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ebruary 21, 2022社運者的書寫,與我們「場子」的鄉愁社運者的書寫,與我們「場子」的鄉愁 (00:02:54) 介紹陳廷豪《莒光作文簿》 (00:08:07) 讀丁允恭《擺》的聯想 (00:18:47) 觀看社運者的書寫與被寫 (00:29:17) 馬躍比吼《天堂小孩》及迫遷記憶 (00:36:49) 拼圖、場子,與借來的鄉愁 【節目配樂】 Faraway Lands - Brent Wood The Coast - Brent Wood The Myth of Balance - Kurtis Parks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pay.firstory.me/user/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zwam4rt0amg0866z3tfoqh4?m=comment 白噪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5minPlay
January 30, 2022遲來的互相理解:《沒有女人的男人們》與《進擊的巨人》遲來的互相理解:《沒有女人的男人們》與《進擊的巨人》 不可能互相理解。唯有神與想像,介於理解與不理解。 我們可以去承認,還沒理解以前的巨大代價,並在有限時間裡與他者共存。 (00:00:00) 喜歡與不喜歡的〈Drive My Car〉 (00:06:26) 引村上春樹《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第一段話 (00:21:56) 引濱口龍介《在車上》片內劇末的台詞 (00:25:53) 引諫山創《進擊的巨人》結局(有雷) 其他在節目內依序提及的作品:黃信堯《同學麥娜絲》;濱口龍介《歡樂時光》、《偶然與想像》;《在車上》片內劇末的台詞來自契訶夫《凡尼亞舅舅》。七等生《離城記》。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pay.firstory.me/user/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z1evxbi0y4h0916b4fuwsw7?m=comment 白噪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7minPlay
January 18, 2022找不到人,找不到我:七等生《離城記》說書簡介找不到人,找不到我:七等生《離城記》說書簡介 口誤更正,14分39秒處—— 原為:『葉立』先是在咖啡店錯過的高漢,在葉立家錯過了葉立 應為:『詹生』先是在咖啡店裡錯過了高漢,在葉立家錯過了葉立 (00:04:56) 樓上的咖啡室:高漢、葉立、賴君 (00:07:35) 舞台劇:李在平、單教授 (00:10:05) 葉立的嬸母,與噴水池思索 (00:16:51) 地下室的咖啡屋:惠蘭小姐 (00:28:38) 高漢是個前提,不是漢高祖 (00:35:10) 結局:時間的幻影 (00:38:44) 說書結束後的一點閒聊 O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 - Kurtis Parks Am I Dreaming - Moments To Bring You Back - Birds of Norwa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yjjyu8h5mt10a36rw9sk0i2?m=comment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pay.firstory.me/user/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白噪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9minPlay
January 02, 2022最佳相遇:疫年的戲院與串流最佳相遇:疫年的戲院與串流 一年以前,我在度假時隨意地用串流看了《紅豬》,近乎完美:「豬/人」不勾起同情與發笑,我們甚至會忘記這會是一個對比,會有一個「恢復正常原狀」,而這就是戰爭,甚至是疫情——很慶幸我是在那個時間點相遇《紅豬》。這一年,包含短片在內,看了 144 部片,不僅感激戲院,也慶幸串流,陪伴度過疫年。 特別提及:33分36秒處,談《在你面前》的音樂彩蛋。 【2020–2021】年度佳片及其筆記 https://tinyurl.com/2p84vcmd 【2021】最佳相遇十片及其筆記 https://tinyurl.com/4c585a3b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pay.firstory.me/user/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xxapbwkcutz0810k4vhlwaf?m=comment 白噪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0minPlay
December 20, 2021齊美爾〈論阿爾卑斯山的美學〉與作品經驗齊美爾〈論阿爾卑斯山的美學〉與作品經驗 換了新的開頭。本集於花蓮假期中錄製,調性較不嚴肅,可以帶著輕鬆的心情服用。 (00:00) 形式與量體:人&山 (00:05:40) 山與海的美學比較 (00:08:00) 阿爾卑斯山的「不食人間煙火」 (00:11:00) 對齊美爾短文的共鳴與「誇飾感」 (00:16:00) 山與國界,影響人對山的美學認知 (00:19:45) 蘇黎世到少女峰的旅行經驗 (00:23:50) 《親愛的房客》裡的合歡山 (00:28:45) 登山經驗,與齊美爾敘述的共鳴 (00:31:00) 《斷背山》使用山的意象如何成立 (00:35:00) 島國人民看這篇短文的啟發 (00:37:21) 台灣作品與群山經驗《複眼人》 (00:41:00) 本次挑選《攀登的奧義》的原因 贊助一杯咖啡,支持我繼續做節目: https://pay.firstory.me/user/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白噪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8minPlay
December 06, 2021最佳導演:記《花果飄零》、《墮胎師》、《24》本集節目由 Ooe 贊助播出 12/7~12/14 至 Ooe 在 pinkoi的上商店,輸入折扣碼 【white】 ,全館8折 https://www.pinkoi.com/store/ooe 最佳導演:記《花果飄零》、《墮胎師》、《24》 我對電影的解讀,也許湊巧跟導演創作理念不謀而合,也許是我的超譯扭曲。但當我看到這種詮釋可能性時,我就會這樣寫。花果飄零跟其他港片之間,有必然的關係嗎?可能沒有。但我在寫端傳媒的文章時有意識寫下「鬼魂先在這裏,然後到了那裏。做鬼也不放過,做鬼也仍等待著光復,此時的意志,已經穿透了不同部電影。」我不會特別考究導演或製作團隊如何去做電影。即使如此,正是在這過程中,我更敬佩導演這個角色。我認為我的作法,就是在致敬他們的作法。 【章節】 (00:03:05) 金馬獎的最佳導演:羅卓瑤 (00:06:40) 從《浮生》看《花果飄零》製作勇氣 (00:11:03) 頒獎前寫《花果飄零》影評的策略 (00:14:05) 從香港電影認識何謂(最佳)導演 (00:16:08) 導演創作的意志,影響我寫文、錄音 (00:22:30) 陳果的《餃子》跟《墮胎師》 (00:26:39) 《墮胎師》中的「墮胎」意象使用 (00:32:29) 從《餃子》看《墮胎師》攬炒重生 (00:36:35) 總結《墮胎師》劇情及寫影評的啟發 (00:40:36) 陳子謙《24》的第25顆鏡頭 (00:43:11) 港片不是教我香港,而是電影 【參考閱讀】 我城的鬼魂:論《花果飄零》與本屆金馬獎的香港電影——端傳媒 從「墮胎」看港片《墮胎師》的成功——Medium 如水回聲 《墮胎師》與《餃子》——Medium 如水回聲 24 by Royston Tan | Facebook 【音樂】 Winter in Fargo - Alice In Winter Foretold - Shimmer The Sun On Your Face - Moments Crowded Places - Josh Lim 【其他】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pay.firstory.me/user/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wu5iwax1fvh0863zjbx8twf?m=comment 白噪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0minPlay
November 21, 2021理大圍城與《理大圍城》理大圍城與《理大圍城》 翻過了三座山的偉大電影:說明、詮釋、新現實。新的/延遲的現實,是重曝的,戲院裡坐著的人,螢幕裡的人,重疊著又注定是兩層。在戲院的當下被「圍城」,然而,因為是影展,創作者的後記影像,才又把我們從城牆內給拯救出來。 這部紀錄片翻轉了我對「電影」的想像。 (00:02:30) 兩年前發生的理大圍城事件 (00:12:30) 好看的電影《理大圍城》 (00:26:26) 紀錄片第三座山:重曝的新現實 (00:29:58) TIDF「後記」走出「圍城」 (00:33:19) 日本山形影展的回聲 (00:38:50) 引用兩年後的立場新聞 (00:40:12) 後記:我城的花果 關於理大圍城 https://polyu.thestandnews.com/ 關於《理大圍城》 https://www.twreporter.org/a/tidf-2021-inside-the-red-brick-wall *本集節目由 @OOE 贊助播出:追影展跟登山一樣需要這樣的包包 https://www.pinkoi.com/product/eekKpEYA 音樂 Endless - The Realist Endgame - Alice In Winter All Alone - Moment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w92bxk399zw0878hccw28cd?m=comment 白噪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7minPlay
November 07, 2021賈克希維特《巴黎屬於我們》:政治不屬於任何人,因而屬於所有人賈克希維特《巴黎屬於我們》:政治不屬於任何人,所以屬於所有人 賈克希維特透過《巴黎屬於我們》(1962)完美演繹何謂個人與政治。即使我們對巴黎一無所知,仍能透過電影而受啟發。 從此,我們能夠去想像何謂「具有解釋力」的電影。 All That Remains - Wicked Cinema A Dark Past - Wicked Cinema 參考閱讀: 我們看不見電影裡的壞人:《巴黎屬於我們》精準詮釋「何謂政治」 | 許恩恩 | 鳴人堂 (udn.com)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2548/5882491?fbclid=IwAR2KLBlJyYJR1LaxWn3rEa760k_XB0Cwg86R5KCMVH9O_98698jHbjiUtcc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vpcxybtfknv099911wqcr0i?m=comment 白噪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6minPlay
October 24, 2021城市出教養,沙漠生智慧。可惜《沙丘》電影,只是幫小說配了影片城市出教養,沙漠生智慧 可惜《沙丘》電影,只是幫小說配了影片 (00:03:12) 沙丘小說的「形式」特色 (00:06:50) 沙丘小說的「內容」特色 (00:14:59) 為何沙邱電影不比小說 (00:25:03) 電影沙丘驚艷的小地方 (00:32:24) 幫只看電影的人補幾個小說有趣的情節 (00:36:05) 公爵的一段對厄拉科斯的描述做結尾:光明磊落的條件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v5dl59x58ue09880m8iq06g?m=comment 白噪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4minPlay
October 17, 2021《未婚媽媽》四十年:李美彌被低估的前衛之作 《未婚媽媽》四十年:李美彌被低估的前衛之作 【有雷】雖然是民國 69 年的電影,但 2021 年才數位修復,本集有劇透。 本集將從過去回到現在。前半部是 1980 年台灣的報紙、影評雜誌,以及 90 年代影史專書對李美彌及其作品的低估;後半則聊聊電影本身的鏡頭風格與其「何以不只是議題電影」,並與同題材的日本電影《晨曦將至》做比較。 (00:02:34) 被遺忘的未婚媽媽與李美彌 (00:21:15) 40年前的前衛女性電影 (00:37:11) 對比40年後的晨曦將至 (00:49:45) 結語 參考文章: 女導演的情愫與景觀:李美彌見證台灣影視50年:https://tinyurl.com/h77betwc 許恩恩/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一):遭台灣新浪潮埋沒的《未婚媽媽》: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124/5799742 許恩恩/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二):四個角度看《未婚媽媽》前衛之處:https://reurl.cc/Q6Rozb 許恩恩/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三):當《未婚媽媽》遇上《晨曦將至》:https://reurl.cc/q1Vqy0 白噪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noice.inthereal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8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