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August 02, 2016深度專訪黃玠+空中現場黃玠出道,倏忽近十年,這表示我也認識他快十年了。他仍然是當初我見到的那個笑容羞澀的大男生,只不過走江湖十年,黃玠的音樂愈來愈成熟,表演火侯愈來愈到位,對自己的能耐和才華也愈來愈有信心。這一天,他帶著新專輯《在一片黑暗之中》和一把Matin HD-28吉他來上節目,分享了新專輯創作之初一度難產的過程,黃玠甚至差點跌落憂鬱症的深谷。這張專輯許多歌曲都帶著暗沉的底色,但也都找到了情緒的出口。創作可以自我療癒,也可以療癒、陪伴許多素未謀面的生命。來聽聽黃玠怎麼說自己這些年行走江湖的心得,還有這些歌的故事。播出曲目:我很想念你在一片黑暗之中你不必哀怨走吧黃玠 unplugged live @News98:當…我很想念你慢動作Party到天亮脆弱關於那些記得的事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802/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1h 33minPlay
July 26, 2016深度專訪林生祥、鍾永豐、早川徹談《圍庄》延伸閱讀:且來迎接一張偉大的專輯 ── 寫在《圍庄》誕生之前(http://blog.roodo.com/honeypie/archives/57319738.html)鍾永豐:龐克樂手杜甫穿越過來了(房慧真)(https://www.twreporter.org/a/petrochemical-poet-zhong)生祥樂隊:以《圍庄》譜一曲台灣石化產業的悲歌(呂苡榕)(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427-culture-interview-sheng-xiang-band/)專訪林生祥&鍾永豐:「《圍庄》,其實就是在說我們的生命史。」(葉之幸、戴居)(http://www.taiwan-indie-music-journal.com/#!-vol7/cs65)播出曲目:圍庄欺我庄火神咒拜請保生大帝南風戒塑膠毒(6/25/2016 高雄駁二月光劇場 live)拜請保生大帝(5/21/2016 雲門劇場 live)出,不走宇宙大爆炸風入松動身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726/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1h 33minPlay
July 19, 2016John Mayall & The Bluesbreakers with Eric Clapton 五十週年特輯播出曲目(粗體為專輯版):I’m Your Witchdoctor (1965)Telephone Blues (1965, B-Side)Bernard Jenkins (1965)They Call It Stormy Monday (Live, 1966)All Your Love (mono)Otis Rush – All Your Love (1958)Freddie King – Hideaway (1961)Hideaway (mono)Little Girl (mono)Another Man (mono)Double Crossing Time (mono)Ray Charles – What’d I Say (1959)What’d I Say (mono)Key to Love (mono)Mose Allison – Parchman Farm (1957)Parchman Farm (mono)Have You Heard (mono)Robert Johnson – Ramblin’ On My Mind (1936)Ramblin’ On My Mind (mono)Ramblin’ On My Mind (live, 1974)Memphis Slim – Stepping’ Out (1959)Stepping’ Out (mono)Little Walter – It Ain’t Right (1956)It Ain’t Right (mono)整整五十年前,一九六六年四月的倫敦Decca錄音室,一個二十一歲的小伙子把一柄二手Gibson Les Paul電吉他插上Marshall音箱,音量鈕旋到最大,錄音師按下機鈕,他開始彈。就這樣,搖滾樂史第一位橫掃樂壇的「吉他英雄」誕生了。那個小伙子叫做Eric Clapton。那張專輯的名字很長:John Mayall and the Bluesbreakers with Eric Clapton,封面是幾位團員坐在一堵髒兮兮的牆角,其他幾位都望向鏡頭,只有Eric Clapton不理會旁人,自顧自看著Beano漫畫(他說他當時反正就不太想配合拍照,年輕人就愛擺酷嘛)。於是許多人乾脆喚這張專輯”The Beano Album”。因為這張專輯的經典地位,連Clapton看的這期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的Beano漫畫,都成了搖滾史「名物」,網上拍賣動輒要價一百多英鎊,是同時代同款漫畫收藏行情的十幾倍。 Clapton在專輯中彈的那把琴──他在倫敦查令十字路樂器行買的1960年款Gibson Les Paul,也成了搖滾樂史最知名的「神器」。話說2004年,Eric Clapton捐出他後來幾乎從不離手的另一把名琴Blackie公益拍賣,落鎚價是破紀錄的九十五萬九千五百美金(台幣三千多萬)。若是樂迷口中的那把「Beano吉他」,極可能再打破紀錄,但我們恐怕永無機會得知結果:它在一九六六年就被偷了,至今下落不明。Clapton說:他後來再也沒遇過那麼好的一把Gibson Les Paul。二十一歲的Clapton和那把後來被偷的Gibson Les Paul。這張一九六六年發行的專輯,我該是高三準備聯考那年第一次聽吧?距它問世也有二十幾年了。記得那是福茂代理Decca的卡帶,我把它塞進隨身聽,戴上耳機,不知該期待什麼。A面第一首便是翻唱1958年黑人藍調前輩Otis Rush作品的All Your Love。天啊那吉他,那火燎一樣的吉他!麻冽,厚重,凝鍊而滿含野氣,每顆音符都咬在心口,從從容容,地動山搖。我怔住了,這和我之前聽的老搖滾都不一樣,既非披頭的甜、滾石的炫,亦無迷幻搖滾的繁飾作怪,這樣的音樂極樸素,卻極老辣,你甚至不覺得這幾位樂手多麼在乎你怎麼想。他們像幾個吃手藝飯的匠人,你看他們鋸樹打樁,斧劈細雕,便造出一把坐上去極是舒服的椅子,甚至蓋出一幢耐看耐住的房子(這幾位樂手後來都變成了搖滾史的大神級人物,比方貝斯手John McVie後來就組了一個叫Fleetwood Mac的天團……)。當時我壓根兒不知道這張專輯十二首歌有八首是翻唱改編,更不知道藍調音樂從美國密西西比三角洲北傳芝加哥、再東渡到大西洋彼岸英國點燃「白人藍調」大革命的曲折歷史。我甚至不知道這張專輯只有一首歌是Eric Clapton親自演唱,其他都讓團長John Mayall唱了──Clapton對自己的歌喉毫無信心,不敢開口當主唱,是Mayall這位老大哥極力鼓勵,他才害羞地獻出了人生第一次主唱。錄音室只有Mayall和Clapton兩位樂手,鋼琴搭著電吉他,二十一歲的小伙子虔虔誠誠小心翼翼地唱著老藍調大師Robert Johnson一九三六年的Ramblin’ On My Mind,那時他不會知道,接下來的五十年,他還會無數次重新唱這首歌,並且改編成各種各樣的版本,一次比一次銷魂。雖然才二十一歲,Clapton已經在樂壇打滾好幾年了:他十八歲加入The Yardbirds樂團,當年這還是一支主要翻唱藍調的樂團。一九六五年,他們改絃易轍走流行風格的單曲For Your Love瘋狂暢銷,眼看就要鴻圖大展,Clapton卻對它厭惡至極,更不贊成樂團改走這種討巧路線,遂憤而離團,打算繼續彈他的藍調吉他。他開始和倫敦俱樂部圈子玩藍調頗有名氣的John Mayall合作(從他的團名「藍調突破者」便能辨識他的音樂信仰),Mayall當時三十多歲,在眾多樂壇小將眼裡已經算是父執輩了。他提供Clapton海量藍調唱片和歷史知識的「大補帖」,一塊兒在俱樂部巡演,一面打算錄一張專輯。Mayall深深知道Clapton的吉他是最耀眼的主角,於是讓他的名字和自己的樂團並列、平起平坐,以示禮遇。Clapton在這張專輯用的器材再簡單不過:一把電吉他、一只音箱、一顆效果器,它們都成了後人孜孜考證的「神物」:當年效果器還不興腳踩,那顆高音增強的效果器還是一個接好線的大盒子,放在音箱頂上。他的音箱,則是傳奇的Marshall 1962:假如你彈電吉他,一定知道這個和吉他音箱畫上等號的名字Jim Marshall,他是當年在倫敦開業的音樂器材店老闆。據說Clapton始終對俱樂部演出的吉他音箱很不滿意:出力不夠、保養麻煩、體積太大、價錢太貴,於是跑去找Jim Marshall訂做一只音箱,出力要大,聲底要猛,必須塞得進他的後車廂方便趕場表演。Marshall順他的意做出了鑲著兩顆十二英吋單體、又可以一手拎著走的音箱,Clapton讓它接上那把Les Paul吉他,搖滾的聲音從此不一樣了。一只早期的Marshall 1962型”Bluesbreaker”吉他音箱,如今二手價大約一萬美金。錄音的時候,Clapton堅持要把音量鈕調到最大,麥克風放在離音箱一大段距離的位置,一出手,窗牆為之震動。這完全違背向來的流行樂錄音守則,還可能損壞昂貴的設備,Clapton後來回憶說:他那時候誰都不管,就照自己的樣子彈,「什麼守則都扔到窗戶外面去了」。當然,一切都是值得的。這張專輯問世之後,倫敦街頭出現CLAPTON IS GOD的塗鴉,整個西半球的玩團青年都開始瘋彈藍調,連帶也讓這原本被美國青年目為過氣的邊緣樂種重獲青睞,專輯中翻唱致敬對象的那幾位黑人藍調前輩,也因為這張專輯而擁有大批白人青年粉絲,展開演藝生涯的第二春。一九六六年九月,一位來自美國西雅圖的黑人吉他手來到倫敦。他在老家玩音樂並不順利,決定渡海試試運氣。一到倫敦,他立刻衝去Jim Marshall的店買音箱,只因為他也想彈出像Clapton那樣勁烈的音色。他的名字是Jimi Hendrix,後來成為永遠供在吉他手神殿穹頂的那位大神。Hendrix果然在倫敦找到樂手組了團,生涯自此扭轉。而那只音箱幾經演化,變成了三層樓的重搖滾巨塔Marshall Stack──那又是後來的故事了。(寫給《小日子》)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719/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1h 40minPlay
July 12, 2016李宗盛《生命中的精靈》30週年特輯播出曲目:開場白生命中的精靈生命中的精靈(live, 2006「理性與感性」演唱會)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知道(live, 2006「理性與感性」演唱會)風櫃來的人《生命中的精靈》卡帶A面最後口白30秒你像個孩子你像個孩子(live, 1990年代初?)你像個孩子(live, 2006「理性與感性」演唱會)如果你要離去寂寞難耐寂寞難耐(live, 2006「理性與感性」演唱會)一個人bonus tracks:油麻菜籽(1989)最愛(live, 2005盧冠廷演唱會)———-奉上舊稿一篇:開場白(2011)你現在,是怎樣的心情呢?是歡喜悲傷?還是一點點不知名的愁?如果是,請進來我的世界,稍作停留在這裡,有人陪你歡喜悲傷,陪你愁一九八六年一月,李宗盛終於在滾石唱片出版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靈》,「開場白」是它的第一首歌,歌詞只有短短四行。作為第一張個人專輯的第一首歌,再也沒有比這首歌更合適的開場了。這年李宗盛二十八歲,早已不是「新人」。七十年代末他還在「明新工專」讀書的時代,就加入了民歌組合「木吉他合唱團」(你聽新格唱片當年出版的專輯,「散場電影」、「廟會」那些歌,合唱的有個傢伙大舌頭十分明顯,一聽便知是他)。那時他一邊混音樂圈,一邊還得在父親開的瓦斯行幫忙,有時要去民歌餐廳趕場,他得跨上摩托車,揹著吉他,瓦斯桶綁在後面,穿行在北投的巷弄之中。那時候的「小李」腦子裡轉來轉去大概都是他的大夢:在音樂圈安身立命,寫出家喻戶曉的好歌,有一天或許能夠成為像李壽全那樣了不起的製作人……,然而他當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可以再也不用送瓦斯。一九八九年,滾石出版合輯《新樂園》,邀集旗下創作男歌手,每人貢獻一首最能表現自己當下狀態的歌。李宗盛那時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超級製作人」,出手動見觀瞻,為許多明星量身打造橫掃千軍的暢銷曲。但為了這個企劃,他決心「洗盡鉛華」,只為自己寫一首歌,回到初衷,回到原點,這首歌叫「阿宗三件事」,以三段短歌組成,分別是寫給新生女兒的「純兒」、自剖心跡的「你說你喜歡我的歌」,和回憶過去的「往事」。在「往事」這段,他唱著當年送瓦斯的日子,迤邐的長句道白,簡直令人歎為觀止,華文世界大概也只有李宗盛可以這樣寫歌、唱歌吧:我是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在還沒證明我有獨立賺錢的本事以前我的父親要我在家裡幫忙送瓦斯我必須利用生意清淡的午後在新社區的電線桿上綁上電話的牌子我必須扛著瓦斯穿過臭水四溢的夜市這樣的日子在我第一次上「綜藝一百」以後一年多才停止這樣的日子在我第一次上「綜藝一百」以後一年多才停止……《生命中的精靈》這張專輯,就是在北投那間瓦斯行樓上的房間裡寫出來的。那些百轉千迴的情歌,都是獻給同一位無緣的女子。創作,不僅是情傷之後的自我療癒,後來也療癒了千千萬萬聽眾。他的哥們兒,後來創辦「魔岩唱片」的張培仁,當年也才二十三歲,在滾石宣傳部上班。據他回憶:當年去探望小李,兩人擠在二樓的小房間,李宗盛抱著吉他奮筆寫歌,張培仁則在旁邊百無聊賴玩著任天堂紅白機「超級瑪琍」。新歌寫好,便彈唱給他聽,每到動情處,往往痛哭流涕。其實那時候,「小李」已非池中物。早在一九八三年,民歌手出身、演唱過「月琴」的鄭怡將要出版第一張個人專輯,原本擔綱製作的侯德健(那個寫出「龍的傳人」、「歸去來兮」、「那一盆火」、「捉泥鰍」的厲害傢伙)做完半張唱片,忽然「叛逃」,出走中國大陸,丟下一堆爛攤子。時年二十五歲的李宗盛臨危受命接下這樁製作案,成為他生平製作的第一張唱片。《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後來大獲全勝,鄭怡成功脫離「學生歌手」身分,轉戰主流市場,開啟了演藝生涯耀眼的全新階段。李鄭兩人合唱的「結束」更紅極一時,而那竟是李宗盛最早發表的歌曲。回頭望去,這張專輯的成功,彷彿也預示了後來李宗盛最令人稱道的成就:他擅長掌握女歌手的氣質,為她們量身打造全新形象。一九八五年他再接再厲為張艾嘉製作《忙與盲》,嘔心瀝血。之後的潘越雲、陳淑樺、娃娃、林憶蓮、辛曉琪、莫文蔚……經他製作,總能脫胎換骨,展現全新的深度和感染力。那個年頭,CD尚未問世,「聽唱片」就真的是聽黑膠唱片,但大多數人還是聽錄音帶。唱片也好、錄音帶也好,都沒有後來的「隨機播放」和「設定曲序」功能,買一捲卡帶,就得老老實實從第一首聽到最後一首。所以,歌目的排列便十分重要了。當時唱片和錄音帶都是分A、B面的,通常主打歌擺A面第一首,其後依序放第二波第三波主打歌,B面第一首也會挑個賣相比較好的。至於B面最後一首,往往是賣相不佳的「雞肋」之作,就像報紙用來填版面的「報屁股」文章。但當然,這只是唱片業企劃人員習慣的思維,遇到像李宗盛這樣的創作者,一張專輯的曲序,牽涉到聆聽的呼吸與節奏,鬆緊明暗的拿捏。就從「開場白」木吉他清澈的撥彈開始,這張只有八首歌的專輯,一如歌詞的敘述,創造了一個可居可遊、引人入勝的世界,一幅幅直通內心深處的幽微風景。CD時代的聽眾,已經難以體會A面放完,翻面聽B面第一首那種「柳暗花明」的轉折感了。《生命中的精靈》錄音帶A面末尾,「風櫃來的人」唱完之後,李宗盛錄了一段口白,帶著幾分憨氣,幾分自嘲,誠惶誠恐,卻又懇切十足:「各位朋友,呃,這面到這邊全部都唱完了。欸……對於喜歡剛才這些音樂的人哪,十幾分鐘太短了(笑),不喜歡的又會,可能會嫌太長。可是這沒有辦法!這個……我必須很忠實地紀錄我過去一年多的生活的經驗啊什麼,感情的經驗啊,這個,啊。嘖。所以,沒有辦法啦。請你換面!」這是還沒變成「大哥」的「小李」,他還不知道自己這張唱片將會成為樂史經典(事實上發行之初賣得也不算太好),更不知道接下來幾十年的人生將要面臨多少驚濤駭浪,華語流行音樂這個創作門類又會因為他的加入而從根本產生多麼巨大的變化……。這時候的李宗盛,只是一個年輕的創作者,希望在流行音樂這個慣於浪擲才華的行業,尋找足以安身立命的前途與尊嚴。重新再聽那個誠誠懇懇唱著的大男孩,你還是會感動的──我們後來都進來了他的世界,而且,豈只稍作停留而已。延伸閱讀:今晚,請將耳朵借我 ── 李宗盛×馬世芳對談逐字稿(2014)(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7503214/)青春不再,琴音猶存(2013)(https://twghome.pixnet.net/blog/post/38083935)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712/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0minPlay
July 05, 2016專訪張三李四+空中現場左起李百罡、張錫安、主持人馬世芳、馬卲權、黃昺翔。播出曲目:張三李四叭噗叭噗關電火了後美麗七賢瞑張三李四 Live @News98:會凍幹譙嗎叭噗叭噗卡歸去張三李四歐吉桑乎乾啦拆鬼島詩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705/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1h 30minPlay
June 28, 2016Bob Dylan / Live 1966 五十周年特輯Acoustic Half:She Belongs to Me (5/27/1966 Royal Albert Hall, London, England)4th Time Around (5/17/1966 Free Trade Hall, Manchester, England)Visions of Johanna (5/16/1966 Gaumount Theatre, Sheffield, England)It’s All Over Now, Baby Blue (5/27/1966 Royal Albert Hall, London, England)Just Like a Woman (5/17/1966 Free Trade Hall, Manchester, England)[週六重播bonus track]Mr. Tambourine Man (5/17/1966 Free Trade Hall, Manchester, England)Electric Half:5/17/1966 Free Trade Hall, Manchester, EnglandTell Me, MommaI Don’t Believe You (She Acts Like We Never Have Met)Just Like Tom Thumb’s BluesLeopard-Skin Pill-Box Hat (部分)One Too Many Mornings (部分)Ballad of a Thin ManLike a Rolling Stone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628/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1h 27minPlay
June 21, 2016深度專訪林宥嘉《今日營業中》發片第一天,林宥嘉來上節目。這麼一張熬了這麼久,歷經這麼多曲折,讓他心力交瘁的專輯終於要從小房間的監聽喇叭釋放出來面對世界,林宥嘉有一點兒忐忑,但更多的是自豪:這一次他真的盡力了。上一張專輯《大小說家》已經是四年多之前的事了,回頭看看這四年,林宥嘉已經越過千山萬水,發了EP、錄了幾首單曲、慢慢建立起創作人的身分,最重要的經歷或許是在藝工隊服役,當了一年兵。這一天走進錄音室的林宥嘉,眼神明亮,氣場平和,對自己、對未來,仍有一種恰如其分的自信和把握。初聽《今日營業中》有點兒詫異,原本以為他會在退伍後第一張專輯延續入伍前和大象體操合作「口的形狀」那樣劍走偏鋒的酷異路線,繼續向獨立搖滾靠攏。沒想到卻聽了一張很悅耳的流行音樂專輯。林宥嘉說:在藝工隊服役的經驗對他震撼非常大,他直到當兵才真正體會一件事:做音樂不見得要一味表現自己、證明自己,也可以服務聽眾、陪伴聽眾。而這兩種面向,未必是矛盾的。《今日營業中》一路聽下來非常悅耳,但它並不是「流水線」做出來的唱片。正好相反:從開案到錄製,林宥嘉事必躬親,投入極多,不但自己寫了好幾首歌,也和詞曲作者、編曲人、共同製作人、樂手密集溝通討論,這是他涉入唱片製作工作最深的一次經驗。壓力之大,甚至害他犯了整整一個月的腸胃炎,唱片卡關情緒低落的他,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罹患絕症……。還好最終拿出手的東西,是大家都願意引以為傲的。他嘗試了許多第一次,包括首次和青峰、惠婷合作,首次在陳奕迅的協助下唱廣東歌。林夕和黃偉文兩位香港「詞神」各自給了他極精采的歌,而林宥嘉自己的創作水準,即使和各方高人交手,也絕對能以「創作人」的身分立穩腳步,不需要臉紅了。他誠心誠意希望以這張專輯作為贈予歌迷的禮物,在這個「專輯」作為載體形式愈來愈不受重視的年頭,箇中心意,尤其讓人感動。《今日營業中》,肯定是「音樂人林宥嘉」的生涯轉捩點,衷心期待他繼續帶給我們更多驚奇。播出曲目:白晝之月天真有邪兜圈一點點飛壞與更壞熱血無賴我已經敢想你寵兒我夢見你夢見我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621/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0minPlay
June 14, 2016Bob Dylan / Blonde on Blonde 50週年特輯(下)若逼我只能選一張,那麼好吧,Blonde On Blonde就是我畢生最珍愛的專輯。照片是我二十幾年來蒐集的若干Blonde On Blonde版本,包括兩種1966年的mono版LP,上面打開的內頁是最早的罕見版本,可以看到那幀後來因為當事人抗議而拿掉的女演員Claudia Cardinale咬著嘴唇笑的照片。左上角是1993年的Mastersound SBM黃金版CD,中間是2003年的SACD Hybrid。最早入手的1988單片裝CD版,在2003年全面換成SACD Hybrid之後賣掉了。這套唱片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媒材發行的版本,mono版和stereo版,都有若干混音細節與歌曲長度的微妙差別,箇中學問,便是半世紀來搖滾阿宅樂於孜孜考證的主題了。別怕,這期節目沒有要考據那些,有興趣的朋友,網路上很多資訊可以自學。1966年二月,攝影師Jerry Schatzberg(就是內頁右下中央那位先生)和Bob Dylan來到紐約格林威治村西街375號拍封面照,那天很冷,攝影師手有點兒抖,拍出來的照片有一張糊掉了。Dylan親自挑了這張唯一拍糊掉的照片當封面,後來許多人捕風捉影地說,啊,一定是要表現嗑藥的迷幻感啦。其實,真的只是攝影師手抖了一下。但就像一篇五十周年回顧文章講的:這不也表示,當時未滿25歲的Dylan,前行的速度快到連相機快門都捉不住啦。上星期我們依著錄音進度,跟著他從1965年11月的紐約,一路來到1966年2月的納什維爾,從新出土的錄音全紀錄挖掘寶藏,聽了他怎樣和那群頂尖樂手一塊兒半即興地打造出如此引人入勝、如夢如刃的歌樂。這個星期,我從這群樂手排練的純器樂版I’ll Keep It With Mine開始(又一首沒有正式發表的作品),接著聽聽3月初的驚人進度:Dylan和樂手的默契愈來愈好,創造力也以不可思議的規模爆噴而出。這期節目介紹的七首收在專輯中的歌,竟是在1966年3月8日到10日短短三個晚上就全部錄完的。讓我們再次回到1966年的納什維爾哥倫比亞錄音室,繼續這不可思議的旅程,聆聽那Dylan口中「纖薄、狂野的水銀聲音,閃爍著黃金的顏色」,如何在整整五十年之後,仍然令你我目眩神搖。I’ll Keep It With Mine (instrumental) (2/15/66)Just Like a Woman (3/8/66)take 1take 2take 3take 4 uptempo versiontake 5 rehearsal (“why there is no drums? I can’t sense it without the drums!”)take 16take 18 (Blonde on Blonde, original mono mix)Pledging My Time (3/8/66)take 1take 2 rehearsal – slow downtake 3 (Blonde on Blonde, original mono mix)Most Likely You Go Your Way (and I’ll Go Mine) (3/9/66)take 1take 2 rehearsaltake 6 (with extra drums intro) (Blonde on Blonde)take 6 (Blonde on Blonde, original mono mix)Medicine Sunday (10/5/65) (NYC session)Temporary Like Achilles (3/9/66)take 4 (Blonde on Blonde, original mono mix)Rainy Day Women #12 & 35 (3/10/66)rehearsal — “What’s the name, Bob?” “A Long-Haired Mule and a Porcupine Here!”take 1 (Blonde on Blonde, original mono mix)Obviously Five Believers (3/10/66)take 1take 3take 4 (Blonde on Blonde, original mono mix)I Want You (3/10/66)rehearsaltake 1take 4take 5 (Blonde on Blonde, original mono mix)bonus track:I Can’t Leave Her Behind (5/13/66)(Savoy Hotel, Glasgow, Scotland)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614/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1h 31minPlay
June 07, 2016Bob Dylan / Blonde on Blonde 50週年特輯(上)播出曲目:Visions of Johannatake 7 (11/30/65)take 8 – “Nightingale’s Code” version (11/30/65)take 9-10 (11/30/65)take 14 (11/30/65)remake take 4 (2/14/66) (Blonde on Blonde)Leopard-Skin Pill-Box Hattake 2 (1/25/66)remake take 13 (2/14/66)(“Ring, ring, who’s there?”)remake take 1 (3/10/66) (Blonde On Blonde)One of Us Must Knowtake 15 (1/25/66)take 19 (1/25/66)take 24 Piano + Drums separate tracktake 24 (1/25/66) (Blonde on Blonde)Sad-Eyed Lady of the Lowlandstake 4 (2/15/66) (Blonde on Blonde)Fourth Time Aroundtake 19 (2/14/66) (Blonde on Blonde)Stuck Inside of Mobile with the Memphis Blues Againtake 1 (rehearsal) (2/17/66)take 5 (2/17/66)take 15 (2/17/66) (Blonde on Blonde)Absolute Sweet Marietake 1 (3/7/66)take 3 (3/7/66) (Blonde on Blonde)6/11(六)22:00重播bonus track:She’s Your Lover Nowtake 16 (1/21/66) (“Blonde on Blonde” outtake)Instrumentaltake 2 (10/5/65) (“Blonde on Blonde” outtake, bootlegged as “Number One”)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607/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1h 26minPlay
May 31, 2016The Beach Boys / Pet Sounds 50週年特輯!整整50年前,1966年5月16日,同一天The Beach Boys推出Pet Sounds,Bob Dylan推出Blonde On Blonde。月底,Dylan結束了他傳奇的英倫巡演。入行做廣播這麼多年,很少像今年有這樣的感覺:彷彿要考驗我作為「搖滾阿宅」的積累,能端出什麼樣的紀念大菜。「音樂五四三」時光機單元將在2016陸續製作一系列搖滾樂史曠世名作、傳奇事件的回顧,這個星期,就先從Pet Sounds開始。看一下播出曲目,我想,應該是對得起Brian Wilson了吧。稍微熟悉「音樂五四三」的聽眾,應該都記得這個節目的片頭音樂:Pet Sounds開場曲Wouldn’t It Be Nice抽去主唱的伴奏聲軌。每次放起這段音樂,哪怕已經聽過無數遍,仍會精神一振。這段短短的音樂,就是引渡我從平常生活進入廣播時空的魔法之歌。余生也晚,來不及趕上Pet Sounds初版的年代──算起來我摯愛的那些老專輯,幾乎都是我出生之前、或是蒙昧幼年時便問世的,它們先啟蒙了那個時代的青年,才又慢慢來啟蒙遲到許久的我。但遲到有遲到的好處:時間的洪流為我們淘洗、過濾了許多雜質,反而讓作品的本色益發鮮明。初識Pet Sounds,大概是1990年代中期吧。之後好幾年,它成為我常駐的「必備維生專輯」之一,反覆聽了幾百遍總有。它對西方文青滾青的意義如何,自有幾大缸的論述,但對我來說,它就是陪我度過二字頭後半那段漫長的「後青春期」搖晃歲月的主題曲。這些年,零星寫過幾次關於Pet Sounds的文字,比較完整的是十幾年前寫的這一篇:https://www.douban.com/note/214923689/現在重看,當然不滿意(十幾年來,我對Pet Sounds的情感又深了很多,以中年的耳朵聽這青春的音樂,感慨也更多了)。而當時誰想得到Brian Wilson會在2004年做完傳說中的SMiLE專輯呢(那是另外的故事了,詳 http://goo.gl/qTi6DU ),我文中所謂「Brian Wilson窮其一生都沒能做出超越Pet Sounds的專輯」,斷言下得太早了。關於Pet Sound的創作緣起、錄音編曲製作工法之天外飛來石破天驚、The BeachBoys尤其Brian Wilson聲腔之美之催人淚下,乃至於每首歌曲的背景故事,在這期節目都會有詳細的解說,我就不在這裡嘮叨了。適逢五十週年,網上也能扒到許多西方各大媒體的回顧專題,讀上幾篇,當能對Brian Wilson的天才多幾分敬畏和感謝。那些資料,我也不在這兒複述了。我只想說,謝謝Brian Wilson,以他精湛絕倫的作曲、編曲、製作、演唱的天才,為人間留下這樣一張永恆的,青春的,美麗的,純粹的音樂作品,那是以整付靈魂和肉身作為獻祭纔能提煉出來的結晶啊。更要感謝老天,終究讓他熬過了人生的低潮、毀滅與絕望,得以看見五十年後我們仰望他的目光,聽見億萬後輩歡喜讚嘆的掌聲。播出曲目(粗體為專輯正式發行版):Wouldn’t It Be Nice (vocal track)Wouldn’t It Be Nice (original mono mix)*You Still Believe in Me (backing track)You Still Believe in Me (original mono mix)*That’s Not Me (vocal track)That’s Not Me (original mono mix)*Don’t Talk (Put Your Head On My Shoulder) (vocal track)Don’t Talk (Put Your Head On My Shoulder) (original mono mix)*I’m Waiting for the Day (original mono mix)*Let’s Go Away for a While (original mono mix)*Sloop John B (vocal track)Sloop John B (original mono mix)*God Only Knows (Saxophone solo)God Only Knows (vocal track)God Only Knows (original mono mix)*Hang On To Your Ego (early take of “I Know There’s an Answer”)I Know There’s an Answer (original mono mix)*Here Today (backing track)Here Today (original mono mix)*I Just Wasn’t Made for These Times (original mono mix)*Pet Sounds (original mono mix)*Caroline, No (original mono mix)*Caroline, No (original speed)(Pet Sounds Ending Piece) (original mono mix)*Dogs barking outtakeWouldn’t It Be Nice (1996 Stereo Remix)週六22:00重播bonus track:Trombone Dixie (“Pet Sounds” outtake) 當初錄了卻沒收在專輯的演奏曲。God Only Knows (Live, Hills Auditorium, Michigan, 10/22/1966) Carl Wilson擔綱主唱的珍貴早期現場錄音。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531/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1h 31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