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新娘、新台灣之子,沒實際接觸過也看過這些名詞的台灣澎油們,可能聽過新住民泛指東南亞或是大陸陸配及其第二代。但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既父權又歧視的族群被分類出來嗎?而這些「素質低落」被「進口」的外配及二代,在新南向政策後搖身一變成最值得信賴的夥伴,更以第五大族群重新定義台灣的國族組成。究竟這三十年間,我們對待新住民的想法以及他們生活環境有變化嗎?還是一切都只是選票的套路?族群系列第五集跟我們一起聊聊在新自由主義下怎樣重新搭建想像的共同體。
又你知道在這些來台灣的東南亞的朋友們有個特別的小圈圈叫做華僑嗎?
本集特別邀請在菲律賓土生土長的華僑Louise,跟我們分享他在台灣的生活以及作為菲律賓人、華僑或是中華民國人的認同。
【多元族群專題介紹】
在多元共融皇城一片太平的現況下為什麼我們還要聊族群,不是都好好生活在一起了嗎?
那個小時候黑人白人黃人圍著地球一圈手牽手的圖像都已經出來30年了,有沒有除了熔爐外更貼近現在討論族群可以用的圖像?什麼時候社會主流才能從多元融合來到多重認同呢?
為何到今天還要區分族群?你真的了解不同族群的文化嗎?台灣的五大族群為何形成今日樣貌?究竟什麼是台灣人?貝卡和山姆一連串的疑問以族群專題向各方專家請教。
如果你也跟我們有一樣的問題,歡迎收聽不是在說你。
聯絡我們
Ref.
解構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台灣第五大族群──新住民」論述
台灣族群一家親1》過客變台客!新住民及子女破百萬人 成國內第4大族群
在臺外國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hellofourth.substack.com