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简介
本期的讨论主题是基于心动的offer2实习生丁辉与自驾“出逃”两年的58岁苏梅的故事引申出的问题“如何重启糊掉的人生”。
如果把广大网友的意见作为标准,那似乎没有人的人生可以逃掉“糊掉”的命运。或许没有月入百万就是糊掉,或许没有清北毕业就是糊掉,或许没有九头身、完美腰臀比就是糊掉,尤其是在当下所有的行业都不时经受着病毒撞击的时刻,“糊掉”的人生是如此来势汹汹与猝不及防。就算我们有时沉浸于自己的小小成就中,但仍然会有来自四面八方喋喋不休的声音诉说着我们的不足。
最重要的是,在我们为“糊掉”的人生愁眉苦盏的时候,周围却从不缺逆境中涅槃重生的例子。推翻一切、从头再来的故事如此普遍且轻松,再回味我们自身处境,让人不禁发问,他们重启的勇气是从何而来?
事实就是这样,人生逆袭的故事不总是那么常见,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们很难有完全决裂的勇气。但其实跳脱出鸡汤的刻板影响,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糊掉”只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结局,“糊掉”的标签也不是铁律,我们不需要在人生中去完成多么华丽的变身,就算你只是换了一身新衣服,也可以算作你“糊掉”人生的重启。
连道德经也强调“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学会接纳自己的人生有时比推翻它更加困难。在重启“糊掉”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热爱它。
2.时间轴
[00:00:00]如何重启糊掉的人生:以最近两起社会热点为例
[00:03:35]“糊掉”的定义
*是个人主观定义还是外界标准的内化
*“糊掉”的标签有无轻重之分?
[00:18:49]重启人生的方法
*改变第一步:认清自己身上的标签
*顺应vs反抗,都是还击的方式
*症状即抵抗:你还没有完全放弃
[00:33:52]重启的勇气从何而来?
*顺应潮流不总是妥协,不被潮流卷走才是能力
*不总是需要走极端:决裂不难,难的是如何去寻找平衡感
[00:45:32]反思:我们是怎么“糊掉”的
*多元时代下我们重启人生的相对优势
*我们自定义的“糊掉”人生:自我认同的影响
*“糊掉”并不只是一种结果更多的时候代表着关系和状态
[00:55:00]总结
*小隐于野,大隐于市
*要相信生活中始终有着能够支持自己的东西
*自己的权力范围内的任何努力都是值得被肯定的
3.播客中提到的心理概念
*赋能:包括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理解、相信自己有改变所处环境的能力,并且付出行动对环境施加控制、影响社会政策、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
*大他者(Big Other):可以被理解为超越想象的自我他人轴线关系,联系着无意识领地的一个精神机构,是所有我们所认同的规范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