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October 11, 2016Simon & Garfunkel /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50週年特輯1966年初,一首瞞著原唱者把民謠編曲搭上搖滾伴奏的單曲The Sound of Silence意外衝上排行榜冠軍,連帶把原本已經解散的二重唱Simon & Grafunkel拉回錄音室重返樂壇。這一年他們先急就章地錄了Sounds of Silence,畢竟誰也不知道是不是三個月之後他們就過氣了,得趕搭那波「民謠搖滾」風潮。Simon & Garfunkel真正的潛力和野心,得等到這年十月發行的他們第三張專輯Parsley Sage Rosemary & Thyme,才真正展現。這是他們站穩經典位置、成為樂壇一流將才的證明。除了Paul Simon傲視群倫的詞曲功力、兩人千金不換的和聲(得同時用同一支麥克風收音,效果才最好),製作人Bob Johnston和錄音師Roy Halee也功不可沒。六十年代中期跟著Bob Dylan颳起來的「民謠搖滾」風潮裡,這張專輯有極豐富的編曲想像、極細膩的錄音手法、極多元的樂風與主題取材,稱之為經典,是不過份的。這期節目除了專輯正式發行版,也穿插了Paul Simon前一年在英國錄製的個人專輯裡更像是demo的版本,以及兩首赫赫有名的其他歌手翻唱版本,保證過癮。播出曲目(粗體*為專輯曲目):Paul Simon / The Side of a Hill (from “The Paul Simon Songbook”, 1965)Scarborough Fair / Canticle*Paul Simon / Pattens (from “The Paul Simon Songbook”, 1965)Patterns*Cloudy*Homeward Bound*The Big Bright Green Pleasure Machine*Harpers Bizarre / The 59th Street Bridge Song (Feelin’ Groovy) (1966)The 59th Street Bridge Song (Feelin’ Groovy)*The Dangling Conversation*Joan Baez / The Dangling Conversation (1967)Paul Simon / Flowers Never Bend with the Rainfall (from “The Paul Simon Songbook”, 1965)Flowers Never Bend with the Rainfall*Paul Simon / A Simple Desultory Philippic (or How I Was Robert McNamara’d into Submission) (from “The Paul Simon Songbook”, 1965)A Simple Desultory Philippic (or How I Was Robert McNamara’d into Submission)*For Emily, Whenever I May Find Her*A Poem on the Underground Wall (demo)A Poem on the Underground Wall*7 O’Clock News/Silent Night*The Sound of Silence / The 59th Street Bridge Song (Feeling Groovy) (Monterey Pop, 1967)Scarborough Fair (Live, 1969)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1011/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2h 5minPlay
October 04, 2016深度專訪李壽全「音樂五四三」做了十五年,終於等到李壽全。是去年吧?李壽全請我幫忙《8又二分之一》三十週年紀念版的企劃。早在十多年前「天水樂集」重聚演唱會那會兒,我就問過他有無可能重新出版《8又二分之一》,他當時不置可否,語多保留。結果還是得再多等十年,這件事才終於落實。也好,這十年,黑膠風潮再起,原始母帶處理技術也更進步,纔能成全他remix這張專輯、並且重發黑膠版本的心願。《8又二分之一》紀念版的企劃,大抵是我在2005年參與「天水樂集」復刻版以來,又一個自己願意引以為榮的案子:從史料考證、附錄專文到美術設計,從母帶處理到混音刻片,一切都做到盡可能講究、盡可能細緻。這才是我心目中「對得起作品、對得起時代、對得起聽眾」的reissue方式。我和李壽全這些年不時會見面,也就他四十年的音樂生涯深聊過許多次,只是始終沒有機會邀他到「音樂五四三」的錄音間來。這次發片了,總該上個我的通告吧?原本他還說:誠品分享會現場錄一下就可以放到廣播裡了,那怎麼行!於是李老師來了,我們從他入行製作的第一張專輯《龍的傳人》聊起。節目上半場,是他在《8又二分之一》之前的製作生涯大回顧,包括幾樁樂迷聚論多年的歷史公案:「一樣的月光」羅大佑貢獻了哪句詞?「酒矸倘賣無」侯德健和羅大佑到底誰貢獻的詞比較多?「明天會更好」當初到底怎麼起的頭、又是怎麼寫出來的?李壽全一一提供了他的解答。下半場,從《超級市民》電影播出的demo版「模糊的未來」開始,屬於「創作歌手李壽全」,我們細細聊了他從《未來的未來》到《8又二分之一》專輯的創作、製作、錄音歷程,以及那個令人神往的,文人和藝人一起混圈子、串門子的時代場景。恪於篇幅,這期節目來不及談他1986年之後的音樂經歷,這得等他下次來上節目繼續聊了。希望不要讓我們等太久!播出曲目:回家的路(李壽全)龍的傳人(李建復)歸去來兮(李建復)偈(王海玲)星船(王海玲)(outro)謝幕曲(蔡琴)跟我說愛我(蔡琴)一樣的月光(蘇芮)酒矸倘賣無(蘇芮)明天會更好(群星)模糊的未來(demo)(李壽全)未來的未來(李壽全)看不見自己的時候(李壽全)我的志願(1986 mix)(李壽全)我的志願(2016 mix)(李壽全)8又二分之一(李壽全)上班族的一日(李壽全)殘缺的角落 part 1(李壽全)殘缺的角落 part 2(李壽全)張三的歌(1986)(李壽全)張三的歌(2016)(李壽全)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1004/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2h 5minPlay
September 27, 2016專訪侯季然導演談民歌紀錄片《四十年》颱風夜,就聽聽侯季然和我聊這部紀錄片吧。《四十年》將在10/14正式院線上映,預售票詳這個鏈結。《四十年》剛剛獲選參加東京影展「亞洲未來」競賽單元,策展人石坂健治對台灣民歌一無所知,看了片子卻非常感動。他說:這部電影讓他想到1960-1970年代日本青年人也曾有過類似的音樂風潮,對於這部電影,他的形容是「素直」。說《四十年》是一部記錄「民歌四十」的片子,也對也不對──若是沒有音樂人交流協會在「民歌四十」的一系列企劃,這部電影大抵是不會存在的。然而起初只是想「為2015的諸多活動做紀錄和回顧」,到了侯季然手上,漸漸演變成一齣非常不一樣的作品。若要朝拜或溫習「民歌四十」小巨蛋演唱會實況,DVD/BluRay都已經出版了,那是最佳的紀念品。侯季然沒有做重複的事:電影裡小巨蛋演唱會的故事場景幾乎都在舞台地板底下,往往歌者剛升上舞台,畫面就切換到別的故事去了。不只這樣,侯季然深深凝視的幾個「主角」:陶曉清、楊弦、胡德夫、吳楚楚、侯德健、李建復、邰肇玫、李宗盛、張炳輝……,在片中我們看到的,也多半是他們走下舞台的日常模樣。這部紀錄片的眼神始終對準「後台」:演唱會的後台、人生的後台。侯季然前此好幾年陸續做過許多和台灣流行樂史有關的計畫,規模最大的是系列影片《聽時代在唱歌》,此外他也深度參與了好幾屆的文化部「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專案,算是始終浸在近百年來台灣流行樂的人物故事之中,冥冥中也彷彿替執導《四十年》做足了準備。不過,他一開始並不願意接導這部電影,只因為「民歌」已經有太多人寫過說過做過太多紀錄、太多論述,人人心中對所謂「民歌」都有定見,連他自己也在《聽時代在唱歌》做過這個題目,何必自我重複?直到他想出了「不一樣的說故事方法」,才放心接下這個案子。侯季然跟拍了整整一年,再花了大半年時間從大量素材整理出幾條對照的人物和故事,必須割愛的當然太多,然而最後聚焦的部分,那溫情卻不濫情的凝視,避開了多年來關於「民歌」早已標籤化、符號化的慣有敘事,另闢蹊徑,描出了動人的歷史:你得先看到人,才能引出故事。有了故事,才能理解所謂的歷史和大時代,才能有深度和厚度。這期節目歌單是侯季然排的,由我稍事補充。這些歌幾乎都在片中出現,播出次序也大致照著電影的情節。就讓導演自己告訴你這部片子是怎麼回事吧。播出曲目:王希文 / 微風往事(演奏曲)胡德夫 / 美麗的稻穗(無後製版)胡德夫 / 大武山美麗的媽媽楊弦 / 鄉愁四韻李雙澤 / 我知道吳楚楚 / 你的歌楊祖珺 / 美麗島(1994年版)李建復 / 龍的傳人侯德健 / 歸去來兮木吉他合唱團 / 散場電影木吉他合唱團 / 生命的陽光邰肇玫、施碧梧 / 如果包美聖 / 小茉莉鄭怡 / 月琴鄭怡 / 鷺鷥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927/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2h 5minPlay
September 20, 2016It was 20 years ago today…重回1996台灣歌壇女神篇先看一下這期曲目,看到歌名若腦中沒有立刻響起副歌,那麼你當時大概還沒出生,或者正好去火星出差了。是的,這些歌今年都滿20歲了。歲月如梭,我們都早就不年輕了,歌還在那兒兀自青春閃耀,那些糾結的人,無望的愛,那些傷啊疼啊淚啊,現在聽聽,好傻,好殘酷,然而好美。如今情歌不這麼寫了,更不那麼唱了,姑娘們不再需要對著爛男人悲悽地唱:「有了我你應該什麼都不缺 / 心再野也知道該拒絕」,「我像是一個你可有可無的影子 / 和寂寞交換著悲傷的心事」,「我會在這個世界的盡頭等你 / 雖然你不斷從遠方捎來消息 / 要我從今後就忘記你」,「你的愛像火加速蔓延 / 卻不能燃燒我和你之間 / 唯一的選擇是讓步 / 悄悄的割愛」……或許,這是時代的進步吧?但那些歌,也確確實實在二十年前,安慰陪伴了多少顆碎裂一地的心哪。再聽一次這些歌,忍不住跟著唱起來,咦,明明都是幾乎忘掉的陳芝麻爛穀子的往事,怎麼眼角竟然泛淚呢。播出曲目:辛曉琪 / 愛上他不只是我的錯dmDM / 愛上你只是我的錯林憶蓮 / 夜太黑林憶蓮 / 誘惑的街張惠妹、張雨生 / 最愛的人傷我最深張惠妹 / 認真張惠妹 / 原來你什麼都不要萬芳 / 割愛萬芳 / 就值得了愛彭羚 / 囚鳥坣娜 / 自由許茹芸 / 淚海許茹芸 / 如果雲知道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920/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0minPlay
September 13, 2016It was 50 years ago today…重回1966!在搖滾飛速邁向成熟的時代,流行樂從青少年娛樂蛻變為承載青年世代思想的創作門類,1966這個年份閃爍如金,鑲滿了一首接一首妙不可言、激動人心的經典名曲。這期節目,獻給那個不可思議的年份。這些歌,每首都是燦爛的青春見證。後半集是黑樂經典大會串,萬一心情不好,聽聽這些歌吧,療癒靈魂、舒筋活血,保證有神效喔。The Who / SubstituteThe Kinks / Sunny AfternoonSmall Faces / All Or NothingThe Spancer Davis Group / Gimme Some Lovin’The Troggs / Wild Thing? & The Mysterians / 96 TearsDonovan / Sunshine SupermanDonovan / Season of the WitchStevie Wonder / Uptight (Everything’s Alright)The Temptations / Ain’t Too Proud to BegThe Supremes / You Keep Me Hangin’ OnPercy Sledge / When a Man Loves a WomanIke & Tina Turner / River Deep – Mountain HighSam & Dave / Hold On, I’m Comin’Wilson Pickett / 634-5789 (Soulsville, U.S.A)The Four Tops / Reach Out I’ll Be ThereJames Brown & The Famous Flames / It’s a Man’s Man’s Man’s World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913/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1h 26minPlay
September 06, 2016專訪陶曉清談《那些在青春網的日子》上回家母蒞臨「音樂五四三」是去年「民歌四十」的事了。這次她來,帶著另一樁她放在心上許多年,終於完成了的心願:一本叫做《那些在青春網的日子》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涵括了當年參與「青春網」的DJ、企製、助理、電台長官、宣傳、聽眾……洋洋灑灑,總共五十位!這本書規劃已久,在今年初一場「青春網」重聚的派對,兼為家母七十大壽慶生,把這個企劃推上軌道。家母說:每個人把照片、文章交來,就算是送我的生日禮物吧!書成出版,讀完的「青春網」老夥伴都說:這其實是陶姊送我們的大禮啊!家母是「青春網」創台總監。1988年開播的「中廣青春網」是台灣第一個鎖定年輕聽眾,全天候播放流行音樂的電台,集合了一批台灣廣播史上最最放肆乖張、在老播音員耳裡簡直「動搖國本」的年輕DJ──啊是的,那時候年輕人不再說「節目主持人」,要改稱「DJ」了。「青春網」的DJ幾乎沒有人在乎「播音員國語」,ABC腔、廣東腔、英文腔、台語腔……葷腥不忌冶於一爐。須知在此之前,任何人要在官營電台做節目,一口「播音員國語」永遠是最起碼的條件。「青春網」率先打破規矩,從此解放了收音機的「口音」。此外,「青春網」也是台灣第一個開放「現場叩應(call-in)」的官營電台。青春網那群DJ,個個生毛帶角:熱愛重金屬的Robin(後來進軍電視圈,成為賽車評論員)、主攻重搖滾老搖滾的楊嘉和于婷(人稱『搖滾皇后』),專精爵士樂的賴聲川、介紹英倫「新音樂」的程港輝(爵士樂功力也極深厚)、主講鄉村樂的蔣國男,都是「活字典」等級的厲害角色。彼時舶來音樂資訊珍罕難尋,陣容華麗的「青春網」DJ就是盜火的普羅米修思,每天送來的電波,都埋藏著啟蒙的密碼。1989年我考上大學的暑假,在「青春網」主持西洋老歌節目「回到未來」的藍傑在邀我開單元介紹The Beatles,那是我DJ生涯的起點,藍傑是帶我入行的恩人。1990年我在青春網正式接受DJ訓練,同梯包括現在也是名主持人的袁永興。我不只學會了自控自播(二十幾年來受用無窮),也學會了「怎樣才是一個合格的DJ」──在青春網,我真切體悟到:稱職的DJ關鍵從來不在所謂咬字、口條,而在你是否用心和聽眾溝通。那支麥克風是「公器」,你坐在它前面就有一份媒體的責任,不能自私亂來。「青春網」存在的時間不長,啟發影響的人卻極多,許多當年的工作人員,後來在媒體和唱片圈開枝散葉,大有成就。當然,它也影響了數不清的聽眾:「青春網」結束多年之後,仍遇到好幾位初識的朋友告訴我:當年他們如何把我的廣播單元逐週錄成卡帶、編號珍藏,甚至拷貝一份放在學校音樂社團,當成同學「自修搖滾史」的教材。廣播原是「朝生暮死」的媒體,竟能獲得這樣的待遇,足見當年樂迷多麼求知若渴,「青春網」影響又是多麼深遠。這期節目的歌單是家母挑選的,都是「青春網」全盛期她自己最喜歡的歌:提醒一下大家,她可不只是所謂「民歌之母」,西方流行樂更是她的看家本領。我們也聊到了懷念的薛岳,播出了極珍貴的1986年東京”Le Freak” Livehouse演出實況和1990年他告別演唱會「灼熱的生命」實況。中間穿插了一段1989年他做「週日現場節奏」節目的錄音,你還會聽到青春網的jingo,老聽眾應該會噴淚吧……。謝謝青春網,謝謝我的母親,因為你們,我才能成為這個我。播出曲目:James Taylor / Up on the Roof (Live)Spin Doctor / 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Neil Young / PhiladelphiaJoan Jett & the Blackhearts / I Love Rock ‘N’ RollInxs & Ray Charles / PleaseMichael Jackson / Come Together薛岳 / 需要你Baby (Live in Tokyo, 1986/11/15)薛岳 / 「週日現場節奏」口白,1989Seal / CrazyNatalie Cole & Nat King Cole / UnforgettablePrince & the New Power Generation / My Name is PrinceEric Clapton / Layla (MTV Unplugged)Mariah Carey / Without You薛岳 / 不要在街上吻我 (Live, 『灼熱的生命』演唱會,1990)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906/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1h 32minPlay
August 30, 2016專訪「新寶島康樂隊」陳昇、阿Von應該是台灣廣播史第一次,歌手一面受訪一面刮痧,還能侃侃而談面不改色……。是的,「新寶島康樂隊」回來了,這天阿煜忙著排戲「我是東西南北香蕉人」沒法到場,阿Von從屏東北上陪昇哥跑通告。錄音時間上午十一點,昇哥晚了半小時才到,戴著墨鏡,面色如土,一進來就垮在椅子上說:「給我一個桶子,我就可以吐了」。唉呀,前一天喝多了,宿醉未解。「昨天喝到天亮嗎?」「沒有,一點半吧。」「咦,那算是很早就收工啦?」「可是五點半就開始喝,喝了八個小時……。」於是我讓昇哥緩口氣,和阿Von先聊。聊著聊者,昇哥興致來了,一面加入聊天,一面脫下上衣讓同事幫他刮痧。一面刮,一面說話,時不時還要同事「用力一點,這樣沒感覺」──昇哥肌肉極是結實,晒得黑烏烏,刮完還真沒看到什麼痕呢。陳昇的生活並不如某些人想像的頹廢糜爛:他幾乎天天游泳,單車環島應該也不只一次了(還跑去沖繩騎車),平日經常騎單車在城裡來來去去。他的工作和生活,自有外人未必可解的紀律。這期節目,我從阿Von的歌聊起,也回顧了他二十多年前加入新寶島康樂隊的故事:那時候阿Von在墾丁觀光飯店帶團駐唱,自以為一方之霸,陳昇聽了他們的演出,邀請阿Von來演唱會當嘉賓,沒想到阿Von的團員初次見到那樣的陣仗,通通怯場落跑……。陳昇還順帶講了「新寶島康樂隊」如何在1992年被當時真言社「倪桑」倪重華鼓勵組團,又在詹宏志的建議下從「寶島康樂隊」變成「新寶島康樂隊」。他也生動地又說了一次阿煜如何在酒館蹭過來,拿demo要他聽的故事……。大抵只要陳昇來「音樂五四三」,我都做好「發生任何事都能淡定主持到最後」的心理準備,這期節目,應該還是不辱使命吧。播出曲目(括弧是歌曲主創人):回家(阿Von)拖拉庫(阿煜)搖籃曲(阿Von)水尾郵便車(阿昇)Okinawa Blues(阿昇)唱四季(阿煜)午夜狂奔(阿昇)驚到沒代誌(阿昇)共下來跳舞(阿煜)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830/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0minPlay
August 23, 2016深度專訪五月天距《第二人生》將近五年,五月天終於出了新專輯《自傳》。不過,過去這幾年他們一點兒都不算「沈潛」:五月天不只陸續出了好幾張單曲、EP和戲劇主題曲,還出了一張舊曲新唱的自選輯,外帶一張女歌手翻唱五月天的精采企劃《女也》。「諾亞方舟」一連巡演八十幾場,創下中文樂壇的紀錄。此外,團員各自也有亮眼的單飛事業:阿信做潮牌,瑪莎冠佑開咖啡店,怪獸和石頭則分別當了電影男主角,石頭寫了書,每年的「犀利趴」更是一屆比一屆熱鬧。時候到了,新專輯要開工,他們還是得設法拋開一切,集中精神寫歌練團。《自傳》的音樂部分從幾十首demo一輪輪淘汰到最後,挑出十幾首歌,廣發編曲、比稿、赴日本錄音,再回台灣配唱,阿信的詞總到配唱前夕才終於完工。他們說:寫歌做唱片的過程堪稱煎熬,簡直像死過一次又活回來(阿信則說:寫了十幾首歌六千多字的詞,根本像死了十幾次)。不過成色是滿意的。阿信總說,希望這張唱片在幾百年甚至千年之後,替未來人留下21世紀初的時代精神,話說得誠懇,口氣是極大的。專輯正式發行上線的深夜,幾個團員守在線上,忐忑等著第一批歌迷的反應,看到大家一片贊聲,才敢稍微放心。曾幾何時,五月天也成為平均年齡四十多歲的大叔樂團了。不過,他們的歌迷仍然上抵銀髮族、下探幼兒園,保持中文流行樂壇「樂迷多樣性」無人能敵的規模。別的不說,我在台科大每學期讓同學寫一篇「代表我們這代人的歌」報告,五月天幾年來始終名列第一,儘管每次選出來的歌未必相同。在《第二人生》簡直「利空出盡」、煙花漫天的能量釋放之後,《自傳》更多歌曲返歸「小我」的宇宙,阿信說這是他出道以來第一次不考慮外人的眼光、不為「別人」(甚至包括『五月天』這個角色)、只為自己寫歌。許多歌詞剪去一再重複的副歌段,纔能容納他一發不可收拾的文字。歌詞滿是回望過往的感歎,傷感有之,勵志有之,大抵都從這句歌詞出發:「我身在當時你幻想的未來裡」。「成名在望」、「任意門」都是五月天名副其實的「自傳式」故事,「人生有限公司」像是「三個傻瓜」的續篇,「頑固」像是「倔強」的大人版,「如果我們不曾相遇」、「少年他的奇幻漂流」、「後來的我們」則把人生故事的視野放得更高。壓軸的「轉眼」寫衰老、記憶、死亡,五月天畢竟也到了可以舉重若輕處理如此主題的年歲了。比起《第二人生》,《自傳》的底色似乎多了幾分沉鬱、少了幾分張揚:雖然還是有「派對動物」、「最好的一天」這種舞曲搖滾,那股歡快比較像是過場儀式。論樂手功力,五月天未必是maestro「大師級」,但他們的歌總能聽到漂亮的編曲動機和生動的器樂表現。「人生有限公司」流暢過癮的爵士搖滾(這首和「兄弟」都有厲害熱鬧的銅管),「成名在望」樂章式層次迭出的結構,「少年他的奇幻漂流」好萊塢大片式的磅礡弦樂,都是耐聽的佳構。五月天難得全員到齊來上通告,還有更多故事,就讓他們自己說吧。播出曲目:成名在望人生有限公司頑固你說那C和弦就是……少年他的奇幻漂流任意門派對動物最好的一天如果我們不曾相遇轉眼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823/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0minPlay
August 16, 2016深度專訪胡德夫+空中現場錯過週二首播沒關係,週六22:00會有更完整的重播,還有bonus track喔。胡德夫將在9/10國父紀念館舉辦「芬芳的山谷」個人演唱會,演出盈餘將捐出40%給南迴醫院籌建基金,捐出10%給慘遭颱風重創的布拉瑞揚舞團。現在你可以參加群募活動,買票看演唱會,兼作公益。目前進度有些落後,你是可以幫得上忙的。請看這個鏈結。Kimbo前陣子在火車上忽然暈倒,幸虧車上正好有醫生,急救之後緊急送醫院,當他恢復知覺,已經躺在病床上了。Kimbo顛簸大半生,這次又在死神面前晃了一圈,回來繼續唱歌給我們聽。想一想,要是當初有什麼差池,這場「芬芳的山谷」演唱會就可能變成懷念胡德夫的致敬演出了……。為了宣傳這場演唱會,Kimbo拖著重感冒的身體來上通告,還現場彈唱了三首歌,看他這麼拼,我實在有點兒過意不去。但空中現場實在動人,就請大家告訴大家,一起聽聽這期節目吧,也不枉Kimbo這麼投入。另外,這期節目我把壓箱底的寶拿出來了:從未發行的1978年台中中興堂演唱會實況,同場演出的歌者還有吳楚楚和楊祖珺。當時那個二十八歲的胡德夫,鋼琴和歌聲都和我們現在認識的大不相同。Kimbo聽著將近四十年前的自己唱著歌,不禁閉目微笑,深深跌進原本已經遺忘了的古老場景。那時大家都好年輕,即使已經頗有江湖歷練的Kimbo,聽起來也還是一派青春銳氣呢。這期節目,我讓Kimbo大段大段地回顧了音樂生命中幾個比較重要的階段,聽他說了很多故事。到了2016年的現在,台灣仍然擁有Kimbo,年輕世代仍然能聽到他唱歌,這實在是我們的運氣。祝他健康,平安,歌唱不歇。播出曲目( * 為未正式發行之私藏錄音):牛背上的小孩(1978.4.8. 中興堂實況)*牛背上的小孩(1977,原始錄音)美麗的稻穗(1978.4.8. 中興堂實況)*屏東情歌(1978.4.8. 中興堂實況)*芬芳的山谷(2014)胡德夫 live @News98:大武山美麗的媽媽最最遙遠的路流星不不歌(1998)美麗島(1977)美麗島(2000演奏版)美麗島(2004純鋼琴伴奏版)匆匆(1978.4.8. 中興堂實況)*匆匆(1977)匆匆(2005純鋼琴伴奏版)*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816/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2h 5minPlay
August 09, 2016The Beatles / Revolver 五十周年特輯Revolver是不是The Beatles最偉大的專輯?這一題註定會繼續爭論不休,直到22世紀。論錄音室技藝之奇想天外、時代氣質之精準飽滿,Sgt. Pepper容或更勝一籌。論曲風之多樣雜陳、音景之寬袤深邃,White Album或許最是驚人。論歌樂境界之完熟完整,Abbey Road或許是難以超越的顛峰。若你要的是一連串兩分半鐘絕無冷場宜於尖叫跳舞的流行搖滾金曲大全,那就放一放A Hard Day’s Night吧。不過,Revolver自有其難以取代的大無畏的膽識、大把傲視樂史的絕好旋律、和自信滿滿的青春銳氣。這麼說吧:Revolver是The Beatles第一張「真正邁入完熟境界」的專輯,也是第一張徹徹底底實現「把錄音室當成樂器」概念的專輯。Paul McCartney的才華猛爆綻放,創造出Eleanor Rigby、Here There & Everywhere這樣的曠世傑作。John Lennon則以另一種乖張的才情創造出Tomorrow Never Knows、I’m Only Sleeping這樣奇趣的平行宇宙。George Harrison作為創作人在這張專輯真正展示了足堪與兩位大哥並駕齊驅的能耐:Taxman是他的歌首次放在A1開場。更別說膾炙人口的Yellow Submarine,和同時期錄製的精采絕倫的單曲Paperback Writer/Rain。這批作品,不但讓The Beatles保住了搖滾眾神山巔的寶座,更徹底顛覆了流行音樂「錄音、製作」的工法,從根本翻轉了這個行業的可能性。這期節目,我們按照錄音製作的時序,一首一首回顧那不可思議的1966年,半世紀過去了,樂聲依舊鮮活逼人,令人嘆服。播出曲目:Tomorrow Never Knows– take 1– drum & bass loop– background loops– guitar solo reversed– mono mix (album version)Got to Get You Into My Life– take 5– mono mix (album version)Love You To– mono mix (album version)*Paperback Writer (single A-side)– bass+backing vocal– mono mix (album version)*Rain (single B-side)– bass & vocal only– backward vocal track– mono mix (album version)Doctor Robert– mono mix (album version)And Your Bird Can Sing– early take with giggles– mono mix (album version)Taxman– alternate vocal track– mono mix (album version)I’m Only Sleeping– mono mix (album version)Eleanor Rigby– Strings only– mono mix (album version)For No One– mono mix (album version)Yellow Submarine– sound effects track– mono mix (album version)I Want to Tell You– mono mix (album version)Good Day Sunshine– mono mix (album version)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take 7– vocals only– mono mix (album version)She Said, She Said– mono mix (album version)本集永久連結:https://music543.xiaoyuu.ga/ep/20160809/做一個認真的樂迷,不定時更新,歡迎關注👏🏻...more2h 5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