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23日,这天正值河南焦作修武县赶集的日子,为了给生病的孩子买药,河湾村的乡村教师魏书敏骑着自行车,载着儿子也去了县城,可是却直到晚上也没有回家。他的丈夫曹正红心急如焚,便约着哥哥曹正清一同前去县城寻找妻子的下落。此时县城里的集市已经散场,街上只剩寥寥数人,他俩在县城没有看到魏淑敏的身影,于是便又骑着自行车往回赶。当行至一片麦地,看着夜色下黑压压的麦田,曹正红的心中突然升起一阵不祥的预感。他和哥哥分头进入麦地里寻找,哥哥曹正清摸索着寻到了一个机井房,却在这里看到了一辈子都不愿意再回想起的景象。接下来请大家点个关注,一起探寻这桩迷案的真相。
曹正红听到哥哥的呼叫声赶紧跑进了机井房,当他顺着曹正清手指的方向将手电筒的灯光探入机井时,竟发现自己那年仅四岁的儿子惨死在了井中。接到报警的修武县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初步判断孩子不是溺水身亡,而是被人杀害之后抛尸井中。正当警方准备下井查找线索的时候,井里突然浮起了一个异物,大家定睛一看,不好,还有一具尸体。
经辨认,井中的第二具尸体正是失踪的魏淑敏,一下子两个亲人遇害,曹正红哭的声嘶力竭,痛不欲生。经法医检验,两名死者的头骨破碎,死因均是机械性颅脑损伤,魏淑敏更是的全身赤裸,死前遭到了侵犯。因为死者的创口处有许多泥沙,所以警方认为凶手行凶的凶器很可能是散落在井边的井砖,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大家搜查了现场的各个角落,却没有发现任何的血迹,难道这里并不是案发的第一现场吗?
警方在现场附近的麦地里找到了一条拖痕,初步推测是凶手拖拽死者时的痕迹,沿着这条痕迹大家又找到了魏淑敏生前所穿的鞋子,并且来到了一条乡村小路上。这条小路是河湾村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警方调查到这里时突然感到一种十分不协调的感觉,案发时刚好是赶集的日子,这条路上人来人往,凶手到底是如何避开这些行人行凶的呢?
案发地距离河湾村骑自行车需要15分钟,魏淑敏是中午12点左右出的门,也就是说,她在12点15分的时候经过此处,警方对附近的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不止一个村民反应,在案发当天中午12点多时,看到有一名男子在案发地附近来回走动。这名男子身高大约1米7,瘦高个,穿白色背心,一个光头格外扎眼。此人面相不善,大家见到他后都是匆匆离开。紧接着的12点18分左右再有村民路过时这人便不见了踪影,但是路边却多了一辆倒着的自行车。按照这些证言,警方初步判断凶手控制魏淑敏的时间正是在这五分钟里,而那个光头男人则成了第一嫌疑人。此人究竟是谁,他到底是不是行凶之人呢?
魏淑敏丢在路旁的自行车案发后不见了踪影,警方怀疑凶手行凶之后骑着这辆自行车逃离的现场,所以对小路附近进行了搜查。很快他们发现了一条十分新鲜的自行车轮印向南延伸,大家顺着轮胎印迹展开了追踪,可是在距离案发地100米处的地方,车轮印却凭空消失了。大家观察了四周的环境之后,发现不远处就有一个水塘。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警方对水塘进行了调查,几经努力终于将凶手遗弃在水塘中的自行车打捞了上来。
既然凶手想到将自行车丢入水塘,那么他会不会还在水塘里遗弃了别的东西呢?因为在案发现场即没有找到死者的衣物,也没有发现凶手用来行凶的那块砖头。想到这里,警方立即找来了抽水机将整个水塘抽干,几个小时过去了,大家虽然将水塘翻了个底朝天,可是却没有再找到别的线索。凶手遗弃了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自行车,却拿走了很可能会暴露自己身份的重要证物,可见这个凶手一定是个惯犯,而且很有可能就住在附近。
警方来到了离案发现场仅有一公里远的新河农场,这个农场作为劳改农场,在当时关押着642名囚犯。不仅如此,案发的这个麦田和机井房都属于新河农场的管辖,很多囚犯都是在这里劳动改造,村民们看到的那个光头男人或许就是农场里囚犯。经调查,案发时间段里只有畜牧队的囚犯离案发现场最近,会不会是有囚犯在劳动的过程中溜号,从而犯下了凶案呢?很快,畜牧队囚犯的名单便放在了警方的面前,这张长达48人的名单中有16人在当天外出劳动,其中只有1人无法说清自己当天的行迹。
这名犯人名叫梁刚领,1988年8月入狱,刑期4年。他在接受调查时声称自己在案发时间段里独自一人在睡觉,却没有一个人能够为他证明,因为他的各方面特征都与犯罪嫌疑人相符,所以警方加深了对他的怀疑。梁刚领反复不断地坚称自己当时没有外出,但是警方却在他的身上发现了线索,可是这条本可以指明梁刚领就是杀人凶手的线索,却将案情带进了更深的谜团。
警方在梁刚领囚服的袖口上发现了喷溅状的污渍,经过检验之后证实这些污渍均属人类的血迹,血型检验的结果显示,这些血迹不属于梁刚领,却与死者魏书敏的血型一致,大家的心中为之一振,纷纷感到破案时机将至,凶手近在咫尺。可是当证据摆在梁刚领的面前时,这个囚犯却表现的一脸茫然,他不但不肯承认自己就是杀人凶手,甚至还在不停的为自己喊冤。
梁刚领说不清为什么自己的衣服上会染血,也想不起血迹是属于谁。对于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态度大家早有心理准备,他们并不在意嫌疑人拒不交代,而是等待着一份重要的证据到来,那就是公安部刑事物证鉴定中心对魏淑敏体内残存凶手体液的化验结果,如果体液的血型化验与梁刚领一致,那么梁刚领的杀人嫌疑将毋庸置疑。
1991年6月11日,凶手的体液化验报告终于出来,可是报告上的化验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梁刚领洗清了杀人嫌疑,所有的线索全部中断,侦查工作也陷入了僵局。大家不停地排查可疑线索,可是案子却始终悬而未决,就这样,魏书敏母子遇害案一查就是25年。时间很快就到了2016年,修武县的警方凭着一项最新的刑侦技术,终于锁定了此案的犯罪嫌疑人,可是嫌疑人的身份却再次令大家感到困惑不解。
2010年时,随着DNA技术的进步,修武县警方重启了魏书敏母子遇害案的调查。法医把辛苦保存了多年的物证再次拿了出来,并且从那份凶手遗留在死者体内的体液中成功提取到了DNA样本。此时当年关押在新和农场的囚犯都已经被释放,有些甚至已经去世,警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一个个的查找,一个个地对比着DNA,可是包括梁刚领在内的所有囚犯都被排除了嫌疑。
案件发生时,DNA这个词大家听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警方都坚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年收集到的证据一定会再次发挥作用。时代不断地在进步,随着刑侦技术的更新换代,现如今DNA刑事技术不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DNA数据库也在不断完善,为侦破案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无数悬案又出现了新的线索,而这起案件的侦破工作也迎来了转机。凶手的DNA一次又一次的被送去比对,大家却是一次又一次失望,2016年5月4日,河南省公安厅的DNA比对报告再次传到了修武县公安局,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的DNA比对终于有了结果。
DNA比对报告显示,嫌疑人的DNA与商丘市宁陵县一名75岁的老汉相近,这让警方感到十分诧异。当初调查的结果显示,凶手应该年轻力壮,这名75岁的老汉就算是在25年以前也已经50岁,为什么和大家掌握的情况相差甚远,他真的是杀害魏书敏母子的真凶吗?不管此人到底是不是真凶,警方还是立即赶往商丘,将已经75岁的史从朗带回询问。
想要破获一起发生在25年前的命案显然并不容易,警方现如今只有DNA线索,却没有别的有力证据做依托,根本无法给嫌疑人定罪,他们生怕打草惊蛇,询问显得小心翼翼,只能在闲话家常之间找寻对方言语中的破绽。在不经意的言谈之中,老人终于谈到50岁时,也正是案发那段时期曾经到过修武县。看着老狐狸马上就要露出马脚,大家都强忍着激动的心情,仔细的分析着对方每一句话中所隐藏的细节,可是还没有等大家更进一步的追问,商丘市公安局忽然传来了一个消息,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震惊。
警方在接触史从朗后第一时间就采集了对方的DNA样本,此时商丘市公安局对该份DNA样本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史从朗的DNA与凶手并不匹配,大家一时之间都感到难以置信。疑罪从无,警方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只得将史从朗放回了家。满头疑问的修武县警方赶紧就这一结果向公安部进行咨询,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认为真正的嫌疑人应该在史从朗的下一代之中,可是他的三个儿子都接受了DNA检测,结果也都排除了嫌疑。最后一丝希望马上就要破灭,难道警方会就此放弃吗?不,当然不会,只要有一线破案的希望,他们便会一查到底。大家反复查看史从朗的档案资料,脑海里的思路开始变得清晰,心中也渐渐有了答案,还有一个人没有查,一个10年前就已经死亡的人。
案发时史从朗已经50岁,他现在的三个儿子在那一年最大的也只有24岁,最小的才17岁,但是他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史家周,当年28岁,十分符合嫌疑人的特征。之所以一开始没有查到他,是因为他在10年之前就因为一场大病暴毙身亡。警方对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但是附近的乡亲一提到史家周似乎都十分避讳,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在取得了村民们信任的情况下,大家终于得知了村民们不愿谈及史家周的真正原因。
原来,史家周成年后几乎都是在犯罪,1981年时,年仅18岁的史家周便因暴力性侵妇女被判入狱7年,1992年,史家周又因盗窃罪被判入狱9年,2001年,恶习不改的史家周又因抢劫罪入狱4年,他在服刑期间几乎住遍了河南省各大监狱,其中也包括修武县的新和农场,尽管史家周在1988年便离开了新河农场,但是他在出狱之后并没有回到老家,而是滞留在了修武县,史从朗前往修武县也正是为了看望他。如今史家周已经长埋于地下,警方还能够找出他行凶的证据吗?
警方来到史家周生前曾经居住过的那个房子,此时这里已经变成了废屋,大家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想要提取到这个已死之人残留在人世的DNA信息。这间房已经荒废了10年,想要提取到有效的DNA谈何容易,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屋内的每一个角落很快都被
查
遍,大家的心头渐渐开始焦虑了起来,难道真的只能用最后一个办法了吗?
2016年5月23日中午,正好是在魏书敏母子忌日的这一天,为还死者和死者家属一个公道,警方排除万难,决定开棺验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连续几天的暴雨在这天中午12点过后雨势突然小了下来,25年前的这个时间也正是魏书敏母子遇害之时。通过对遗骸的DNA鉴定,证实杀害魏书敏母子的凶手正是这个已经去世十年,被孤零零的埋在荒山野岭的史家周。至此,这起25年前的凶案终于告破,受害者的在天之灵终于得到了告慰,可惜的是凶手已经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此时魏书敏的女儿曹海燕已经33岁,她被母亲和弟弟遇害的阴影困扰了25年之后,内心的心结终于得以释怀。接到通知的她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修武县公安局,看到面前这些曾经在25年前非常熟悉的面孔都已经面露沧桑。在这25年里,这些值得人们尊敬的警察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破案的希望,为了抓住真凶一直在不断地奔波,他们终于胜利完成了与凶手长达25年的较量。
2016年8月11日,警方来到了受害人家属曹正红的家中,亲手把史家周的DNA鉴定书交到了他的手上,看着曹正红激动得颤抖的双手,大家顿时觉得这25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真希望25年前的那个中午魏书敏和儿子并没有经过那片麦地,史家周也没有对他们伸出过罪恶之手,曹正红一家依然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里是重案讲说人,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您的点赞和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大家是否曾经听说身边发生过类似的案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我们相约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