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新气集ThinkAge:How many episodes does 新气集ThinkAge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92 episodes available.
January 10, 202124. 扶霞:一个为川菜立传的英国人我的朋友何雨珈翻译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的著作,真是珠联璧合。两个人都是巴蜀渊源很深,一个是本地人,一个是1990年代就到四川读书,并在美食学校进修过,以至于把川菜的研究和实践当成志业的英国人。前两年,《鱼翅与花椒》一出版,并立即惊艳读者:一个英国人可以如此了解川菜,了解中国食物!而书又可以翻译得这么好,加入了大量四川方言。与非虚构叙事为主的《鱼翅与花椒》不同,扶霞在中国新出版的《川菜》一书则成为她是“川菜”专家的证据,这本书是她早于1995年开始写,并在英国出版了一次的基础上,于2019年底重新扩展,在英国再版。中文版又是何雨珈翻译。这是一本以菜谱为主的著作,在我看来,几乎完全是为川菜立传。扶霞把每道川菜,在伦敦家中自己做了一遍,出版社请知名摄影师一一拍照。扶霞在序言中特地强调:每个川菜师傅都告诉她,其实“菜无定法”,每道菜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略作调整。所以,这本书,也可以说是扶霞一个人的川菜传。从推广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我们真的应该感谢扶霞。在伦敦因为疫情封锁的时候,我经常看着扶霞朋友圈发的中国菜肴汗颜,那时同样居住在伦敦的我,还在为一日三餐重复劳动而发愁。人的美食天赋,真的能跨越国界和文化。听听我和扶霞的聊天吧!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嘉宾:扶霞,作家&美食家,著有《鱼翅与花椒》、《川菜》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音乐:Fanny Power——Various Artists 剪辑:Henry Liu、 备备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more50minPlay
January 02, 202123. 方可成:如何在新的互联网语境中建立表达阵地我和方可成认识于2008年北京的夏天,一个学生媒体的编辑部里。随后我带汕大学生去美国采访总统大选,他打了越洋电话给我,写了两个版的采访。2010年代初,他和一批年轻人毕业进入《南方周末》,在北京站政经组做出不少优秀稿子。少年意气,对不少“省部级大员的调动”也敢于做出自己的分析。三年之后,他辞职赴美攻读博士。整个南周团队,近年来能够成功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业的,只有他和另一位同事。这些是方可成过去的故事,今天的他是华文互联网上令人熟知的“知识分子”,他的“新闻实验室”等几项实验,表现出学术功底与现实社会的连接和独立思考。我和他的这次聊天,探讨的更多是一位经历了新闻黄金时代尾巴的年轻人,如何在新的互联网语境建立自己的表达阵地。他还介绍了自己在香港教书的体验,和大陆学生以及香港学生互动的过程。最后我们一起展望了2021年,这个世界究竟会走向更分裂,还是弥补裂缝?希望2021年新气集的第一期播客带给你希望。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嘉宾: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剪辑:Henry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more1h 32minPlay
December 27, 202022. 年终对谈:和导演程亮聊聊2020、电影、蟋蟀和上海我和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上海导演程亮是同龄人,在2020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两个生于1979,同在北京求学最终又定居于上海的中年人,坐在复兴公园旁边的一栋商住两用楼上,聊了聊2020以来疫情对我们个体,对电影行业的影响,梳理了我们这一代人从2000以来的轨迹。程亮以一部电影短片《霞飞路》成名,却也是很早接触了互联网风投的创业者。2010年代以来,他更为人所知的作品是《宅男电台》和《上海女子图鉴》。在他的身上,电影导演、网络剧导演和创业公司CEO这三种身份的交叠和撕扯,慢慢地在过去这两年有了清晰的方向。在这期节目,你可以听到很多电影行业的幕后,以及个人的选择。当然,我也不会忘了他另外一个重要身份,那就是爬行类动物和昆虫饲养爱好者。他的家中和工作室长年养着陆龟、蟋蟀等大量生物。这是他在上海东台路附近成长起来的生活烙印。而到了2020年底,这个上海最老的昆虫市场突然被完全关闭了,这也仿佛是一种时代的注脚。“老克勒一代已经彻底飘零了,我父母一代人都搬到了郊区,守着个大超市,而以往的上海中心,留给更多各种各样的人。”程亮感慨,而又拥抱着这种变化。延伸阅读:[《一位导演的自述:我们的行业从寒冬进入冰河时代》](https://mp.weixin.qq.com/s/AU9Z8Wm7_6EpNDQquFcpCw)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嘉宾:程亮,电影导演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 inkAge」的推送。片尾音乐:Find YourselfSteve Salazar剪辑:备备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more1h 48minPlay
December 20, 202021. 作家许佳:写作是为了告别“看上去很好”的冠冕堂皇本期节目中,我和作家许佳聊了聊我们各自在少年时期的写作经验——一个在上海嘉定区,一个在广东四线小城潮州。我们是同龄人,但在上海和潮州之间,写作在少年身上的降临姿态却有不同。许佳在17岁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小说,成为作家。而我则在那个年龄感受到作文教育对自己文笔的负面影响,最终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新闻人。我和许佳先后在两个新闻单位当过同事,2017年4月我们一起创办了三明治写作学院,决心为从小就喜欢阅读和写作的孩子建设一条独特的通路,避开作文和功利化的影响,让文学的美感和独立思考从小就驻扎在他们心里。三年多过去,上千个孩子在这里学习,受鼓励写出自己的创作。或许写作今天已经被很多人看成无足重轻,或者难以掌握的技能,但写作究竟会给少年的心灵和未来的道路带来什么?写作在功利化的今天,为何仍然有重要的价值?许佳在本期播客中,说出她心目中的理解: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告别“二手”的引用,告别“看上去很好的”冠冕堂皇,从儿童到成人,都是如此。延伸阅读:[《许佳:<傲慢与偏见>是我在初中某一年暑假读的书,现在我把它重译了》](https://mp.weixin.qq.com/s/yzAr2Qrc1zn6woO_06KhpQ)在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以下内容:1:00 我们的成长环境和童年写作5:13 自由创作的起点17:11 许佳的中学时代,上海的文学氛围23:42 传统作文与文学创作的区别27:15 语文教育中文学创作的空白28:20 少年时代文学杂志的尝试29:47 许佳在高中时期的小说出版经历33:00 对自我与创作方法的确认34:38 今天的孩子实现作家梦的可能性有多少39:12 文字缺失的时代让人担忧吗?42:57 如何看待“功利化”阅读45:05 现代生活中写作的栖身之地47:77 写作何以让我们成为内心丰富的人49:10 身处“二手时代”的思考54:29 写作能教吗?1:00:25 内在的天真与自由的选择1:04:37 人文教育是否存在高门槛?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嘉宾:许佳,作家,三明治写作学院联合创始人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 inkAge」的推送。剪辑:备备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音乐:If You Knew —— Steve Salazar ...more1h 20minPlay
December 13, 202020.张娜:2020年的巨大变化使我all in可持续生活设计十年前,我代表三明治采访过独立时装设计师张娜。后来我们成为好朋友,彼此见证了十年来生活的很多变化。彼时,张娜还全力打造她的独立时装品牌”FakeNatoo", 到了2016年,她第一次为自己的可持续设计品牌“再造衣银行”在中国举办了一场大秀。从那以后,她的内心就越来越感到后者才是她真正的去向。今年疫情期间,她决定从每年赶着春夏秋冬两季新品发布的时尚行业链条中挣脱出来,调整人员,全面投入“再造衣银行”的设计中,并试图将这个品牌从衣服拓展到生活的全方位设计。两年前,我们一家曾经穿着张娜设计的“再造衣”——也就是把我们过去有纪念意义的衣服剪成布料,重新拼贴成一件新衣服——站上了上海时装周的T台。我一直非常认可张娜所做的事情所蕴含的意义和力量:在时装工业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造成环境高污染的时候。真正的可持续的循环再造,以及不追求品牌logo转而追寻内心安宁的设计,才是真正顺应天地自然的设计。作出这个转变并不容易,之前的设计让张娜多次获得各种荣誉,如《福布斯》杂志“中国设计师对世界最具影响力top 30 人”之一,并被誉为“中国可持续时尚设计”第一人。现在,她要独力打造一个可持续生活设计的生态圈,在很多人还不完全明了这个概念的情况下,杀出一条新的道路。本期节目延伸阅读[《对话 | 再造衣银行张娜:我不小心成了中国可持续时尚的代表》](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07785536&ver=2762&signature=kBcfUkb*d7SUuul1bNjOjI5-JxZg-M*CybuI3qUGHm3WZPiKKe61eYv6NfX5516y35VvEeaWapEtgFVoLfmKDghLDLXwj3FGlyxs*5f9n8TOgQWmTrdn4nfxNTOSq124&new=1)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嘉宾:张娜,再造衣银行创始人,可持续生活设计师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 inkAge」的推送。剪辑:备备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more1h 7minPlay
December 07, 202019.朱晓闻:年轻艺术家如何申请奖学金,走向世界? 今年疫情期间,我认识了目前旅居柏林的85后艺术家朱晓闻。她把一本最新出版的艺术书《Oriental Silk 乡绸》寄到我伦敦家中,里面讲述了2015年她在洛杉矶遇到的一个东方丝绸店老板的故事。她为老板拍了纪录片,在全球各地做了双屏放映,到今年还将这个故事出版成艺术书。 晓闻的创作媒介混合了纪录影片、实验影像、摄影、装置和写作,着重体现离散、异邦、身份、变迁、回忆等概念和意象。 我将《乡绸》项目视之为非虚构艺术化的一种尝试。而晓闻最早也是在上海读书的广电新闻学生,但她很早便接触艺术影像,并在到美国学习之后走上了艺术家道路。在这条道路中,晓闻很幸运地一直有各种艺术奖学金和驻留奖学金相伴,使她从美国东海岸到洛杉矶到伦敦再到柏林的艺术旅居过程有不少奇遇。 在本期节目中,晓闻分享了艺术家申请奖学金的经验,并讲述了自己的作品如何在美国和欧洲逐步收获认同的经历,为有心在国际上从事的艺术创作的朋友提供了经验。 朱晓闻的艺术作品网站: www.zhuxiaowen.com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朱晓闻,影像艺术家,现居柏林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 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more1h 35minPlay
November 28, 202018.今天的年轻人如何在中国选择城市?这一期,是我第一次线下录音的尝试!过去几个月都在伦敦,习惯了在线录制,现在和嘉宾线下见面聊天反而有点不习惯,主要是在收音方面经验不足。幸好这一期的嘉宾沈从乐是多年的朋友,大家聊起来也比较放松。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是中国的城市,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的城市格局大变迁的情况下,年轻人如何选择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我们从“文艺青年“指数、“餐饮多样性”指数、乃至于要在哪里”上车“买房,讨论了当今年轻人选择城市会考虑的因素,以及中国城市接下来的一点发展趋势。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嘉宾:沈从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 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more59minPlay
November 24, 202017.新气集特别版:和幕后主创备备聊了聊做播客四个月是什么感受这一期,是我暂时回到上海,解除隔离之后录的第一期播客。从7月底新气集ThinkAge上线以来,到现在已经做了4个月。过去的这四个月,我在英国伦敦,再从伦敦回上海,充分体会了2020年的变幻无常。而新气集播客是我和三明治同事备备在2020合作的一个个人表达新尝试。这一期我邀请了备备一起来谈谈开播四个月来的感受。 备备认为播客是十几年前博客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而我表达了希望播客目前所经历的“鼓励期”可以更长,让个更多的朋友使用播客进行表达。我们还探讨了2020疫情下,国内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一些新变化。 也希望大家多留言,交流一下过去四个月收听的感受,或者接下来期待听到什么。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嘉宾:备备,新气集ThinkAge播客剪辑、主创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more55minPlay
November 14, 202016. 孙中伦:一个年轻写作者2015-20年在中英美的行走和学习我很欣赏孙中伦在21岁时写下的非虚构作品《回来》,一个美国知名文理学院的大三学生,于2015年夏天回国,在工厂做工,到乡村小学当老师。他的笔触真诚而有超越年龄的思考。从行走,到出书,再到剑桥大学读完人类学研究生,再回国,在新冠疫情的当下重新寻找出路。我很有兴趣和中伦聊聊,一个从11岁开始写博客,17岁出版文集,至今还认为文字是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的年轻人,在这个短视频和直播爆炸的年代,如何保持阅读和自我表达。在中英美三国的行走当中,又有些什么样的独立观察?在洪流滚滚的年代,如何做一个看起来有点”老派“的年轻人,在海外名校读书的年轻人,需要用何种方式融入真实的中国社会?这些都是我们聊到的有趣话题。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嘉宾:孙中伦,青年作家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剪辑:备备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more1h 9minPlay
November 02, 202014. 孙东纯:一个封闭的潮汕年轻人何以成为“中国间隔年第一人”?本期是新气集“听潮·潮汕人电台系列”的第二期。我邀请了“中国间隔年第一人”,来自潮州沙溪的孙东纯来讲讲他的经历。他目前居住在日本大阪,做奶爸,同时远程在广西阳朔运营一间青旅”东院弥香“。我们也一起谈了像他和我这样的潮汕人,是被什么诱惑而成为地球的漂浪者。孙东纯从2003年开始出国自助旅行,2006年辞掉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到印度做志愿者,在那里认识了日本太太沙弥香。他出版了《迟到的间隔年》一书,把Gap Year这个概念正式带入当时的国内。后来他和太太到日本居住和工作,三年后继续环球旅行,又出版了《间隔年之后》一书。2015年他们到广西阳朔开出青旅,广受全球背包客欢迎。数年后他们回日本定居。我们探讨了我们这一代潮汕人,是如何从小地方走出,探索世界的多样性,而回头看潮汕,如何能帮助潮汕重新接入它早已有之而却中断过的全球化浪潮中。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广东潮州人,居伦敦嘉宾:孙东纯,环球旅行者,广东潮州人,居大阪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剪辑:备备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more1h 21minPlay
FAQs about 新气集ThinkAge:How many episodes does 新气集ThinkAge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92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