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药集团旗下新设立的合资子公司——白云山稀核健康医药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利用自主研发的先进国产固体靶系统,成功实现了锆-89的高质量制备,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该固体靶系统还具备镓-68、铜-64、钪-44等多种核素的生产能力,为后续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眼查显示,白云山稀核健康成立于8月15日,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广药集团同厦门稀土所成果转化平台共同出资。广药集团方面向记者证实,将以该公司为核心载体与创新引擎,全面进军核医疗及核药赛道。
据介绍,核药,全称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或医学研究的特殊药物。其核心原理是将具有特定衰变特性的放射性同位素与能够精准靶向病变部位的生物分子相结合,形成一种“生物核导弹”式的复合物。当前,全球十大制药企业已相继进入该赛道,纷纷布局治疗用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的研发。
据平安证券研报数据,2022年-2028年全球核药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87亿美元;国内核药市场规模将以26.6%的复合增长率从50亿元增长至260亿元。
近年来,为支持核医疗产业发展,国家相继出台《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顶层设计,明确支持技术研发,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创新。
广东作为核医疗应用大省,在核设备配置、核素诊断和治疗患者数量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但由于医用同位素半衰期极短,难以长途运输,华南地区难以有效承接外地供给。在此背景下,加快在华南地区布局形成核医疗产业的“第三极”,已成为亟待推进的战略要务。
2025年6月,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加快推动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30年,要培育3-5家全国示范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核医疗产业集群。
响应该政策号召,广药集团快速落子:
2025年6月,广药集团与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正式签署三方战略协议。
2025年7月,广药集团核药团队随广州市相关部门赴四川开展产业调研,深入考察了海同同位素、中核同源、通瑞生物等核药企业,以及在设备端考察了玖谊源科技的医用回旋加速器和中广核医疗的质子治疗系统。
在前期考察、调研和战略签约之后,8月,白云山稀核健康的成立,宣告这家龙头企业正式落子核药赛道,剑指“生物核导弹”的研发与生产。
当前,除快速推进核药研发,白云山稀核健康还积极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先后与广州市原子高科、广东回旋医药以及中山一院、南方医院、金沙洲医院、兰大二院等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开展业务交流与产学研合作。其中,与中山一院就共同开发系列新型核素及关联核药达成共识,标志着“研-产-用”闭环正在形成。
广药集团方面表示,在核医疗赛道,该集团已制定清晰的短、中、长期目标:
短期基于自主开发的“固体靶”技术,快速产业化稀土诊断、治疗型核素产品,打破进口依赖;中期计划建设基于中高能加速器的核素生产研发基地,推动新型α治疗核素研发与规模化生产,并布局多条RDC研发管线;长期则致力于提供具有广药集团特色的智慧核医疗解决方案,包括核素及核药的生产供应、研发转化、诊疗配送、医疗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从传统中药到创新核药,从常规药物到精准医疗,广药集团落子核药新赛道的布局,也有望带来自身的“科研聚变”——通过建立一支融合多学科的顶尖研发团队,聚集内外部资源,搭建符合核药研究规律的平台体系,重塑其创新药研发的流程与管理模式,进而反哺和提升该集团整体的创新药研发能力。
文 | 记者 陈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