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March 07, 2024EP.118 沉浸~微醺島之味。邀訪聚場文化計畫主持人周得豪與《微醺島之味》編劇何安妘您知道什麼是「地酒」?而台灣又有哪些在地作物可以釀酒嗎? *扮演藝術中介者角色的「聚場文化」,ㄧ路走來關心在地文化的內容轉譯,透過出版、視覺、表演、文化體驗教學設計等形式,期望開啟藝術跨領域的多元管道。而該單位過去在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的經驗,如何成就了這次《微醺島之味》漫畫出版的專案? 這次的專案發想,為何會以漫畫出版的方式呈現「地酒」這個主題 ? *《微醺島之味》集結七位漫畫家與編劇共同創作,以八種臺灣在地作物釀造的酒為引,醞釀出不同的故事。編劇為了這兩本漫畫做了哪些前置工作?要在龐大的知識與資訊中取捨說出一個好故事,有哪些因素是編劇在撰寫腳本時重要的參考依據?七個漫畫家的選擇與每個人的劇本任務分配是如何形成?編劇如何協助漫畫家在畫面中呈現實際的生活感? *《微醺島之味》故事的起點是神祕老闆阿川的無酒單行動酒吧說起,沒有人知道酒吧的來歷,也不清楚會停留多久,它總是一次只販售一種地酒純釀,只有那些有緣人才能遇見。故事裡幾個特性,如:奇幻元素、音譯諧音、空間情境以及角色情緒的處理……編劇與漫畫家如何與表演元素結合,透過口中的滋味,道出了人跟人、人跟土地之間的關係與生活的故事? 本集節目將邀請聚場文化計畫主持人周得豪與《微醺島之味》編劇何安妘分享臺灣第一本原創地酒漫畫,一起沉浸在空中微醺的氣泡裡,品味文化、歷史、情感融合成的台灣在地風土之味。歡迎收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7minPlay
February 29, 2024EP.117 那一件「更重要的事」。邀訪台灣繪本作家葉曼玲老師與羅傑耀老師作者與女兒的生活場景,用孩子的第一視角,講述適應新環境的情境和困惑。作者如何以蝸牛表達「陪伴」的力量,鼓勵孩子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此外,作者在畫面圖像採用獨特玻璃版畫技法,如何營造溫和氛圍來訴說一個生活感十足的故事? *對每個孩子來說,心中都有那一件「更重要的事」,您知道是什麼嗎? 《更重要的事》用充滿童趣的剪紙拼貼,來呈現許多台灣孩子曾經歷(或正在經歷)的壓力。作者以拼貼來表現,試圖展現孩子多元的樣貌,不只是每個孩子興趣的不同,髮型、膚色、體態等上也有諸多不同的表現。作者透過此書寫給童年的自己,也獻給每個正在經歷與曾經有同樣經歷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生命經歷,讓繪本作家創作出這本層次感豐富的作品?請聽作者自己說! 本集邀請台灣繪本作家葉曼玲老師與羅傑耀老師分享來自生命經驗的精采作品:《#慢慢與我》《#更重要的事》,歡迎收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2minPlay
February 29, 2024EP.116 換個眼光,發現有趣的生活~邀訪道聲出版社于以柔編輯與黃佳燕美編*《牛蒡醫生忙碌的一天》裡有個可靠的牛蒡醫生、和善的香菇護理師及貼心的蓮藕藥劑師,將診所搖身一變,化為平易近人、趣味橫生的樣貌,請一起跟著蔬菜學保健,不再害怕看醫生。書中除了描繪醫生平日看診的生活之餘,還添加一個個別具巧思的細節與令人會心一笑的亮點,讓孩子一邊閱讀有趣的故事,一邊學習與蔬菜相關的小知識。 *看到《驢子寶貝蛋》的故事時,誰不會皺起眉頭,在心裡暗笑:「哈哈,驢子哪是從蛋裡孵出來的?」只是書中主角老棕熊傻傻分不清,把大西瓜當成寶貝蛋,陪著大西瓜坐了又坐,搖了又搖,玩了又玩……。但故事要怎麼發展,既能使聰明的小讀者信服,又能感動成人呢?請來聽聽編輯怎麼說! *《善良小狼》裡的小狼和他的大壞狼家庭格格不入--他會打掃自己的房間,喜歡洗澡,還會和小豬一起玩,讓狼爸爸和狼媽媽傷透了腦筋。無奈之下,爸媽決定送小狼到大壞蛋學校,希望能將他徹底改造一番。猜猜小狼會因此脫胎換骨變成大壞狼嗎?聽了這個故事也可以捫心自問:如果「善良」讓你無法融入環境,你會選擇堅持或妥協? *《聽說今天會下雪!》中,作者巧妙地描繪了一位小男孩對雪的期待和心情的變化。故事起始於父親對他說的一句話:「今天可能會下雪。」小男孩一次次興奮地望向窗外,但似乎什麼也沒發生。他的心情由滿懷期盼逐漸轉變為失望,甚至沮喪。但窗外真的毫無動靜嗎?這似乎提醒了我們: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值得仔細欣賞的有趣故事,換個眼光猜猜你會看見什麼呢? 本集邀請道聲出版社 于以柔編輯與黃佳燕美編分享好書:《#牛蒡醫生忙碌的一天》《#驢子寶貝蛋》《#善良小狼》《#聽說今天會下雪!》,歡迎收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1minPlay
February 22, 2024EP.115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邀訪兒童文學作家劉清彥老師👫西方諺語:「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於如何讓他們長大後還是藝術家?」 您對這句話有何體悟?!童書大獎得主、金鐘獎節目主持人劉清彥老師(阿達叔叔)透過自身成長歷程與多年實際帶領與接觸兒童的經驗,創作了四個與藝術相遇的故事。分別探討性別平權、生命教育、創意永續、適性發展等主題。 2021年出版的《藝術與生活繪本1:我是黑天鵝》《藝術與生活繪本2:小歌手與玫瑰花》曾幫助了許多的父母親重新調整看待孩子的眼光,兩年多後阿達叔叔的藝術與生活繪本(共4冊)終於全部到位。後兩本簡介如下: *《藝術與生活繪本3:可可的新舊衣》裏,有個總是穿著姊姊舊洋裝的可可,您知道清彥老師對於可可的心情為何能感同身受嗎?他如何以自身的經驗讓故事裏的可可化身小小服裝設計師,將環保藝術注入日常生活,賦予舊衣新生命?! *如果您有個做什麼事總是慢吞吞的孩子該怎麼辦?《藝術與生活繪本4:大易的首映會》裏,美勞課全班都畫完了,只有大易的畫冊還一片空白,來不及畫出腦袋裡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想知道這個男孩如何在家人的耐心陪伴下,終於完成他的第一部電影。而故事裡的男孩其實真有其人,長大後的大易如何繼續走在自己所夢想的道路上,成為一個才華洋溢又體貼的孩子。 👨🏻💻創作,常常是一種是陪伴自己的旅程,透過文字的書寫可以重新回顧人生。在寫作過程中,可能有糾結與傷痛,也有釋懷與感恩。回首來路,你會發現:生命中曾經的光禿荒蕪,在造物主的恩典下,如今都成為生機盎然的能量。 *《小喜鵲和岩石山》裏有個光禿禿的岩石山,又灰又硬沒有任何動物在那裡棲息。這天,小喜鵲為了躲避烈日,鑽進大石塊的陰影,成了第一隻停留的小鳥,也成了他第一個朋友。一場的意外相遇與一句話的承諾,如何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的禮物,讓這個友誼的故事分外動人?!繪者蔡兆倫老師的圖像如何成就這本書的精采?清彥老師在創作個故事時,心中懷抱著什麼樣的期盼?! 本集藝文生活家節目中,兒童文學作家 劉清彥老師將分享《#藝術與生活繪本3:#可可的新舊衣》《#藝術與生活繪本4:#大易的首映會》《#小喜鵲和岩石山》讓聽友們預備開工的日子中,帶著新的眼光與愛的能量,面對新年新氣象!歡迎收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1minPlay
February 12, 2024EP.114 進入形狀的異想國度。邀訪兒童文學作家劉清彥老師(阿達叔叔)農曆春節期間,除了全家團聚吃年夜飯、走春拜年之外,若有機會待在家中休息,您與孩子們會如何安排這段難得的時光呢?兒童文學作家劉清彥老師(也是說故事達人--阿達叔叔)將連續兩週,在空中與大家相會,透過動人的故事分享,陪伴大家過好年。 清彥老師首先介紹的是繪本界的黃金組合:雍.卡拉森與麥克.巴奈特的作品:《形狀三部曲套書》。想知道在這套書裡兩位創意人如何以極簡的圖像風格,以及耐人尋味的幽默故事,玩出與眾不同的驚喜?! 屢獲大獎的紐約時報暢銷書二人組的雍.卡拉森與麥克.巴奈特之間合作方式與傳統美國出版業作、繪者的模式有何不同? 據說這對哥倆好的合作起頭是由雍.卡拉森的一張圖開始……而這種創作方式,最後激盪出什麼火花?這對黃金組合在故事結局的設計上,常常是出乎意料的開放性布局,這種巧思如何挑戰讀者的想像空間?在清彥老師實際說故事的場域裡,孩子們聽後的回饋讓他嘖嘖稱奇,到底孩子說了什麼?!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雖然從視覺上是以簡單的幾何形狀來區分角色,但角色個性與故事脈絡是如何醞釀堆疊而成、故事發想曾受過什麼經典故事的啟發嗎?在角色圖像的設定上,為什麼「眼睛」的位置這麼重要? 在本集藝文生活家節目中,兒童文學作家劉清彥老師將分享雍.卡拉森《形狀三部曲套書》,讓聽友們在預備年節的歡慶中,一起進入玩心滿滿的異想國度。歡迎收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9minPlay
February 06, 2024EP.113 門外看廣彩。邀訪關潔怡老師您知道什麼是廣彩藝術嗎? 廣彩製作技藝可追溯至清初,當時廣州為外銷瓷器的港口。 商人為減低運輸成本,向景德鎮購買白瓷胎,再由廣州的畫師按客人要求繪製圖案。 直至清末,廣彩的風格已成形,有特定的紋樣,顏色和構圖亦更見豐富。 廣州彩繪瓷器因圖案空白位以金彩填充,所以亦稱為廣州織金彩瓷。 由於二十世紀初政局動盪, 廣州廠商和畫師紛紛轉移到香港等其他城市從事廣彩製作, 經過加入香港本土特色後的廣彩遂演變為別具香港特色的港彩。 關潔怡(Cat)老師為土生土長香港人, 現職插畫設計及身心靈藝術教學; 一直對傳統文化及藝術創作有濃厚興趣, 就讀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CUSCS) 第一屆中國民間藝術文憑課程, 希望能將不同的藝術文化結合,發展不同藝術的無限可能。 在本集節目中,將由關潔怡老師介紹她的著作《門外看廣彩》, 並由歷史沿革說起介紹廣彩藝術、 與其它延伸藝術的結合以及在香港的推廣與展望,歡迎收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1minPlay
January 29, 2024EP.112 三位教師的斜槓人生。邀訪Nina Edwards/黃致彰教授、Pauline Huang /黃瑞伶老師、Ariel Chang /張詠婷老師談到十二生肖的順序,最早來自於傳統的傳說,一個關於動物們渡河競賽的故事。如果生活在國外,想要滿足人們對於亞洲文化的認識,或是提供國外孩子閱讀類似動物想像的比賽故事,也能進一步思考自己獨特的優勢和才能,您會如何更新這個故事? 在國外的亞裔社區相對缺乏專門介紹台灣文化的插畫書籍,如果您同時擁有母親與作家的雙重角色,該如何透過學習台灣飲食文化來拓展孩子的視野,並讓創作成為旅遊和亞洲文化的教育來源? 在美國多元文化的社會裡,身為亞裔的老師在教授藝術與時尚設計科系時,如何運用自身的優勢來幫助學生突破盲點,也與業界有良好的互動連結?提起美國早期的亞裔的移民史可能會令人悲喜交集,但近幾年來,來自台灣的亞裔女性在美國社會已取得了許多卓越成就。 在本集藝文生活家節目中,將邀請三位長居美國的亞裔優秀的女性:Nina Edwards/黃致彰教授、Pauline Huang /黃瑞伶老師、Ariel Chang /張詠婷老師分享在美國的教學、創作經驗以及她們的斜桿人生。 <三位老師的簡介與作品> Nina Edwards (黃致彰教授)活躍在紐約的臺裔美籍時尚插畫家,在美國時尚廣告和文創界有二十多年工作教學及策展經驗。目前她是世界馳名的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的兼任教授,同時也是紐約時裝週駐場時尚插畫家。著作:《跟紐約時尚插畫教授學頂尖創意:從風格建立、品牌經營到國際圖像授權,實踐藝術工作夢想》/遠流出版社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5386 Pauline Huang ( 黃瑞伶老師 ) 跟很多女性一樣,在生活中扮演許多角色。目前在紐約市曼哈頓區的公立中小學校PS 184 M 雙文學校擔任幼兒部和國小部的音樂教師。 著作:《The Mystery Race: A New Story About the Chinese Zodiac Animals》www.paulinehuang.com https://mybook.to/WtatGpq Ariel Chang( 張詠婷老師 )現在在舊金山太平洋高地區一間私立中小學”Presidio Hill School”教中文,同時是雅馬遜4.5星作家。著作:《Night Market》及《Morning Marke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9minPlay
January 18, 2024EP.111 眼神,說了什麼?邀請跨界文學作家吳孟樵老師*「眼神」到底有什麼樣的力量?您知道對於《眼神說了什麼》的作者吳孟樵老師而言,在每一次凝視的過程裡,她是如何由「心」打開畫面,透過記憶或回顧來記述生命裡的悲喜交集,也在生命的感悟與展望中,將凝思提煉成穿透靈魂力量的文字?孟樵創作類型多元,如電影小說、電視小說、青年小說、兒童繪本、影評專書…等,她的文字也被喻為善於觀看的鏡頭,對於這麼一個才華洋溢的文字精靈而言,孟樵始終心懷感恩,特別是提拔她的隱地老師,您知道隱地老師的生活哲學觀如何影響她嗎? *2019年7月5日傍晚,台北101外牆亮燈顯示:「陳爸 陳俊朗、李承翰警員,謝謝您們的愛,愛著這片土地。」這兩位用生命守護台灣人民的平場百姓,在同一天離世。孟樵在〈以藍色禮敬陳俊朗與李承翰〉以疼惜的心思與細膩的文字,記述了這個有重量與溫度的生命故事。此外,書中〈生命的詩篇〉篇章中,從知名文學作家海明威的個性與特質,到遺愛人間的蘇蘭老師,孟樵如何跨越歷史的洪流,引領讀者走入光暈之中,揚起對視死亡的力量? *穿越透視夢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僅是孟樵一路走來的如常,似乎也成為她創作的養分。她在〈夢迴年少時〉的篇章中,如何梳理家人關係、夢裡旅行……在返回當下重現肌理時,透過感官與思考的相互迴旋,讓生命長出更堅定的眼神? 在本集藝文生活家節目中,將邀請跨界文學作家 吳孟樵老師分享觸動心靈的好書《眼神說了什麼》,歡迎收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Play
January 16, 2024EP.110 出動~我們來改變世界!邀訪小魯文化林筱真編輯*如何鼓勵孩子關懷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並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主動產生行動?請來看看《社區裡的每一隻狗:改變社區,公民行動出擊!》,裡面有位擁有生活智慧,且在必要時刻會捲起袖子,將想法付諸行動的奶奶,以及一個追根究底、應對得當的孫子。本書除了作者菲立普.史戴(Philip C. Stead)說故事功力與文字運用巧妙外;也可以仔細觀察圖像,繪者馬修.科戴爾(Matthew Cordell)靈動的鋼筆線條與恰到好處的水彩妝點上色,不僅是擴展了文本的內涵,更是提供了故事人物形象立體化所必要的信息。請來聽聽編輯分享故事中這對祖孫的行徑,如何透過逗趣的插畫和生動情節,讓公民的行動成為社區生活的真實。 *一本感動世代讀者的美國經典動物小說《紅色羊齒草的故鄉》,作者以自己的家鄉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東北部山區為故事背景,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生態和鄉村生活。透過本書可以想像在壯麗的山間田野裡奔跑的主角比利和兩隻小獵犬,體會他們之間純粹而真摯的相知相惜。作者筆下對於狩獵場景驚險的描繪與鋪陳,以及面對生死較量中的勇氣與智慧,還有比利的家人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愛他、關心他,讓人領略來自家庭的溫暖與支持的重要。這本書如何以兒童為本位來敘述,讓人與故事主角一起在「面對失去」的成年禮中,透過紅色羊齒草看見希望與重生?請來聽聽編輯怎麼說! *您相信「故事」擁有撼動一切、重建世界的力量嗎? 2022年紐伯瑞文學獎金牌獎佳作《最後一位說書人》,有別於其他反烏托邦的科幻小說,作者唐娜.芭芭.希格拉(Donna Barba Higuera)將墨西哥傳統故事揉合科幻故事,以古今交錯的雙軌時間軸敘事,讓這個故事為現今的人類,帶來了很多值得深思的議題。到底作者在細膩打造的敘事弧線,如何喚醒讀者的共感與沉思?與孩子共讀時,如何運用當中的素材進行深度思考? 在本集藝文生活家節目中,將邀請小魯文化林筱真編輯分享三本得獎好書: 《社區裡的每一隻狗:改變社區,公民行動出擊!》《紅色羊齒草的故鄉》《最後一位說書人》,歡迎收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9minPlay
January 05, 2024EP.109 來吧~唱歌給貓聽!邀訪資深的台灣繪本作家湯姆牛🎤元旦假期後,繪本作家「湯姆牛」空中唱歌給你聽~有兩個版本呦! *提起四度榮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湯姆牛(湯姆老師),您的印象是什麼?一個低調、安靜、過著秩序井然的簡單生活,並對單純的形體構成特別感興趣的創作者。您知道「音樂」在他的創作過程中,也扮演者某種特殊的角色。這次的新作《唱歌給貓聽》的創作過程,湯姆老師找了調性接近的音樂< Complainte De La Butte > (紅磨坊第13首)來播放,想知道原因嗎?西班牙經典兒歌〈從前有個貓先生〉如何成為這次新作靈感由來?轉換成圖畫書形式時,有什麼考量點?湯姆老師是如何以孩子的視角出發看世界? *《唱歌給貓聽》是一個故事中又有故事(或說雙線發展的故事),既要有搖籃曲的功能,又要兼顧敘事上結構性與順暢度,還有非貓奴的他為了進一步瞭解貓的習性、表情……您知道湯姆老師為此做了多少前置功課?此外,故事裡鋼琴家杜魯魯先生的性格與圖像中時鐘的變化有何關係?這個故事結合了音樂,對於非音樂專業的他在創作上遇到了哪些困難? *針對圖像呈現,湯姆老師悉心按著繪本的遊戲性安排了需多待搜尋的小彩蛋,不僅讓故事裡各個角色更立體化,也把自己喜愛的人事物安排進故事裡。他每次的作品都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這次創作的圖像呈現上,又異於過往的方式,您發現了嗎?對於色彩的運用,在雙線發展的故事上,湯姆老師如何安排?最後您知道對於這麼一個不斷榮獲圖畫書獎項的創作者,在整個創作過程中,他最在意的是什麼? 在本集藝文生活家節目中,將邀請資深的台灣繪本作家 湯姆牛分享好書,這集您不僅僅聽到了《唱歌給貓聽》的創作魔法秘笈,還聽到他親自獻唱兩個版本的歌曲:小星星版本和紅磨坊版本。歡迎收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1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