦在1984年改編成電影。
\n\n
斯萬的愛情故事,發生在《追憶似水年華》的敘事者出生之前。在整部作品裡,像是書中書一般,作為敘事者的情感教育而存在。斯萬這段戀情裡遭遇的甜蜜與煎熬,無法解開的心魔,愛戀中的幻象,都是敘事者將來在與阿爾貝提娜的愛情中將會遭遇的。
\n\n
《斯萬之愛》描述的,是敘事者一家熟識的斯萬先生年輕時的苦戀,敘事當中充滿幽默,也是《追憶似水年華》中,最有情節起伏的章節。
\n\n
魂牽夢縈的曲子,意外的在這沙龍裡聽到
\n\n
故事的開端,是在維爾迪蘭家的沙龍裡。這是不屬於上流階級的封閉小圈圈,原來不是故事主人翁斯萬會進出的社交場所。但斯萬迷戀女人,在把上層階級的女子都認識一輪後,他開始被不同階級身份的女子吸引,像是探險一般去追求身份較低的女子。換言之,愛戀,乃始自於陌生本身的吸引力。像是個獵人,卻變成主動踏進陷阱的獵物。
\n\n
斯萬剛開始認識時,並不喜歡奧黛特。斯萬認為她不如外界傳言的迷人,然而奧黛特卻主動示好。斯萬這時只當她是眾多女伴中的一位。
\n\n
只是,在他第一次被奧黛特引薦進維爾迪蘭家的沙龍時,在那裡聽到小提琴手演奏一首奏鳴曲。這首《凡特依奏鳴曲》是他曾在某個地方聽過,卻沒機會知道曲名,魂牽夢縈的曲子。如今終於意外的在這沙龍裡聽到,在音樂中感動的斯萬,將這份柔情投射到了奧黛特身上。這首曲子的美好感受,失而復得的感動,烙印在他對奧黛特的印象裡。這裡的情感,可以用心理學的制約解釋。但也可以說,斯萬在奧黛特身上迷戀的部分,是屬於自己私密的符號。奧黛特聯繫起他這段奇蹟般的美好回憶。
\n\n
他試圖在奧黛特的身上發現美
\n\n
斯萬開始出入這個沙龍。他努力融入,在沙龍這群人的言談、文化中找尋優點。就像他試圖在奧黛特的身上發現美一樣。不過,斯萬真正的陷落,不是在他認識得越深,看到奧黛特更多的本質之後。相反的,是在奧黛特變得讓他無法捉摸之後,斯萬才陷入瘋狂的愛。
\n\n
習慣在沙龍看見奧黛特的斯萬,某一日到訪,卻發現奧黛特已經先行離去。失落的斯萬沿著街不抱希望地尋找奧黛特的身影。終於,斯萬奇蹟般地找到了奧黛特。失而復得的感動再度擄獲了他,這是他的愛情最炙熱甜蜜的時刻,卻同時烙印了痛苦的印記。斯萬開始真正在乎奧黛特,希望維持同樣的熱情,卻進入痛苦的循環。
\n\n
這份愛讓斯萬變成另一個人,所謂愛戀中的主體。普魯斯特毫不客氣用「疾病」形容。斯萬「已不復之前的他,他已不是單獨一人,一個全新的他與他同在,依附於他、融合在一起,這一個全新的他也許再也無法擺脫,永遠得小心翼翼,猶如對待一個君主或是疾病。然而,自從他感到有個全新的人降臨於他的一刻起,他的生活彷彿更有意思了。」
\n\n
斯萬對奧黛特患得患失,不斷索取,並總在擔憂愛情變得冷淡。這時,福什維爾伯爵被引薦進入了沙龍,並成為寵兒。看見了福什維爾與奧黛特過從甚密,
\n斯萬便也充滿嫉妒,反倒讓自己在爭風吃醋的地位更加低落。
\n\n
斯萬不願意失去的,不是愛人,而是愛情
\n\n
另外,在兩人愛情岌岌可危的時候,斯萬終於發現奧黛特的另一個本性。奧黛特能夠隨意的撒謊,不經意的說出謊言,彷彿真有此事。但,若奧黛特的本質是善於說謊,那麼他們之間的愛情又如何確認?除了借助從前,回味那首奏鳴曲,回想他們的美好時光,別無他法。
\n\n
美好的一切撤離著他,斯萬不願意失去的,不是愛人,而是愛情,是害怕不再繼續如此愛著奧黛特的自己。因為這意味著曾有過的幸福與甜蜜,以及他如此辛苦的付出與折磨,全變成了幻影。害怕失去,於是付出更多,折磨更多。走到了這階段,維繫愛情的,只剩痛苦。只有讓自己持續感到痛苦,嫉妒,才能感受到愛情依舊存在。弔詭在於,斯萬反而因為嫉妒與痛苦,每一回有機會從愛情中脫離,都因爲心有不甘而不願意輕易放手。
\n\n
斯萬明白,「他對奧黛特的好奇心之所以讓他感到痛苦,原因還在他自己。」他也清楚,他的「愛情病,已經四處擴散,跟斯萬的種種習慣,跟他的所作所為,跟他的思想、健康、睡眠、生活起居(...)全都密不可分(...),若想把它從他身上剝離,勢必要弄得遍體鱗傷:用外科術語來講,他的愛情已經不能手術了。」
\n\n
斯萬在愛情中無望,又不願放手。終於,某一次意外的聽到奏鳴曲,他才徹底覺悟,這個愛情已經徹底死了。繞了一圈,斯萬最終覺悟,這麼多年,讓他痛苦萬分的女人,付出如此珍貴的愛的對象,其實不是他喜歡的類型。
\n\n
普魯斯特寫出了愛情的起滅當中的細節
\n\n
《斯萬之愛》的有趣之處,在於普魯斯特寫出了愛情的起滅當中的細節。裡面沒有驚心動魄的大事件,卻寫盡了愛情當中的各種百轉千迴。人在愛戀當中盲目,不是愛戀的對象有多迷人,而往往是在與自己的迷障共舞。普魯斯特幾乎將愛情中的每個階段,從單純的好奇,到淺嚐愛意,陷入愛情的瞬間,以及進入執迷的情境,都一一描繪。尤其,普魯斯特也許是文學史上最擅長描寫愛情中的苦澀與折磨之處的作家。普魯斯特印證了「沒有不包含痛苦的愛情」這句話。痛苦不僅不是愛情的反面、威脅或缺陷,愛情的痛苦,與甜蜜感或幸福感一樣重要。
\n\n
藏在這個愛情故事裡的主題,其實是時間。所謂的愛情,是在時間內展開的。而時間並非是有始有終,亦不是單一的累積。我們也許曾跟斯萬一樣,誤以為愛情始終如一,會永遠延續,一旦改變就是變質或不完美。不過,正如普魯斯特所說,「愛情也好,嫉妒也好,其實並不是一個連綿不斷不可分割的激情。它們由無數個相繼的愛情、不同的嫉妒所組成,這些愛情和嫉妒瞬息即逝,但由於不間斷就有一種始終如一的錯覺。」
\n\n
時間會變化,情感也會。弔詭在於,即使斯萬已經示範過一次,敘事者依然會重蹈覆轍。換句話說,情感教育並不是讓你避免犯錯,免除痛苦。而是在某日親自經歷過,終於對他人曾有過的心境,能夠感同身受,並在這樣的體悟中,能客觀地對待自己的處境,而非沉溺在孤獨且無人能理解的痛苦裡。然後,認清自己情感的形狀,將失去的珍貴記憶再次找回來。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夏目漱石的《心》,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孫藝庭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n\n《少年維特的煩惱》(德文直譯),歌德著,管中琪譯,野人出版\n\n
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也許是最多人閱讀過的文學讀本之一。這本書影響當時許多的年輕人,甚至引起模仿效應,例如維特經典的穿著,後世稱為維特裝的「黃褲子、黃馬甲、藍外衣」的裝束,在當時便流行了起來。不過,影響力最大的,恐怕是維特的愛情模式。他澎湃的情感、容易歡快與感傷,直率而豐富的感受與表達,充滿詩意的言行,還有最後在愛情的絕望中所選擇的自殺。維特的自殺,打動了當時的年輕人,但同時讓人擔心起模仿效應。日後,心理學上的自殺模仿,就以「維特效應」命名。
\n\n
《少年維特的煩惱》在書的外頭,所謂的世界的現實面,也展現了情感的威力。一個人對他人的情感,不僅僅會是同情或是被影響,也可能會產生模仿效應。情感會,慾望也會,我的慾望來自於他人的擁有,以及我的匱乏。何況,這本書儘管是歌德挪用自身經驗以及朋友的故事,但維特終究是虛構人物。可以說,虛構的小說,的確能夠對現實生活產生形塑的作用。
\n\n
閱讀這本小說需要注意的是,這小說主要是以書信體,也就是維特寫給好友一連串的信件所構成。讀者像是一個窺看者,看著維特如何吐露出他的心聲。這是十八世紀小說常見的一種形式,譬如薩德的《亞林與瓦爾庫(Aline et Valcour)》,或更為代表的,是拉克洛的《危險關係》。當時流行的書信體與懺悔體、自傳體,某方面來說,皆是將一個人最私密、最坦誠、最不堪的一面,引入公眾的目光,所謂的閱讀當中。同一時間,閱讀這表面是公眾的行為,卻永遠讓讀者保有最私密的交流。在啟蒙時代,言語與文字作為理性交流的工具,並服務於公理與法則的探索。但也在這高峰之中,另一個反浪潮,關於個體私密的情感,也透過這些私密話語的形式,昭告我們,在理性之外,還有廣大、豐富且難以捉摸的情感與慾望的存在。
\n\n
起初,維特是愉快的,他受到自然的洗禮
\n\n
少年維特富有藝術創作的慾望,卻缺乏實際的人生目標。他告別了親友所在的市民社會,獨自在鄉間的W城生活。起初,他是愉快的。他受到自然的洗禮,沐浴在當地人的純樸與友善裡。維特在轉換環境的新鮮刺激裡,思想也曾經十分清晰。他發現人類汲汲營營於外在的需求,不過是一種自我囚禁,反倒在內心當中探索,他獲得一種平靜的快樂。
\n\n
在五月二十二號的那封信裡,他對朋友說:「從自身創造出自己的世界,並因爲身而為人而擁有幸福。儘管他處處受限,內心始終保有甜美的感受,只要他願意,隨時隨地能離開囚籠。」諷刺在於,日後的維特,正是失去了這種自由才深陷於煩惱。維特沒有料到,即使能預先用理性知曉道理,但偏偏深陷於情感中的時候,理智是起不了作用的。
\n\n
五月二十六號的信件,他則是透過他人的愛情,抒發自己的看法。在他的眼裡,世俗的價值與愛情、藝術是無法共存的。一旦選擇世俗與理性的考量,愛情與藝術也將死去。
\n\n
換句話說,在維特眼裡,愛情猶如藝術作品。正在新環境中醞釀藝術創作的維特,無可救藥的墜入愛情裡。他在舞會上一見到珞特,便陷入了愛情中。同時,剛在愛戀的歡愉中,他馬上就知道珞特有未婚夫阿爾伯特。這代表他的愛情從一開始就不可能。
\n\n
陷在愛戀中的維特,珞特是他的懸崖
\n\n
維特的情感,與其說是愛情,更像是一種無法控制的激情。珞特很快就從日常的相處中發現。她責怪過維特太過於感情用事,這樣會毀了自己,並希望維特能夠愛護自己。不過,維特願意愛惜自己的條件,正是珞特,她是維特的希望與絕望。維特必須要珞特在身邊才能維繫自己,避免墜落,但對於陷在愛戀中的維特來說,珞特是他的懸崖。
\n\n
從七月份開始,維特從互動裡,從眼神裡,主觀的認定珞特也愛著自己。這時,維特的信件,已經不像是對朋友的私密話語,而是成為無法逃脫的獨語。珞特任何的話語、不經意的碰觸、眼神,都在維特的眼裡,成為情慾的撩動。
\n\n
好景不常,在熱情中的維特,正逢阿爾伯特的歸來。
\n\n
阿爾伯特在各方面來說,是十足配得上珞特的未婚夫。而維特僅有的藝術才華,全花費在愛戀中,這時他的自毀傾向顯現。他在這對未婚夫婦面前,因為莫名的憂鬱,拿著未上膛的槍抵著自己右眼。阿爾伯特責罵維特這種傾向,認為這是種罪過。維特則說,他認為一切的判斷,需要深入了解對方的動機。維特進一步為瘋狂辯解,他說:「我從自己的經驗中習得,凡是成就偉大志業、完成不可能之事者,皆是絕倫超群之人,而他們一直以來都被罵是醉鬼、瘋子。」
\n\n
就是一開始沒有他的位置,他的愛情才如此炙熱
\n\n
不論如何,阿爾伯特的存在,使得維特必須放逐自己。這個放逐,是將自己從愛的國度中放逐,因為這段愛情裡,是沒有維特的位置的。弔詭的是,就是一開始沒有他的位置,他的愛情才如此炙熱。
\n\n
自我放逐的維特到了另一地的大使館工作。真正地獄等著他:繁文縟節的、死氣沉沉的、世俗的地獄。在那裡,正是一個讓他無法擁有熱情的地方。這是另一個弔詭:這樣的地方,才有他治癒的可能,而他最後拒絕了。他讓自己從世俗牢籠中掙脫,但這其實又是一回的自我放逐。維特選擇不要從愛情中治癒。
\n\n
他回到了W城,這時珞特已經結婚了。維特趁著阿爾伯特不在時去拜訪珞特,他再度告白,兩人親吻,但是珞特終究還是拒絕了。這導致維特最後的悲劇。他再一次將自己放逐,這時他選擇離開這世間,將自己的靈魂從肉體中放逐。
\n\n
《少年維特的煩惱》雖然篇幅短,但歌德以維特信件,將這種可以同感、傳染,卻不能完全理解與分析的,所謂燃燒一切的熱情,從頭到尾清楚地展現出來。這種旁觀者難以理解的煩惱,是不能被輕易化約的。
\n\n
理性與世俗永遠無法真正將情感馴服
\n\n
維特的死亡,讓他成為自己愛情的悲劇英雄。在理性主義的時代裡,歌德的這本作品,預告了另一個無法逃脫、且必須面對的命運,正是我們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的情感。
\n\n
而維特以他炙熱的心,讓我們見證理性與世俗永遠無法真正將情感馴服。因此,我們需要藝術,畢竟在維特那裡,展現了愛情與藝術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如同現實中的歌德,是如何以藝術的力量,講自己痛苦萬分的戀情,化作永恆的維特。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普魯斯特的《斯萬之愛》,歡迎繼續收聽。
\n\n
★《鏡好聽》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諮詢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孫藝庭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n\n《少年維特的煩惱》(德文直譯),歌德著,管中琪譯,野人出版\n\n
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也許是最多人閱讀過的文學讀本之一。這本書影響當時許多的年輕人,甚至引起模仿效應,例如維特經典的穿著,後世稱為維特裝的「黃褲子、黃馬甲、藍外衣」的裝束,在當時便流行了起來。不過,影響力最大的,恐怕是維特的愛情模式。他澎湃的情感、容易歡快與感傷,直率而豐富的感受與表達,充滿詩意的言行,還有最後在愛情的絕望中所選擇的自殺。維特的自殺,打動了當時的年輕人,但同時讓人擔心起模仿效應。日後,心理學上的自殺模仿,就以「維特效應」命名。
\n\n
《少年維特的煩惱》在書的外頭,所謂的世界的現實面,也展現了情感的威力。一個人對他人的情感,不僅僅會是同情或是被影響,也可能會產生模仿效應。情感會,慾望也會,我的慾望來自於他人的擁有,以及我的匱乏。何況,這本書儘管是歌德挪用自身經驗以及朋友的故事,但維特終究是虛構人物。可以說,虛構的小說,的確能夠對現實生活產生形塑的作用。
\n\n
閱讀這本小說需要注意的是,這小說主要是以書信體,也就是維特寫給好友一連串的信件所構成。讀者像是一個窺看者,看著維特如何吐露出他的心聲。這是十八世紀小說常見的一種形式,譬如薩德的《亞林與瓦爾庫(Aline et Valcour)》,或更為代表的,是拉克洛的《危險關係》。當時流行的書信體與懺悔體、自傳體,某方面來說,皆是將一個人最私密、最坦誠、最不堪的一面,引入公眾的目光,所謂的閱讀當中。同一時間,閱讀這表面是公眾的行為,卻永遠讓讀者保有最私密的交流。在啟蒙時代,言語與文字作為理性交流的工具,並服務於公理與法則的探索。但也在這高峰之中,另一個反浪潮,關於個體私密的情感,也透過這些私密話語的形式,昭告我們,在理性之外,還有廣大、豐富且難以捉摸的情感與慾望的存在。
\n\n
起初,維特是愉快的,他受到自然的洗禮
\n\n
少年維特富有藝術創作的慾望,卻缺乏實際的人生目標。他告別了親友所在的市民社會,獨自在鄉間的W城生活。起初,他是愉快的。他受到自然的洗禮,沐浴在當地人的純樸與友善裡。維特在轉換環境的新鮮刺激裡,思想也曾經十分清晰。他發現人類汲汲營營於外在的需求,不過是一種自我囚禁,反倒在內心當中探索,他獲得一種平靜的快樂。
\n\n
在五月二十二號的那封信裡,他對朋友說:「從自身創造出自己的世界,並因爲身而為人而擁有幸福。儘管他處處受限,內心始終保有甜美的感受,只要他願意,隨時隨地能離開囚籠。」諷刺在於,日後的維特,正是失去了這種自由才深陷於煩惱。維特沒有料到,即使能預先用理性知曉道理,但偏偏深陷於情感中的時候,理智是起不了作用的。
\n\n
五月二十六號的信件,他則是透過他人的愛情,抒發自己的看法。在他的眼裡,世俗的價值與愛情、藝術是無法共存的。一旦選擇世俗與理性的考量,愛情與藝術也將死去。
\n\n
換句話說,在維特眼裡,愛情猶如藝術作品。正在新環境中醞釀藝術創作的維特,無可救藥的墜入愛情裡。他在舞會上一見到珞特,便陷入了愛情中。同時,剛在愛戀的歡愉中,他馬上就知道珞特有未婚夫阿爾伯特。這代表他的愛情從一開始就不可能。
\n\n
陷在愛戀中的維特,珞特是他的懸崖
\n\n
維特的情感,與其說是愛情,更像是一種無法控制的激情。珞特很快就從日常的相處中發現。她責怪過維特太過於感情用事,這樣會毀了自己,並希望維特能夠愛護自己。不過,維特願意愛惜自己的條件,正是珞特,她是維特的希望與絕望。維特必須要珞特在身邊才能維繫自己,避免墜落,但對於陷在愛戀中的維特來說,珞特是他的懸崖。
\n\n
從七月份開始,維特從互動裡,從眼神裡,主觀的認定珞特也愛著自己。這時,維特的信件,已經不像是對朋友的私密話語,而是成為無法逃脫的獨語。珞特任何的話語、不經意的碰觸、眼神,都在維特的眼裡,成為情慾的撩動。
\n\n
好景不常,在熱情中的維特,正逢阿爾伯特的歸來。
\n\n
阿爾伯特在各方面來說,是十足配得上珞特的未婚夫。而維特僅有的藝術才華,全花費在愛戀中,這時他的自毀傾向顯現。他在這對未婚夫婦面前,因為莫名的憂鬱,拿著未上膛的槍抵著自己右眼。阿爾伯特責罵維特這種傾向,認為這是種罪過。維特則說,他認為一切的判斷,需要深入了解對方的動機。維特進一步為瘋狂辯解,他說:「我從自己的經驗中習得,凡是成就偉大志業、完成不可能之事者,皆是絕倫超群之人,而他們一直以來都被罵是醉鬼、瘋子。」
\n\n
就是一開始沒有他的位置,他的愛情才如此炙熱
\n\n
不論如何,阿爾伯特的存在,使得維特必須放逐自己。這個放逐,是將自己從愛的國度中放逐,因為這段愛情裡,是沒有維特的位置的。弔詭的是,就是一開始沒有他的位置,他的愛情才如此炙熱。
\n\n
自我放逐的維特到了另一地的大使館工作。真正地獄等著他:繁文縟節的、死氣沉沉的、世俗的地獄。在那裡,正是一個讓他無法擁有熱情的地方。這是另一個弔詭:這樣的地方,才有他治癒的可能,而他最後拒絕了。他讓自己從世俗牢籠中掙脫,但這其實又是一回的自我放逐。維特選擇不要從愛情中治癒。
\n\n
他回到了W城,這時珞特已經結婚了。維特趁著阿爾伯特不在時去拜訪珞特,他再度告白,兩人親吻,但是珞特終究還是拒絕了。這導致維特最後的悲劇。他再一次將自己放逐,這時他選擇離開這世間,將自己的靈魂從肉體中放逐。
\n\n
《少年維特的煩惱》雖然篇幅短,但歌德以維特信件,將這種可以同感、傳染,卻不能完全理解與分析的,所謂燃燒一切的熱情,從頭到尾清楚地展現出來。這種旁觀者難以理解的煩惱,是不能被輕易化約的。
\n\n
理性與世俗永遠無法真正將情感馴服
\n\n
維特的死亡,讓他成為自己愛情的悲劇英雄。在理性主義的時代裡,歌德的這本作品,預告了另一個無法逃脫、且必須面對的命運,正是我們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的情感。
\n\n
而維特以他炙熱的心,讓我們見證理性與世俗永遠無法真正將情感馴服。因此,我們需要藝術,畢竟在維特那裡,展現了愛情與藝術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如同現實中的歌德,是如何以藝術的力量,講自己痛苦萬分的戀情,化作永恆的維特。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普魯斯特的《斯萬之愛》,歡迎繼續收聽。
\n\n
★《鏡好聽》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諮詢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孫藝庭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朱嘉漢書評S2EP06】霍夫米勒的道德難題——茨威格《焦灼之心》
\n\n《焦灼之心(首度德文譯本)》,史蒂芬.茨威格著,李雪媛、管中琪譯,商周出版\n\n\n
1939年,身為猶太人的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1881-1942),從奧地利逃亡至英國。該年出版的《焦灼之心》裡,這位面臨二戰前夕氛圍的作家,將故事設定在一戰前夕的一名小軍官身上。或許我們能以某種更大的脈絡去解讀這本小說,不過它光就故事本身就已相當動人,每個章節的推進,都像有根弦慢慢繃緊,直到最後「啪」的一聲斷裂,成為令人難忘的泛音。
\n\n
《焦灼之心》動人的原因,除了它繼承了歐洲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寫傳統外,也因為他在這小說裡,對主人翁霍夫米勒提出艱難的道德難題。是以,為何小說能夠進行情感教育,在這裡不證自明了:好的小說能將讀者帶入道德難題裡,跟著角色一起面臨並感受情境,在當中看著角色的天真、純善,也看見他們的盲點、誤解與一時衝動。當然,還有最後一起承受事件餘波該得到的,所謂「重新認識」的眼光。
\n\n
故事的一開始,是一位戰爭英雄霍夫米勒,以第一人稱述說戰前年輕歲月的一樁往事。據他的說法,被當作戰爭英雄的他,不僅不是勇敢的人,甚至是個懦夫。究竟是怎樣的錯誤,使得這位在戰場上視死如歸的軍官自認為是懦弱的?他在何處愚蠢,何處退縮?
\n\n
他對可憐的艾蒂絲動起了同情心
\n\n
一九一四年,霍夫米勒還是個未見世面的年輕少尉,派駐在匈牙利的邊境小鎮。這個無趣的小鎮,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富豪凱特斯瓦爾的城堡。出自於虛榮或是無聊,或被凱特斯瓦爾先生的姪女的身影吸引,在一次的機會下,霍夫米勒有幸參與城堡裡的宴會。這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這貴族式的晚宴中感到頭暈目眩。他並不具備應對的教養,只能以想像的方式展現禮節。於是,他注意到晚宴的舞會上,坐在角落觀看著眾人跳舞的女孩。他印象這女孩是城堡主人的小女兒,為了對這回的邀請致謝,他決定禮貌地去邀請女孩跳舞,卻看見這女孩驚恐的尖叫與崩潰。霍夫米勒才從旁人的嘴裡聽到,這個女孩艾蒂絲是個行動不便的病人。霍夫米勒因為被眼前的繁華感到頭暈目眩,而一直沒注意到眼前顯而易見的事實。
\n\n
這是他第一次的視而不見。
\n\n
隔日,霍夫米勒花了一個月的薪餉買了花致歉。他終於有機會與艾蒂絲說到話。艾蒂絲敏感且熱情的心,受困於缺陷的身體。全家人因為她,在漫長而不見效果的療程中陷入絕望。霍夫米勒單純的心恰好給他們帶來了生氣。對霍夫米勒來說,他不僅對可憐的艾蒂絲動起了同情心,並在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到帶給別人快樂與希望,是多麼滿足的事。
\n\n
霍夫米勒感到陶醉,而忽略這樣的同情不是免費的。很快的他意識到,儘管他可以給這家人,尤其艾蒂絲帶來表象的快樂,然而這不見起色的病,還是如同一顆隱藏的炸彈。只是這便是情感的危險之處,霍夫米勒一旦收手,就會給這女孩帶來更大的打擊。但他若是繼續給予,很快地就會承擔起他無力面對的期待。
\n\n
霍夫米勒一直認為自己付出了同情與關懷
\n\n
故事的轉折,是絕望的凱特斯瓦爾先生,囑託霍夫米勒私下詢問主治醫生康鐸,關於女兒艾蒂絲的病情是否可能康復。康鐸醫生是整個小說裡最為清醒的人。對於病情的好壞,他秉持著專業與中立。他只客觀地看待療程進展,不會輕易的說出「一定會痊癒」的場面話,亦永遠不會斷定一個病人絕對無法痊癒。一般的人只想聽到「會不會好」這樣的簡單答案,背後的原因,其實只是無法面對「焦灼之心」,想要別人給予一個答案來安慰自己。
\n\n
聽完了這個等於沒有答案的回覆,霍夫米勒在壓力之下謊稱瑞士某個尚未證實有效的療程,能夠治癒艾蒂絲的病,使得一家人歡欣雀躍。然而這正如醫生所警告,這只是他當下無法面對可憐的老人家的期待而編出的謊言。
\n\n
這是霍夫米勒的第一次怯懦。
\n\n
對於這個善意的謊言,康鐸醫生給霍夫米勒的一段話,是小說最重要的關鍵:「同情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膽怯善感,說白了只是心靈焦灼,面對他人的不幸,急於從難堪的情緒波動中儘快脫身。這種同情,絕不是共感他人的痛苦,不如說是種本能的防禦,免得自己的心靈受到波及。另一種同情,(…)清楚自己的目標,堅決果決,耐性十足,能共同經歷一切苦難,直到最後一絲力氣,甚至力竭也不罷休。(…)只有決心捨己為人,犧牲奉獻,才有資格幫助別人。」
\n\n
霍夫米勒還沒能弄懂,只好先依循醫生作法,不做多餘的事,持續關心讓艾蒂絲願意接受療程。然而,他因感情用事所蒙蔽的不止如此。正當他痛苦萬分的承擔未經思量的同情帶來的後果時,他發現艾蒂絲對他的慾望的熱情。艾蒂絲的情感,身邊所有的人都知道,只有他因為將艾蒂絲視為可憐的、身體缺陷的女孩而忽略。諷刺在於,他一直認為自己付出了同情與關懷,但始終沒把對方視為一個正常的,渴望愛與被愛的主體。這是他第二次的視而不見。
\n\n
情感是種力量,也容易令人迷失
\n\n
故事的最後,在於他無法跟同齡的軍中同袍解釋這些情形,害怕被取笑或誤會,隨意地說出不負責任的話。這些輕率的言語傳到了艾蒂絲的耳中,釀成了悲劇。
\n\n
這是他第二次的怯懦,而這回再也無法挽回。
\n\n
透過這令人深刻的故事,茨威格處理了情感教育當中相當重要的主題。情感是種雙面刃,越是讓人動心、充滿希望與歡愉,反面的心碎、絕望與痛苦往往伺機而動。情感是種力量,也容易令人迷失。然而情感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要人壓抑情感或拒絕情感,而是如何認識情感。
\n\n
在情感之中,心的焦灼或許令人難受,不過若是迴避責任,只是想本能地擺脫這種難堪,這無異於一種怯懦的行為。認識情感的樣貌,知道情感的作用,審慎的控制自己的言語與行動,並承擔責任。此外,情感的認識與否,許多時候是「是否看見」的問題。情感能令人盲目,也能讓人在微小之處看見獨一無二的意義。
\n\n
最後,我們或許可以看見,作為猶太人的茨威格是如何透過霍夫米勒的終生懺悔,為之後的整個二戰間的人類罪行下了最好的註腳:「只要良心有知,沒有任何罪過能被遺忘。」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哥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n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曾海芬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朱嘉漢書評S2EP06】霍夫米勒的道德難題——茨威格《焦灼之心》
\n\n《焦灼之心(首度德文譯本)》,史蒂芬.茨威格著,李雪媛、管中琪譯,商周出版\n\n\n
1939年,身為猶太人的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1881-1942),從奧地利逃亡至英國。該年出版的《焦灼之心》裡,這位面臨二戰前夕氛圍的作家,將故事設定在一戰前夕的一名小軍官身上。或許我們能以某種更大的脈絡去解讀這本小說,不過它光就故事本身就已相當動人,每個章節的推進,都像有根弦慢慢繃緊,直到最後「啪」的一聲斷裂,成為令人難忘的泛音。
\n\n
《焦灼之心》動人的原因,除了它繼承了歐洲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寫傳統外,也因為他在這小說裡,對主人翁霍夫米勒提出艱難的道德難題。是以,為何小說能夠進行情感教育,在這裡不證自明了:好的小說能將讀者帶入道德難題裡,跟著角色一起面臨並感受情境,在當中看著角色的天真、純善,也看見他們的盲點、誤解與一時衝動。當然,還有最後一起承受事件餘波該得到的,所謂「重新認識」的眼光。
\n\n
故事的一開始,是一位戰爭英雄霍夫米勒,以第一人稱述說戰前年輕歲月的一樁往事。據他的說法,被當作戰爭英雄的他,不僅不是勇敢的人,甚至是個懦夫。究竟是怎樣的錯誤,使得這位在戰場上視死如歸的軍官自認為是懦弱的?他在何處愚蠢,何處退縮?
\n\n
他對可憐的艾蒂絲動起了同情心
\n\n
一九一四年,霍夫米勒還是個未見世面的年輕少尉,派駐在匈牙利的邊境小鎮。這個無趣的小鎮,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富豪凱特斯瓦爾的城堡。出自於虛榮或是無聊,或被凱特斯瓦爾先生的姪女的身影吸引,在一次的機會下,霍夫米勒有幸參與城堡裡的宴會。這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這貴族式的晚宴中感到頭暈目眩。他並不具備應對的教養,只能以想像的方式展現禮節。於是,他注意到晚宴的舞會上,坐在角落觀看著眾人跳舞的女孩。他印象這女孩是城堡主人的小女兒,為了對這回的邀請致謝,他決定禮貌地去邀請女孩跳舞,卻看見這女孩驚恐的尖叫與崩潰。霍夫米勒才從旁人的嘴裡聽到,這個女孩艾蒂絲是個行動不便的病人。霍夫米勒因為被眼前的繁華感到頭暈目眩,而一直沒注意到眼前顯而易見的事實。
\n\n
這是他第一次的視而不見。
\n\n
隔日,霍夫米勒花了一個月的薪餉買了花致歉。他終於有機會與艾蒂絲說到話。艾蒂絲敏感且熱情的心,受困於缺陷的身體。全家人因為她,在漫長而不見效果的療程中陷入絕望。霍夫米勒單純的心恰好給他們帶來了生氣。對霍夫米勒來說,他不僅對可憐的艾蒂絲動起了同情心,並在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到帶給別人快樂與希望,是多麼滿足的事。
\n\n
霍夫米勒感到陶醉,而忽略這樣的同情不是免費的。很快的他意識到,儘管他可以給這家人,尤其艾蒂絲帶來表象的快樂,然而這不見起色的病,還是如同一顆隱藏的炸彈。只是這便是情感的危險之處,霍夫米勒一旦收手,就會給這女孩帶來更大的打擊。但他若是繼續給予,很快地就會承擔起他無力面對的期待。
\n\n
霍夫米勒一直認為自己付出了同情與關懷
\n\n
故事的轉折,是絕望的凱特斯瓦爾先生,囑託霍夫米勒私下詢問主治醫生康鐸,關於女兒艾蒂絲的病情是否可能康復。康鐸醫生是整個小說裡最為清醒的人。對於病情的好壞,他秉持著專業與中立。他只客觀地看待療程進展,不會輕易的說出「一定會痊癒」的場面話,亦永遠不會斷定一個病人絕對無法痊癒。一般的人只想聽到「會不會好」這樣的簡單答案,背後的原因,其實只是無法面對「焦灼之心」,想要別人給予一個答案來安慰自己。
\n\n
聽完了這個等於沒有答案的回覆,霍夫米勒在壓力之下謊稱瑞士某個尚未證實有效的療程,能夠治癒艾蒂絲的病,使得一家人歡欣雀躍。然而這正如醫生所警告,這只是他當下無法面對可憐的老人家的期待而編出的謊言。
\n\n
這是霍夫米勒的第一次怯懦。
\n\n
對於這個善意的謊言,康鐸醫生給霍夫米勒的一段話,是小說最重要的關鍵:「同情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膽怯善感,說白了只是心靈焦灼,面對他人的不幸,急於從難堪的情緒波動中儘快脫身。這種同情,絕不是共感他人的痛苦,不如說是種本能的防禦,免得自己的心靈受到波及。另一種同情,(…)清楚自己的目標,堅決果決,耐性十足,能共同經歷一切苦難,直到最後一絲力氣,甚至力竭也不罷休。(…)只有決心捨己為人,犧牲奉獻,才有資格幫助別人。」
\n\n
霍夫米勒還沒能弄懂,只好先依循醫生作法,不做多餘的事,持續關心讓艾蒂絲願意接受療程。然而,他因感情用事所蒙蔽的不止如此。正當他痛苦萬分的承擔未經思量的同情帶來的後果時,他發現艾蒂絲對他的慾望的熱情。艾蒂絲的情感,身邊所有的人都知道,只有他因為將艾蒂絲視為可憐的、身體缺陷的女孩而忽略。諷刺在於,他一直認為自己付出了同情與關懷,但始終沒把對方視為一個正常的,渴望愛與被愛的主體。這是他第二次的視而不見。
\n\n
情感是種力量,也容易令人迷失
\n\n
故事的最後,在於他無法跟同齡的軍中同袍解釋這些情形,害怕被取笑或誤會,隨意地說出不負責任的話。這些輕率的言語傳到了艾蒂絲的耳中,釀成了悲劇。
\n\n
這是他第二次的怯懦,而這回再也無法挽回。
\n\n
透過這令人深刻的故事,茨威格處理了情感教育當中相當重要的主題。情感是種雙面刃,越是讓人動心、充滿希望與歡愉,反面的心碎、絕望與痛苦往往伺機而動。情感是種力量,也容易令人迷失。然而情感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要人壓抑情感或拒絕情感,而是如何認識情感。
\n\n
在情感之中,心的焦灼或許令人難受,不過若是迴避責任,只是想本能地擺脫這種難堪,這無異於一種怯懦的行為。認識情感的樣貌,知道情感的作用,審慎的控制自己的言語與行動,並承擔責任。此外,情感的認識與否,許多時候是「是否看見」的問題。情感能令人盲目,也能讓人在微小之處看見獨一無二的意義。
\n\n
最後,我們或許可以看見,作為猶太人的茨威格是如何透過霍夫米勒的終生懺悔,為之後的整個二戰間的人類罪行下了最好的註腳:「只要良心有知,沒有任何罪過能被遺忘。」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哥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n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曾海芬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朱嘉漢書評S2EP05】愛的擁有與失落——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n\n
儘管托爾斯泰已經有《戰爭與和平》這樣一出版就取得巨大成功的經典作品,在出版了《安娜.卡列尼娜》之後,因為這本書的高度評價與影響力,使得他成為同時代在歐洲最有代表性的俄國作家。某方面來說,在歐洲讀者、尤其法國讀者的眼中,是最為歐洲式的小說。其後,不僅透過翻譯成為世界文學的必讀經典,並世代傳承,也被多次改編成電影或戲劇,成為大眾文化的基底。而本書的開頭:「幸福的家庭大抵相似,不幸的家庭各自不同。」亦成為文學史上,最廣為人知的句子之一。
\n\n《安娜.卡列尼娜》(上、下冊),列夫.托爾斯泰著,高惠群等譯,木馬文化\n\n\n
這也許點破了情感教育的真相。何以關於情感教育的經典小說,往往展現出各種悲劇。畢竟,只要深入體會任何獨一無二的愛情故事裡所包含的價值,必然會看見當中不盡完美之處。事實上,世上並不存在沒有遺憾與瑕疵、不經過風雨與阻力的幸福,因爲這正是生命本身。尤其以社會寫實為基調的小說家而言,不幸的各種成因與後果,才是小說可供我們沉浸與反思的切入點。
\n\n
社會的制度、風氣與個人情感
\n\n
《安娜.卡列尼娜》從一樁家庭風暴開始,進而衍伸出兩條可互相參照的戀情。
\n\n
故事的開始,奧勃朗斯基家裡一片混亂,男主人被發現與家庭教師有染,全家呈現分崩離析的狀態。男主人的妹妹安娜,特地從聖彼得堡搭車前來莫斯科,為哥哥的婚姻調停。
\n\n
同一時間,奧勃朗斯基的朋友,開明且富有同情心的地主列文前來拜訪,目的是想向奧勃朗斯基的小姨子吉娣求婚。在小說的第一部,兩個相識已久的朋友,一個是婚姻出軌乞求原諒的丈夫,另一個是單戀的單身漢,兩人共餐時對於婚姻與愛情的討論,已經暗示著,社會的制度、風氣,與個人的慾望及情感,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n\n
安娜則在火車上與鄰座的伏倫斯基老太太相談甚歡,火車抵達時,年輕的伏倫斯基前來迎接,被安娜的美貌,尤其是「臉上出現出一種異常親切的神態」,以及「故意收起卻隱隱閃爍出的眼神的光輝」打動。
\n\n
安娜義無反顧地選擇愛情
\n\n
托爾斯泰很快地讓主要人物出場,並展現了漂亮的錯身。年輕的吉娣對於愛情與世俗價值毫無概念,在未經思量的狀況下拒絕了列文的求婚。吉娣較傾心的對象則是伏倫斯基,儘管那只是基於一種表象的吸引。不過,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伏倫斯基對於年輕的吉娣不感興趣,而是對已經有著幸福家庭與八歲小孩的安娜一見鍾情。
\n\n
安娜與伏倫斯基,列文與吉娣,這兩條線恰好是兩條相反的歷程。前者是墮落之路,後者是昇華之路。
\n\n
安娜在這段愛情路上從來不曾違背自己的情感。在天平的兩端,一旦要抉擇時,她幾乎義無反顧的選擇愛情。她的丈夫以家庭角色而言,實際上並無太大缺陷。他甚至可以容忍安娜的出軌,但他的考慮,不過是為了社交地位與人際。安娜的丈夫,在知道妻子出軌後,經過深思,寫了信:「不論您的行為怎樣,我認為我無權割斷上天把我們結合起來的關係。家庭不能因為任性、專橫或者夫妻任何一方犯罪而破壞,我們的生活應當像過去一樣繼續下去。」
\n\n
他這樣道德且理性的態度,反倒讓渴望愛情的安娜感到害怕,她心想著,「他從來沒有想到我是一個需要愛情的女人。難道我沒有盡力去找尋生活的意義嗎?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一個活人,我沒有罪,上帝把我造成這樣的一個人,我需要戀愛,我需要生活。」
\n\n
號召人們去愛和生活的謎
\n\n
安娜要愛情,也選擇了愛情。不過她所謂的生活,也許並非如她所想。經過一番折騰之後,包括看見了安娜的痛苦以及差點造成死亡的難產,安娜的丈夫願意放手,讓她終於能和伏倫斯基到國外享有一段短暫的甜蜜時光。作為上流階級的女子,她感受到的社會壓力也極大。相應於此,她對於僅有的愛情緊抓著不放,很快的,伏倫斯基在這關係中感到窒息。作為一個貴族男子,他是無法不去參與、不去理會社交圈子的活動的。他亦後悔為了這段愛情而耽誤了原有的前途。安娜的罪惡感與猜疑,伏倫斯基的猶豫與忽視,最後導致安娜與小說最初撞見的自殺農民一樣,恍惚之間跳下了火車軌道。
\n\n
作為對照組。列文求婚被拒後,依然保持自己的真心,且作為地主,對於當時的社會變革,採取的是開明的態度。吉娣則是因為伏倫斯基選擇了安娜,感到了羞辱與難受。但幾個月之後,她重新看待列文這個人,接受了他的求婚。婚姻雖然讓列文幸福,但在現實之中,各種瑣事與相處的摩擦,也不免令這位過去愛得真誠的男子感到懷疑。然而,當列文收到過去相處不睦的哥哥病危的消息,見證垂死親人的現場感到害怕與痛苦時,身邊陪伴的吉娣讓他重拾了愛。「面對著哥哥的死,他還是覺得必須活下去,必須愛。他覺得是愛把他從絕望中拯救出來,在絕望的威脅下,這種愛就顯得更強烈、更純潔。」列文發現,死亡與痛苦雖然是個謎,但另一個謎也同樣存在,號召人們去愛和生活的謎。
\n\n
《安娜.卡列尼娜》包含的主題眾多,人物亦精心刻畫。托爾斯泰的寫實主義,不只是技巧與風格上,當中的人物也都活在現實之中。安娜一方面面臨的是已經衰頹的上流階級的守舊與虛偽,列文則是面對土地與社會的新時代變革。安娜的不幸與列文的幸福,都是源自於現實,或是精確點說,源自於個人的觀念、情感,與現實的限制與壓力的碰撞後的結果。安娜的悲劇不在於受虛無飄渺的命運作弄,某方面來說,她實現了願望,只是化作現實之後並不是那麼美好。
\n\n
愛的擁有與失落只是表象
\n\n
除此之外,托爾斯泰將愛情的動態描繪得精細,提醒著我們:所謂的情感,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而是永遠處在動態。愛的擁有與失落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處在其中的人如何認識這情感的樣貌。
\n\n
雖然托爾斯泰的確在書寫時帶有一種道德的眼光,然而裡面所有的人物,尤其是安娜,並不因此成為一個道德訓誡的樣板。如果是這樣,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不會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相反的,如同哲學家雷德福德(Colin Radford)在談論我們對虛構角色的認同與同情現象,最好的例子的就是安娜.卡列尼娜。虛構的小說人物,並不是要我們沉溺於幻想之中,而是小說的獨特世界裡,我們能意識到現實,這個認識,正是情感教育本身。
\n\n
換句話說,安娜雖然是如宿命般走向悲劇,可是她在後世無數的閱讀與改編中,永遠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她的不幸,如同小說的開頭,在每個人的眼中也會是有各種樣子的。閱讀之後,我們也許不需要急於判斷安娜、列文、伏倫斯基或吉娣或是其他角色的善惡是非。因為無論是小說或是情感教育,都不是要我們相信只有唯一的幸福,而是能認真品味所有的情感的獨特,即使艱難也不會是白費或空虛的。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茨威格的《焦灼之心》,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n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曾海芬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朱嘉漢書評S2EP05】愛的擁有與失落——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n\n
儘管托爾斯泰已經有《戰爭與和平》這樣一出版就取得巨大成功的經典作品,在出版了《安娜.卡列尼娜》之後,因為這本書的高度評價與影響力,使得他成為同時代在歐洲最有代表性的俄國作家。某方面來說,在歐洲讀者、尤其法國讀者的眼中,是最為歐洲式的小說。其後,不僅透過翻譯成為世界文學的必讀經典,並世代傳承,也被多次改編成電影或戲劇,成為大眾文化的基底。而本書的開頭:「幸福的家庭大抵相似,不幸的家庭各自不同。」亦成為文學史上,最廣為人知的句子之一。
\n\n《安娜.卡列尼娜》(上、下冊),列夫.托爾斯泰著,高惠群等譯,木馬文化\n\n\n
這也許點破了情感教育的真相。何以關於情感教育的經典小說,往往展現出各種悲劇。畢竟,只要深入體會任何獨一無二的愛情故事裡所包含的價值,必然會看見當中不盡完美之處。事實上,世上並不存在沒有遺憾與瑕疵、不經過風雨與阻力的幸福,因爲這正是生命本身。尤其以社會寫實為基調的小說家而言,不幸的各種成因與後果,才是小說可供我們沉浸與反思的切入點。
\n\n
社會的制度、風氣與個人情感
\n\n
《安娜.卡列尼娜》從一樁家庭風暴開始,進而衍伸出兩條可互相參照的戀情。
\n\n
故事的開始,奧勃朗斯基家裡一片混亂,男主人被發現與家庭教師有染,全家呈現分崩離析的狀態。男主人的妹妹安娜,特地從聖彼得堡搭車前來莫斯科,為哥哥的婚姻調停。
\n\n
同一時間,奧勃朗斯基的朋友,開明且富有同情心的地主列文前來拜訪,目的是想向奧勃朗斯基的小姨子吉娣求婚。在小說的第一部,兩個相識已久的朋友,一個是婚姻出軌乞求原諒的丈夫,另一個是單戀的單身漢,兩人共餐時對於婚姻與愛情的討論,已經暗示著,社會的制度、風氣,與個人的慾望及情感,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n\n
安娜則在火車上與鄰座的伏倫斯基老太太相談甚歡,火車抵達時,年輕的伏倫斯基前來迎接,被安娜的美貌,尤其是「臉上出現出一種異常親切的神態」,以及「故意收起卻隱隱閃爍出的眼神的光輝」打動。
\n\n
安娜義無反顧地選擇愛情
\n\n
托爾斯泰很快地讓主要人物出場,並展現了漂亮的錯身。年輕的吉娣對於愛情與世俗價值毫無概念,在未經思量的狀況下拒絕了列文的求婚。吉娣較傾心的對象則是伏倫斯基,儘管那只是基於一種表象的吸引。不過,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伏倫斯基對於年輕的吉娣不感興趣,而是對已經有著幸福家庭與八歲小孩的安娜一見鍾情。
\n\n
安娜與伏倫斯基,列文與吉娣,這兩條線恰好是兩條相反的歷程。前者是墮落之路,後者是昇華之路。
\n\n
安娜在這段愛情路上從來不曾違背自己的情感。在天平的兩端,一旦要抉擇時,她幾乎義無反顧的選擇愛情。她的丈夫以家庭角色而言,實際上並無太大缺陷。他甚至可以容忍安娜的出軌,但他的考慮,不過是為了社交地位與人際。安娜的丈夫,在知道妻子出軌後,經過深思,寫了信:「不論您的行為怎樣,我認為我無權割斷上天把我們結合起來的關係。家庭不能因為任性、專橫或者夫妻任何一方犯罪而破壞,我們的生活應當像過去一樣繼續下去。」
\n\n
他這樣道德且理性的態度,反倒讓渴望愛情的安娜感到害怕,她心想著,「他從來沒有想到我是一個需要愛情的女人。難道我沒有盡力去找尋生活的意義嗎?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一個活人,我沒有罪,上帝把我造成這樣的一個人,我需要戀愛,我需要生活。」
\n\n
號召人們去愛和生活的謎
\n\n
安娜要愛情,也選擇了愛情。不過她所謂的生活,也許並非如她所想。經過一番折騰之後,包括看見了安娜的痛苦以及差點造成死亡的難產,安娜的丈夫願意放手,讓她終於能和伏倫斯基到國外享有一段短暫的甜蜜時光。作為上流階級的女子,她感受到的社會壓力也極大。相應於此,她對於僅有的愛情緊抓著不放,很快的,伏倫斯基在這關係中感到窒息。作為一個貴族男子,他是無法不去參與、不去理會社交圈子的活動的。他亦後悔為了這段愛情而耽誤了原有的前途。安娜的罪惡感與猜疑,伏倫斯基的猶豫與忽視,最後導致安娜與小說最初撞見的自殺農民一樣,恍惚之間跳下了火車軌道。
\n\n
作為對照組。列文求婚被拒後,依然保持自己的真心,且作為地主,對於當時的社會變革,採取的是開明的態度。吉娣則是因為伏倫斯基選擇了安娜,感到了羞辱與難受。但幾個月之後,她重新看待列文這個人,接受了他的求婚。婚姻雖然讓列文幸福,但在現實之中,各種瑣事與相處的摩擦,也不免令這位過去愛得真誠的男子感到懷疑。然而,當列文收到過去相處不睦的哥哥病危的消息,見證垂死親人的現場感到害怕與痛苦時,身邊陪伴的吉娣讓他重拾了愛。「面對著哥哥的死,他還是覺得必須活下去,必須愛。他覺得是愛把他從絕望中拯救出來,在絕望的威脅下,這種愛就顯得更強烈、更純潔。」列文發現,死亡與痛苦雖然是個謎,但另一個謎也同樣存在,號召人們去愛和生活的謎。
\n\n
《安娜.卡列尼娜》包含的主題眾多,人物亦精心刻畫。托爾斯泰的寫實主義,不只是技巧與風格上,當中的人物也都活在現實之中。安娜一方面面臨的是已經衰頹的上流階級的守舊與虛偽,列文則是面對土地與社會的新時代變革。安娜的不幸與列文的幸福,都是源自於現實,或是精確點說,源自於個人的觀念、情感,與現實的限制與壓力的碰撞後的結果。安娜的悲劇不在於受虛無飄渺的命運作弄,某方面來說,她實現了願望,只是化作現實之後並不是那麼美好。
\n\n
愛的擁有與失落只是表象
\n\n
除此之外,托爾斯泰將愛情的動態描繪得精細,提醒著我們:所謂的情感,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而是永遠處在動態。愛的擁有與失落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處在其中的人如何認識這情感的樣貌。
\n\n
雖然托爾斯泰的確在書寫時帶有一種道德的眼光,然而裡面所有的人物,尤其是安娜,並不因此成為一個道德訓誡的樣板。如果是這樣,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不會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相反的,如同哲學家雷德福德(Colin Radford)在談論我們對虛構角色的認同與同情現象,最好的例子的就是安娜.卡列尼娜。虛構的小說人物,並不是要我們沉溺於幻想之中,而是小說的獨特世界裡,我們能意識到現實,這個認識,正是情感教育本身。
\n\n
換句話說,安娜雖然是如宿命般走向悲劇,可是她在後世無數的閱讀與改編中,永遠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她的不幸,如同小說的開頭,在每個人的眼中也會是有各種樣子的。閱讀之後,我們也許不需要急於判斷安娜、列文、伏倫斯基或吉娣或是其他角色的善惡是非。因為無論是小說或是情感教育,都不是要我們相信只有唯一的幸福,而是能認真品味所有的情感的獨特,即使艱難也不會是白費或空虛的。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茨威格的《焦灼之心》,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n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曾海芬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n
【朱嘉漢書評S2EP04】每個人的情感傾向,決定了他們的行動——帕斯捷爾納克《齊瓦哥醫生》
\n\n\n《齊瓦哥醫生》,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著,藍英年、谷羽譯,遠流出版\n\n
\n
在翻開《齊瓦哥醫生》之前,絕對值得先去了解這本書的背景。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以詩聞名,然而他在1945-1955的十年間,花費全數的精力投注在書寫這本主要背景在1910-1920的複雜小說,為歷史留下一個珍貴的見證。這本書一出版立即遭到蘇聯官方的查禁,在義大利書商的偷渡下,快速地在西方世界引起迴響,帕斯捷爾納克並於1958年獲得諾貝文學獎。然而,《齊瓦哥醫生》同時受到蘇聯的抵制,認為當中所寫的種種時代接連的苦難與流離,是種別有用心的扭曲,也是對於母國蘇聯的背叛。帕斯捷爾納克被蘇聯作家協會開除會籍,在國內亦被批鬥,在此情況,他只好去電諾獎:「鑑於我所從屬的社會對我被授獎所做的解釋,我必須拒絕領獎,請勿因我的自願拒絕而不快。」
\n\n
諾貝爾文學獎不但沒有帶給他榮耀,帕斯捷爾納克最後的兩年,如他自己的筆下的齊瓦哥醫生,孤獨落寞地死去。不禁讓人想問,對於帕斯捷爾納克以及他筆下的齊瓦哥醫生來說,寫作一事究竟意味著什麼?
\n\n
這種無奈的命運,以及能夠抵抗時光最後仍然閃耀的光輝,像是小說本身的特質。
\n\n
這場宴會,齊瓦哥第一次看見拉拉
\n\n
《齊瓦哥醫生》的人物眾多,情節複雜。簡單而言,自小喪母的齊瓦哥,他的父親在國外因為誤信了律師科馬羅夫斯基,損失了財產,便跳火車而自殺。齊瓦哥在舅舅的撫養下長大,身上有舊知識份子的氣息。他成為醫生,並同時一直保持著對藝術、寫詩的熱情。他在大家的企盼下,娶了自小認識的東妮雅。
\n\n
另一方面,拉拉與其寡母,受到害死齊瓦哥父親的律師科馬羅夫斯基照顧。科馬羅夫斯基在拉拉少女時,藉機誘姦,長期保持不倫的關係。某日,拉拉拿了從軍的弟弟的手槍,去一場宴會中,對著奪取她人生的科馬羅夫斯基開槍。這場宴會,齊瓦哥第一次看見拉拉,為這位陌生少女的勇敢與美貌動容,留下了印象。
\n\n
拉拉後來與有反抗階級意識的工人帕沙結婚,婚後丈夫卻因為知道妻子過去的秘密,憤而離家,投入了一次大戰的戰場。拉拉則為了尋夫而到前線當護士,最後只得到丈夫戰死的消息。在醫院裡,拉拉與受傷的齊瓦哥二次相遇,異鄉的戰場上,兩個人意外的產生情愫,但未能告白。
\n\n
他堅信的價值與美, 卻是不容於時代的
\n\n
戰爭突然被俄國革命中斷,齊瓦哥回到莫斯科,整個社會已經變貌。作為醫生,他尚能謀生,但作為一名知識份子,他是受敵視的。知識份子般的靈魂受到折磨,一方面為生活折損,另一方面,他堅信的價值與美,卻是不容於時代的。在這嶄新的,卻貧困的、遭破壞的,甚至殘忍的新俄國,齊瓦哥偶然發現拉拉也在這個城市裡獨自帶著女兒。兩人的重逢,在這混亂的時代,一個有家庭的男子,與一位戰爭寡婦,命運交織的兩人,無比確定彼此的心意。
\n\n
後來,齊瓦哥意外地被缺乏醫生的游擊隊擄走,與家人、拉拉都失去聯繫。在那裡,他看見充滿理想的游擊隊的殘忍,以及他們自身理想的幻滅。他逃離出來,但早已物是人非。他發現妻子東尼雅與其他家人遭到放逐,他找到了拉拉,因為預感到內戰結束,勢必會有新的危險局勢,兩人躲到了鄉間生活。
\n\n
為了存活,兩位戀人不得不分開。齊瓦哥將拉拉交給了過往對他們兩人造成不幸的律師保護。齊瓦哥則在拉拉離開後,見到拉拉的丈夫帕沙,化名而加入革命軍的他,又在紅軍與白軍內戰結束後,因為被整肅而流亡。兩位同樣愛著拉拉、卻又給不了她幸福的男子相談了一晚,隔日,帕沙自殺。
\n\n
每個人都活在對其時代、對其世界的情感中
\n\n
齊瓦哥最後再也沒見到東妮雅,也沒見到拉拉。在異母弟弟的保護下度過了餘生。他還是那個大家私下尊敬的齊瓦哥醫生,最後留下的,是他一生在各種顛沛流離中所寫的詩。
\n\n
在《齊瓦哥醫生》的故事裡,展現了什麼情感教育呢?首先,每個人的情感傾向,決定了他們的行動,最後寫下自身的命運。齊瓦哥內斂、自省卻真誠,拉拉則勇敢於愛,帕沙採取一種憤怒,東妮雅則是甘於被動與悲傷。
\n\n
第二點,則是任何人再渺小,無論對於時代再無感、或迴避現實,其實都無法對他的時代置身其外。情感的對象,不只是個人對個人。個人也始終活在對其時代、對其世界的情感中。對作者而言,一個人畢生要捍衛的,是即便如此巨大又殘忍的時代下,無論以怎樣的姿態存活,都不要犧牲掉內心那個真正的「我」。
\n\n
我們或許可以問,在書寫了巨大的時代不幸,人物的流離後,齊瓦哥與拉拉這對不幸的戀人究竟意味著什麼?共產革命毀去一切制度、習慣、交換、生產後,他們說;「我和你就像世上最初的兩個人,亞當和夏娃,在創世的時候沒有任何可遮掩的,現在,我們在世界的末日一樣一絲不掛,無家可歸。我和你是幾千年來在他們和我們之間,在世界上所創造的不可勝數的偉大事業中最後的懷念,為了悼念這些已經消逝的奇蹟,我們呼吸,相愛,哭泣,互相依靠,互相緊貼。」
\n\n
相愛就是那個不證自明的事物
\n\n
相愛,本身就是世界最初的奇蹟,無論世間如何興起與衰頹,相愛就是那個不證自明的事物。在那一刻,相擁與相互告白的時候,他們走到了時間之外,又返身擁抱了人類全體的歷史。
\n\n
那麼,齊瓦哥醫生留下的詩篇,甚至作者的書寫,在書中有了答案:「藝術永遠是為美服務的,而美是掌握形式的一種幸福,形式則是生存的契機,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為了存在就必須有形式,因此藝術,其中包括悲劇藝術,都是一篇表現生存幸福的故事。」
\n\n
每個為了美而留存的事物,都是生存的形式,因而也是幸福的故事。《齊瓦哥醫生》這本書,不論是它的內容或是關於這本書的風波,全都是這樣的,以情感交織、建基起來的故事。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Shutterstock
\n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孫藝庭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n
【朱嘉漢書評S2EP04】每個人的情感傾向,決定了他們的行動——帕斯捷爾納克《齊瓦哥醫生》
\n\n\n《齊瓦哥醫生》,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著,藍英年、谷羽譯,遠流出版\n\n
\n
在翻開《齊瓦哥醫生》之前,絕對值得先去了解這本書的背景。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以詩聞名,然而他在1945-1955的十年間,花費全數的精力投注在書寫這本主要背景在1910-1920的複雜小說,為歷史留下一個珍貴的見證。這本書一出版立即遭到蘇聯官方的查禁,在義大利書商的偷渡下,快速地在西方世界引起迴響,帕斯捷爾納克並於1958年獲得諾貝文學獎。然而,《齊瓦哥醫生》同時受到蘇聯的抵制,認為當中所寫的種種時代接連的苦難與流離,是種別有用心的扭曲,也是對於母國蘇聯的背叛。帕斯捷爾納克被蘇聯作家協會開除會籍,在國內亦被批鬥,在此情況,他只好去電諾獎:「鑑於我所從屬的社會對我被授獎所做的解釋,我必須拒絕領獎,請勿因我的自願拒絕而不快。」
\n\n
諾貝爾文學獎不但沒有帶給他榮耀,帕斯捷爾納克最後的兩年,如他自己的筆下的齊瓦哥醫生,孤獨落寞地死去。不禁讓人想問,對於帕斯捷爾納克以及他筆下的齊瓦哥醫生來說,寫作一事究竟意味著什麼?
\n\n
這種無奈的命運,以及能夠抵抗時光最後仍然閃耀的光輝,像是小說本身的特質。
\n\n
這場宴會,齊瓦哥第一次看見拉拉
\n\n
《齊瓦哥醫生》的人物眾多,情節複雜。簡單而言,自小喪母的齊瓦哥,他的父親在國外因為誤信了律師科馬羅夫斯基,損失了財產,便跳火車而自殺。齊瓦哥在舅舅的撫養下長大,身上有舊知識份子的氣息。他成為醫生,並同時一直保持著對藝術、寫詩的熱情。他在大家的企盼下,娶了自小認識的東妮雅。
\n\n
另一方面,拉拉與其寡母,受到害死齊瓦哥父親的律師科馬羅夫斯基照顧。科馬羅夫斯基在拉拉少女時,藉機誘姦,長期保持不倫的關係。某日,拉拉拿了從軍的弟弟的手槍,去一場宴會中,對著奪取她人生的科馬羅夫斯基開槍。這場宴會,齊瓦哥第一次看見拉拉,為這位陌生少女的勇敢與美貌動容,留下了印象。
\n\n
拉拉後來與有反抗階級意識的工人帕沙結婚,婚後丈夫卻因為知道妻子過去的秘密,憤而離家,投入了一次大戰的戰場。拉拉則為了尋夫而到前線當護士,最後只得到丈夫戰死的消息。在醫院裡,拉拉與受傷的齊瓦哥二次相遇,異鄉的戰場上,兩個人意外的產生情愫,但未能告白。
\n\n
他堅信的價值與美, 卻是不容於時代的
\n\n
戰爭突然被俄國革命中斷,齊瓦哥回到莫斯科,整個社會已經變貌。作為醫生,他尚能謀生,但作為一名知識份子,他是受敵視的。知識份子般的靈魂受到折磨,一方面為生活折損,另一方面,他堅信的價值與美,卻是不容於時代的。在這嶄新的,卻貧困的、遭破壞的,甚至殘忍的新俄國,齊瓦哥偶然發現拉拉也在這個城市裡獨自帶著女兒。兩人的重逢,在這混亂的時代,一個有家庭的男子,與一位戰爭寡婦,命運交織的兩人,無比確定彼此的心意。
\n\n
後來,齊瓦哥意外地被缺乏醫生的游擊隊擄走,與家人、拉拉都失去聯繫。在那裡,他看見充滿理想的游擊隊的殘忍,以及他們自身理想的幻滅。他逃離出來,但早已物是人非。他發現妻子東尼雅與其他家人遭到放逐,他找到了拉拉,因為預感到內戰結束,勢必會有新的危險局勢,兩人躲到了鄉間生活。
\n\n
為了存活,兩位戀人不得不分開。齊瓦哥將拉拉交給了過往對他們兩人造成不幸的律師保護。齊瓦哥則在拉拉離開後,見到拉拉的丈夫帕沙,化名而加入革命軍的他,又在紅軍與白軍內戰結束後,因為被整肅而流亡。兩位同樣愛著拉拉、卻又給不了她幸福的男子相談了一晚,隔日,帕沙自殺。
\n\n
每個人都活在對其時代、對其世界的情感中
\n\n
齊瓦哥最後再也沒見到東妮雅,也沒見到拉拉。在異母弟弟的保護下度過了餘生。他還是那個大家私下尊敬的齊瓦哥醫生,最後留下的,是他一生在各種顛沛流離中所寫的詩。
\n\n
在《齊瓦哥醫生》的故事裡,展現了什麼情感教育呢?首先,每個人的情感傾向,決定了他們的行動,最後寫下自身的命運。齊瓦哥內斂、自省卻真誠,拉拉則勇敢於愛,帕沙採取一種憤怒,東妮雅則是甘於被動與悲傷。
\n\n
第二點,則是任何人再渺小,無論對於時代再無感、或迴避現實,其實都無法對他的時代置身其外。情感的對象,不只是個人對個人。個人也始終活在對其時代、對其世界的情感中。對作者而言,一個人畢生要捍衛的,是即便如此巨大又殘忍的時代下,無論以怎樣的姿態存活,都不要犧牲掉內心那個真正的「我」。
\n\n
我們或許可以問,在書寫了巨大的時代不幸,人物的流離後,齊瓦哥與拉拉這對不幸的戀人究竟意味著什麼?共產革命毀去一切制度、習慣、交換、生產後,他們說;「我和你就像世上最初的兩個人,亞當和夏娃,在創世的時候沒有任何可遮掩的,現在,我們在世界的末日一樣一絲不掛,無家可歸。我和你是幾千年來在他們和我們之間,在世界上所創造的不可勝數的偉大事業中最後的懷念,為了悼念這些已經消逝的奇蹟,我們呼吸,相愛,哭泣,互相依靠,互相緊貼。」
\n\n
相愛就是那個不證自明的事物
\n\n
相愛,本身就是世界最初的奇蹟,無論世間如何興起與衰頹,相愛就是那個不證自明的事物。在那一刻,相擁與相互告白的時候,他們走到了時間之外,又返身擁抱了人類全體的歷史。
\n\n
那麼,齊瓦哥醫生留下的詩篇,甚至作者的書寫,在書中有了答案:「藝術永遠是為美服務的,而美是掌握形式的一種幸福,形式則是生存的契機,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為了存在就必須有形式,因此藝術,其中包括悲劇藝術,都是一篇表現生存幸福的故事。」
\n\n
每個為了美而留存的事物,都是生存的形式,因而也是幸福的故事。《齊瓦哥醫生》這本書,不論是它的內容或是關於這本書的風波,全都是這樣的,以情感交織、建基起來的故事。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Shutterstock
\n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孫藝庭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朱嘉漢書評S2EP03】喬安娜的一再失去——莫泊桑《一生》
\n\n\n《一生》,莫泊桑著,盛澄華譯,天地圖書出版\n\n
擅長短篇小說的莫泊桑,於1883年出版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一生》(舊譯《女人的一生》),與他諸多短篇小說的篇名一樣,有個簡單到耐人尋味的書名。這書名甚至簡單到可以冠在任何一個敘述某個人物傳記式生平的故事。正是如此單純,才讓讀者不免猜想,一向精準的莫泊桑,究竟如何以這樣「普遍」的書名,展開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
\n或許,從翻開小說到閱畢的最後一頁,我們都不會質疑,這「一生」指的是「誰的一生」。小說從頭到尾聚焦著、且依時序地向讀者展現喬安娜(Jeanne)的一生歷程。依作者所言,這是「關於一個女人,從她心臟開始跳動的那一刻起,直到她死亡的故事」。然而,我們知道這並不是小說真正的全貌。小說擷取的,不是一個平凡的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過程,而是由小說家精心選擇並呈現的關鍵時刻。這些關鍵時刻,卻往往都是喬安娜的失去,並且是一再的失去的事件。
\n\n
一個不經世事剛成年的少女
\n\n
進入這本小說,很快就會發現,在這個敘述喬安娜一生顛簸的故事裡,喬安娜卻不擁有自己的人生。或是說,她有的,只是失去而已。
\n畢竟,打從一開始,她就不擁有自己的人生。她依著貴族父親的想像,接受「最好的教育」,直到十七歲才離開修道院。這樣的「教育」,是不受任何俗事污染的,與其說是高道德的,毋寧是一種「無經驗」的。喬安娜被養成一個不經世事剛成年的少女。她對於世界的認識猶如空白,只能憑空想像,想像著將會屬於她的美好人生。
\n小說第二章,作者寫道:「一個迷人的、自由的人生就此為喬安娜展開。」這期盼正是喬安娜的幻夢,因為儘管在修道院裡的生活單純又無聊,然而真實的人生其實既不迷人又不自由。
\n某方面來說,這是莫泊桑作品中最有福婁拜味道的小說,這既是莫泊桑版本的《包法利夫人》,也是莫泊桑詮釋的《情感教育》。莫泊桑繼承老師的手法,以一個中性的敘事者角度,不帶偏頗地將主人翁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事實的碰撞呈現給讀者看。進一步說,《一生》這小說裡,呈現的是喬安娜的幻滅。
\n\n
莫泊桑版本的《包法利夫人》
\n\n
只是莫泊桑與他的老師福婁拜不同,他筆下的喬安娜並不是因為羅曼史小說而對於愛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她渴望的是實際存在的「他人的人生」。她渴望的僅僅是屬於自己的平凡幸福,但她的幸福觀念,卻是建基在涉世未深的心靈才有的幻想。喬安娜缺乏的,正是情感教育。她渴望的,是她不理解的,也不擁有的事物。是以,情感教育關乎的,不單只是如何處理情感或面對情感,而是認識情感。追根究底,既然情感教育本質是認識,就必須建基在經驗之上。情感教育的匱乏,並不是造成冷漠或無感,而是往往因為缺乏對事物、關係的認識,以至於對於眼前的經驗,由於誤解而不知如何反應。
\n因此,莫泊桑處理的,不是只是喬安娜的不幸與失落。他精準拿捏到喬安娜的誤解,在於她以為自己擁有。他精彩地使用許多的所有格代名詞,讓讀者與喬安娜同時誤會即將到來的美好。
\n\n
離開修道院,喬安娜對父親問:「我的城堡如何了,美嗎?」她想像自己能自由,能愛,與那個還不知道是誰的愛人幸福住在城堡裡,整日看著陽光、海洋,聽著鳥聲,在森林散步。接著,莫泊桑用連續的誇張句子呈現起她對於幸福幻想的癡迷:
\n「喬安娜為這幸福感到瘋狂。令人迷醉的快樂,萬物的光芒讓她心醉神迷,無盡地感動。這是她的太陽!她的破曉!她的人生的開始!升起的是她的希望!(...)她將額頭埋進自己的雙手中,眼睛充滿淚水。她甜美地啜泣。」
\n在一切尚未開始,也未真正擁有的時刻,喬安娜最為幸福的一刻,過多的幸福。事物與對事物的想像,都是幸福的徵兆。這使得她對於真實的災難徵兆毫無所覺,錯過了象徵,亦失落了現實。
\n\n
並非更好的或更壞的人生
\n\n
喬安娜與艾瑪.包法利一樣,才初嚐了新婚的滋味,便對婚姻當中的情感感到失望。她在與子爵丈夫初夜之中,一點歡愉也沒有。而她的丈夫朱利安,打從一開始就是純粹的算計,覬覦身份,覬覦財產。喬安娜很快就感到丈夫的冷淡,看見他掌握了她的家產並氣走了她的父母,而唯一的依靠女僕蘿莎莉,卻與丈夫私通,並產下一子。關於婚姻的厄運並未終結,她對於丈夫與誘人的鄰居弗維爾伯爵夫人私通無能為力,直到弗維爾伯爵發現姦情,憤而將他們正在私通的馬車推下山崖。這是喬安娜的多重失去:不貞的丈夫罪證確鑿並與情婦慘死,而她自己受到了刺激而流產。她失去了「她的」丈夫,以及「她的」新生兒。
\n\n
儘管如此,喬安娜並沒有因為失去與幻滅而不去愛,經過多次的洗禮,這位屢經世間折磨的女子,漸漸磨練出她平凡卻不容忽視的特質:她不因為失望而墮落,且為愛不求回報的付出。她盡心盡力,將愛傾注在不成材的兒子保羅身上。無論如何傷心與背叛,她終是幫兒子承擔了債務,連「她的」城堡也失去了。
\n失去了所有投射的對象、喪失了所有的希望,並且真正的一無所有,沒有財產且沒有親人後,她得到了真正的友誼。過往的女僕蘿莎莉以及她的兒子,也就是蘿莎莉與朱利安私通所生之子,一起接納了喬安娜。蘿莎琳是喬安娜曾經失去的,也是最後擁有的。
\n小說的最終,喬安娜抱著保羅託付給她的女兒,也就是喬安娜的孫女時,在溫柔的光照下,蘿莎琳對喬安娜說:「妳看,人生,並不是我們想得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壞。」
\n缺乏情感教育的喬安娜,終於在這剩餘的歲月裡真正擁有她的人生,這一句話也確實是最好的註解。一份真正的人生,並非更好的或更壞的,只有在走過一遭,剔除了多餘的幻想,而真正把握住所擁有的事物時,才會顯現給你。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帕斯捷爾納克的《齊瓦哥醫生》,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n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孫藝庭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朱嘉漢書評S2EP03】喬安娜的一再失去——莫泊桑《一生》
\n\n\n《一生》,莫泊桑著,盛澄華譯,天地圖書出版\n\n
擅長短篇小說的莫泊桑,於1883年出版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一生》(舊譯《女人的一生》),與他諸多短篇小說的篇名一樣,有個簡單到耐人尋味的書名。這書名甚至簡單到可以冠在任何一個敘述某個人物傳記式生平的故事。正是如此單純,才讓讀者不免猜想,一向精準的莫泊桑,究竟如何以這樣「普遍」的書名,展開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
\n或許,從翻開小說到閱畢的最後一頁,我們都不會質疑,這「一生」指的是「誰的一生」。小說從頭到尾聚焦著、且依時序地向讀者展現喬安娜(Jeanne)的一生歷程。依作者所言,這是「關於一個女人,從她心臟開始跳動的那一刻起,直到她死亡的故事」。然而,我們知道這並不是小說真正的全貌。小說擷取的,不是一個平凡的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過程,而是由小說家精心選擇並呈現的關鍵時刻。這些關鍵時刻,卻往往都是喬安娜的失去,並且是一再的失去的事件。
\n\n
一個不經世事剛成年的少女
\n\n
進入這本小說,很快就會發現,在這個敘述喬安娜一生顛簸的故事裡,喬安娜卻不擁有自己的人生。或是說,她有的,只是失去而已。
\n畢竟,打從一開始,她就不擁有自己的人生。她依著貴族父親的想像,接受「最好的教育」,直到十七歲才離開修道院。這樣的「教育」,是不受任何俗事污染的,與其說是高道德的,毋寧是一種「無經驗」的。喬安娜被養成一個不經世事剛成年的少女。她對於世界的認識猶如空白,只能憑空想像,想像著將會屬於她的美好人生。
\n小說第二章,作者寫道:「一個迷人的、自由的人生就此為喬安娜展開。」這期盼正是喬安娜的幻夢,因為儘管在修道院裡的生活單純又無聊,然而真實的人生其實既不迷人又不自由。
\n某方面來說,這是莫泊桑作品中最有福婁拜味道的小說,這既是莫泊桑版本的《包法利夫人》,也是莫泊桑詮釋的《情感教育》。莫泊桑繼承老師的手法,以一個中性的敘事者角度,不帶偏頗地將主人翁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事實的碰撞呈現給讀者看。進一步說,《一生》這小說裡,呈現的是喬安娜的幻滅。
\n\n
莫泊桑版本的《包法利夫人》
\n\n
只是莫泊桑與他的老師福婁拜不同,他筆下的喬安娜並不是因為羅曼史小說而對於愛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她渴望的是實際存在的「他人的人生」。她渴望的僅僅是屬於自己的平凡幸福,但她的幸福觀念,卻是建基在涉世未深的心靈才有的幻想。喬安娜缺乏的,正是情感教育。她渴望的,是她不理解的,也不擁有的事物。是以,情感教育關乎的,不單只是如何處理情感或面對情感,而是認識情感。追根究底,既然情感教育本質是認識,就必須建基在經驗之上。情感教育的匱乏,並不是造成冷漠或無感,而是往往因為缺乏對事物、關係的認識,以至於對於眼前的經驗,由於誤解而不知如何反應。
\n因此,莫泊桑處理的,不是只是喬安娜的不幸與失落。他精準拿捏到喬安娜的誤解,在於她以為自己擁有。他精彩地使用許多的所有格代名詞,讓讀者與喬安娜同時誤會即將到來的美好。
\n\n
離開修道院,喬安娜對父親問:「我的城堡如何了,美嗎?」她想像自己能自由,能愛,與那個還不知道是誰的愛人幸福住在城堡裡,整日看著陽光、海洋,聽著鳥聲,在森林散步。接著,莫泊桑用連續的誇張句子呈現起她對於幸福幻想的癡迷:
\n「喬安娜為這幸福感到瘋狂。令人迷醉的快樂,萬物的光芒讓她心醉神迷,無盡地感動。這是她的太陽!她的破曉!她的人生的開始!升起的是她的希望!(...)她將額頭埋進自己的雙手中,眼睛充滿淚水。她甜美地啜泣。」
\n在一切尚未開始,也未真正擁有的時刻,喬安娜最為幸福的一刻,過多的幸福。事物與對事物的想像,都是幸福的徵兆。這使得她對於真實的災難徵兆毫無所覺,錯過了象徵,亦失落了現實。
\n\n
並非更好的或更壞的人生
\n\n
喬安娜與艾瑪.包法利一樣,才初嚐了新婚的滋味,便對婚姻當中的情感感到失望。她在與子爵丈夫初夜之中,一點歡愉也沒有。而她的丈夫朱利安,打從一開始就是純粹的算計,覬覦身份,覬覦財產。喬安娜很快就感到丈夫的冷淡,看見他掌握了她的家產並氣走了她的父母,而唯一的依靠女僕蘿莎莉,卻與丈夫私通,並產下一子。關於婚姻的厄運並未終結,她對於丈夫與誘人的鄰居弗維爾伯爵夫人私通無能為力,直到弗維爾伯爵發現姦情,憤而將他們正在私通的馬車推下山崖。這是喬安娜的多重失去:不貞的丈夫罪證確鑿並與情婦慘死,而她自己受到了刺激而流產。她失去了「她的」丈夫,以及「她的」新生兒。
\n\n
儘管如此,喬安娜並沒有因為失去與幻滅而不去愛,經過多次的洗禮,這位屢經世間折磨的女子,漸漸磨練出她平凡卻不容忽視的特質:她不因為失望而墮落,且為愛不求回報的付出。她盡心盡力,將愛傾注在不成材的兒子保羅身上。無論如何傷心與背叛,她終是幫兒子承擔了債務,連「她的」城堡也失去了。
\n失去了所有投射的對象、喪失了所有的希望,並且真正的一無所有,沒有財產且沒有親人後,她得到了真正的友誼。過往的女僕蘿莎莉以及她的兒子,也就是蘿莎莉與朱利安私通所生之子,一起接納了喬安娜。蘿莎琳是喬安娜曾經失去的,也是最後擁有的。
\n小說的最終,喬安娜抱著保羅託付給她的女兒,也就是喬安娜的孫女時,在溫柔的光照下,蘿莎琳對喬安娜說:「妳看,人生,並不是我們想得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壞。」
\n缺乏情感教育的喬安娜,終於在這剩餘的歲月裡真正擁有她的人生,這一句話也確實是最好的註解。一份真正的人生,並非更好的或更壞的,只有在走過一遭,剔除了多餘的幻想,而真正把握住所擁有的事物時,才會顯現給你。
\n\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帕斯捷爾納克的《齊瓦哥醫生》,歡迎繼續收聽。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圖|東方IC
\n片頭製作:曾海芬
\n錄音師:孫藝庭 製作人:林文珮
\n\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