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宜蘭文化俱樂部,讓你用耳朵採集地方文化知識!本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製作,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為聽眾解答宜蘭日常中熟悉卻又陌生的文史空間秘辛與故事!--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FAQs about 宜蘭文化俱樂部:How many episodes does 宜蘭文化俱樂部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0 episodes available.
November 12, 2023S2EP14昔日南門港邊的老石佛:三井寺的故事第二季的最終回將延續前一集的主題,由蔡明志老師繼續分享南門港重要的歷史空間:三井寺、尊親精神堡壘紀念碑。來到羅東國小旁的三井寺廣場,首先會注意到一座尊親精神堡壘紀念碑,這是著名雕刻家楊英風先生年輕時期的作品,紀念碑上還詳細記錄了創作理念以及基金會組成名單等相關訊息。楊英風是宜蘭出生的傑出雕刻家,著名的作品包含宜蘭美術館前的鳳凌霄漢(四),還有策劃設計雲門舞集《白蛇傳》的雕塑與道具等,為台灣的公共藝術帶來重要貢獻。而在紀念碑旁的三井寺,裡面供奉了觀音石佛「如意輪觀世音」,據說日本人進行佛寺巡禮時,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前來朝拜,這也是這些石佛能保存至今的原因。本集透過蔡明志老師的說明,讓我們對三井寺以及尊親精神堡壘紀念碑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宜蘭文化俱樂部第二季的內容已經全部更新完成,未來我們仍然會繼續分享宜蘭的珍貴歷史文化。請大家敬請期待囉!📢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執行、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播出。◆摘要03:20 南門港中段的民生產業05:45 尊親精神堡壘紀念碑成立背景11:40 紀念碑的設計理念和背後的建立動機14:34 關於羅東三井寺的建立背景22:12 羅東最早的清代市場(街市)...more27minPlay
November 05, 2023S2EP13追尋水之源─探秘南門圳在第二季的最後兩集,我們邀請蔡明志老師以走逛小鎮的形式認識南門圳。第一站來到文化工廠的飄浮月台,從高處一覽南門圳的源頭與故事,還有羅東街區這些年的轉變。從羅東古老地圖上,可以看到昔日河道的輪廓。如今若看到曲折的道路時,切勿以為是道路動線設計不佳,因為它們可能是昔日的圳道或水道。最後,蔡老師與我們分享有關水泳場的資訊,水泳場於1921年開幕,介於天然河川和水圳之間,水質有優質的湧泉水,這不僅是一個用於游泳訓練的場所,還可以讓大家探索羅東水圳周邊的美景,儘管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但我們仍然可以參考許多相關資料來認識水泳場。在下一集第二季最終章中,宜蘭文化俱樂部將會與大家聊聊三井寺與尊親精神堡壘紀念碑,請大家敬請期待囉。📢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執行、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播出。◆摘要01:11 南門圳的源頭02:44 羅東於日治時期的兩大水源地07:14 太平山神社:時光之印11:35 曲折道路的象徵13:56 從漂浮月台俯瞰南門路18:40 水泳場VS.游泳池...more26minPlay
October 31, 2023S2EP12震安宮(下):媽祖廟的建築奇觀蔡明志老師在上集與我們聊了震安宮的重建背景,本集將更深入談談震安宮的建築雕刻、匾額的特色。透過廟宇內寄附碑文的紀錄,我們可以一窺當時羅東較有影響力的人究竟是哪些人呢?除了捐款,許多信眾也熱衷捐贈建建築構造,如龍柱、匾額等。而震安宮相當有意思是廟裡共有九塊匾額,其中六塊是由台南當代著名的書法家羅秀惠親筆書寫,我們也會請蔡老師來分享,為什麼台南書法家會在羅東震安宮留下這麼多匾額。此外,位於震安宮後殿的花鳥柱,由當時著名的雕刻家辛阿舊精心製作,精湛的雕刻和壯觀的尺寸使花鳥栩栩如生,展現出卓越的工藝技巧。想知道花鳥柱如今為何被關起來嗎?歡迎一同收聽本集,蔡明志老師將為您解開謎團。📢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執行、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播出。◆摘要00:40 震安宮的參觀亮點03:03 寄附碑上的名字特色08:15 後殿之寶:花鳥柱的魅力13:40 台灣廟宇的獨特之處14:25 震安宮匾額特色19:42 湄島聲靈:媽祖的神蹟...more27minPlay
October 22, 2023S2EP11震安宮(上):地震中的庇佑之殿20年代在蘇澳、花蓮近海一帶發生頻繁地震,造成蘭陽平原上的不少廟宇均出現災情。當時羅東知名的實業家,新協泰商店的胡慶森等人於是積極推動羅東廟宇的重建計劃,捲起宜蘭各地廟宇的重建潮。重建後的震安宮與奠安宮建築風格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虎邊擁有西洋小天使裝飾,而龍邊則保留了傳統的人物造型,令人猜測是兩班相同的師傅在競相展現他們的技藝。我們在最後也會提供龍虎兩邊的比較圖,讓大家更清楚相似之處。在廟宇重修的過程,發生了許多神奇和有趣的事情,讓我們來聆聽蔡明志老師在本集分享的震安宮重建故事。📢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執行、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播出。◆摘要01:10 震安宮的命名由來04:07 為何震安宮選擇等奠安宮完工再開工呢?09:06 羅東媽祖廟是否有兩班師傅拚場的情況?10:15 有趣事件:磚頭歸家15:38 媽祖廟重建神蹟23:05 1920年電費計算方式...more26minPlay
October 14, 2023S2EP10羅東光耀之士:陳純精的一生本集將為大家介紹羅東的傳奇人物–陳純精,來聊聊他生平的精彩故事。儘管陳純精過世已將近八十年,但他的名聲在羅東仍可說是家喻戶曉,究竟陳純精老鎮長對羅東的貢獻有哪些、又有甚麼鮮為人知的部分呢?本集將為您來揭曉。此外,我們也會聊聊陳純精的大女婿林嘉普。林嘉普設立的「嘉普醫院」,許多人誤以為是陳純精在中正路的住宅,隨後林嘉普將該醫院出售,新的買主將其改建為范姜醫院。位於羅東中山公園內的陳純精紀念碑更是見證這段重要的歷史,至少經歷了三次改建,彰顯了陳純精對羅東人的重要性。讓我們一同收聽羅東光耀之士的故事吧。本集透過蔡明志老師的分享,帶我們認識羅東光耀之士的故事。📢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執行、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播出。◆摘要09:28 陳純精的個性特質11:46 陳純精對羅東的貢獻20:58 林嘉普對羅東的貢獻26:38 位於公園內的紀念碑...more29minPlay
October 08, 2023S2EP09產業探秘:羅東戲院的繁華與時代氛圍的交織本集將延續上集內容,由蔡明志老師來和大家聊聊1970年羅東各戲院的概況。戲院與背後的支持者、時代氛圍有顯著的關聯,有些戲院專注於歌仔戲的演出,有些則成為熱門電影播映和柔道錦標賽的主辦場所等⋯,每家戲院都有獨特的功能和歷史價值。而有趣的是,羅東戲院當時為了推銷美髮霜,竟將戲院票券與美髮霜做搭配販售,可謂別出心裁。若想了解更多當時戲院的風潮和趣事,就來收聽1970年代各個戲院的文化背景吧!📢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執行、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播出。◆摘要03:03 1960年電影票券登場04:54 出奇招推銷美髮霜?12:18 蘭陽大戲院:戰後多功能場地21:47 大光明戲院及當年柔道錦標賽場地的回顧23:53 日新戲院 ─ 愛國露天戲院:歌仔戲與布袋戲的藝術綻放場所...more27minPlay
October 02, 2023S2EP08往日光影璀璨:羅東戲院的娛樂時光這集將帶領聽眾穿越時光,回到1970年的戲院產業,聊聊當時公園周圍的戲院數量以及人潮來源,讓我們一同探索當時的時光迴廊!1970年,台灣戲院的總數達到驚人的826家,而當時的羅東地區,單單公園附近就擁有6、7間戲院,儘管羅東的土地面積有限,現代娛樂事業卻展現了羅東強大的消費潛力。本集透過蔡明志老師的分享,一起聊聊宜蘭日治時期到戰後的戲院概況。📢節目由文化部指導、旅人書店企劃執行、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播出。◆摘要01:06 人潮的主要來源03:26 戲院和電影院之間的差異05:30 戲院逐漸衰弱的原因12:00 1970年羅東中山公園─戲院聚集地...more26minPlay
September 24, 2023S2EP07本願寺與公會堂:靈性與歷史建築的交匯接續上一集主題,蔡老師將持續聊聊羅東中山公園兩座重要的歷史建築,並談談過去公園神社內的紀念物。過去在羅東中山公園內有座日本佛寺「本願寺」,這座寺廟有項很重要的社會福利事業,就是經營羅東托兒所。而羅東公會堂過去曾擔任戲劇表演和集會演講的場所,現今成為兒童美語圖書館的所在地,顯示出歷史的時光變遷與建築的多元功能。想知道本願寺、公會堂的歷史背景,以及神社的物件大多是如何保存至今的嗎?那你絕不可錯過本集精彩內容!📢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執行、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播出。◆摘要13:11 日治時期公園中的歷史紀念物17:16 金屬燈籠上的刻字內容22:50 忠烈碑的重要性和歷史背景23:17 狛犬與石獅子的辨識要點...more28minPlay
September 17, 2023S2EP06探索羅東:追憶書店街與電影院的文化驛站上集蔡老師講述了羅東中山公園的成立背景,這一集將分享公園過去發生的有趣事件。特別的是,現今仍受矚目的主播曾於1996年在羅東公園首次播報戶外新聞!這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同聆聽蔡明志老師在本集的精彩内容。此公園過去是童子軍露營、寫生比賽以及球類運動的常用場地,在民權路上也聚集了眾多書店以及電影院,這顯示了當時羅東居民的消費力非常高。在1980年,船來大樓和金鼎大樓一一建成,它們分別位於羅東夜市的兩端。如果您對這兩座大樓有著兒時的回憶,也歡迎與我們分享。📢節目由文化部指導、旅人書店企劃執行、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播出。◆摘要01:16 日治時期風靡的球類運動04:08 羅東中山公園內的涼亭:教孝亭07:45 新聞台的創新之舉12:20 羅東民權路─書店街的熱鬧聚集地14:13 過去電影娛樂的繁榮時光22:04 時光見證:宜蘭昔日最高兩座高樓...more26minPlay
September 10, 2023S2EP05羅東公園與草埔:自然與活力的完美交融這集以羅東中山公園的歷史發展為主題,談談公園過去到現在的轉變。羅東中山公園、運動場的誕生與慶祝昭和天皇的登基典禮有關。公園過去不僅包含運動場,隨著時間的推移,面貌也逐漸轉變至今日的模樣。而昔日的運動場,如今已改建成公路局和鎮公所的所在地。或許你曾經思考過,羅東中山公園的位置是如何選擇的?從蔡老師提供的1915年羅東市區改正圖,可發現大彎處的月眉圳,因適宜用於公園用水而設立在此。老地名「草埔仔」,過去作為運動場、軍事演練場、機關用地還有各類表演場地,如今雖然已經消失,但公園與夜市已形成緊密相連且密不可分的一體。PS:如果您家中保有羅東公園的老照片,歡迎與我們分享,共同回味這片土地的過去。本集邀請蔡明志老師,為我們解說羅東公園的歷史背景。而在下一集,我們將進一步探討羅東昔日繁華的電影書店街,請大家拭目以待囉!📢節目由文化部指導、旅人書店企劃執行、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協助播出。◆摘要02:18 羅東公園和昭和天皇的關係04:40 羅東公園的土地範圍12:40 珍貴遺產-羅東蒸汽火車頭14:16 羅東公園的觀察重點25:37 昔日馬戲團表演與展示會場...more29minPlay
FAQs about 宜蘭文化俱樂部:How many episodes does 宜蘭文化俱樂部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0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